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舉行了會議,然後各自發表聲明,而非聯合聲明,而各自聲明側重了不同重點,亦即「各自表態」,這個十分正常,例如7月5日的中法德峰會,中國的聲明跟法德兩國的聲明便有很大分別。
不過,聲明不同,一般是刪走對方的話,即使那句話是對方心目中的重點,而中方這次對待柏瑞爾,已經到達似乎是無中生有的地步。
對香港傳媒來說,重點放在「歐盟表明反對香港獨立」,而美國的自由亞洲電台普通話台向歐盟對外事務處發言人查詢,根據報導,發言人指出中方新聞稿是對柏瑞爾發言的「自我解讀」,「不符外交禮節」,指出歐方已發出聲明,強調柏瑞爾向王毅指出,歐盟十分關注香港和新疆的狀況。
根據歐方的聲明,柏瑞爾確實有談到,他深信「歐中接觸仍然十分必須,溝通渠道需保持開放」,而他準備開在秋初舉行例行歐中戰略對話,恢復沒開了兩年的歐中人權對話是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較中國遲發出聲明,而且歐盟的聲明在會議後差不多24小時才發出,似乎歐方原本不想就這次會議發聲明,但發現中國的聲明跟歐方的理解有出入後,自己再發聲明。
回說中方聲明,文首圖片請點擊放大。圖片中是聲明內有關柏瑞爾發言的內容,紅色括住的是肯定不會出自柏瑞爾之口。
「中國的快速發展是客觀事實,符合歷史潮流」,以及「小圈子」,完全是中國政府的慣用論述,即使西方國家想表達類似意思,也從未出現這類用語。歐盟確實不希望太靠攏美國的針對中國政策,確實說過不希望再有冷戰,但從未說過「小圈子」。
這類外長會議,不是就什麼重要議題進行關鍵談判,官員只會「line to take」,重覆既有立場以及用字,不會太偏離原有立場和用字。
至於「歐中合作是根本性、戰略性的」,這完全違反歐盟目前的「三為一體」對中政策,亦即把中國同時視為合作對像、競爭對手和「敵人」,因此就算歐盟的立場是爭拗之餘仍要保持跟中國對話及合作,但不會把歐中合作說成「根本性、戰略性的」。
至於「不認同基於國內法對他國實施單邊製裁或將自己意志強加於人」,更不可能出自柏瑞爾之口。正如歐方聲明提到,他們二人在會議中,就3月下旬歐中因新疆問題而互相制裁一事進行了「坦率交流」,亦即歐盟已在「基於國內法對他國實施單邊制裁」,這項政策是柏瑞爾自己草擬、推出的,他有什麼可能會說出那句話?
至於「不支持香港獨立」,柏瑞爾倒還有可能說出,因為歐盟(以至所有西方國家)的立場從來是支持「遵守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但很大機會是王毅批評歐盟就香港的立場等同支持香港獨立後,柏瑞爾回應時說這句話,他不會自己主動把這句話說出口。
之前相關文章:歐議會通過香港議案 促制裁林鄭等9人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