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法國國民議會在23日通過,允許公立大學可推出更多「以外語教授」的課程。議案仍待參院審議等立法過程,但一般估計,國民議會已是最難過的一關,這條名為「菲奧拉索法案」的高等教育整體改革法案(菲奧拉索是以高等教育部長Genevieve Fioraso命名)已形同通過了。
「以外語教授」,其實即是用英語上課。總不會有法國大學推出以國語或日語教授的課堂吧??法國一向自覺文化獨特,對「英語入侵」尤其敏感。可想而知,整個高教改革中,最惹來爭議的是「英語課程」,這被形容為「莫里哀與沙士比亞大戰」。
在法律上,法國目前對高等學院的授課語言有嚴格規限。1994年,法國推出「圖邦法案」(以另一名部長命名的法案,這次是文化部長Jacques Toubon),規定在多個場合必須只能用法語,例如廣告(情形跟魁北克省對招牌要求必須只有法語、包括唐人街店舖都不能有中文一樣)。而根據法案,在法國,學校授課、考試及論文必須為法語。
當然,圖邦法案有豁免情況,包括教育機構的語言使用。菲奧拉索法案就是把豁免擴大至2種情況:1、跟外國大學合作的課程下的課堂;2、在歐盟框架下的課程的課堂(歐盟有一些計劃鼓勵歐盟成員國學生到其他成員國的大學交流,例如Erasmus)。
很容易估到,法國政府推出這項條文,目的是吸引海外交流生,讓大學變得更國際化,云云。這令我想起,N年前(仍是劉遵義年代)的中文大學也曾出現學校要求各學院推出更多英語課程的爭拗,不少人不滿「英語=國際化」的思維。
菲奧拉索幾天前反擊,表示不少精英高等學院其實都已有不少課程以英語教授,為何大家--包括那些在這類高等學院畢業的人士--視若目睹?為什麼容忍公立大學可多推出英語課程便受抨擊?她批評反對擴大容許英語課程法例的人是虛偽。
要略為介紹一下法國的高等教育:除了大學,法國還有一些俗稱「高等學院」(grande ecole)的學府,一般只讀約兩年,大部份是十分專門的學院,例如只有政治、工程或個別理科,而不會是大學般大部份是綜合型,學生人數一般也只有約幾百左右。在法國,高等學院才是精英學府,反而大部份公立大學(除了「巴黎第X大學」等個別幾間著名的大學)反而是次選。因此便有了菲奧拉索上述指反對法案的人是「只准自己及兒女可讀英語課程、其他窮人便不能有這樣權利」的精英。
事實上,普遍反對這做法的是右派,左派(除了共產黨)則普遍支持,包括極左報章《解放報》,近日便有了上面那張全英語的頭版撐法案。(這很有趣,因為在上述的中大英文教學爭議,印象中倒是左翼的反對增加英語課程,支持的是偏向右派自由市場主義。
技術上,政府這次放寬大學的教學語言,亦可說是回應大學的要求。基本上,大學在圖邦法案定立時便已表明反對。近年,以工程、理科、經濟及商科面對最大壓力,因為英語差不多已成為科研的國際語言,不少研究教授都是只懂英語,因此這類學科便大呻很難在國際聘請人才,亦很難招攬國際研究員/學生。
不少高等學院其實都在打擦邊球,推出了不少英語教授的課程。因此,這次修法,某程度只是把已成現實的情況合法化。
「以外語教授」,其實即是用英語上課。總不會有法國大學推出以國語或日語教授的課堂吧??法國一向自覺文化獨特,對「英語入侵」尤其敏感。可想而知,整個高教改革中,最惹來爭議的是「英語課程」,這被形容為「莫里哀與沙士比亞大戰」。
在法律上,法國目前對高等學院的授課語言有嚴格規限。1994年,法國推出「圖邦法案」(以另一名部長命名的法案,這次是文化部長Jacques Toubon),規定在多個場合必須只能用法語,例如廣告(情形跟魁北克省對招牌要求必須只有法語、包括唐人街店舖都不能有中文一樣)。而根據法案,在法國,學校授課、考試及論文必須為法語。
當然,圖邦法案有豁免情況,包括教育機構的語言使用。菲奧拉索法案就是把豁免擴大至2種情況:1、跟外國大學合作的課程下的課堂;2、在歐盟框架下的課程的課堂(歐盟有一些計劃鼓勵歐盟成員國學生到其他成員國的大學交流,例如Erasmus)。
很容易估到,法國政府推出這項條文,目的是吸引海外交流生,讓大學變得更國際化,云云。這令我想起,N年前(仍是劉遵義年代)的中文大學也曾出現學校要求各學院推出更多英語課程的爭拗,不少人不滿「英語=國際化」的思維。
菲奧拉索幾天前反擊,表示不少精英高等學院其實都已有不少課程以英語教授,為何大家--包括那些在這類高等學院畢業的人士--視若目睹?為什麼容忍公立大學可多推出英語課程便受抨擊?她批評反對擴大容許英語課程法例的人是虛偽。
要略為介紹一下法國的高等教育:除了大學,法國還有一些俗稱「高等學院」(grande ecole)的學府,一般只讀約兩年,大部份是十分專門的學院,例如只有政治、工程或個別理科,而不會是大學般大部份是綜合型,學生人數一般也只有約幾百左右。在法國,高等學院才是精英學府,反而大部份公立大學(除了「巴黎第X大學」等個別幾間著名的大學)反而是次選。因此便有了菲奧拉索上述指反對法案的人是「只准自己及兒女可讀英語課程、其他窮人便不能有這樣權利」的精英。
事實上,普遍反對這做法的是右派,左派(除了共產黨)則普遍支持,包括極左報章《解放報》,近日便有了上面那張全英語的頭版撐法案。(這很有趣,因為在上述的中大英文教學爭議,印象中倒是左翼的反對增加英語課程,支持的是偏向右派自由市場主義。
技術上,政府這次放寬大學的教學語言,亦可說是回應大學的要求。基本上,大學在圖邦法案定立時便已表明反對。近年,以工程、理科、經濟及商科面對最大壓力,因為英語差不多已成為科研的國際語言,不少研究教授都是只懂英語,因此這類學科便大呻很難在國際聘請人才,亦很難招攬國際研究員/學生。
不少高等學院其實都在打擦邊球,推出了不少英語教授的課程。因此,這次修法,某程度只是把已成現實的情況合法化。
如果從文學藝術層面來看,每種語言都有她獨特的美感和與語言本身深深相關的思維方式,mind set。多樣性很美好也應該保護。如果說到理工科,我私心倒是贊成所有文獻都用英文標準化算了。別的先不提,英文文法簡練輕靈,最愛她的名詞不分性別。許多別的歐洲語言,名詞的陰性陽性全無道理可講。要事事講求邏輯的工程師強記可能會比較痛苦。我不太明白的是,明明不用將名詞分性別都可以表達得清晰流暢的信息,為什麼在歐洲語言發源的時候,會有人將性別加到名詞前面去,有什麼實際點的意義呢?
回覆刪除確實,我以前在荷蘭小住的時候,有觀察到荷蘭的中國留學生比德國要多許多。很大一個原因,大多數荷蘭的高校,理工科都用英語授課。這樣來自中國的理工學生就不必 “浪費時間” 去學一門德語或者法語。德國近年用英語授課的理工商科目也越來越多了,也是主要為了吸引國際學生。
話說國際理工學術期刊上,中國人發表的文章是越來越多了,儘管他們的院校可能是來自美國澳洲或者歐洲。級別高一點的 IEEE 或者 ACM journal 上,中國人的名字不會少於一半吧。來自大陸還是港台,從名字的拼法上可以看出來。好點的國際學術會議也幾乎是中國人的半個天下。還時不時得個 best paper 獎什麼的。我有數次親眼在第一現場看到,不是道聽途說。近年來國內很多令人氣悶的事情,想想全世界華人在學術上的成績,想想還是有不少人在踏實做事,能感到些許安慰。聰明能幹的都跑出來了也好,相對自由開明的環境中,可以給中國保存一點優良文化的氣脈。
如果不必日日為稻粱謀,我特別想學粵語日語愛沙尼亞語和意大利語。粵語是因為小時候很喜歡一些香港明星,beyond,徐克什麼的。日本,喜歡的東西就太多了,一言難盡。愛沙尼亞語的發音比較冷峻輕靈,音節之間界限又分明,我很喜歡。意大利語音節響亮,人又熱情,食物我最愛吃。法語就算了,估計腦子已經裝不下了。
"英文文法簡練輕靈,最愛她的名詞不分性別。許多別的歐洲語言,名詞的陰性陽性全無道理可講。要事事講求邏輯的工程師強記可能會比較痛苦" --> 作為讀語言學出身的我, 不會認同這句說話. 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曾寫過(應該是叫做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拉丁文及阿拉伯文都曾是世界共通語言, 可見文法沒有"艱深"與否, 又或是, 文法是否艱深與一種語言的"霸權"沒有關係
刪除記得在比利時讀書時, 有一些同學學意大利文, 一個意大利人便說: 我很愛自己的語言, 這是一種很美的語言, 但我真的不知道學習意大利語有什麼用!!
David Crystal 的 paper 有看了第一章,內容十分充實,文風也 handsome,我很喜歡讀,謝謝推薦。
刪除還是認為,對科學家或者工程師來說,英文作為共通語言比較理想。如果不是書寫看似比較複雜,其實中文更理想。有空的時候展開寫一下吧。一直都有這個願望,拖了好幾年了都沒有寫,實在是太懶太沒紀律了。。。。
語言學研究些什麼呢?有沒有人試過建模測量各種語言的 information entropy ( http://en.wikipedia.org/wiki/Entropy_(information_theory) ), 給出一個比較列表呢?我大學讀的 Informatik,對這樣的研究很感興趣。只是現在做的事情跟 entropy 沒有太大關系,就算學術界有 paper 出來,也不很了解。
意大利文怎麼會沒用?至少在意大利餐廳點餐可以看得懂餐牌啊!
今天在 wikipedia 上看到“分析语”的词条。节录如下:
刪除(引用開始)
現代漢語已發展成為分析語,完全不具詞形變化(Inflection),語法功能用虛詞表示。名詞的主格、受格、與格、呼格完全相同,屬格以「的」字連接主詞及名詞表示。動詞本身不具人稱、時態、語態及語氣;例如過去時態以「了」表示、進行式以「着」表示;被動語態以「被」加動詞表示之類。名詞和動詞之間,全無分別的也為數極多。簡單地說,現代漢語是以不斷加長句子來展現語法功能,個別詞類的語法重要性相對更為接近,每個單詞均帶有語法功能,在句子中同樣重要。
而詞序則在語義上帶有絕對性,改動詞序必須同時改變語法,否則會連帶將句子意義也改變了。
(引用結束)
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6%E6%9E%90%E8%AF%AD
為什麼說具有這樣特性的語言比較“科學”呢? 從信息論編碼學的角度去看,每一種語言都可以說是對 ontology 的一種編碼。擁有上述特性的語言,句子中的冗餘信息較少,使得編碼高效簡練。 將中文的文法跟英文或者德文對比一下我們就可以看到,中文的句法和構詞方法相對規則一致 (regular and consistent),沒有那麼多的例外,例外中的例外,以及例外中的例外中的例外(強變化,弱變化,blah blah blahlah。。。)。 當然,各種例外的表達方式可以在中文裡人為運用以傳達各種各樣的情感 nuance,但如果只是要把話講對講清楚,基本上按著刻板的詞序句法造句子,句子就很容易造對。構詞法和句法一旦規則一致,對人的大腦來說,學習一種語言時, cognitive burden 也相對少。所以類似中文的分析語,無論是對機器還是對人的大腦,都很友好。
再補充一點。為什麼說,“擁有上述特性的語言,句子中的冗餘信息較少” 呢? 這裡舉一個例子,沒有數學上的嚴格建模與證明,只是提供一個感性認識。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語言:
中文: 昨天我給小孩買了兩本書。
英文: Yesterday I bought two books for the kid.
德文: Gestern habe ich dem Kind zwei Bücher gekauft.
英文中,“yesterday” 這個信息在動詞變化 “bought” 中又出現一次。
“two” 這個信息在 books 這個詞的後綴 s 中又出現一次。 這些重複的明示暗示都是可以省的。編碼學家/壓縮算法專家可以說,這裡有簡化空間。設計數據庫 data schema 的專家可以說,這裡需要 normalize 一下。德文就更加麻煩。 英文中的一個 “the”, 德文中分身為 "der das die", 根據名詞的性別,不同的格和單复數有十多種變形規則。而根據這些變形規則變出來的詞形,其實都是冗餘信息。
觀察一下英文的變化,莎士比亞的詩裡面還有 thy thou 之類的變格,
現在已經簡化得幾乎跟中文一樣的處理手法: 不管是主謂賓什麼格,你就是你,you 就是 you。德語現在也有簡化的趨勢,聽說柏林語區已經不太在乎第三格第四格的區別。 法語我不懂,但是 wikipedia 上有說她的語法比較接近分析語。
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對法語好感度上升。沒辦法,懶人就是怎樣簡單怎樣來。
以前唸書的時候,budget 這個詞,老師和同學都講法國音。我好不容易習慣了,也跟他們講那個音。後來給一間美國公司做事,公司裡,這個詞,大家都跟牢總部講響亮勁爆的美國音。剛進公司時講到這個詞, 還沒改掉法國音,感覺自己像異類, 趕緊努力改了過來。誰知到本地客戶處做事,客戶講的還是法國音,我要跟緊。現在已經習慣根據環境快速轉換 budget 這個詞的發音。還有一個詞, 經濟活動上的 engagement,德國人喜歡講法國音。那個 en,還有 Clarins 中的 in, 饒了我吧。。。。意大利語沒有這樣的問題的吧?
六年多以前一時興起寫過主要是面向 techie 的中文學習教材。當時沒有參看 wikipedia 上有關語言學的詞條,興之所至,不成體統:
http://goo.gl/EXwkmO
寫了幾集以後,感到完全規避漢字的字形於我實在是太累。而且,望去滿眼只有漢語拼音究竟也太不像話。 很猶豫往後怎樣繼續,加上諸事繁忙,這個 hobby project 就擱置了下來。server log 顯示,這個已經荒廢了六年多,而且有誤人子弟之嫌的 project 竟然是我的小地方最有人看的內容,ip 來源絕大多數是英語國家。再擱在那裡,於己於人都沒個交代。很想多擠點時間繼續寫。
前些時候比利時新國王登基。據說面臨國內的許多矛盾和問題,新君任重道遠。以為網主會寫這個題材的。至今未見,有點意外。
其實冗餘也並非全無用處。編碼學中常見使用冗餘碼來使得信息更加 robust,就算在傳輸過程中丟失部分代碼,也能根據冗餘碼來“糾錯”。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假如把“昨天” 這個詞略去,中文的句子丟失全部時間信息。英文和德文的句子裡,由於詞形跟時態的dependency,至少還能傳達那件事是在過去發生的。進一步, 如果把“我” 這個詞略去,有關行為人的信息在中文和英文裡全部丟失。德語卻靠了動詞的格數變化這個冗餘,能確定行為人就是講這句話的人。德國人常常在我跟前自詡的“我們的語言好精確”,我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成立的。但是一般而言,人們平時講話,都有一個 context。在那個 context 裡,不難推斷字面上省去的是些什麼。
回覆刪除再但是,語言的 “精確” 在現實世界中有多大的實際功用呢?近來有跟一位學了五年 Sinologie 的朋友討論。她的老師舉過一個例子,她就 "Es ist mir kalt." 這句話給出四種解讀。純從字面上說,意思是我感到冷。但是,講話的人實際上說的是什麼呢?有可能是 “我感到冷,請把窗戶關上。” 或者,“我感到冷,你怎麼又把窗戶打開了?”,或者,“我感到冷,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窗戶維修升級一下?” 確切理解這個短句的真意,需要更大的 context:講話人的性格,講話當時的心情,以及他和場景中另一人的關係,等等等等。而這個 context,無論是多麼精確的語言都傳達不到。如果講話的那個人不想人家誤會,還得勞駕他自己把言下之意清楚明白說出來。橫豎是要清楚明白地說 (科技領域的 paper 都有這個要求),個麼英文或者中文更加省事啦。
Es ist mir kalt的情況, 在語言學已屬於「對話分析」的學科了 -- 亦即每句說話, 以至沒有說出來的話, 或對話中間的停頓, 各自有什麼含意及"功能"
刪除請教一個問題:今日幫人做中文語言包。有一句話,我覺得一定有比較好的通用譯法,但就是不知道。原文是這樣的:If you have not done already, please rate this app. This will help to suppor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直譯可以是:如果您尚未評估本軟件,恭請您到安卓軟件市場給出評分,以助後續發展。我覺得比較囉嗦的是的是前半句 (原文裡是第一句) 的譯文。類似的英文還有 “In case you haven’t known yet,…..” 還望高手達人不吝賜教!
回覆刪除PS:程序運行中,這個對話框可能會出現多次,是以有 “If you have not done already” 之說。
即時我也想不到更好的譯法,倒是想不說這句可以嗎? 好像分別不大
刪除假如不把前半句譯出來,這個對話以命令句的形式多次在程序中多次出現,我覺得有點太 bold。所以傾向於譯出來。如果這個對話只出現一次,的確沒必要譯出來的。這個語言包中,原文是德式的英文,別的句子裡各種各樣小心翼翼的 hedge 我都省去了。有一個句子,英文三行多,我用了六個字。
刪除謝謝網主百忙中回覆!
oops, 上面多了一個 “多次”。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