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

川普勝選後 歐加強防衛合作

歐盟28國外長及國防部長在14日開會,同意加強防衛合作。這可說是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對歐洲另一重要影響。


川普上台後,美國外交政策有機會出現重大變動,在很多方面都會影響到歐洲。在特定議題上,美國可能推翻伊朗核協議、在打擊達伊沙(Daesh)戰爭方面改變策略、極大機會退出對抗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等等。在這些議題方面,歐洲/歐盟可做到的其實不多,只能逆來順受。例如氣候問題,儘管歐盟揚言,要帶領全球保護《巴黎協定》,但現實是,歐盟在氣候問題方面或者佔有道德高地,但實際推動方面已能力有限。沒了美國,全球氣候問題的領袖反而會是中國。

川普最終可能令歐洲政策有大改變的範疇,就只剩下防衛,這涉及川普的兩大外交主張——一、孤立主義;二、對俄外交。
川普說過,北約(NATO)已不合時宜,質疑為什麼歐洲盟國付這麼少錢就可享用美國的軍事保護,指出很多北約成員國(當中又有很多是歐盟國家)的防衛預算不達到GDP 2%的要求,這情況跟不滿日韓「低成本享用」美兵保護的主張一致;同時,他欣賞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有可能為了緩和美俄關係,不惜犠牲歐洲利益,例如默認克里米亞半島屬俄國領土。

在這背景下,歐洲必須認真考慮,加強自己的軍事及防衛能力,最終要成立防衛聯盟,自己保護自己,尤其是俄羅斯的威脅。畢竟,如果要向美國付款換取軍事保護,倒不如把那些錢用在加強自己的軍隊。

在14日的會議中,歐盟國家主要同意加強快速派遣部隊的能力,主要是民防部隊,應付歐洲區內的天災、恐怖主義、大規模移民湧入等的挑戰;又會加強各國軍隊的合作;並加強對軍備的研發。不過,在目前階段,歐盟仍遠遠未談到成立歐洲軍隊,而早前曾傳出的歐洲軍事總部,在這次會議也已暫時不提。

此刻通過加強防衛合作,好像是衝著川普而來,但歐盟國家一直有建立防衛聯盟的構想,這構思在今年夏天開始加速發展,最主要原因是英國脫歐公投。一直最阻撓歐洲防衛聯盟的國家是英國,因為英國的國策從來是不要一個強大的歐洲,尤其在外交及軍事上,但現在英國已要求退出,其他國家,尤其是法國,毋須再理會英國的不滿。

另外,德國近年已開始逐步出二戰的陰影,對國家參與更多軍事行動的抗拒減低。當德國都想加強軍事角色,連同早已很想積極參與全球防務的法國,這兩個國家一旦合作,便可推動歐洲防衛聯盟。同時,東歐國家都因為擔心俄羅斯威脅及移民偷渡潮問題,希望獲其他歐盟國家協防。在川普當選前、英國脫歐公投後,歐洲各國已有土壤加強防衛合作。

(文首照片來自歐盟官方,為14日的會議,左起:法國國防部長Jean-Yves LE DRIAN、德國國防部長Ursula VON DER LEYEN和奧地利外長Sebastian KURZ)

相關文件:14日會議有關歐洲防衛合作的聲明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