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傳出,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可能蓄意破壞了2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後,這艘船隻周二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軍事專家懷疑「伊鵬3」遭丹麥海軍及海岸防衛隊勒令停駛,以便迫「伊鵬3」船上人員面對調查。
近日異常忙碌,沒空看新聞,更不要說再找背景資料及思考。但歷來第一位拉丁美洲教宗誕生,以及「1300年」來首位非歐洲人教宗出現,好奇地問:上一個「非歐洲人」教宗是誰?
在現今有維基百科的年代(以及維基百科又叫大家捐款的時間!),當然很容易找到--他是731年至741年期間任教宗的額我略三世(英文維基鏈結,中文維基鏈結)。以出生地來論,他是敘利亞人--但當然,這可能「誤導」,因為當時的「敘利亞人」和現今的「敘利亞人」在種族上一定有很大不同,就正如現今的「土耳其人」當然可以上溯說自己根源的一部份是拜占庭帝國,但很明顯拜占庭帝國的人民不會如現今的「土耳其人」般是突厥一系。
甚至,在種族上來說,方濟某程度上算是「歐洲人」。我已經不是說現在的拉丁美洲人是西班牙葡萄牙人的後裔為主,而是方濟的確是意大利移民之子--根據移了民往外國的華僑仍要「心繫中華愛祖國」的標準,這次甚至可以說教宗一職重返意大利人手上呢!!
「1300年」前曾出現「亞洲教宗」,令我想起我讀歐洲研究時第一堂課的內容--什麼是歐洲?大家或者直覺會認為,基督教(泛指Christianity)是「歐洲的宗教」,但講師當時便立即說:「耶穌可是亞洲人哦!」歐洲與基督教的關係,沒有如大家想像般那麼直接及理所當然。
另外一提的是:最新教宗「方濟」(不是方濟一世),英文是Francis,但跟其他一般人名不同,歐洲名字在歐洲各語言是有一套「對換」系統的,例如Francis在法文是Francois,西班牙文是Francisco,德文是Franziskus,意大利是Francesco,波蘭語是Franciszek,瑞典文是Franciskus,等等。同樣的情況套用在歐洲王室--如果一個英國人的名字是Elizabeth XX,其他國家的傳媒都會用回Elizabeth,但若果是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就會變成Isabel(西班牙)、Elisabeth(法國)、Elisabeth(德國)、Elisabetta(意大利)、Elżbieta(波蘭)等等。
在現今有維基百科的年代(以及維基百科又叫大家捐款的時間!),當然很容易找到--他是731年至741年期間任教宗的額我略三世(英文維基鏈結,中文維基鏈結)。以出生地來論,他是敘利亞人--但當然,這可能「誤導」,因為當時的「敘利亞人」和現今的「敘利亞人」在種族上一定有很大不同,就正如現今的「土耳其人」當然可以上溯說自己根源的一部份是拜占庭帝國,但很明顯拜占庭帝國的人民不會如現今的「土耳其人」般是突厥一系。
甚至,在種族上來說,方濟某程度上算是「歐洲人」。我已經不是說現在的拉丁美洲人是西班牙葡萄牙人的後裔為主,而是方濟的確是意大利移民之子--根據移了民往外國的華僑仍要「心繫中華愛祖國」的標準,這次甚至可以說教宗一職重返意大利人手上呢!!
「1300年」前曾出現「亞洲教宗」,令我想起我讀歐洲研究時第一堂課的內容--什麼是歐洲?大家或者直覺會認為,基督教(泛指Christianity)是「歐洲的宗教」,但講師當時便立即說:「耶穌可是亞洲人哦!」歐洲與基督教的關係,沒有如大家想像般那麼直接及理所當然。
另外一提的是:最新教宗「方濟」(不是方濟一世),英文是Francis,但跟其他一般人名不同,歐洲名字在歐洲各語言是有一套「對換」系統的,例如Francis在法文是Francois,西班牙文是Francisco,德文是Franziskus,意大利是Francesco,波蘭語是Franciszek,瑞典文是Franciskus,等等。同樣的情況套用在歐洲王室--如果一個英國人的名字是Elizabeth XX,其他國家的傳媒都會用回Elizabeth,但若果是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就會變成Isabel(西班牙)、Elisabeth(法國)、Elisabeth(德國)、Elisabetta(意大利)、Elżbieta(波蘭)等等。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