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31日是基督教宗教教革500週年,多個新教教派由羅馬天主教教廷脫離而另立教會,就是源自1517年這一天,德國教士馬丁路德在德國東部城市維滕貝格(Wittenberg)的教堂All Saints' Church釘上「95條論綱」,質疑教會售賣免罪符的做法。德國早在10年前已開始準備500週年的慶祝活動,活動由去年10月31日開始,今年的10月31日是結束這一系列慶祝,最主要的活動在維滕貝格進行,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也有出席。
有關馬丁路德的事跡,請看德國之聲去年這篇中文文章。他對全球有很大影響,毋庸置疑。至少,現在的基督教分成天主教及各新教教派,就是由他而起,而且是全球現象。當年兩派教會互相打鬥,導致不少新教徒逃往北美洲避難,造就美國以新教為主。
馬丁路德亦被視為現今德國統一並出現的主要推手,最主要是,現在所說的德語,其實就是馬丁路德所說的語言。
在中古時期,在現今德語區的土地,沒有「德語」這種東西,只有各種不同「方言」,主要分為北部的「低地德語」及南部「高地德語」,兩者內部又分成不同「方言」,彼此之間會略為互相聽懂對方說什麼,但同時又有不少的分別。
馬丁路德相信,要信主、明白上帝的教誨,毋須只靠教會及神父,因此他把《聖經》翻譯成德語。碰巧馬丁路德來自現今德國的中部,同時通曉低地及高地德語,因此他要中部Saxony區的貴族德語為基礎,然後逐步糅合低地及高地德語的元素,希望自己翻譯出來的《聖經》是最多德語區人士都能看懂。
而且,他很擅於把民間的用字放入德語版《聖經》內,成功創造出現今標準德語的初型出來。當時是印刷術出現了的年代,已有出版社,這協助馬丁路德的德語版《聖經》一紙風行,並把德語推廣出去,現在不少德語用字及諺語都是由他創造出來。
有趣的是,最終並非所有德語區都成為現代德國的一部份——撇除中東歐一些國家,例如羅馬尼亞,有零聲德語區,瑞士和奧地利便是另外2個德語為主但又沒有併入德國的國家。
根據swissinfo有關從瑞士角度看宗教改革500週年的文章,同一時間蘇黎世的宗教改革領軍人物是Huldrych Zwingli,但他在教義上與馬丁路德意見不可,因此轉而跟日內瓦的新教人物合作,包括來自法國的加爾文(Jean Calvin),形成加爾文派(Calvinist),令支持馬丁路德路線的德語區跟加爾文派的德語區之間的分別擴大,後者跟加爾文派的法語區關係加深,而加爾文派的法語區又跟鄰近信奉天主教的法國越走越遠,形成德語及法語的加爾文派地區所聯合形成、在宗教改革前已逐漸出現的「瑞士」身份進一步加強。
宗教改革令人由教會的控制釋放出來,德語區的貴族也乘勢要求政治解放,想擺脫教廷的控制。
除了改變宗教形勢,新的教派出現,也令歐洲曾出現多年宗教戰爭,其中最重要的是1618—48年的「三十年戰爭」。
基於這個背景,默克爾在紀念活動中,主要提及大家應要包容不同意見,作為宗教改革週年要汲取的教訓。
馬丁路德是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在當時,他要挑戰一個已控制歐洲多個世紀的權威,固然要跟多方論戰。從歷史角度,他也有一些被非議的地方。例如,他在宗教問題上是改革派、甚至激進派,但在政治上是反動派,因為他要爭取德語區的貴族支持來推動宗教改革,因此他不惜支持他們鎮壓農民的起義。
不過,論最具爭議的,非他的反猶太人立場莫屬。他初時並不十分反猶,但隨後逐漸變得反猶,寫過公然抨擊猶太人的文章。一些人甚至把400多年後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跟馬丁路德連上關係,認為兩者有關連。
最後一提:文首那張照片(來自BBC)是德國玩具商Playmobil在兩年前推出的馬丁路德塑膠公仔,意外地十分熱賣,應該是這間公司歷來最好賣的產品,現在好像已成為其中一種德國旅遊的手信——尤其是如果你是去維滕貝格這類跟馬丁路德有淵源的城市。
延伸閱讀/本文部份資料來源:
Almost 500 years since Martin Luther's Protestant Reformation, Germany takes another look at his legacy
Luther and a Language for All Germans
Anti-Jewish sculpture in Wittenberg splits opinion on 50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ation
有關馬丁路德的事跡,請看德國之聲去年這篇中文文章。他對全球有很大影響,毋庸置疑。至少,現在的基督教分成天主教及各新教教派,就是由他而起,而且是全球現象。當年兩派教會互相打鬥,導致不少新教徒逃往北美洲避難,造就美國以新教為主。
馬丁路德亦被視為現今德國統一並出現的主要推手,最主要是,現在所說的德語,其實就是馬丁路德所說的語言。
在中古時期,在現今德語區的土地,沒有「德語」這種東西,只有各種不同「方言」,主要分為北部的「低地德語」及南部「高地德語」,兩者內部又分成不同「方言」,彼此之間會略為互相聽懂對方說什麼,但同時又有不少的分別。
馬丁路德相信,要信主、明白上帝的教誨,毋須只靠教會及神父,因此他把《聖經》翻譯成德語。碰巧馬丁路德來自現今德國的中部,同時通曉低地及高地德語,因此他要中部Saxony區的貴族德語為基礎,然後逐步糅合低地及高地德語的元素,希望自己翻譯出來的《聖經》是最多德語區人士都能看懂。
而且,他很擅於把民間的用字放入德語版《聖經》內,成功創造出現今標準德語的初型出來。當時是印刷術出現了的年代,已有出版社,這協助馬丁路德的德語版《聖經》一紙風行,並把德語推廣出去,現在不少德語用字及諺語都是由他創造出來。
有趣的是,最終並非所有德語區都成為現代德國的一部份——撇除中東歐一些國家,例如羅馬尼亞,有零聲德語區,瑞士和奧地利便是另外2個德語為主但又沒有併入德國的國家。
根據swissinfo有關從瑞士角度看宗教改革500週年的文章,同一時間蘇黎世的宗教改革領軍人物是Huldrych Zwingli,但他在教義上與馬丁路德意見不可,因此轉而跟日內瓦的新教人物合作,包括來自法國的加爾文(Jean Calvin),形成加爾文派(Calvinist),令支持馬丁路德路線的德語區跟加爾文派的德語區之間的分別擴大,後者跟加爾文派的法語區關係加深,而加爾文派的法語區又跟鄰近信奉天主教的法國越走越遠,形成德語及法語的加爾文派地區所聯合形成、在宗教改革前已逐漸出現的「瑞士」身份進一步加強。
宗教改革令人由教會的控制釋放出來,德語區的貴族也乘勢要求政治解放,想擺脫教廷的控制。
除了改變宗教形勢,新的教派出現,也令歐洲曾出現多年宗教戰爭,其中最重要的是1618—48年的「三十年戰爭」。
基於這個背景,默克爾在紀念活動中,主要提及大家應要包容不同意見,作為宗教改革週年要汲取的教訓。
馬丁路德是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在當時,他要挑戰一個已控制歐洲多個世紀的權威,固然要跟多方論戰。從歷史角度,他也有一些被非議的地方。例如,他在宗教問題上是改革派、甚至激進派,但在政治上是反動派,因為他要爭取德語區的貴族支持來推動宗教改革,因此他不惜支持他們鎮壓農民的起義。
不過,論最具爭議的,非他的反猶太人立場莫屬。他初時並不十分反猶,但隨後逐漸變得反猶,寫過公然抨擊猶太人的文章。一些人甚至把400多年後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跟馬丁路德連上關係,認為兩者有關連。
最後一提:文首那張照片(來自BBC)是德國玩具商Playmobil在兩年前推出的馬丁路德塑膠公仔,意外地十分熱賣,應該是這間公司歷來最好賣的產品,現在好像已成為其中一種德國旅遊的手信——尤其是如果你是去維滕貝格這類跟馬丁路德有淵源的城市。
延伸閱讀/本文部份資料來源:
Almost 500 years since Martin Luther's Protestant Reformation, Germany takes another look at his legacy
Luther and a Language for All Germans
Anti-Jewish sculpture in Wittenberg splits opinion on 50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ation
以前在上海学德语时,德研院的资深教师就跟我们说,汉诺威地区的德语好比是德国普通话。 个人觉得比较难懂的方言是西南一带的施瓦本方言,比拜仁州的方言更难懂。瑞士方言也难懂,在我耳中就好像德语广东话。好在瑞士同事都很友好,我跟前都是说德国普通话的。
回覆刪除至于说德语本身,好像在歌德席勒以前还是普遍比较粗野的。据说是歌德席勒等大大提升了德语的表现力和文明程度。最近听一些巴赫写的康塔塔,那些德语歌词不少是蛮有喜感的。话说几百年前巴赫舒伯特他们写的德语歌曲实在太好听了,就算是歌词搞笑也好听,而今天的德语流行歌坛…………大家如果想听德语歌曲,听几百年前的那些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