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歐經濟疲弱 負利率高唱入雲

本網誌一談很少寫的經濟及金融題目:歐盟在15日公佈最新經濟數據,其中歐羅區經濟增長十分疲弱,按季僅增長0.2%,令外界大失所望,擔心歐洲經濟仍遠遠未復甦,亦令大家估計,歐洲央行在6月5日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時,一定會再放寬貨幣政策,其中負利率似乎是一定會實行的措施。

一些知識背景:貨幣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控制貨幣供應,正常的情況下,是指央行把目標利率調高或調低,然後透過公開市場運作來把資金由市場吸走(收緊貨幣政策)或放出(放寬貨幣政策)。但目前美國、英國、日本和歐羅區的息口都近乎零,很難再減,於是其中一個選擇就是「量化寬鬆」,即央行買入債券等各種資產,亦即俗稱的「印鈔」。

目前歐洲央行的基準目標利率是半厘,而銀行存在央行的過剩資金利率(下簡稱存款利率)是0厘,大家一般說的是「負利率」,暫時是指後者。瑞士等一些地方都試過負利率,作用是,當銀行要倒過來向央行支付利率,他們便有誘因把錢抽,然後貸出給私人或公司,後兩者便可消費及投資,繼而刺激經濟活動。

另外,目前大家亦在估計,歐洲央行亦可能:1、把低息貸款給銀行的計劃延長;或2、央行買入中小企貸款作抵押的證券。總之就是向銀行提供資金的計劃。

要理解歐洲央行的政策走勢,除了GDP數據,還要、甚至更重要,是另一個同在15日公佈的數據:通脹。歐羅區4月份按年通脹率為0.7%。歐盟條約列明,歐央行有責任確保通脹維持在略低於2%的水平。這是馬克年代的西德央行模式,央行只管通脹,不能太高,但也要防止通縮。因此,通脹率遠低於目標水平,歐央行更有理據放寬貨幣政策--更有理據說服德國歐央行應這樣做。

不過,歐羅區經濟一個結構性問題始終未解決,那就是區內強弱懸殊。看看上圖,歐羅區經濟上季差劣,主要是受法國零增長,以及意大利和荷蘭都收縮的拖累,但德國經濟仍增長0.8%,未算一枝獨秀,但都足以撐起全區。

這出現2個問題:1、德國是全歐最大經濟體,其經濟數據好,會拉高歐羅區整體數字,歐央行決定貨幣政策時,便是在考慮一個實際上高估了不少成員國經濟的數據,政策對不少成員國仍屬偏緊;2、德國在歐洲財金政策很有影響力,或多或少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而左右泛歐財金政策,例如法國和意大利要求放寬貨幣政策之際,這要求可能是對德國太寬鬆,德國倒過來勒住刺激經濟措施的力度。

現在,就要等待6月初的政策會議,看看歐央行最終推出什麼措施。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銀30億瑞郎收購 瑞信AT1債券全數注銷

【文章上載於瑞士時間19日下午1時53分,更新於下午8時44分】 瑞士政府週日晚7時半召開記者會,宣佈達成瑞銀(UBS)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的拯救交易,瑞銀董事長 Colm Kelleher 在記者會宣佈,每股收購價0.76瑞士法郎,整體收購價約30億瑞士法郎,有167年歷史的瑞信將走入歷史。

歐央行QE 德股最受惠

歐洲央行本月開始進行量化寬鬆(QE)行動,最反對的是德國。現在歐洲QE進行,最受惠的原來是德國--德國股市DAX指數在16日首度升穿12000大關,當天大升2.2%,最終以12167點收市。分析員普遍看好德國股市今年升勢持續,不知閣下會否心動,投資一下德國股票?

盛傳週一開市前宣佈 UBS將收購瑞信

路透、彭博、WSJ、FT等國際金融媒體歐洲時間週日凌晨都報導,瑞士最大銀行瑞銀(UBS)在瑞士政府協調下,即將收購近日被指財務有問題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很大機會在週一亞洲開市前宣佈達成協議。

瑞信曾瀉30% 歐銀行股全線挫

【文章上載於瑞士時間15日中午12時42分,更新於下午6時55分】 銀行危機的焦點由美國轉移至歐洲, 最大股東表明不會再向瑞信增加資金,導致這間瑞士第二大銀行股價週三又創新低,一度跌30% ,並拖累歐洲銀行股全線下跌,美股初段也受壓。

習近平出訪前 ICC通緝普京

中國宣佈習近平下週一訪問俄羅斯 ,將會晤俄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後, 總部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庭(ICC)在這個宣佈後數小時表示,通緝普京,指控他要為大批烏克蘭兒童被強制移送至俄羅斯一事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