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11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有理有據的主張被玩爛

我昨天在Patreon上載每天國際新聞summary(廣告時間:是的,我有Patreon,除了每天國際新聞綜述,一些文章我沒有在fb/blog分享的,歡迎訂閱,月費7.21美元,希望各位支持一下,網址: www.patreon.com/dungtaai   ),談及深圳有日本男童被殺,寫了以下一句:

違背了兩世紀外交戰略的舉動

不妨再寫一篇post,談談對英國在9日歐盟峰會的決定的看法。我之前寫過,卡梅倫這次在實際利益(金融業)、外交操作及外交戰略上都錯得徹底,不妨從這3點來說說。而且,更嚴重的是,卡梅倫的做法有可能令「聯合王國」瓦解。 卡梅倫官方解說是,他要保護倫敦金融業的利益,要求確保不能向英國金融業施加新限制,尤其是金融交易稅。這個要求沒錯,十分合理。而我也不覺得,英國與「其第一大貿易夥伴」爭拗,會影響英國的出口。就算英國退出歐盟,雙方都會願意另簽自由貿易協議。 但問題是,就算單從金融業來看,卡梅倫的做法同樣不利。

俄羅斯建制派分裂

之前寫俄羅斯多日示威 ,抗議選舉舞弊,還在想是否普京沒落的開始。但似乎更有趣的事情在發生:同樣在12日,先有前財長庫德林(Alexei Kudrin)宣布,認為俄國應有一個右派政黨,又說不介意自己有份參與建立這個政黨( 看俄新社中文報導 );而俄國第三富豪普羅霍羅夫(Mikhail Prokhorov,即上面來自俄新社的照片; 根據《福布斯》,他身家約180億美元,全球排32,全俄第3 )就說,打算參選明年3月的總統大選,挑戰普京--如果他獲得其中一個在國會有議席的政黨提名,或是有200萬人聯署支持( 看另一篇俄新社中文報導 )。 相對於街上的示威者,或是蘇聯倒台後的萬年反對黨共產黨,庫德林曾任財長約10年,他說要組建新黨,似乎是在爭逐下任總理有關--他與9月炒他的總統梅德韋傑夫不和,並不滿下任總理由梅擔任,而非自己,早非秘密。 至於普羅霍羅夫,他不久前才說,普京是無可取代,俄羅斯一定要他做下任總統。但只是過了國會選舉,他的口風便轉。

英國保守黨早非EPP

之前時間關係,未寫英國與歐洲關係疏遠的背景。香港《明報》在12日一篇報導文章中,引述了《金融時報》報導,其實已解答了今次英國與歐洲歷史性決裂的遠原: "《金融時報》指出,卡梅倫出席峰會前,認定其餘歐盟成員都希望透過修訂歐盟條約來解決歐元危機,英國將有機會開天殺價,沒料到包括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多位歐洲中間偏右政府領袖,峰會前夕於法國馬賽舉行歐洲右派政黨聯盟大會,取得共識,認為幾乎不可能接納英國的要求。報道稱,若卡梅倫出席這場「歐洲人民黨」會議,就不至於錯判形勢,但他根本未獲邀請。歐洲人民黨是歐洲最大跨國政黨聯盟,包羅多國主流右派政黨,歐盟約半數領袖均屬其中,但 卡梅倫一直刻意與支持深化歐盟改革的歐洲人民黨保持距離,2009年更率領保守黨退出這個政黨聯盟 。" 沒有錯,英國保守黨一早已不再是跟薩爾科齊的UMP和默克爾的CDU,同屬 歐洲人民黨黨團(EPP) ,而是另一個較疑歐的右派黨團 歐洲保守及改革派(ECR) ,卡梅倫(所屬政黨)與德法領袖(所屬政黨)已有意識形態的分歧,是遠遠不止上述引文中所說,少開了一次會議、少了摸底機會這類技術問題這麼簡單。

英國衰到冇朋友

這次8-9日的歐盟峰會,是否能夠解決歐洲債務危機,仍有待考驗,但至少峰會對歐盟發展極具歷史性,亦十分具娛樂性。 歷史性有三:一、建立財政聯盟的工作正式起步;二、英國與歐盟其餘26國關係破裂,是英歐關係轉捩點;三、承第二點,「雙速歐洲」已形成。 上面是來自德國電視台ZDF新聞報導影片中的地圖:藍色是17個歐羅區成員國,全部贊同推出加強財政紀律的規律;綠色和黃色是9個同意加入上述法規的非歐羅國家,其中3個黃色的(由上至下依次為瑞典、捷克和匈牙利)是指這些國家的領袖暫時同意加入,但表明要等待國會批准授權才正式答覆加入,而大家估計這三國的國會又確實有頗大機會否決,尤其是捷克和匈牙利。 至於剩下那個歐盟成員國--英國......那段報導影片之後,當報導員講述英國的情況時,是把該國標為紅色的,但3個黃色的國家會變回綠色,而我只能cap一張圖,因此選擇了這張有較多資料的畫面copy。但這張圖片中,英國跟其他非歐盟成員國同樣標為白色,是否預示著,經此一役,英國脫離歐盟,將只是必然的事?還是更惡劣,英國留在歐盟,但在歐盟決策的影響力降至跟非歐盟成員國分別不大?!

歐盟峰會達成財政協議

措施簡介,各位應可看各大華文傳媒報導。 想看原文,可看這份 9日早上歐羅區領袖發出的聲明(英文)原文[PDF文件] 。歐盟27國領袖在9日下午的聲明在 這份PDF文件 ,但對一般人而言是比較廢,因為fiscal compact等措施詳情是在歐羅區領袖聲明的,想知道一份standard歐盟峰會聲明是怎樣才看下午那一篇吧。

雙速歐洲正在形成

14:15CET消息: 歐盟峰會意外地神速開完,范龍佩15分鐘之後開記者會。 06:00CET消息: 歐洲財政聯盟應會採用「17+」模式。歐盟領袖8日晚開了約10小時的通宵會議後,歐盟常任主席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9日清晨正式宣佈,27個歐盟成員國全部通過修改歐盟條約的談判破裂,將轉移集中討論歐羅區17國自行另立協定,加強成員國財政預算監管。范龍佩表示,17個歐羅國及6個非歐羅國同意另立協議,另有2個國家的政府未獲授權作決定。 根據法國總統薩爾科爾,英國和匈牙利反對修改條約。目前估計,波蘭、捷克、丹麥和瑞典應該會加入所謂「新財政協定」,羅馬尼亞不加入的機會偏大,拉脫維亞、立陶宛和保加利亞立場未清楚。

印銀紙

《華爾街日報》在8日有一篇十分有趣的報導,那就是歐洲各國央行開始為歐羅如果解體時,做好準備, 中文版可看此鏈結 。報導的重心把準備工作放在一項十分實際的工作:印銀紙(印鈔票)! 簡單而言,就是歐羅鈔票2002年推出後,儘管印鈔票的工作仍由各成員國負責,但印鈔能力已大大減少,甚至外判給私人公司,若突然用回本國貨幣,霎時間要印製上億張鈔票,並要處理之後的物流工作(例如把鈔票運到各市的銀行及自動櫃員機),十分複雜。 而 路透社另一篇報導重提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 時,原有捷克斯洛伐克克朗兌換成捷克克朗和斯洛伐克克朗的情況,當時便要即時印製1.5億張臨時鈔票,大量軍警沿途護送,捷克那一邊便動員4萬人進行這項工作。

通牒處處

隨著12月8-9日歐盟峰會臨近,各方勢力都開始亮出底牌,準備攤牌「講數」。德法兩國在5日宣佈就需要修改條約達成共識,是向其他歐盟成員國發通牒,表明修改條約事在必行,必須接受;同日,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佈,把15個歐羅區成員國的主權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在90天內可能下調,亦是通牒多於實際經濟原因,警告峰會必須有令市場滿意的結果,否則便動用下調評級這個手段,推倒歐洲經濟。路透社相關中文新聞報導可看 這個鏈結 。 類似的通牒,應該陸續有來,例如歐洲央行8日議息,之後有記者會,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可趁最後機會宣示歐洲央行立場。 網主最感興趣的是英國的通牒:首相卡梅倫會否預早表態,反對修改歐盟條約?

沒落的開始?

之前寫了<國會大選 普京重挫>,說4日的大選結果普遍被視為大大削弱了普京的聲望。另一個普京開始失勢的跡象在5日晚上立即看到,有幾千人晚上在莫斯科集會遊行,抗議大選舞弊,有人被捕。上面遊行情況的照片來自俄新社網站。 就算以警方的數字,集會人數有2000人,在俄羅斯已是一個大數字,因為反政府/反普京示威從未試過超過幾百人。 當然,普京立即消失的機會近乎零,因為一個很實際的原因:沒有了普京,還有誰可即時取代他?但他在國內的支持度,不再是一個「經常脫去上衣騷肌肉的猛男」後,就算他明年3月當選總統,路也難行了一點。

部長哭了

意大利新政府在4日晚上公佈了新的削減赤字方案措施,在記者會上有上面影片感性的一幕:勞工及福利部長Elsa Fornero發言時不禁落淚,要坐在身旁、為表愛國而宣佈不收總理薪金的總理蒙蒂(Mario Monti)把她的發言完成下去。我不懂意大利語,但根據英國傳媒,Fornero說不下去、要蒙蒂接下去說出口的那個字是「犧牲」--為了解決債務危機,政府希望各位國民犧牲一下。

國會大選 普京重挫

在12月4日的俄羅斯國會(杜馬)大選中,大家早已相信,總理普京(Vladimir Putin)不可能再如2007年般以得票率64%、450個議席中獲315席大勝,但目前的票站調查及初步點票結果顯示,普京領導的統一俄羅斯黨得票率跌幅比想像大得多,跌穿50%大關,應該只有45%至48%(上圖初步結果來自俄羅斯電視台RT),對普京的打擊頗大。 另一個問題是:今次名義上在統俄黨名單排首位的是現總統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儘管大家都知道,是否投給統俄黨,是對普京的信任投票,但在實際操作上,應該要為此成績「孭鑊」(負責)的應是梅德韋杰夫。黨內政敵、尤其是前財長庫德林(Alexei Kudrin)會否乘機以此為由,反對梅德韋杰夫擔任下任總理呢?值得留意。 由於進入國會的得票門檻是7%,因此下屆國會只有4個政黨:統俄黨、共產黨、公正俄羅斯黨和自由民主黨,統俄黨應該仍能維持議席過半,但應該不能超過300席、可以單獨修憲的門檻。

歐洲勢力平衡轉變:由法德引擎變德國獨大

之前說過,12月9日的歐盟峰會是歐洲歷史性的一天,那時是指歐洲融合來到十字路口,要麼再進一步,否則就大倒退。但從更宏觀的角度,那一天亦可能是歐洲歷史在另一方面的分水嶺:歐洲勢力平衡。 Charles Grant這篇文章 Europe's choice: Monnet vs de Gaulle 第一段便直接點出5點改變: 1、德國在歐盟史上首度成為理所當然的領袖; 2、法國需要調整,接受自己在歐洲中,相對於德國,是一個次要角色; 3、英國正移向邊緣; 4、歐羅國家更融合,令「雙速歐洲」出現; 5、歐盟執委會相對成員國的權力正弱化。 此篇post先談第一和第二點,而這又要先回顧過去兩個世紀的歐洲歷史。

默克爾:債務危機如跑馬拉松

12月9日歐盟峰會前一週,德國總理2日在國會拋出她的方案,正式要求歐盟--或至少歐羅區國家--建立財政聯盟(德國政府的官方用詞為「穩定聯盟」),收緊相關國家的財政監管。她重申反對推出歐羅債券,說「那些不理解為何歐羅債無助解決問題的人,他們是不知道這次危機的本質」。她亦重申反對歐洲央行大舉買債解決危機,說歐洲央行的工作跟聯儲局或英倫銀行不同[但《南德意志日報》報導,作為過渡性質,默克爾接受歐洲央行暫時大舉買入意大利等被狙擊國家的債券,以買時間讓歐洲各國推出長遠解決方案]。 默克爾在國會的演說中用了馬拉松作比喻,表示: 「馬拉松跑手常常說,在35公里開始,馬拉松便變得特別辛苦,但跑手亦指出,如果你一開跑便意識到挑戰有多大,最終也是可以跑到終點的。」 她說,一開始跑得快不代表是最成功的,跑畢全程的才算成功。 不妨看看市場的短跑手勝出,還是默克爾的長跑優勝。

又一個同性戀政府領袖

等了一年半,比利時終於可望有個正式政府,而新首相人選將是一個頗特別、相信他自己也不曾想過會當比利時首相的人--60歲的法語區社會黨黨魁迪呂波(Elio Di Rupo),繼冰島現總理後,全球第二個公開自己同性戀身份的政府領袖。 迪呂波被視為頗注重衣著,而打紅煲呔是他的標記。(上面照片來自比利時法語系報章網站http://www.lesoir.be)

熊貓延遲出發法國

港台報導:中國租借兩隻大熊貓給法國一動物園 上述新聞原本可以早一點公佈,例如在11月初。法新社在11月30日已經出了特寫稿,談到這是中國歷來第二次「送」熊貓給法國--中國在1970年送了2隻熊貓給法國,但有一隻抵達後不久便死了,剩下另一隻Yen Yen孤獨終老至2000死去,因此法國也有理由想再要兩隻熊貓,為動物園多賺一點錢。 由此可見,其實中國送熊貓給法國已是早已談好的事情。根據法國傳媒報導,原本的計劃是胡錦濤在11月初出席法國舉行的G20峰會時,與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舉行雙邊會談時順道宣佈這項「喜訊」。 但十分可惜,歐洲債務危機當時突然又急轉直下,薩爾科齊想從中國拿到的大禮不只熊貓,還有百億甚至千億的中國外匯資金,投資歐債,結果胡總也只能拋回一句「歐洲問題主要靠歐洲解決」。而且氣氛凝重下,突然抬兩隻外表苯苯的熊貓出來,有點奇怪,所以也只好擱置不公佈。

2011年12月9日,歐洲歷史性的一天?

正當我在8月寫了 <歐洲財政聯盟第一步> ,還猶豫財政聯盟能否成事,且心裏覺得,歐盟在2009年年底才落實《里斯本條約》,完成上一輪融合(這一輪歐盟體制改革應失敗了的《歐盟憲法》計起,亦即由2003年至2009年,合共6年時間),歐洲人應該暫時沒胃口再深化歐盟融合,因此相信歐洲財政聯盟應是很遙遠、例如十年後才開始討論的事之際,近日已開始傳出,德國決心成立歐洲財政聯盟,而且要在12月9日歐盟峰會舉行那一天拍板落實,甚至要快至明年1、2月便開始實施。 因此,由現在起至12月9日,歐洲將踏入關鍵兩週。重要性至少有3點: 1、如果失敗告終,便可能為歐羅區解體揭開序幕--可能是一、兩個國家(如希臘)退出歐羅區;亦可能是德國退出歐羅區,讓財政「不守紀律」的國家留在歐羅區;或者是歐羅分為「南歐羅」和「北歐羅」,弱國的一堆,強國(即AAA主權評級)的又一堆。 2、如果成功,這將是1990年代歐羅推出後,歐盟最重要的政策融合,可媲美歐羅及1980年代的單一市場。 3、估計這次很可能是部份歐盟成員國加入財政聯盟,一定不會是27國都同意,亦一定不會是27國一致同意未有共識而繼續討論、拖下去,亦即歐盟/歐洲融合中的「雙速歐洲」進一步表面化--除了17個歐羅國VS10個非歐羅國,現在又傳出6個AAA評級歐羅國(法國、德國、盧森堡、芬蘭、荷蘭和奧地利)可能自組六國聯合債券(或曰「精英債券」),因此可能出現「三速歐洲」(「精英歐羅國」VS「歐豬歐羅國」VS「非歐羅國」)。 題外話1:這次峰會其實有另一個歷史性儀式進行--克羅地亞(Croatia)與歐盟簽署克羅地亞加入歐盟的協議,當克羅地亞公投也通過協議(估計在2012年年初舉行)後,克羅地亞便可在2013年元旦加入歐盟,成為第28個歐盟成員國。 題外話2:我在網上看到一種論調,說不要再稱希臘等「財困歐洲國家」為歐「豬」國家,認為這是十分歧視--有關此詞起源,可看 中文維基百科 。在英文上,若覺歧視,其實財經界有些人已開始改口稱為「GIIPS」--但我覺得,這有點自欺欺人,因為兩組英文acronym都是指那些是一堆財政有問題的國家,同樣含貶義。

大陰謀?

今年5月,當時還被視為下任法國總統大熱的斯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在紐約Sofitel酒店捲入企圖強姦酒店女工一事時,很多人已說是政治陰謀,是政敵設計以DSK最大弱點--好色--來讓他身敗名裂。 原本這類傳聞揣測,大家聽過便算,反正社會黨也選出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做總統候選人。但事情現在又起風波,因為美國記者Edward Epstein在美國雜誌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發表文章,「引述消息」說出當天內情,而且矛頭直指法國執政黨UMP。

終於上台了

西班牙20日舉行大選,在野右派人民黨(PP)一如所料大勝,如上圖來自西班牙電視台RTVE網上直播畫面(這是人民黨支持者慶祝場面)顯示,暫時估計人民黨全國得票率44.3%,全部國會350席中獲187席,是西班牙1970年代中民主化起,右派歷來最大勝利,而自1982年起,期間只有8年在野的工社黨(PSOE)的得票率則是民主化年代中最差的。 人民黨黨魁拉霍伊(Mariano Rajoy)2004和2008年都帶領人民黨參與大選,這次第三次出戰,終於上台了。他連續第二次選戰失敗,仍能保住黨魁一職,足見其政治手腕。但他的執政能力嗎?網主並不樂觀,尤其是在推銷削支措施上,而事實是,現在誰上台亦都難做得好。

向前殖民地求救

3年前寫過,全球葡萄牙語的標準將大部份以巴西為準時,已有居在葡萄牙的人大呼有如中文棄繁轉簡的奈何。 那麼,17日葡萄牙總理Pedro Passos Coelho訪問前殖民地安哥拉(上圖左為Pedro Passos Coelho,右為安哥拉總統Jose Eduardo dos Santos;照片來自葡萄牙政府網站),各界提到安哥拉或會投資葡萄牙將私有化以籌錢救國的國營企業,應該有更見鬼的感覺! [新聞詳情可看 英國衛報 或 英國BBC --嚴格而言,葡安兩國領袖只是很general地說葡萄牙歡迎安哥拉投資,安哥拉樂意向葡萄牙投資,沒有「拯救」的味道,但在目前葡萄牙已歐盟及IMF借款的大環境,很難不令人想像是葡萄牙有求安哥拉]

蒙蒂今天前往總統府

意大利安莎通訊社報導,蒙蒂(Mario Monti)已約好了在16日上午11時(香港時間16日傍晚6時)前往「奎里納爾宮」(Quirinale),會晤總統納坡里塔諾(Giorgio Napolitano),正式接受擔任總理的任命。 這或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應代表,蒙蒂已大概組成內閣,有內閣名單,亦應已就重大政策方向跟主要政黨達成協議。 另在此一回留言。 To英雄美人公主娘 + 七小福:只能說,市場的威力真的很大,連趕了很多年都趕不走的貝盧斯科尼,最終都要靠市場來KO他。當然,政治受市場影響,這是否好事呢?(另:你的留言名字越來越長) To Allie:你說意大利需要一個大人物、而非一個工匠。這樣看吧,超級馬里奧也懂「頂頭槌」,識鐵頭功,應該可以拯救公主吧?!

意大利總統委任蒙蒂出任總理

意大利總統納坡里塔諾13日晚上7時在總統府會見蒙蒂,隨後宣佈委任他出任總理,籌組技術官僚政府。(再copy意總統府網站即時發佈) 詳細看法,局勢再定一點才寫。只想說:經過兩週晚晚「驚喜」後,歐洲/意大利及希臘終於有些正常一點的事情發生。

下台了

更新:還是再加一張意大利總統網站宣佈貝盧斯科尼已遞交辭職信的圖片才安心一點 意大利眾議院在12日也通過了預算法案,總理貝盧斯科尼晚上8時半(香港時間13日上午3時半)也抵達總統府 「奎里納爾宮」(Quirinale) ,準備遞交辭職信,讓蒙蒂(Mario Monti)技術官僚內閣上台。 只能說:終於下台了!上面是意大利電視台影片,是貝盧斯科尼的汽車抵達總統府時,外面大批群眾示威的情況。

「超級馬利奧」接任意大利總理?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當大家以為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肯下台便雨過天晴,結果9日歐洲市場及政局更加混亂,意債息繼續大升,歐美股市大跌,美股現在已跌了400點,港股稍後開市應該會跟隨。更不要說,已經談判了3天的希臘政黨,仍然未就下任總理人選達成協議,公佈時間由8日拖到9日晚,現在再拖到10日,連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也已上電視發表感性的離職演說,都未有接替人選! 而在意大利,總統納坡里塔諾(Giorgio Napolitano,上面照片左)發言,強調政府不會癱瘓,可以很快決定政局稍後去向,又說貝盧斯科尼一定會履行承諾,盡快下台。他還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動作:總統府網站發出通告,宣佈納坡里塔諾委任著名經學者、歐洲政壇稱為「超級馬利奧」(Super Mario,我輩則稱為「孖寶兄弟」)的蒙蒂(Mario Monti,上面照片右)為終身參議員。

貝盧斯科尼有條件下台

意大利總統府網站剛上載了上面意大利總統納坡里塔諾(Giorgio Napolitano)的聲明(圖中那人是納坡里塔諾),他在8日晚會晤了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聲明說貝盧斯科尼意識到8日眾院議案表決結果的含意,但意大利亦有迫切性要滿足歐洲各國希望該國盡快處理經濟改革、消除市場對該國財政不穩的疑慮,因此他承諾則通過了有關改革的方案後,便會辭職。 聲明沒有提及,但應該是在11月中便辭職。 意大利,以至歐洲及全球,終於都跟貝盧斯科尼有個了斷。美股正在上升,應該港股等亞洲市場幾小時後開市都會造好。聲明全文(意大利文)可點擊閱讀更多。

8個叛徒

當意大利眾議院在8下午以308票贊成、321票棄權通過財政報告,但亦代表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已經以8票之差失去眾院多數優勢(316席,眾院全體有630席)後,貝盧斯科尼有什麼感想呢? 上面是意大利傳媒廣為引用的安莎通訊社照片,是貝盧斯科尼在投票後照片,然後安莎將照片無限放大,看看他的筆記寫了什麼--原來,他認為倒戈的(原)執政黨議員是叛徒。

意大利總理,下一個下台?

正如上一個post琮的留言,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在6日晚上已同意辭職,讓路給最大兩個政黨合組聯合政府,而現在估計接替他暫時領導下一屆過渡政府的總理將是曾任希臘央行行長及歐洲央行副行長的Lucas Papademos,他在7日黃昏已經返回祖國。 暫時未有消息--而且,希臘對市場而言的大局已定(一方面,經過法國總統上週十分強硬地說,不接受「10.27」方案便終止援助後,希臘目前形同歐洲各國用槍對住各政黨黨魁的頭,逼他們合作並接受所有「10.27」方案;另一方面,經過德國總理上週十分強硬地說,希臘退出歐羅區,歐羅也不會有問題後,各位投資者應該已discount了希臘債券拖債及退出歐羅區的因素吧?),因此,暫時不寫希臘。 投資者亦不理希臘,在7日開始把焦點轉向意大利,問的問題是:過去幾年不斷傳會下台、但最終挨過難關的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是否終於要下台了?

希臘總理挨過信任議案 一切打回原形

[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右)與財長(兼下任總理?)維尼澤洛斯(Evangelos Venizelos);照片來首ekathimerini.com] 希臘國會大概3小時前表決政府信任議案,結果153票贊成對145票反對,通過議案--不單執政黨「泛希社運」全票支持,還要拿回1票原本本週較早時已退出泛希社運的議員的支持(該議員獲接納重新入黨)。另外2名退出了泛希社運的議員則缺席投票。 都說,在希臘,什麼都可以發生。 但信任議案後,代表什麼呢?抱歉,是一切打回原形。

意大利,下一個「殖民地」?

希臘國會應該在香港時間早上6時才進行政府信任表決。我要睡覺,不會等到那時候。那麼,先寫另一個政府瀕臨倒台兼破產的歐洲國家:意大利。 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4日在法國康城(Cannes)G20峰會上證實,意大利接受IMF定期派員檢核該國的賬目及財政改革進度。貝盧斯科尼強調,這只是「認證」,好像所有公司都會有外來核數師一樣,並說他已拒絕了IMF提供援助的「邀請」(世道現在很奇怪,「債仔」比「債主」、「有難」比「救人的」更惡)。 但誰介意那叫做什麼?所有傳媒都稱之為「監察」,意大利主權之一的財政及經濟政策要接受外來者(除IMF,還包括歐盟)定期檢查,而且大家都知道,只要IMF一錘定音說政策有問題,會令財政不行,意大利債券市場立即崩潰(意10年期債息在4日已升至6.4厘左右,一般而言,如果升至7厘,那意大利就完蛋),亦即意大利一定要服從IMF,基本上與一個阿德里亞海之隔的希臘未來10年要聽從歐盟的「殖民地」地位沒有分別。

分手,再不是禁忌

歐洲政經本週十分混亂,趁有空一寫2011年11月3日這個可能變成歐洲歷史轉捩點的一天:由這天起,歐羅區成員國可能由17個變成16個。 簡單重溫本週至今發生的fact: 10月31日晚上 ,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在國會發表很長的演說,尾段突然宣佈,將搞公投,以決定希臘人民是否接受10月27日歐羅區峰會所達成的新拯救希臘方案及由此而引發的削支措施; 11月2日凌晨 ,希臘內閣由1日晚上起開了10小時會議後,決定支持公投的建議; 11月2日下午 ,在法國康城(Cannes),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zkoy)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會見帕潘德里歐,向他傳達3個訊息:1、希臘有權搞公投,但德法也有權不付鈔,希臘一日不服從「10.27」決定,便不會再收到任何貸款,包括原本到手的80億歐羅撥款(套用薩爾科齊的話:德國、法國納稅人連一歐仙都不會支付);2、套用默克爾的話,德法「希望既把希臘留在歐羅區,又穩定歐羅,但優先要做的是穩定歐羅,而非拯救希臘」--直接點說:希臘離開歐羅區,歐羅也不會倒下;3、公投只能問一個問題:希臘是否希望留在歐羅區?不能如帕潘德里歐之前所說,只問是否接受「10.27」方案; 11月2日深夜 ,帕潘德里歐應德法要求盡快搞公投,宣佈可以在12月4日進行; 11月3日凌晨 ,正當帕潘德里歐與財長維尼澤洛斯(Evangelos Venizelos)一同由康城返回希臘,財長辦公室突然發聲明,宣佈維尼澤洛斯反對有關希臘是否留在歐羅區的公投; 11月3日中午 ,由於愈來愈多希臘執政黨「泛希社運」(PASOK)議員及閣員公開反對公投,帕潘德里歐在雅典舉行緊急內閣會議,開了5小時會議,期間曾傳出帕潘德里歐會即時宣佈下台; 11月3日下午1時45分 ,歐洲央行在德國開會後宣佈,減息1/4厘,令原本以為不會減息的市場十分意外; 11月3日傍晚 ,帕潘德里歐發表聲明,表示「公投本身從來都不是目的」,亦即暗示打算撤回公投建議,並授權黨員與最大反對黨新民主黨協商兩黨共識,亦即兩黨一齊支持「10.27」決定及削支方案,並有可能合組團結政府。

公投什麼?

更新:希臘內閣1日開了一晚會議後,最終還是支持帕潘德里歐的公投建議,盡快舉行,目前估計是聖誕節前。  當不足一週前,上個post寫了「總叫有些成果」,歐洲現在立即打回原形,甚至更惡劣。最可笑的是,今次是希臘自己玩自殺: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在10月31日晚突然宣佈,要就上週達成的拯救希臘方案協議進行公投。 我的想法跟上面瑞典外相Carl Bildt在 Twitter 所寫的一樣:公投題目是什麼呢?他向傳媒說得更白:難道公投問希臘人,「你想被拯救嗎?」??!! 暫時不詳寫。希臘內閣目前正在開會,已有執政黨議員要求帕潘德里歐下台,先看看內閣會議後,帕潘德里歐是否已經下台再詳寫。

總叫有些成果

歐元區領袖開了10小時峰會,由26日晚上開到27日清晨,終於叫做有些成果。最重要的是歐元區國家與銀行達成協議,希臘債券要減值50%(即:你手上持有100元希臘政府債券,不計利息,你原本以為到期時可取回100元本金,但現在只剩下50元),為銀行盈利問題掃除不明朗因素。 另一個是EFSF,同意有槓桿方法將其財力增至超過1萬億歐元,方法為:1、為歐元區國家新發債券擔保首20%至30%虧損;2、成立另一個名為SPIV的特別投資工具,用這個工具來向中國等歐洲以外國家吸納資金;而EFSF可以同時運用這2種方案。美其名為「二合一」,實質是大家沒有共識,於是將只剩下的方案列出來,然後才再決定而已。 峰會結果較之前預期的好,但其實內裏仍有很多詳情未定好,而且下一步就是要等11月初(即下週)的G20峰會,因為歐洲現在一定要外國資金拯救,應該會在G20峰會有決定(或曰:必須在該峰會有決定)。 當然,最終問題還是:究竟這真的「終極方案」、可一了百了解決歐債危機嗎? 鏈結: EUObserver的報導(應該有時限) ; 歐元區峰會聲明全文

傳說中的D Day

對於金融市場,今天26日是十分關鍵的一天,因為歐元區今晚會召開峰會,就解決歐元區危機提出全盤方案。 但正如由去年年初(甚至2009年年底)開始,每一次都說是最終方案,危機就是仍未解決。離峰會召開前不足24小時,現在連方案的草案都未有,甚至原本要在峰會前開的歐盟27國財長會議都取消了(這個會議理論上是「準備會議」,但取消了,代表大家還未縮窄分歧,未有東西可「準備」)。 另一個問題是,意大利被法國和德國迫要交出改革措施,結果是迫到意大利執政聯盟內部分裂,重要執政黨「北方聯盟」說,如果要把退休年齡提高,他們便退出內閣,把現政府拉下台。 峰會會在香港時間26日深夜12時(布魯塞爾時間傍晚6時)開始,先是歐盟27國開,然後到歐元區17國開,進行工作晚宴,一直開到有結果為止--即管看看峰會可以如何變魔術變出一隻兔出來,亦即管看看今次各位領袖是否需要由晚餐開會開到吃早餐。

歐洲極右到了盡頭嗎?

1個多月前,我談丹麥選舉時認為,未有證據顯示極右開始衰落 :丹麥的極右政黨得票只是微跌,而在挪威地選,當地剛剛發生了一個極右槍手大屠殺事件,選民的即時反應是不投那名槍手曾參與的極右政黨,人之常情,因此我當時的結論是:要繼續觀察。 但瑞士在23日舉行的大選中,卻出現(偏極右)政黨瑞士人民黨(SVP)得票率下跌,是過去24年、7屆大選以來首度得票率減少的一次,令人意外。

法國社會黨選出總統候選人

法國社會黨在16日的總統初選第二輪投票已結束,大概香港時間17日凌晨接近3時(即法國時間16日晚上9時)已有結果,現任黨總書記歐貝莉(Martine Aubry)宣佈承認落敗,1954年出生的前社會黨總書記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以57%左右的得票壓倒歐貝莉的43%得票率,,將在明年總大選中右派現任總統薩爾科齊--一些人甚至說,奧朗德已變相當選下任總統,因為近日民調顯示,無論是奧朗德還是歐貝莉出戰,社會黨都可以擊敗薩爾科齊。

意大利,最失敗的國家?

「佔領XXX」15日在全球遍地開花,基本上全部示威都只是嘉年華般而已,示威者走了一圈,舉舉示威牌,便散了,少數人或者繼續在某些地方紮營,但基本上沒有嚴重衝突發生。就算是紐約或美國其他城市有人被捕,都只算是小兒科,沒什麼特別。 但唯獨是羅馬出現暴力衝突。正如上面copy下來的意大利報章 La Stampa的16日社論 ,意大利人都在問:全球82個國家951個城市齊齊事先張揚在同一天為同一個目的上街遊行,為行如此嚴重的暴力事件就只是在羅馬出現了??

德國政局5點攤牌

更新:德國議會在香港時間29日下午6時左右通過EFSF議案,523贊成、85反對、3票棄權,其中執政聯盟315名議員投贊成票,默克爾以4票之差保住「總理多數」。 德國國會大概在香港時間29日下午5時(德國時間同日上午11時)就一項重要議案投票--把援助希臘等財困歐羅國的基金EFSF權力擴大。這是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上台6年最大政治考驗。投票結果預料下午5時半知道,而詳細各黨各有多少議員投贊成、反對和棄權票的資料在6點半左右才公佈。 議案一定通過,因為反對派領袖已表示會支持,因此5點半那一輪結果並不重要。關鍵的是,默克爾執政聯盟內不少議員說會投反對或棄權票下,她能否保住「總理多數」(亦即上面來自ARD電視台網站上的"Kanzlermehrheit")?

德國失業不高之謎?

德國之聲27日出了一篇報導 ,說發達國家大裁員、就業情況還未回復至金融危機前水平之際,德國和智利是當中少數失業率已回落至危機前水平的國家,而且連年輕人失業率也有下降。 德國能有這個表現,一般的解釋是德國在經濟好景時推出了「哈茨勞工改革方案」( 可看英文維基 ),方案分開「哈茨I」至「哈茨IV」(Hartz IV)推出,大削勞工及失業福利,因此德國勞工成本大幅下降,令德國製造業具競爭力。 諷刺的是,哈茨方案由社民黨-綠黨政府推出,而這個方案「右派」得連現總理默克爾的基民盟支持,反而方案令社民黨大批黨員出走組成左黨,大批支持者改投綠黨,社民黨元氣大傷到至今仍未恢復。 在這個背景下,大家或會明白,為何德國人對出資拯救區內「窮鄰居」如此反感、為何認為這些財困國家必須進行經濟改革--德國目前的經濟成果及財政實力是靠當年犧牲福利而換取的,因此認為自己是區內榜樣,這些陷困國家應學習他們。

回家

教宗本篤十六世22日起展開一連四天的「回家之旅」,第一次以梵蒂岡元首身份對家鄉德國進行國事訪問--他上任後已曾兩次到訪德國,但不是國事訪問。 這次訪問有多重歷史意義,就以上面他23日其中一項活動的圖片(來自ARD電視台網站影片)為例,看出有什麼特別嗎? 那兒是Erfurt市的修道院Augustine Monastery--揭起宗教改革、令西方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和新教的馬丁路德在這兒封為天主教神父,亦在這兒開始不斷質疑教廷對教義的詮釋。這次是5個世紀以來,首名教宗訪問這個新教堡壘。

醜女嚇怕選民??

瀏覽中/東歐洲新聞(亦第一次在新blog開「中東歐」CEEC這個標籤),有2則政壇「失言」事件,一寫。 波蘭10月初會有大選,前總理、帶領民主左翼聯盟(SLD)出戰的米勒(Leszek Miller)在20日早上一個訪問中說,不漂亮的女候選人在競選拉票期間最好「靠邊站」,因為「不吸引的女士會嚇怕選民」。 當然,有政界女士批評,但米勒說大家應該輕鬆一點,還說所有政黨的宣傳海報都印著最吸引的女候選人,為何當作這不存作? 第二宗失言在捷克,同樣在20日。捷克國會開會,有議員要求,就算開會至通宵,也要繼續開。 有議員反對,表示他只會在正常工作時間開會,還說出一個很奇的理由......

盜版萬歲?!

德國政治頗累人的,16個州的地選周期是不協調、各自計算的,不像英國或瑞典般統一在一個日期舉行,18日的柏林州地方選舉已是今年第7場地選!!!而聯邦政府往往會顧慮地選結果,因為結果對聯邦政壇有影響,因此可以想像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今年執政時是如何如履薄冰。 2011年柏林地選最突出的一點,是「支持盜版」的「海盜黨」首度躋身德國的州議會,而且初步顯示得票率達8.6%,遠超5%進入議會門檻,對成立僅5年的政黨而言,成績不俗。 上面是德國ARD網站的初步點票兼票站調查結果分析,紅色是社民黨SPD,黑色是默克爾的基民盟CDU,綠色是綠黨,紫色是左黨,貼地的黃色是另一聯邦執政黨自民黨FDP,橙色是海盜黨,灰色Andere是其他;最大的是本屆得票率,左下是跟上次2006年柏林地選比較的得票率升跌,右下是預計本屆議息各黨議席。

「Gucci女」首相

丹麥選舉,有一點必須寫寫的。候任首相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其實以愛穿名牌衣服、經常帶名牌手袋而見稱的,因此剛擔任社民黨黨魁時被戲稱為「Guccie Helle」,即「Gucci女」。看看上面她宣佈勝選、來自丹麥電視台DR的網上片段,大家又覺得她是否真全身名牌、「太閃」呢? 這一點曾經被人不斷攻擊,畢竟領導的是代表工人利益為主的社民黨,形象如此「上等人」,有點那個。據聞曾有黨員在內部會議中當著眾人面前批評她這一點,而施密特的回應是:社民黨不需要人人都好像你般穿得如糞便般(廣東話是「一pat屎」)!!!!!

執政藍營落敗 丹麥誕首名女首相

丹麥15日的大選結束,根據最新票站調查結果,由自民黨領導、執政了10年的中間偏右「藍營」落敗,在野的中間偏左「紅營」勝出,奪得89席,離過半數僅尚欠1席(票站調查只包括丹麥本土的175席,國會另有4席來自海外的格陵蘭和法羅群島),但目前估計紅營可望執政,44歲的社民黨黨魁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上面圖片最左面的那張照片)將擔任首相,成為丹麥首名女首相。 葡萄牙今年較早前、以及西班牙11月大選後預測,左翼政府下台,右派上場,丹麥的情況好像相反,但實情是丹麥人不滿經濟狀況,於是將執政黨趕下台,這點其實三個十分相像。原因類同,但後果相反,因為丹麥經歷10年右派統治下,現在左派上場,意味丹麥將加強福利主義(或重回?畢竟丹麥跟其他北歐國家一樣,社民年代才是常態),與歐洲各國要削福利削開支的趨勢背道而馳。 最後一寫上面來自 丹麥電視台DR新聞網站 、展示最新點票/票站調查分析結果的圖像。

歐元區債券如何推出?

看到有香港基金界人士說「歐元區債券最快要半年才推出,相信有助解決歐債危機......若德國及法國等國家支持發行歐元債券,將可提升債券的認受性」,我在twitter寫道「我相信人民自由兌換會早過歐元債出現」。實情是:歐元債能否出現都是一個問題,更不要說短期內出現,甚至如上述所暗示半年後才推出已算遲。 其實大家、尤其侃侃而談評論歐洲經濟問題的「專家」,是否知道何謂「歐元債」?

德法領袖就希臘問題的聯合聲明

德國總理、法國總統和希臘總理在14日通電話後,德法兩國發表了以下聲明: 法文版: "Le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et la chancelière ont souligné qu'il est plus que jamais indispensable de mettre pleinement en oeuvre les décisions adoptées le 21 juillet par les chefs d'Etat et de gouvernement de la zone euro pour assurer la stabilité de la zone euro. "Ils ont fait part au Premier ministre grec de l'importance qui s'attache à la mise en oeuvre stricte et effective du programme de redressement de l'économie grecque soutenu par les pays de la zone euro et le FMI et qui conditionne le déboursement des futures tranches du programme. "Le Premier Ministre grec a confirmé la détermination absolue de son gouvernement à prendre toutes les mesures nécessaires pour mettre en oeuvre l'ensemble des engagements souscrits "Le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et la chancelière sont convaincus que l'avenir de la Grèce est dans la zone euro. La mise en oeuvre des engagements du programme est indispensable pour que l&#

中國打算、還是「被打算」買意債?

談歐洲很難不繼續寫債務危機。13日傳出,中國政府考慮大量購買意大利債券,以出一分力協助意大利。消息對全球金融市場都有個幾小時的利好影響。有關消息可看右面twitter的那個鏈結,或是 這兒 。 上述是大部份人所流傳的版本,主要是源自英國《金融時報》在香港時間13日凌晨左右發佈的報導,印象中該報導應該是來自意大利政府的消息。有這個傳聞,是因為領導中投(拿中國部分外匯儲備四出投資的一個基金)的樓繼偉確實曾到訪意大利。但另一個版本、 意大利安莎通訊社的報導(英文版本) 則指,樓繼偉是尋找意大利的「商業投資」,是實業或者是如港口等這類資產,而不是買意債。

希臘快將破產?

(德國FDP黨魁羅斯勒和CDU黨魁兼總理默克爾;照片來自《南德日報》) 之前寫過 「德國忍夠了?」 後,下一條問題是:希臘快將破產?事後孔明,或者應該說這是順理成章的下一步發展,但無可否認,這一步也來得較我想像中快:根據 彭博通訊社12日的報導 ,希臘5年期CDS的價錢升至5800個基點,以此推算,希臘未來5年內政府債券拖債(技術一點的稱呼為「違約」)的機會是98%! 過去一年多有看這個Blog的人或者應知道,我其實不太喜歡寫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但今天也不妨一寫,因為危機似乎真的來到make or break的階段:希臘似乎真的在未來數週、甚至數天內破產,引發的後果或者可以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後的金融海嘯相比,甚至更嚴重。

科技雜談

曾經想過,twitter有什麼用?對於我這些要麼不寫東西,否則一開筆(或一按鍵?)就不由自主寫很多東西的人,要把訊息限制在140個字以內,很困難,也難以想像。 但現在發覺,若純粹用來分享link,以及即時對一些事情作reaction,twitter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又不是全職寫blog,很難隨時便可以很詳細地寫出自己的看法。而且,很多時候,有些事根本毋須長篇大論。眼看當下香港傳媒有一個趨勢,要賣views不賣news,有事無事也要發表偉論,雞毛蒜皮也要搬出什麼「ism」來「解構」出「社會現象」,也替他們難過。 寫了這麼多,純粹是推銷一下右面我的twitter。當初純粹是因為有一次blogspot當機,苦無發表之處,另設一個mirror blog又很怪,於是加了一個twitter。現在則是有想分享的歐洲新聞的link便放在那兒。各位請多多指教。

德國忍夠了?

歐洲央行在9日證實,首席經濟學者兼管治委員會委員斯塔克(Juergen Stark,上面照片來自法國《世界報》)以「個人理由」辭職,不如期在2014年5月底才卸任。消息一出,震散全歐洲股市,德股收跌4%,意大利和西班牙都跌超過4%,連帶美股也跟隨大跌。 斯塔克的重要性不在於其職位,而在於其國藉--他是德國人,而且是半年內第二個突然「提早卸任」的德國藉歐洲央行高官,上一個是突然辭職的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歐元區全部成員國央行行長自動成為歐央行理事會成員,因此辭職等同離開歐央行)。這令人揣測,德國是否已經對歐央行「離經叛道」的貨幣政策以至目前不斷要付鈔拯救「窮鄰居」忍無可忍,逐步出現脫離歐元區的呼聲。

有信心即無信心

香港電台有如下一篇報導 ,應該是引自新華社: "國 務 院 總 理 溫 家 寶 與 歐 盟 委 員 會 主 席 巴 羅 佐 通 電 話 時 , 表 示 中 方 對 歐 洲 經 濟 和 歐 元 抱 有 信 心 , 將 繼 續 把 歐 洲 作 爲 其 中 一 個 主 要 投 資 市 場 , 希 望 歐 盟 確 保 中 方 投 資 安 全 。 溫 家 寶 表 示 , 歐 盟 推 出 一 系 列 緩 解 債 務 壓 力 、 推 進 結 構 改 革 、 改 進 經 濟 治 理 、 促 進 經 濟 增 長 的 措 施 , 穩 定 市 場 、 防 止 形 勢 惡 化 發 揮 重 要 作 用 。" 新華社的報導以至外交辭令是要「倒轉來看」的,由尾開始看,上述報導/溫家寶發言的重點在於第一段最後一句:希望歐盟確保中方投資安全。簡單說就是敦促歐洲盡快解決歐債危機,不要令中國手上的歐洲債券蝕錢。事實上,如果那麼有信心,溫家寶和巴羅佐無需要無端端講電話,一定是有問題才會講電話。

「奧地利候群症」

一個地方跟一些不好的東西扯上關係,就好像永遠都跟這些壞事拉上關係。好像切爾諾貝爾或福島,大家永遠都會想起核災難;奧地利,就可能永遠跟「禁室培慾」有關。 大家應該記得奧地利2008年爆出轟動全世界的老父囚禁女兒24年、還與女兒生了7個孩子、即是父親又是祖父的亂倫案件?印象中之後還有一宗同類事件,而在25日,奧地利又爆出這類案件,而且現已80歲的男子更是囚禁2名目前分別53歲和45歲的女兒41年!!!! 難以想像應該是歐洲古典樂之都的地方、一個只有人口800萬左右的國家經常出現這些案件。 BBC報導(英文)

歐洲財政聯盟第一步

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16日於巴黎舉行了峰會,商討歐洲債務危機(上述記者會照片來自德國明鏡週刊網站)。 如果閣下是投資者,會議對閣下而言應該沒有什麼突破,歐債危機始終未見盡頭,今天香港股市一開市後,匯控和渣打這兩隻「歐洲銀行股」更可能下跌,因為會議提議徵收「金融交易稅」,這會打擊銀行盈利。但對如網主般對歐洲融合有興趣的人而言,這次會議有很大重要性,甚至是歷史性,因為會議提出成立「歐元區經濟政府」--這意味歐洲(歐羅區)加強經濟融合,歐洲「財政聯盟」終於誕生。

為殺人狂魔辯護

Norway killer's lawyer Geir Lippestad defended neo-Nazi 幾週前的挪威槍擊案,轟動全球,香港傳媒也好幾天詳細報導,但上述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新聞,應該沒有香港傳媒報導過,就算有,應該也沒有多少個香港人留意到。 我是說在案件中替槍手辯護的律師。Geir Lippestad,香港傳媒應該有譯過這個名字,因為他有向傳媒轉述槍手的說話,因此有需要翻譯他的名字。

諾基亞衰落了 芬蘭要憤怒鳥

常說香港只靠金融地產,得發展工業,尤其高科技工業,但其實有高科技產業也不見得經濟很安全;很多「小國」都說要發展一個能代表自己國家的品牌,但有了一個這樣的品牌可能也是負累。 說的是芬蘭,一個不少人曾說過發展經濟/高科技成功、可好好學習的例子。 今年2月曾寫過諾基亞的困境 ,但現在似乎大家已相信,諾基亞就算可以生存下來,過去大概20年的輝煌日子也會一去不復返,就像他當年擊敗的美國對手摩托羅拉一樣。諾基亞沒落對芬蘭的最大問題是,芬蘭很依賴諾基亞,這間公司的產出一度佔芬蘭GDP約4%,出口佔全國1/4。 可見就算你手握著代表未來的科技產業,也一樣可以被趕過;有一個品牌,無疑是高增值,但經濟無可避免會太依賴這個品牌,這個公司一沒落,全國便跟著被拖累。 芬蘭現在更hot的品牌應該是「憤怒鳥」(angry birds),大家都覺得不久後,一提起芬蘭經濟,大家會起這隻紅色的鳥,而非諾基亞手機。有關諾基亞、憤怒鳥和芬蘭經濟發展間的互動,可看以下文章: 憤怒鳥開發商擬融資 身價高漲 Finland growing briskly - Nokia not After Nokia, Can Angry Birds Propel Finland? Finland Searches for Non-Nokia Growth

歐盟對華軍售禁令-各國立場

EUObserver在7月25日有一篇關於歐盟對華武器禁售令的報導 ,引述了 Wikileaks在7月22日公開、原撰寫於2004年4月7日的美國一封外交電文 ,談及當時各歐盟成員國對是否解除禁令的立場。 根據EUObserver,這項禁令會再成為中歐今年下半年峰會的主要議題。有趣的是,歐洲目前要靠中國協助度過債務危機,但禁令源於1989年武力鎮壓天安門民運,而中國人權近一、兩年明顯倒退了,且看歐盟各國是根據經濟還是根據人權來作決定。

「恐怖份子≠穆斯林」

挪威奧斯陸的「7.22」襲擊證實是國內極右「基督教原教旨主義份子」所為時,我也有點愕然。假設挪威警方所說的是真的話,這或反映兩點:1、這可形容為1996年造成逾百人死亡的美國俄克拉荷馬城政府大樓爆炸的翻版;2、事件會如何影響極右,並繼而影響歐洲各地政治生態。 第2點我之後再寫,今天先寫第1點。說是俄城襲擊翻版,不純因為兩者都是白人極右主義份子所為,更因為事件剛發生時至挪警公布拘捕了疑兇之間大家的猜想:大家很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伊斯蘭武裝份子所為。這與巴勒斯坦裔學者Edward Said當年的經歷很相似。

奧斯陸遭炸彈襲擊

平靜的挪威首都奧斯陸竟然也遭炸彈襲擊,而且是炸政府大樓,針對首相辦公室,目前據說2死逾10傷,市中心需要疏散。該市似乎很混亂,例如上面挪威國營廣播機構NRK網站顯示,有警察向一個工黨青年營開槍(但據報是扮成警察的槍手),幾名人士受傷,而傳聞挪威首相原本打算出席。

千呼萬喚始出來

經過了差不多年半,歐元區領袖終於在7月21日晚上9時左右公佈了第2份拯救希臘的方案,全文可看 這裏 (英文,4頁紙)。 希望這真的是最後一次解決歐洲債務危機的最後一次峰會,儘管這應該不大可能。

百年小報始祖倒閉

大家近日或者有聽過英國報章《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下簡稱《世新》)爆出嚴重竊聽醜聞,事件在英國越鬧越大,但7日出現更令全英國甚至全球英語系傳媒業震驚的消息:母公司、梅鐸(Rupert Murdoch)的新聞集團7日傍晚宣佈,立即關閉該報,7月10日是該週日報章最後一期。 說實話,事件之前,我不太熟悉《世新》,對Daily Mail或《世新》姊妹報The Sun更熟悉。翻查《世新》資料,才發現原來這份報章可能是全球最暢銷英語報章,而事件亦涉及很多爭議,可供對傳媒生態有興趣的人大把議題討論。

法國大選形勢「360度」轉變

不是「從俗」跟大家寫錯,我的確是指「360度」轉變。5月中,原是下任法國總統大熱的IMF總裁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DSK)被指控企圖強姦時,法國政壇形勢180度轉變,各有意參選的人、尤其是社會黨人要從新評估形勢。但6月30日爆出指控他的人口供有問題,懷疑是收了錢企圖陷害他,而且DSK可能數周內可脫罪後,形勢又再180度轉變,加起來就是360度。上面來自法國世界報網站、7月1日DSK與妻子一起出庭時面露微笑,也知道他現在如釋重負了。

對著一個撞聾的政府,還需要講道理嗎?

今年年初 寫了一篇長文 ,寫寫關於選舉制度的看法。但經替(遞)補機制一役,發覺花那麼多精力去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因為這個政府是撞聾的--甚至已超越撞聾的地步,這個政府是一個木偶,你跟木偶說話,木偶是不會回答你的,你只是在自說自話,現實中不會有「木偶奇遇記」。 那篇文章才寫完「......杜絕有人混水摸魚靠最後議席晉身議會」,政府就立即更鼓勵大家混水摸魚,不單靠最後議席當選,甚至輸了都有機會當選。

誰入主貝西?

[法國財政部大樓外觀;照片來自法國政府網站] 國基會幾小時前宣佈了挑選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為下一任總裁,這名G8首名女財長(難以想像,G7在1979年已有第一位女總理,遲至21世紀才有首位女性出任財長)也要卸任法國財長一職,法國政府也要盡快宣佈貝西(Bercy)新主人的人選,據報在29日下午左右會有公佈。 正如美國總統府是「白宮」,英國首相府是「唐寧街十號」,美國國防部是「五角大樓」,法國人也會以總部大樓的名稱或位處地區來稱呼相關部門。財政部稱為「貝西」Bercy,因為目前的財政部大樓是當局1980年代翻新貝西區時建築,是該區地標性大廈;外交部就是奧賽河岸(Quai d'Orsay),因為外交部總部位於該區;總理府是馬提尼翁府(Matignon)。

聽不懂

溫家寶28日訪問德國,與默克爾(Angela Merkel)一起舉行聯合記者會。有一幕,華文傳媒未必提到,但似乎所有德國傳媒都注意到:正當默克爾打算評論中國人權問題時,溫家寶剛好表現得聽中文即時傳譯的耳機有問題,默克爾試了幾次開始發言,但都被溫家寶嘗試弄妥耳機的舉動打亂。 溫總是真的聽不懂德文,還是其實德文了得,以此表態不想聽德國向中國就人權問題訓話嗎?! [上面圖片來自ADR的新聞片段;整段德語報導可鏈結 這裏 ]

裸男廣告

無意中看到上面的廣告--有男士背部全裸的片段,不算色情,但「結局」有點「核突」,有心理準備才好點擊觀看。 廣告其實是歐盟推銷歐洲醫療保險卡,供歐盟成員國及瑞士、冰島等一些歐洲國家的國民使用,方便在歐洲各國旅遊時隨時看獲得醫療服務。這個廣告是否需要這麼「重口味」......

歐洲麻疹個案回升

周一嶽局長說:與其擔心台灣塑化劑,倒不如擔心歐洲大腸桿菌傳入。 又其實,在歐洲,除了大腸桿菌弄得什麼蔬菜也不能未煮熟就吃,當地醫療系統又要面對麻疹個案不斷上升的問題。 當然,麻疹在歐洲「從醫學角度」而言已可形容為outbreak,但又未至於嚴重到隨便在街上逛都可感染到的地步。在歐洲33個國家,今年1月至3月有6500個個案左右,其中法國最多,佔4937宗,比利時亦有155宗,另一個據報個案較多的是西班牙。

葡萄牙大選 反對派大勝

葡萄牙5日大選,執政6年的左翼社會黨政府下台,該黨只贏得28%(上次2009年大選得票36.5%)選票,遠遠落後右翼社民黨的38.8%(29.1%),現任總理兼該黨黨魁蘇格拉底(Jose Socrates)已宣佈辭去社民黨黨魁一職。 就算社民黨不能單獨掌控國會過半數議席,預料也可以與另一右派政黨社會基督教中間黨(CDS,得票11.7%)聯合執政,47歲的社民黨黨魁帕索斯(Pedro Passos Coelh,上面為葡萄牙國家電視台RTP網上影片)將擔任總理。 說實話,對帕索斯印象不佳。畢竟,這次葡萄牙提前大選,是因為社民黨提出反對葡萄牙預算案動議,不惜令國家要向國際申請援助,也要令社會黨政府倒台。這讓我覺得他把黨的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

「歐洲財政部」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在2日說了一個「禁忌語」--「歐洲財政部」。他接受什麼「查理曼大帝獎」,發表演說時提出,在長遠而言,歐羅區應考慮成立「財政部」,由這個「財政部」監察歐羅區成員國的財政預算。 演說全文英譯本 可看歐洲央行的網站。 根據特里謝,這個財政部不一定要有龐大預算可供調動,但要有3個功能: 1.監察成員國的財政政策及經濟競爭力政策,可否決成員國的一些開支; 2.監察歐盟金融市場; 3.在國際財金機關代表歐盟。

大腸桿菌何處來?各方互相指摘

歐洲近幾週出現大腸桿菌爆發--更正確而言,應是德國,因為大部份個案在德國發生,就算是在31日瑞典出現首宗德國以外死亡個案,該個案中的50多歲女死者都是近日曾經前往德國。 事件仍未受控,亦仍未解決,因為事件關鍵--病源仍未確認到。幾天前看新聞,報章一般大字標題說是西班牙的青瓜(或黃瓜?)出問題,但31日最新化驗已證實,當局在相關西班牙青瓜中發現到的病菌與導致近日爆發的病菌屬不同種類,因此源頭應該是另一個地方。 既然未知道源頭,大家自然互相指責,令事件變成泥漿摔角般。

自摑十巴

[德國2010年供電來源比例,圖片來自FAZ;Kernenergie(橙色加紅色)就是核能,紅色是指默克爾今年3月匆匆叫停部份核電廠運作的供電比例,橙色是指餘下仍在運作的核電廠;之後順時針計,Braunkohle(深灰色?)是褐煤;Steinkohl(黑色)是煤;Erneuerbare Eergien(綠色)是可再生能源;Erdgas(藍色)是天然氣;Sonstige(淺灰色)是其他]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再一次展示其「變色龍」本色,作出核能政策急轉彎,與執政聯盟其他政黨領袖通宵開會後,30日凌晨宣佈2022年廢除核能。 2005年上台前,英語傳媒把默克爾形容為「鐵娘子」,與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相提並論。但過去6年的經驗一再顯示,默克爾不但不如戴卓爾夫人般有著強硬的政策理念,反而是政策主張不斷改變,可隨民意而伸縮,就算公開「自摑十巴」,不斷打倒昨日的我,也毫不介意。

左派攻陷貝盧斯科尼家鄉

意大利地方選舉第2輪投票在30日結束,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領導的政黨大敗,其中最致命的是他自己的家鄉、右派盤據了18年的米蘭市長寶座失守,左派民主黨候選人Giuliano Pisapia(上面圖片;來自Rai電視台片段)以約10個百分點之差的得票率,擊敗現任市長Letizia Moratti。 另一焦點選戰、南部的拿不勒斯(Naples),左派的候選人Luigi De Magistris更以約30個百分點擊敗右派的候選人。

歐洲變成五大聯盟?

德國《世界報》(Die Welt)5月12日一篇文章「Europe reloaded」( 英譯在此 )頗有趣。大意是歐洲可分為5個大聯盟:北歐聯盟(由冰島、格陵蘭至瑞典、芬蘭,甚至可包括英國和荷蘭)、阿爾卑斯聯盟(瑞士、意大利北部和斯洛文尼亞)、地中海聯盟、新版波蘭立陶宛聯邦和法德聯盟。 有點科幻性,但有著歐洲正醞釀重新洗牌的意味。

統獨之間

5月初蘇格蘭地選,主張蘇格蘭獨立的政黨首度獨得蘇議會過半數議席,即時令人揣測,蘇格蘭會在未來幾年內進行獨立公投,並會獨立;亦有不少人把蘇格蘭與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作比較。 西班牙《國家報》上週一篇文章( 英譯在此 )就指出,「蘇獨」和「加獨」情況相差很遠,「蘇格蘭人」遠不及加泰羅尼亞人那麼熱衷要求獨立,甚至英格蘭人其實較蘇格蘭人更希望蘇格蘭獨立,不要不斷放權後又要在下議院「霸著」議席,影響英格蘭事務。

塞歐關係中又一戰犯落網

前波黑內戰戰犯姆拉迪奇(Ratko Mladic;照片來自德國之音)26日在塞爾維亞被捕,過去幾天以至未來數天都會是歐洲十分重大的新聞,他會否由塞爾維亞被引渡至荷蘭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受審,會是歐洲十分關注的消息。 華語圈未必對這宗新聞十分「有感覺」,儘管199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內戰是包括香港在內全球都關注的新聞。無他,因為姆拉迪奇涉及的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大屠殺造成8000人死亡,被視為二戰後歐洲最嚴重的種族屠殺,是歐洲近代史重要且悲傷的一頁,歐洲人會「上心」一點。 關於姆拉迪奇的背景,大家可自行Google search。在此一寫:事件對塞爾維亞加入歐盟有什麼影響。

見肚

G8峰會正在法國舉行。領袖們開會的議題大部份時間都是很悶及沒有什麼重要性的,這次峰會對法國傳媒來說,最重要的是法國第一夫人Carla Bruni首次大肚亮相公開場合,招待各位到訪的領袖夫人(上圖來自法國電視台France 1影片片段;由左至右是加拿大總理的太太Laureen Harper、Bruni自己、歐盟常任主席的太太Geertrui Van Rompuy和俄羅斯第一夫人Svetlana Medvedev)。 計算一下,薩爾科齊今年56歲,Bruni則是43歲(年底44歲),在現今世代,這個年紀懷孕應該已經不算罕有吧?

歐盟推出快速暫停免簽證措施

[歐盟內政專員馬莫絲德琳/Cecilia Malmstroem在24日出席記者會;來自歐委會網上影片] 5月中寫過《神根公約》(Schengen Convention,或譯申根公約)面臨挑戰 後,歐盟執委會在24日宣佈推出 出入境政策修訂計劃 。3點建議中,最惹人關注的是第3點,修訂歐盟法令539/2001,容許歐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隨時撤回對第三地的免簽證措施。

冰島火山灰開始影響歐洲航空

一年前冰島火山灰籠罩全歐天空、導致歐洲航空大亂的噩夢再度來臨。歐洲已有航班因火山灰問題取消;美國總統奧巴馬要縮短愛爾蘭訪問行程,提前起程前往倫敦;西班牙足球隊巴塞隆那亦要提早在24日起程往英國,準備28日在英國進行的球賽。 24日受影響的預料是蘇格蘭機場,挪威來往本土及北極圈內的斯匹茲卑爾根群島(Svalbard)。牽連更廣的倫敦希斯路機場有可能在26日開始受影響,法國巴黎的機場亦應在當天開始可能受影響。當然,一切要看火山灰的飄向,有興趣的話可看 英國氣象局的最新預測 。 去年4月大亂後,歐盟及各國勞師動眾不斷開會檢討,今次且放長雙眼,看看歐洲的應變會否好一點。

不斷「藐視法庭」

網絡上已經「通天」的事情應否繼續「保密」,不讓傳媒報導呢?這是英國最近討論的問題。大家應該聽聞過,英國一「已婚足球員」近日涉及一宗婚外情案件,法庭禁制傳媒披露該球星的名字,結果是有人在Twitter上爆出該球員就是傑斯(Ryan Giggs),然後跟其他網絡的東西一樣,大家不斷retweet或散播,而且「該球星」又要求法庭下令Twitter交出爆料twitter帳戶的資料,於是更多人在網上「公然違反」法院禁令,已有幾萬人傳開這消息。 「公民抗命」的不只是網民,還包括自由民主黨議員John Hemming,他在23日下議院會議中公開「傑斯」的名字,而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亦表示目前的禁制令有問題。

太陽門革命

西班牙本週出現金融危機以來全歐洲最大規模的反建制示威,示威者佔領全國逾50個城市的市中心廣場,包括首都馬德里的太陽門(La Puerta del Sol;上面照片來自RTVE),由5月15日至今一直不肯散去,就算選舉委員會以22日舉行地方選舉、投票前48小時是冷靜期為由而裁定20日至22日示威是違法,但在廣場紥營的人士不減反增。西班牙傳媒最新消息指,除非出現衝突,否則警方傾向不清場。 示威浪潮在19日亦有蔓延至多個歐洲城市之勢,而且示威(只是西班牙這次)已不止反對緊縮政策,而是直指整個政治以至社會運作制度,因此示威者訴求值得留意。

康城電影節趕導演離場

法國康城(Cannes,或譯坎城或戛納?)電影節在19日作出罕有決定,把2000憑電影《天黑黑》(Dancer in the Dark,冰島歌手Bjork主演)奪康城金棕櫚獎的導演拉斯馮特爾(Lars von Trier)趕出會場,理由是他18日在記者會上作出「支持納粹」及「反猶」的言論, 片段可看上面美聯社影片,片中所見,坐在他身旁的美國女星姬絲頓丹絲(Kirsten Dunst)一聽到時已有點皺眉頭,搖搖頭,誰不知拉斯馮特爾愈講愈興奮,姬絲頓丹絲也不知如何反應。

DSK下台

國基會總裁斯特勞斯-卡恩紐約時間18日深夜宣佈辭職,即時生效。 辭職聲明原文(英文)

沒有宣佈的2小時記者會

[照片來算俄新社]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在18日舉行了2個半小時的記者會--一個大國的國家領袖舉行如此長的記者會,有逾800個國內外記者出席,應該是全球焦點,正如溫家寶每年一度兩會結束時的記者會一樣,全球都會重點報導。不過,各位今天在華文傳媒應該不會看到有關的(大篇幅)報導,因為儘管他回答了42條問題,但他仍沒有回答一條很重要的問題:他會否在2012年3月角逐連任?

名人入獄的樣子

名人被捕入獄有多狼狽的樣子,應該是不少人愛看的,否則八卦雜誌不會那麼暢銷。上面那張是DSK於16日早上在紐約上庭的樣子(美聯社照片;很好奇:美國不是禁止在法庭拍攝的嗎?),而法官已駁回辯方100萬美元保釋申請,20日再提堂前要還押監房。

法國總統大熱變企圖強姦犯

全球15日最注視的新聞應是國基會(IMF)總裁卡恩(Dominique Strauss Kahn,簡稱DSK)在紐約被捕,被控企圖強姦一名酒店女侍。事件詳情可看各大傳媒,上面來自路透社照片的15日紐約版星島日報頭條的標題亦已簡明扼要地說出事件經過重點。 消息對歐洲會有很大影響,對DSK祖家法國更是一枚深水炸彈,令法國2012年總統大選形勢要由零開始重新評估。

德國自民黨大改組

我在4月5日曾寫過 越南裔孤兒羅斯勒(Phillip Roesler)有機會擔任德國自民黨(FDP)黨魁,有關調動已正式確認。有關羅斯勒的介紹可看回之前那個post,這個post只略談最新情況。 德國自民黨是在上週正式投票表決,支持羅斯勒當黨魁,而因應這個變動,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已把調任為經濟部長兼副總理,衛生部長一職由同是自民黨、34歲的衛生部國務秘書巴爾(Daniel Bahr)擢升。為讓布呂德勒(Rainer Bruederle)體面讓出經濟部長一職,自民黨把國會黨團領袖迫走,由布呂德勒接任。 至於大改組後,自民黨民望會否脫離獲得議席的門檻5%邊緣,則要拭目以待。

阿塞拜疆奪Eurovision冠軍

今年Eurovision有結果,由3年前才開始參加的阿塞拜疆(Azerbaijian,台譯阿塞拜然,地理位置可看 英文維基百科 )合唱組合(左三和左四,上面照片來自德國《明鏡》)奪得,衛冕的德國歌手Lena僅得第10。 全部排名可看下表,網主仍未看過片段,稍後有空才再寫寫部分歌曲感受。

神根面臨更大挑戰

[來自Euronews的影片] 4月底曾寫道 ,儘管意大利和法國要求修改《神根公約》(Schengen Convention,或譯申根公約),但公約應該不會有大變。然而,神根--亦即是歐洲國家之間人民自由出入各國的精神面對越來越大的挑戰。丹麥政府在11月宣佈,最快6月重新設置邊境檢查。

羅馬地震恐慌

西班牙11日傍晚出現該國少見造成嚴重損毀傷亡的地震,令人察覺到與西班牙一海之隔的意大利一宗原本沒有人注意的新聞。羅馬人出現地震恐慌,擔心發生強烈地震--不過,他們不是因為西班牙地震勾起意大利2年前地震的回憶,這股情緒是在西班牙地震前出現的。 難道羅馬人是先知嗎?或者是--意大利一名「地震專家」據報近一個世紀前已曾「預測」,羅馬在2011年5月11日將大地震,而且這個「永恒之城」將毀滅,這個留言近日在意大利人之間流傳,因此不少羅馬人寧可信其有。

下任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上面照片右邊那位)的任期今年10月底才屆滿,但他的繼任人已呼之欲出:意大利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上面照片左邊那位;照片來自意大利央行網站)。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表示,她會支持德拉吉接任歐央行行長,令德拉吉已集齊歐羅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公開支持。 除非德拉吉爆出醜聞或有什麼意外,否則歐盟各國在6月將正式通過德拉吉的任命。

種族融和模範生涉歧視醜聞

禍,從來都不是單行的。法國足球隊去年在南非世界盃中恥辱地首圈出局後,近日又捲入種族歧視醜聞,被指正討論限制非白人加入法國國家青年足球訓練計劃。法國政府調查後,在10日宣佈,研究過所有會議記錄,認為沒有涉及違反種族主義條例的行為出現,因此無須撤換或處分法國足球總會或國家隊任何高層,包括被要求辭職、去年世界盃後才接掌帥印的白朗克。(Laurent Blanc;上面為France 24影片片段。另外,我知道香港普遍譯法為「白蘭斯」,但我廣東話/普通話水平有限,明明France 24報導影片把Blanc中的c譯成「k」音,為何變成中文時會是一個「斯」字......) 當然,最諷刺的是,法國國足1998年首奪世界盃冠軍、如日方中之時(白朗克是奪盃功臣之一),正是包含了不同種族的球員,匿稱「3B」(black/黑人、blanc/白人、beur/法文中對阿拉伯人的俗稱),被譽為種族融和的典範;而目前低沉狀態,又背道而馳,惹上種族歧視指控。

泛歐網上傳媒

看了《紐約時報》9日的文章 <European Ventures Seek to Fill a Void in World News> ,提到歐洲近年有3個泛歐新聞網站,包括European Daily、Presseurop和Worldcrunch,不懂英語以外的歐洲語言,而又想多看歐陸新聞/歐陸角度的新聞的話,可去去這3個網站(我已把這3個網站的鏈結放在右面,但暫時未知是否好看)。

德國《明鏡》:希臘考慮退出歐羅區

德國《明鏡》週刊網站6日傍晚 引述「熟悉希臘情況的德國政府消息」報導,希臘退出歐羅區,重新引入希臘自己的貨幣;歐盟得悉此事後,6日晚在盧森堡召開「秘密」會議,出席會議的只有歐盟執委會、幾個主要歐羅區成員國的財長及本身是歐羅區主席的盧森堡首相容克(Jean-Claude Juncker)。 此「秘密」會議其實在歐盟圈新聞網站EUObserver亦有報導。而根據希臘財政部的公開聲明,希臘財長亦有出席這個「秘密」會議,盧森堡亦公佈了哪些國家的財長出席會議,可見這已不是什麼秘密。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

如童話般的婚禮、更貼近現實的王室

這應該不只是「歐洲動態」,應該是「全球新聞」:英國威廉王子大婚。在這場世紀婚禮中,香港傳媒(以及不少香港少女?)都著重其「童話」的一面,但婚禮其實有不少的細節和場面,反映出英國王室逐漸變得更「現實」,更接近民眾,似乎真的已現代化,真的進入了21世紀。婚禮顯示,威廉及凱瑟琳(大家應該要開始習慣稱呼她的正式名字Catherine,而不是Kate)他朝當上英王和王后,有能力讓英國王室與時並進,展示現代的一面。 至少,如上面照片(來自BBC網站)般,婚禮後,在沒有事先公佈下,威廉駕駛著開蓬汽車,再接受民眾祝賀,而且還掛上了「JU5T WED」這種那麼有趣的車牌,而且又掛「學神牌」「L」,喻意自己是「結婚學神」及「愛」,大家很難想像威廉的古板父親查理斯會這樣做,也很難想像在明年登基60週年的英女皇伊利沙白二世治下的死板英國皇室會有這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