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委內瑞拉公投 「逾95%」支持擁 Essequibo 主權

委內瑞拉星期日舉行公投, 毫無懸念地大比數通過認為鄰國圭亞那的地區 Essequibo 屬於委內瑞拉 ,令人擔心兩國關係更為緊張。

獨立賺1000 留英賺1400

離蘇格蘭獨立公投只有不足4個月時間,華文傳媒應該要等到至少8月底才開始關注,畢竟除非是一份專門國際時事的報刊,否則國際太多事情,而蘇格蘭獨立與否對中港台或全世界影響不是大得如美國總統選舉,很難這麼快就報導。

不過,在英國,兩陣營其實已不斷短兵相接,28日便來一場財政大辯論,英國政府和蘇格蘭地方政府分別派出財政部首席秘書、本身選區在蘇格蘭的艾德禮(Danny Alexander,圖上)和蘇格蘭首席部長薩蒙德(Alex Salmond),公開一旦蘇格蘭獨立的經濟財政後果。艾德禮稱,如果留在英國,蘇格蘭每人每年可享用「英國紅利」(UK Dividend)1400鎊(1.8萬港元/7萬新台幣/1.5萬人民幣),薩蒙德說,如果獨立,蘇格蘭每人每年可獲1000鎊(1.3萬港元/5萬新台幣/1萬人民幣)「花紅」。

所謂「紅利」「花紅」,是指蘇格蘭公共財政獨立與否的變化,英國財政部發表了77頁的《蘇格蘭分析:財政政策及可持續性》報告,蘇格蘭地方政府則發表了49頁的報告《蘇格蘭公共財政及獨立機遇展望》。說實話,這類報告都只是「亂計」一些數字出來,大家有興趣可自己閱讀,純粹當作學習一下如何寫這種報告,也無妨。

雖說是「亂計」,但也不妨略講上述數字如何得出。兩份報告都闡述了蘇格蘭獨立/留英後,財政收入及開支有何變化?政府負債變成怎樣?經濟及就業有何影響?以及最重要的石油業及北海石油稅收問題。

所謂1000鎊花紅是這樣計算出來的:
生產力每年增長高0.3個百分點-->每年稅收增加24億鎊
勞工就業率提升3.3個百分點點-->每年稅收增加13億鎊
人口增長提升         -->每年稅收增加15億鎊

每年政府收入合共增加     -->約52鎊

蘇格蘭人口約520萬,因此便說蘇格蘭人在不加稅不削支下,每人每年多了1000鎊--不過,這是在2029/30財政年度才出現。

蘇格蘭政府的報告指出,蘇格蘭目前佔全國約9.5%收入,但只佔全國9.3%支出,因此極力強調,獨立後不會負債累累,財赤情況不會比英國或G7國家為差,而蘇格蘭的經濟潛能要獨立後才能發揮,上述增加了的收入才能實現。

1400鎊紅利又如何計算出來呢?英國財政部計算出,蘇格蘭獨立後有額外成本,以及一些得益,若換算成平均蘇格蘭每人數目:
公共開支提升                959
在岸稅收減少                192
長遠石油收入下降而又缺少全英協助分擔震盪  134
蘇格蘭人口老化較嚴重而又缺少全英協助分擔  163
額外成立政府的成本             259
舉債利益提高                 82
目前要跟全英分享而少收了的北海石油稅收  -389
整體合計                 1400

註:我也不能看完整本報告,數字主要來自一些英國傳媒報導提及的總數,然後我再除以蘇格蘭人口得出的約數。

英國財政部指出,如果獨立,蘇格蘭人便要面對稅收增加13%或開支減少11%,報告並很為大家切想,把這數字形象化:前者指基本薪俸稅加至28%、消費稅加至26%並把煙酒燃料汽車徵稅額外加近四成,後者指每人可獲政府的醫療津減少近三分二。

正如前述,這些數字是「亂計」的,儘管全部都有根有據,但假設可以不同,單是北海油田還可鑽取多少油(及相對要多少成本),兩份報告看法已相反。又例如,英國的報告引用了倫敦經濟政治學院(LSE)的研究,但LSE隨即有學者在Twitter回應道稱報告「拙劣地演繹LSE的研究」。

不過,這類報告仍十分重要。首先,即使獨立與否這類十分政治的議題,英國人(及蘇格蘭人)都可以「表現得很理想」,一切擺事實數據、講道理,在口號以外還有實質研究作後盾。另外,蘇格蘭人現在最大考慮因素就是獨立與否對他們的經濟、公共財政和就業究竟有什麼影響,因此兩陣營需要這類數據去說服選民。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金正恩為母愛偉大灑淚 呼籲婦女提高生育

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 昨天(3日)出席全國母親大會,期間聽取官員報告時落淚【文首影片截圖】,對於母愛的偉大大受感動 ,他還表示女性應提高生育率,協助壯大國家。

參選介紹滿口謊言 美眾議員遭罷免 歷來第6人

美國眾議院 星期五通過把共和黨紐約州3區(長島北岸等地區) 眾議員 George Santos 【文首照片】罷免 ,是美國立國247年以來,第6名遭眾議院驅逐出國會的議員。

BNO人士住哪兒?移英港人失業率僅12%!

一個關注及協助移英港人生活、工作和上學的英國非政府組織「歡迎香港人委員會」(Welcoming Committee for Hong Kongers)上星期發表BNO移英人士居住狀況的調查,外界關注點在報告指出,這批人士的就業率只有52%,不少香港傳媒從而引伸出「一半人冇工開」、甚至「一半人失業」,但其實報告清楚寫明,這些人士的失業率只有12%,雖然這仍明顯較全國失業數字4.3%高2倍左右。

斥廣告商「恐嚇」X 馬斯克:X你啦!

社交平台 X 被指摘在以哈戰爭後充斥反猶言論,連X的老闆馬斯克(Elon Musk)也曾發出認同反猶言論的貼文,惹來廣告商抽廣告。 馬斯克星期三向這些廣告商說:「X你啦!」

沃爾瑪中國入貨比例5年降¼ 印度供應飆逾10倍

路透 引述業界調查數據報道 ,沃爾瑪把供應鏈多元化,增加從印度入貨,減少依賴中國,「Made in China」再不如十多年前般所說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