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17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有理有據的主張被玩爛

我昨天在Patreon上載每天國際新聞summary(廣告時間:是的,我有Patreon,除了每天國際新聞綜述,一些文章我沒有在fb/blog分享的,歡迎訂閱,月費7.21美元,希望各位支持一下,網址: www.patreon.com/dungtaai   ),談及深圳有日本男童被殺,寫了以下一句:

「網民」照片完勝攝記

這篇文章,其實已寫了在臉書專頁,是分享 寰雨膠事錄這篇短文 時所寫的。原本想:反正有人寫了中文版,不在這裏寫了。不過,不經不覺在臉書寫了很長,倒不如copy and paste一遍吧?

對付波蘭 歐盟首啟動第7條

歐盟執委會第一副主席蒂馬文斯(Frans Timmermans)在20日宣佈,歐委會決定啟動《歐盟條約》第7條,正式指出波蘭出現違反法治的明確風險。這顯示歐盟與波蘭的爭拗大大升級。

奧地利重提南提洛問題

庫爾茨(Sebastian Kurz)領導自己的人民黨(OeVP)與自由黨(FPOe)合組的奧地利新政府第一天上班,立即展示出民族主義的一面,但中箭的不是穆斯林、歐盟政策或德國,而是意大利。兩黨上週六(16日)達成了180頁的執政聯盟施政綱領,但到週一(18日)大家才發現,原來內裏包括了一條之前外界沒想過會加入的政策——給予南提洛(South Tyrol)地區說德語的人民奧地利護照。

女律師對決

加泰隆尼亞在本週四(21日)舉行自治區議會選舉,究竟經過10月公投及馬德里強行解散自治政府後,加泰局勢如何走——獨派一舉被打沉?還是獨立運動獲進一步授權?一切還要待地選有結果才能見真章,現在說什麼都沒有什麼意思。 在此之前,先介紹2個人物——上邊左面圖片的統派領袖艾莉瑪達絲(Inés Arrimadas)以及右面圖片的獨派領袖羅維拉(Marta Rovira)。她們被視為最有機會成為下任加泰自治政府首長的人選,巧合的是她們都是律師出身。

科西嘉民族主義政黨橫掃地方議會

歐洲近年不少地區都鬧分離主義,英國有蘇格蘭,西班牙有加泰隆尼亞,法國也有了自己的加泰隆尼亞——科西嘉島,一個法國稱為「美麗島」(l'Ile de Beauté)的地方。科西嘉在3日及10日舉行了兩輪地方議會選舉,民族主義派聯盟「為了科西嘉」(Pè a Corsica)大勝,在第二輪投票得票達56%,在63席獲得41席,是民族主義派首度在地方議會中獲得過半數議席。

法國當代流行音樂代表Johnny Hallyday

法國搖滾樂巨星Johnny Hallyday在5日深夜於家中病逝,終年74歲,我在面書專頁的形容是「法國當代流行音樂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沒有之一」。他在1960年17歲正式出道,到臨終前的今年仍有表演,縱橫樂壇47年,亦在法國紅足47年,累積唱片銷量超過1億張,演唱會觀眾累積人次達2800萬。

雜談芬蘭(3)——獨立百週年

前兩天寫了芬蘭,主要是為舖陳今天這篇文章——今天(12月6日)是芬蘭獨立100週年,官方隆重紀念儀式由昨晚開始,5日晚上,在總統府外、港口附近的廣場舉行升旗儀式,全國各地地標都亮起藍白兩色芬蘭國旗顏色,到6號會繼續有紀念活動,其中總統晚宴是重要活動之一。事實上,早在去年99週年時,芬蘭政府已啟動了100週年慶祝活動,今年全年都有相關活動紀念,今天的活動算是100週年慶祝的結束。

「財金界C朗」接任歐元區主席

由於迪素布隆(Jeroen Dijsselbloem,照片右)在今年3月荷蘭大選中,他代表的工黨失利,不能繼續執政,連帶他也辭去荷蘭財相的職務,因此他在明年1月歐元區主席任期結束時一併卸任 ,歐元區18個國家在4日選出新主席,由葡萄牙財長沈德諾(Mario Centeno,照片左;照片來自葡萄牙電視台RTP)當選。

雜談芬蘭(2)——桑拿

談及遊芬蘭,很難不提桑拿(Sauna,或譯「三溫暖」?)——儘管網上已有不少文章談及(!)。

雜談芬蘭(1)——極光以外

之前說過想寫寫芬蘭遊記 ,今天起就連續3天出文章雜談芬蘭。 第一天是最正式的遊記,但也必須強調,這只包括首都赫爾辛基,而且我只在那兒正式遊覽了兩天,其他日子都是工作,整天困在會議場所內,不見天日,因此佷難完全介紹當地所有地方。

脫歐為何要付「分手費」?

英國傳媒29日開始傳出,英國政府同意支付最高550億歐元的脫歐「分手費」。在討論這個金額是否合理前,想寫寫一項最基本的問題:歐盟成員國離開歐盟,為何要支付「分手費」?

盤根錯節的脫歐談判

英國脫歐公投已過了差不多一年半,啟動脫歐也過了8個月,但歐英雙方依然未能就「第一階段」的議題達成協議,目前的焦點放了在愛爾蘭邊境問題。歐盟發出通牒,要求英國在12月4日或之前就「三大議題」提交方案,如果歐盟同意,才會建議另外27個成員國在12月中的峰會批准進行「下一階段」的談判;愛爾蘭也表明如果英國不能就愛爾蘭全島之間不會出現「硬邊境」作出書面保證,愛爾蘭不會同意進入下一階段脫歐談判。 不過, 屬強硬疑歐派的英國國際貿易大臣霍理林(Liam Fox)在26日表示 ,只有在達成貿易協議後才能就愛爾蘭邊境問題訂下最後方案。這顯示英方可在限期前交出歐方滿意的方案的機會越來越低。一直以來的脫歐談判都出現來來回回、又進又退(而且進的不是很多)的狀況。

11月,芬蘭旅遊大淡季

之前在臉書寫過 ,看到一位朋友近日在芬蘭旅行——大概是他的公司安排的,我看到他分享的旅行照片時,想告訴他一個「殘酷的事實」。 現在略為解釋一下「殘酷的事實」——到芬蘭旅遊,從來沒有人會推薦在11月去芬蘭的,尤其是如果是去赫爾辛基等南部城鎮。

芬蘭新手信~~

我曾在臉書說過,想跟一個在11月遊芬蘭的朋友說一個「殘酷」的事實。不過,這篇文章跟這個無關,那個「殘酷」的事實,我在星期日才貼出來(我會鞭策自己一定準時出文的,而且希望寫寫我的芬蘭「遊記」)。 這裏想寫的是:23日有不少外電都有這篇小報導,表示芬蘭食品製造商Fazer在24日起正式在部份分店推出新的麵包產品,就正如上邊照片(來自路透)的宣傳海報中的麵包。看來平平無奇但這麼多人報導,因為這是由蟋蟀製成的麵包。 大家以後到芬蘭有新手信了!!

重要決定 抽籤定奪

在8月初寫過,英國脫歐後,有兩個歐盟機關要從倫敦搬遷,當時寫了為何各大國家都想爭取這兩個機關的總部搬來,以及遴選過程。 歐盟27個成員國(不包括英國)在20日已投票作出決定,但我8月寫到這個議題時,沒想過遴選過程會如此精彩——精彩在於,如此重要的決定,最終竟是抽籤決定!

難以解散的國會 突然重要的總統

德國組閣談判在19日破裂,變成政治危機,除了因為組不成政府本身是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原因是,組閣失敗在德國二戰後是第一次,之前未試過。在其他議會國家,組閣失敗,最理所當然的結果是立即提前大選,但德國解散國會及推翻內閣的門檻很高,因此要德國現在要解散國會、重新大選的過程也很複雜。

蘭開斯特公爵領地大臣終於有事可做

昨天又有一批有關富豪利用離岸避稅中心來投資的文件曝光,其中 英女皇也捲入,被指有一批投資是在避稅天堂 ,當中出現了一個平時大家很少理會的字眼:「蘭開斯特公爵領地」(Duchy of Lancaster)。現在「蘭開斯特公爵領地大臣」被問責,究竟這是什麼?

西班牙與比利時的法律戰

西班牙已就拘捕加泰政府前主席佩德蒙(Carles Puigdemont)及其他在逃前政府官員發出歐洲通緝令,而佩德蒙及另外4名前官員也已向比利時政府「自首」(或報到?上述照片為佩德蒙在比利時檢察部門,來自路透社)。不過,要把佩德蒙押回西班牙,涉及十分複雜的法律——以及政治爭拗。

文翠珊「最大錯誤」

英國國防大臣房應麟(Michael Fallon)因為性騷擾醜聞而在1日突然辭職,消息令人意外 ,但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選擇的接替人選更令政壇意外,她在2日選擇了年僅41歲的首席黨鞭韋廉信(Gavin Williamson,上面照片來自衛報)接掌國防部。這令很多保守黨議員不滿, 有人更形容這是文翠珊「最大錯誤」 ——原來6月大選令保守黨不明不白失去了國會多數優勢後,文翠珊仍可以以首相兼黨魁身份作出「最大錯誤」。

德國慶祝宗教改革500週年

31日是基督教宗教教革500週年,多個新教教派由羅馬天主教教廷脫離而另立教會,就是源自1517年這一天,德國教士馬丁路德在德國東部城市維滕貝格(Wittenberg)的教堂All Saints' Church釘上「95條論綱」,質疑教會售賣免罪符的做法。德國早在10年前已開始準備500週年的慶祝活動,活動由去年10月31日開始,今年的10月31日是結束這一系列慶祝,最主要的活動在維滕貝格進行,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也有出席。

橋牌不是運動

歐洲法院有頗多「奇怪」訴訟的,例如標題的那句話「橋牌不是運動」,便是出自歐洲法院在26日發出的裁決。

晚餐洩密 誰是真兇?

在歐盟峰會前,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上星期在布魯塞爾先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吃晚餐,希望可以為停滯不前的脫歐談判尋求一些進展。當時會後雙方態度都很正面,但在22日,德國報章《星期日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FAS)引述不具名消息報導,文翠珊在晚餐上「乞求」歐盟在談判上協助,以便她可向國內推銷脫歐協議。 有關報導無可避免打擊文翠珊在國內、尤其是保守黨黨內的形象,而最大問題是,這已是半年內第二次有同類洩密,而兩次洩密的焦點人物都是容克的47歲德國籍幕僚長澤勒邁爾(Martin Selmayr,照片左;照片是2014年G20峰會,來自歐盟執委會)。

民粹富豪勝出捷克大選

捷克剛完成為期2天的國會大選,由63歲的巴比殊(Andrej Babis,上面照片中;照片來自ANO臉書專頁)領導的政黨ANO大勝,得票率由上屆2013年約19%急升至今屆接近30%,遙遙拋離排第二的傳統中右政黨公民民主黨(ODS)的11%,總理索博卡(Bohuslav Sobotka)所屬的社民黨(CSSD)得票率由20%急跌至7%,由原本最大黨變成第六大黨(今屆有9個政黨獲議席)。

條文簡單 執行困難

西班牙拉海(Mariano Rajoy)政府終於宣佈,啟動憲法第155條,準備向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暫停/收回自治權」。不過,正如 La Vanguardia這篇文章 的開首所說,155條「條文上很簡單,但執行時要十分小心巧妙地處理」,真正要行使這條條款時,不是一句「收權」這麼簡單,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

普京恩師女兒選總統 假參選真陪跑?

俄羅斯明年3月舉行總統大選,36歲俄國著名電視女主持沙策(Ksenia Sobchak,上面照片來自Vedomosti)在18日宣佈參選,開始收集提名,惹來注目。儘管大家都知道,仍未宣佈角逐連任的普京(Vladimir Putin)肯定會勝出,但大家仍是猜測,究竟沙策出來是真的想參選,還是只是做陪跑、民主花瓶的角色,以襯托普京在「有認受性」的選舉中勝出?

極左希臘總理遊白宮

美國白宮17日來了一個稀客——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左)。他滿臉笑容造訪白宮,有點格格不入,因為他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持強烈反美國主義;而接待他的是川普(Donald Trump,右;上面為白宮官方影片截圖),二人站在一起,更是格格不入,因為川普明顯在政治光譜的右端,齊普拉斯在去年美國大選期間更曾稱,但願大家不用面對特朗普這個「惡魔」。

馬耳他記者博客遭暗殺

地中海島國馬耳他53歲記者博客Daphne Caruana Galizia(上面照片來自Times of Malta)在16日下午駕車時,遭嚴重爆炸襲擊當場身亡。事件震動馬耳他全國,總理Joseph Muscat、反對派領袖Adrian Delia、總統、該國大主教都致哀及抨擊凶徒,連帶歐洲政壇不少政要都發聲明哀悼及譴責,包括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蒂馬文斯(Frans Timmermans)。

保守版馬克龍

之前在臉書寫過,如果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自覺39歲就當上法國總統是十分年輕有為的話,他很快會有對手。奧地利本週日(15日)進行大選,現任外長、人民黨(OeVP)黨魁庫爾茨(Sebastian Kurz,上面照片來自他的臉書專頁)近乎篤定勝出並出任總理,明年下半年更會是歐盟輪任主席國的領袖。而他今年只有31歲,可以當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兒子。

「暫停獨立宣言效力」——統獨爭拗乒乓球

千呼萬喚,在較原定時間押後了一小時後,加泰隆尼亞自治政府主席佩德蒙(Carles Puigdemont,上面是加泰TV3台截圖)終於在10日晚上7時許,在地方議會發表了「歷史性宣言」,結果卻是中間落墨,一方面說加泰人已透過公投表態支持獨立,而他會「接受這個授權」,沒有直接地說、但實質含意已是宣佈獨立;但同時表示即時暫停「獨立宣言的效力」(加泰原文是els efectes de la declaració d'independència,直譯的話類似獨立宣言的「影響」),出現實際上是暫緩宣佈獨立的效果。 儘管佩德蒙表示希望對話,但實際上,他只是把球拋回給中央政府首相拉海(Mariano Rajoy),逼他做一些歐洲其他國家及歐盟不得不介入干預的行為。打這篇文章時,中央消息人士已放風說,演說是「勒索」(chantaje),已是獨立宣言,已反映拉海其實很不滿。

加泰最大銀行今作遷冊決定

加泰隆尼亞獨立問題開始觸發經濟影響,當地其中一間大銀行Banco Sabadell在5日已決定,把註冊地址由加泰自治區的Sabadell遷往華倫西亞自治區(Valencia)的Alicante,而該區最大銀行CaixaBank會在6日開會,決定是否也遷冊,如果是的話,最有機會遷往地中海的群島自治區Balearic Islands。

國王直接介入 西國局勢惡化

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Felipe VI)在3日晚就加泰問題向全國發表了約6至7分鐘的全國電視演說,是他登基三年來首次在聖誕以外發表全國演說,而他父親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在位39年,只曾3次就政事發表全國電視演說,分別是1981年的「2.23政變」、2004年馬德里火車站襲擊、以及2014年宣佈退位。 對於網主這類較習慣英國式君主立憲的「港英餘孽」,費利佩六世的演說十分令我意外,我原本以為他只會叫全國團結、冷靜,以協商方式解決目前紛爭。結果,在西班牙式君主立憲,他的演說基本上是向加泰「宣戰」,形同下令中央政府粉碎加泰現政府及議會。

加獨聖地

上一篇說了加泰隆尼亞統派的看法後,現在寫寫獨派的主張。要說這一波加獨運動的話,必須要先認識一個城鎮——山沙(Arenys de Munt,上面照片來自www.elcami.cat),因為這一輪加獨運動由這個山城開始。

加泰統派的「沉默之聲」

對於外國人來說,談到加泰隆尼亞(Catalonia)的獨立運動,一般會較多聽到支持獨立的聲音,至於反對獨立的加泰人的想法,較少聽到。 基於「平衡」原則、以及主流媒體不做就我做的原則,不妨把一些相關觀點寫出來。至於獨派的聲音,以及歷史角度,會在下面的文章一寫。(如果我有這個精力的話)

299個選區的結果

做一件我自己都覺得很變態的事情——今次德國大選(暫時)不寫看法/分析,先寫一次,究竟各個選區的結果如何呢?

轉趨保守 FDP翻生

在德國2013大選中,有悠久歷史的自民黨(FDP)歷史性首度得票率跌至5%以下,未能躋身國會,但他們的「亡黨」時期只是很短暫,事隔4年,在今屆大選已很有機會重返國會,得票率應該有8—10%,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該黨過去4年的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上面德通社照片來自德國報章Handelsblatt英文版)。

喜事重重葡萄牙

如果有留意今年的歐洲新聞,會發覺曾一度被形容為「歐豬」之一的葡萄牙,在經濟方面有頗多好消息。今年6月,歐盟執委會宣佈葡萄牙正式脫離救濟,該國政府毋須再經歐委會審核才可落實,只需要跟隨一般成員國的要求,推出預算時,同時交給歐委會備案就可以。 葡萄牙上星五(15日)又有一個好消息,標準普爾宣佈調升葡萄牙的主權評級至BBB—,重返投資級評級,是葡萄牙自2012年以來,在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中至少獲一間機構給予投資級評級。消息刺激葡萄牙股市在18日大升超過1%。

德國選舉(後)的調色板

正如 德國報章Handelsblatt英文版這篇文章所說 ,如果你純粹只想知道在9月24日大選後由誰出任德國總理,其實你已不需要再看什麼新聞或分析,基本上默克爾(Angela Merkel)很難連任失敗(儘管在英國,3個月前有人示範了如何在大好形勢下選舉失利)。 不過,如果你想多知道一點的話,就要認識一下德國政黨的連橫合縱。由於德國政界/傳媒習慣為主要政黨給予代表顏色,所以這種連橫合縱也有人叫做調色板。

加泰獨立爭議攤牌

相對於早前的巴塞隆拿恐襲,加泰隆尼亞獨立爭議可能更影響西班牙政局,以至巴塞隆拿市的安全。 加泰地方議會6日用了一整天辯論10月1日舉行獨立公投的議案,最終在獨立派佔優下,以72票贊成、11票棄權,在晚上9時半過後,通過議案,地方政府確定10月1日舉行統獨公投。

恐襲未能縫合西班牙內部裂痕

嚴重恐襲或天災,儘管會帶來苦難,但通常是團結一個社會的機會,但巴塞隆拿17日的恐襲只發生了一個多星期,便已完全突顯西班牙中央(馬德里)跟加泰隆尼亞之間的矛盾,例如在26日星期六的巴塞隆拿市反恐大遊行,一些參與者便舉起代表加泰獨立運動的旗幟。

愛爾蘭總理挑戰DUP

作為第一名愛爾蘭出櫃同志總理的華拉卡(Leo Varadkar,照片左三,照片來自愛爾蘭政府)上任後第一次訪問北愛爾蘭,5日便去了貝爾法斯特的同志權益遊行活動,還要公開說「北愛爾蘭落實同性戀者婚姻法案只是時間問題」(英倫三島中,只餘下北愛不准同志婚姻,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愛爾蘭共和國都已經批准)。 這個舉動及發言肯定令強烈反對並阻撓北愛批准同志婚姻的北愛民主統一黨(DUP)十分不滿——不過,華拉卡近日已說了一些令DUP更不滿的話,而愛爾蘭總理如此介入北愛內政、並強硬抨擊DUP,在近代是十分罕有。

拉攏中國 土耳其沖淡泛突厥主義

土耳其外長查武什奧盧(Mevlut Cavusoglu)3日訪問北京,拜會中國外長王毅(上面照片來自中國外交部),表示土耳其「視中國的安全為我們(土耳其)的安全」,土耳其「不會容許針對中國或反華行動在土耳其進行」,亦會採取措施「把針對中國的媒體報導消除」。 儘管沒指明,但查的言論明顯是指維吾爾族及疆獨份子,這對土耳其來說是個頗大的讓步。

脫歐初體驗 英客進歐大排長龍

近日來往歐盟其他國家的英國人面對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出入境的輪候時間十分長,據報有些要排隊2至4小時,不少航班要等候這些人而延誤,有些人更因為來不及完成過關檢查而未能登機。

歐盟機關總部爭奪戰

英國離開歐盟,涉及很多很繁瑣、但政治經濟上又很敏感重要的實務工作,總部搬遷便是其中一一項。歐盟目前有2個機關的總部設在英國的倫敦——歐洲藥物署(EMA,左面照片)及歐洲銀行局(EBA,右面照片),這2個機關在英國脫歐後不可能繼續總部設在英國,必須搬遷。餘下27個歐盟成員國如果有興趣接過這2個總部的話,最遲在7月31日要報名,11月有結果。

國慶日的煙花

上星期五(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尼斯恐襲一週年,尼斯當晚舉行了悼念晚會,歌手Calogero獻唱了2014年作品《煙花》(Les feux d'artifice),當他唱到最後一節副歌時,情緒激動,未能唱下去。 去年的法國國慶,受害者都是剛看完海旁的煙花。 這是歌詞全文,Calogero未能唱下去的是最後一節。看過歌詞後,也可理解為何他未能控制情緒。

法國總統官方肖像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上任一個多月,終於公佈了他的官方肖像。正如他的競選海報,這類官方照片暗藏很多「密碼」。

德國最快本週通過同性戀婚姻

我昨天(27日)還在FB寫道,德國很大機會在下一個國會會期通過同性戀婚姻法案;只隔了大半天,再看看德國新聞,已發現同志婚姻法最快可在本週閃電通過! 原來德國政局都可以如此迅速變化,這一切都要拜9月底的大選所賜。

「豪宅」安置災民

部份華文傳媒引述英國多間傳媒報導,英國政府在21日宣佈,為安置在上星期倫敦Grenfell住宅大廈大火中痛失家園的災民,當局購入肯辛頓及車路士區(Kensington and Chelsea,「車路士」另譯「切爾西」)的豪宅項目Kensington Row其68個單位,供部份災民居住。 用豪宅安置原本住所頗破舊的災民,聽起來令人「嘩然」,但某程度這是英國政府一個刻意的宣傳,詳情可看 《獨立報》的解說 ,下面的文字大部份引自這文章,也有一些是我閱讀相關報導的網民留言所得出。

議員與部長之間的旋轉門

法國國會選舉結束了,翌日星期一便傳出國土部長費朗(Richard Ferrand)會辭職,轉任包括了「共和國在前進」(LREM)和「民主運動」(MoDem)這兩個執政黨的國民議會黨團領袖。這將觸發內閣改組。

蘇格蘭救了文翠珊

自八十年代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的政策重挫蘇格蘭工業後,保守黨在蘇格蘭已成為票房毒藥,在蘇格蘭民族黨(SNP)冒起前,蘇格蘭是工黨的天下,因此在國會大選中,工黨可以以較小的全國得票率領先幅度,就可控制國會,而保守黨在同樣領先幅度下是不可能獲過半議席的。同時,當保守黨是執政黨時,蘇格蘭人便會說,是英格蘭選民向蘇格蘭人施加一個「削支保守黨政府」。 諷刺的是,在2017大選,最終令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可以立即自稱擁足夠議員支持留任的,卻是蘇格蘭,箇中的功臣是保守黨蘇格蘭支部主席戴慧沁(Ruth Davidson,照片來自路透社)。

民調準確度 年輕人定勝負

英國今天舉行國會大選,這一屆選舉出現一個奇怪現象:各大民調之間的預測,差異很大。上面是我根據維基百科收集的幾個主要民調機構/政治學者所預測的保守黨議席數目(可點擊放大),最高及最低者相差近70席,其中最有名的是YouGov一反主要民調預測/政治觀察家,預計保守黨議席數目較目前330席減少,而且不會過半(少於326席,圖中深黑線)。

震驚全英國6500萬人的事...

我在上一次曼徹斯特襲擊時已寫過,英國人對恐襲是「身經百戰」的。 不足兩週後,英國再發生恐襲,《紐約時報》的標題寫上,倫敦襲擊打擊一個仍因曼市爆炸「震驚」(reeling,同時夾雜衝擊、站不穩的意思)的國家。這個說法,令英國網民很不滿,例如很多人轉載上面的照片,表示「在英式英語,這才叫做reeling」。

曼市恐襲報導 美媒節節領先

上面是執筆時剛截下來的《紐約時報》網站首頁,中間有照片的那篇是他們的獨家報導,全球率先披露曼徹斯特5月22日晚上襲擊中所使用的炸彈的多張照片,顯示炸彈十分精密,不可能是施襲者一人所為,而且設計及製造的人士十分專業。 炸彈設計的詳細,不是本文的重點。本文想說的是:這是一宗發生在英國的襲擊,但能最早公開這些重要照片的,竟然是一份美國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