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

蘭開斯特公爵領地大臣終於有事可做

昨天又有一批有關富豪利用離岸避稅中心來投資的文件曝光,其中英女皇也捲入,被指有一批投資是在避稅天堂,當中出現了一個平時大家很少理會的字眼:「蘭開斯特公爵領地」(Duchy of Lancaster)。現在「蘭開斯特公爵領地大臣」被問責,究竟這是什麼?

領地起源
英國君主同時會有「蘭開斯特公爵」(Duke of Lancaster)的封號,而「蘭開斯特公爵領地」是指英國君主的私人物業。

有關歷史可以追溯到1265年,英格蘭國王(當時未有「英國」UK)亨利三世(Henry III)在與部份與他不和的貴族打仗,期間殺死了當中主要的貴族Simon de Montfort後,1265年把對方的「伯爵」封號及部份領地給予自己的二子Edmund。當中領地包括英格蘭西北部的蘭開斯特,而Edmund當初有不同領地的伯爵封號,到1267年蘭開斯特才正式成為獨立的「伯爵領地」,「蘭開斯特伯爵」成為Edmund其中一個封號。

這個封號及領地一路傳下去,到1351年當時的伯爵獲國王授予「公爵」,「蘭開斯特伯爵」自此升級為「蘭開斯特公爵」。到14世紀末,原本是「蘭開斯特公爵」繼承人的Henry Bolingbroke與當時的國王關係很差,曾遭國王放逐出英格蘭,到他的父親1399年死時,國王充公他的領地,不准他繼承,他於是回英起兵,並成功擊敗國王,他自立為王,成為亨利四世(Henry IV)。由此,「蘭開斯特公爵」成為英格蘭國王。

亨利四世即位後,決定「蘭開斯特公爵」的財產要跟英格蘭君主本身的財產分開處理,前者是他的私人財產。因此,「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便成為英格蘭/英國君主私人財產的代名詞。

領地財產
雖然名為「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但經過超過7世紀的繼承、充公、獲賞賜等等,英國君主的私人財產不只蘭開斯特。負責管理這些財產的委員會現在把財產分成8大組,當中包括5組鄉郊地皮,合共超過1.8萬公頃,分別為:蘭開夏郡(Lancashire,即蘭開斯特所在地)、柴郡(Cheshire)、斯塔德福郡(Staffordshire)、約克郡(Yorkshire)以及稱為「南部」的雜項地皮。

另外有兩組土地分別是海灘及礦場。不過,論最值錢的一定是餘下的「都市」,包括所有市區物業,用來放租,當作辦公室、商店等不同用途,而當中最著名是倫敦市中心的「薩伏依地皮」(Savoy Estate),位於薩伏依酒店(Savoy Hotel)及Somerset House之間。

英國君主只可以從這些財產領取利益/租金作為自己的開支,不能出售。根據去年的財政部告,這些財產總值超過5億英鎊,為英女皇帶來近2000萬英鎊收入,而這些收入是要交稅的。除了這些收入,英國君主作為服務國家,會由公帑領取另一筆收入。

而管理這筆財產的,是有一個委員會,去協助君主管理財產。在中古時期,這個委員會、尤其是委員會的領袖,是十分重要,亦極具權力及影響力。

「領地大臣」
實際上,這個委員會的主席是內閣大臣,名為「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這個職位到現在仍有保留,擔任的人支全薪,跟其他大臣一樣,但工作重要性已大大下降,因為實際日常運作已經下放給委員會的實務人員,這名大臣只需要在文件簽名就可以。

在現代,「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變成一個類似「不管事務大臣」的職位,可能是首相想有一個人參與內閣討論、但不想他管理一個部門而是處理另外一些政治任務,或是那個人仍未能出任正部大臣,但首相已想他參與內閣討論,在這些事候,首相就會給他「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的頭銜,讓他名正言順出席內閣會議。

現任「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麥樂賢(Patrick McLoughlin)就是好例子,他是保守黨主席,主要處理黨務,讓他出席內閣會議,主要是確保黨務與政務協調。另一個更著名的例子就是彭定康(Chris Patten),他1990—92年同時兼任這個大臣職務及保守黨主席,他的工作主要是準備1992年大選,他加入內閣,就可以在內閣會議階段就阻止一些不利大選的政策出台。

當然,近年也試過上議院領袖去兼任,似乎是找個本身都工作量不多的人去兼任。

不過,賦閒這麼多年,「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終於有重要事務去處理了——當然,大家都知道財產管理早已下放給副手處理下,被問責的應是那個副手。

本文大部份資料來源:蘭開斯特公爵領地官方網站

(文首照片為蘭開斯特城堡,屬英國君主的財產;照片來自蘭開夏郡官方旅遊網頁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