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3月, 2006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紐約水災】洪水湧入地庫地鐵 中央公園海獅游出水池

美國紐約市週五嚴重水災 ,多處街道在早上繁忙時間開始水浸,積水湧入大廈地庫和地鐵,多條地鐵和火車線癱瘓,甘迺迪機場航班也受影響,州長 Kathy Hochul 和市長 Eric Adams 都發出緊急狀態,呼籲居民盡量留在室內或其他安全地方。 由週五凌晨起截至中午,布魯克林多處地點半天內降雨約170毫米,至少一個地點一小時降雨60毫米。 甘迺迪機場所在地區降雨150毫米,打破1960年颶風當娜(Donna)吹襲時的紀錄。 紐約地區另一個機場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早上一度全部航班暫停升降,之後恢復服務,也有大量航班延誤,因為飛機加油地點水浸。其中一個客運大樓也水浸。 基本上全部地鐵線服務都受影響,部份路段暫停行駛,部份需要改道,有些地鐵線延誤,服務紐約都會地區北部的都會北(Metro-North)通勤火車3條線全部停駛。巴士服務也大受影響。 文首截圖是當地居民 Phuong Van Huynh 上載影片,地點是布魯克林 4th Avenue,顯示街上積水出現旋渦,水深至汽車輪軚,有單車近乎被積掩蓋。 雖然當局發出緊急狀態,但大部份學校如常開放,居民照樣上班和上學,但他們不知道下課和下班時如何回家。 在中央公園,一隻海獅一度游出水池,探索水池以外的地方: 上面截圖,突出石頭的四周是水池,但近一點的木門和遠一點的玻璃上蓋已不是水池部份,截圖可看到一隻海獅在玻璃上蓋的下面。 中央公園說,園方職員一直監察這隻海獅,中午過後,公園水退,海獅也游回水池。 這是紐約2年來最嚴重的水災,2021年颶風艾達(Ida)趨向美國東北,殘餘雨帶為紐約帶來水災,由於洪水湧入地庫,當時水災造成至少13人死亡。 暫時未有紐約水災傷亡報告,但居民猶有餘悸,擔心水淹地庫造成死亡的悲劇重演。 水災後才見記者  市長被批反應遲緩 市長 Adams 再被抨擊反應遲緩 ,即使氣象部門週四上午已警告大雨將至,他遲至週五上午11時才首度就水災發表聲明。 相對之下,紐約州州長 Hochul 最遲週四晚已召開記者會,呼籲居民小心水災,交通官員也向傳媒講述公共交通應變計劃。 Adams週四晚仍出席派對,那是他慶祝自己63歲生日兼政治籌款晚宴。 3個多月前,當加拿大山火煙霧飄至紐約,Adams也被抨擊煙霧來到才向記者講解問題,沒有事前提醒居民留意。 有紐約市議員批評,市政府沒有汲取「艾達」水災的教訓。 ===

希拉克料頒佈勞工法

法國局勢最新發展: 憲法委員會30日晚上宣布,「亳無不留地」認為備受爭議的「首次就業合約」 (CPE)符合憲法,認為CPE尊重了法律面對人人平等和僱員權 益的原則。憲委會不認同CPE年齡歧視,因此是沒有違反人人平等的原則。憲委會認為針對青年員工另訂僱員權益和合約本身不算違反人人平等的原則,而且 CPE原意是為了青年人就業著想,目標符合公眾利益。 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將在31日晚上8時(香港時間4月1日凌晨2時)在全國所有電視和電台頻道發表全國演說,這形式的總統全國演說在法國十分罕有。一般預料,希拉克將簽署CPE法令,頒佈法案,然後跟社會各界進行馬拉松式談判,以達致全國共識。 當地傳媒引述總統府消息人士解釋,希拉克這樣做是要顯示不會向街頭示威屈服,希望此舉能為纏繞法國2個月的危機畫上句號。

每一代的命運:法國學運背景

(網主:本文譯自法國《世界報》3月24日的一篇文章《依賴和不穩:在2006年20歲》,講述法國年青人目前面對的不穩定。雖然部份情況是法國獨 有── 例如法國有多種勞工合約、他們視長工為必然等,但所講述的情況其實在全球也有一定道理──特別是網主也是26歲以下的年青人...) 在1970年代中時,一項指標應已成為警號。很多經濟學家早已警告,年青人的情況將轉壞──因為收入分佈曲線開始逆轉。

法國4月4日再有大罷工

法國有關勞工法「首次就業合約」(CPE)的爭拗陷於僵局,以下是法國政局最新發展: 12個工會29日同意,在4月4日再發起「行動日」,發動大示威和罷工罷課,並要求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利用權力,撤回CPE。

歐盟峰會通過共同能源政策

歐盟峰會3月24日通過設立歐洲共同能源政策,定名為「歐洲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 for Europe,EPE)。不過,EPE具體細節仍要近一年時間定出,而且,峰會拒絕了成立單一能源監管機構。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對決定十分高興:「我想有一天,當我們要撰寫歐洲歷史時,我們會說歐洲的能源政策在3月23至24日、在奧地利出任輪任主席國時誕生。」

歐盟峰會:明談經濟改革,暗談資本主義界線(二)

「經濟民族主義」只是歐盟面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冰山一角,歐盟更需要解決的是:如何一方面改革經濟,令經濟更具活力,但同時可以紓緩大部份人對現有社會模式改變的的憂慮。 歐洲經濟近年一直落後美國,美國經濟平均以3至5%的增長率發展,但歐盟整體經濟增長率只有0至2%。而且,停滯不前15年的日本經濟在2005年也開始有起色,該年第4季以4%以上的按年增長率上升,並擺脫了多年的通縮,歐盟的經濟表現便顯得榮辱互見。

歐盟峰會:明談經濟改革,暗談資本主義界線(一)

歐盟峰會23日在比利時展開,一連兩天的峰會以振興這個振興了多年也沒有起息的歐盟經濟為主題。雖然沒有列入正式議程,但近日出現多宗歐盟成員國以保護國家利益而阻止外國(包括其他歐盟國家)企業收購本國公司的例子,「經濟民族主義」無可避免影響談判。 一個更深層、但肯定不會今次峰會「爆發」/解決的問題是:歐盟的資本主義、自由開放經濟模式的界線在哪?或者是,歐盟應否跟隨英美式/世貿式的市場開放理念?

和平的西班牙,抑或粉碎的西班牙

巴斯克分離武裝組織埃塔(ETA)宣布永久停火後,究竟西班牙會否回復和平,當然視乎埃塔所指的「永久」是什麼意思。上次停火在1998年,已是第10次,當然只停火了一年。 事實上,西班牙目前面對的問題是:究竟中央政府應給予地方政權多少自治權力?西班牙給予的自治權比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政府也要多──他們本周才再給予加泰隆尼亞更多權力。這令國家的完整陷入危機。

法國通過勞工改革 工會學生擬再大示威

法國正就勞工市場改革進行激辦,雖然參議院9日通過相關法例,完成整個立法程序,但反對勞工改革方案的工會和學生計劃在3月18日星期六再發動全國大示威,而中學和大學學生則在16日行動。 爭議涉及的是政府今年年初公布的勞工市場改革方案,正式名稱為「機會平等方案」其中最具爭議的措施是「首次就業合約」(Contrat premiere embauche,CPE),這措施容許員工少於20人的公司聘用26歲以下的青年時,可更易解僱這些員工。

土耳其外交不再向西望

譯自: www.eurasianet.org/departments/insight/articles/eav030706.shtml Turkey's Strategic Outlook Making Significant Shift / by Igor Torbakov 土耳其的戰略重點已逐漸由「向西望」改變,主要因為土耳其對東南部和東部局勢日益關注,而土耳其領導人正就幾項重要地緣政治議題而想跟俄羅斯。/土耳其繼 續將自己定位為親西方國家,並且這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定位,長期是北約成員和美國戰略伙伴,也一直希望加入歐盟。但官方論述的背後,地緣政治發展、特別是伊 拉克局勢,已令很多土耳其官員對以上論述的信心動搖。

德文拼寫新方法達協議

正在柏林舉行的德國教育廳長會議3月2日就德文拼寫改革的最終修訂版 達成協議,與會部長跟從德文正確拼寫議會的專家的意見,改變涉及大寫和 小寫字母、連寫和分寫、標點符號和一個字橫跨兩行的連字號使用。全德國學校將在今年8月1日開始強制教導這套拼字方法,但有一年過渡期。 身兼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教育廳長的教育廳長會議主席Ute Erdsiek-Rave在會議作出決定後說:「我感到鬆一口氣,也很開心,最終也很期望拼寫改革。」會議希望由今年八月起,全德國學校將重新應用同一拼 寫方法,一年前最先決定押後拼寫改革的巴代利亞州和北萊茵-西法倫州(Nordrhein-Westfalen)也同意跟隨新拼寫方法

西班牙教會與國家的分裂

勝出2004年大選後,來自工人社會黨的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阻止在公共學校有強制宗教課,終止了政府和教會四分之一世紀的良好關係,他隨後更表示,政府將放寬墮胎法、放鬆對離婚的限制、同性戀合 法化(已經通過了)和讓同性戀伴侶收養兒童。 馬德里大主教則高呼西班牙首都已成為「罪孽溫床」。已故教宗約望保祿二世則指責薩帕特羅「鼓吹對宗教的蔑視」,並說西班牙天主教教會永不向「將教會滅聲的誘惑」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