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

16+1機制——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5日於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出席了中國—中東歐峰會,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宣佈成立中國—中東歐金融控股公司(上面的揭幕照片來自BBC),會有一個100億歐元的基金,推動在中東歐的基建、高科技製造業等的投資,公司會由工商銀行擁有及管理。

趁這個機會,一寫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

上述的中國—中東歐峰會,今年是第5屆,由於參與的中東歐國家有16個——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馬其頓、塞爾維亞和黑山,因此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機制又稱為「16+1」機制。「16+1」是在2012年的華沙峰會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16+1」沒了2個傳統上都被歸類為「中東歐」的國家——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同樣,2個中歐國家同樣沒在這機制出現——奧地利和德國。可見,對於中國來說,「16+1」的歐洲國家有兩種特質:1、前共產主義國家;2、歐盟成員國或申請國(在上述排列中,由保加利亞到斯洛文尼亞的11個國家是成員國,最後5個國家正在申請加入歐盟)。

「16+1」的背景始自2008年金融危機。在90年代起,中東歐國家集中改革國內經濟,並且以加入歐盟為主要外交工作,而中國也同樣以改革國內經濟為先,因此雙方都無暇理會對方。

到了金融危機時,美(西)歐經濟重挫,中東歐國家發現不能再只依賴美歐,但又不可能靠攏俄羅斯,因此便把目光放向此時已成為全球經濟大國的中國。對於中國來說,不少中東歐國家已加入歐盟,經濟上可以作為進歐洲市場的跳板,外交上需要拉攏她們,以影響歐盟政策,因此也有需要加強與中東歐合作,但中東歐各國各自又太細小,因此中國便把這些國家綑綁在一起,與整個地區以一個鬆散的合作機制來加強交流,情形跟與東盟的「10+1」、與中亞的「上海合作組織」、中非論壇、中國—葡語國家經濟合作等一樣。

「16+1」涉及的範疇有很多,包括貿易投資、運輸基建、產業及科技合作、金融及項目融資、農業、教育青年等人文交流等。

在中國政策來說,「16+1」只算是「第二層次」的政策戰略,其存在更多是要配合其他更重要層次的政策。外交上,「16+1」更像是中國對歐盟及整體歐洲政策的一部份,要配合中國對歐盟政策,用來拓展中國在整個歐洲的利益、影響歐盟政策,而非只是在中東歐地區找商業機會。

不少西歐國家及歐盟官員都懷疑,「16+1」是用來分化歐盟成員國。無可否認,中國的確希望透過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來游說她們,在歐盟為中國說項。不過,中國目前的外交戰略是確保全球擁有多極世界的局面,在中美兩極以外,中國寧願第三極是歐盟,而非俄羅斯(或至少同時有俄羅斯及歐盟),因此,確保有一個強大的歐盟是中國重要外交戰略,而在這戰略下,「16+1」有時又要配合歐盟的大政策,例如文首的100億歐元基金,便要配合歐盟的數千億歐元投資大計。

開始「16+1」的華沙峰會是由溫家寶出席,但來到習近平年代,「16+1」又要與中國最新的更高層,其中一個是「一帶一路」。中東歐涉及3條「一帶一路」路線——一帶方面,鐵路/公路運輸網去到莫斯科,向北要前往波羅的海地區(目前似乎選擇了拉脫維亞),再往北歐其他地區,而另一條路線是經過白俄、波蘭,再往德國;一路方面,海路運輸橫過蘇伊士運河,到了希臘港口後,貨口會經巴爾幹半島的陸路往北,再去其他歐洲國家。

「16+1」要配合的中國國策,更重要的是把國內過剩的資金及產能用在海外,以防止中國經濟大幅放緩。

延伸閱讀: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里加綱要(全文)
BBC中文:中國為中東歐國家成立投資基金加緊融資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