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保守版馬克龍

之前在臉書寫過,如果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自覺39歲就當上法國總統是十分年輕有為的話,他很快會有對手。奧地利本週日(15日)進行大選,現任外長、人民黨(OeVP)黨魁庫爾茨(Sebastian Kurz,上面照片來自他的臉書專頁)近乎篤定勝出並出任總理,明年下半年更會是歐盟輪任主席國的領袖。而他今年只有31歲,可以當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兒子。

庫爾茨2013年以27歲出任外長,已令外界吃驚,當地政界稱呼他為「神奇小子」(Wunderwuzzi)。他今年5月決定挑戰黨魁一職,而且相信自己可勝出大選後,決定向總理克恩(Christian Kern)提出,結束人民黨與社民黨(SPOe)的執政聯盟合作,提前大選。

很難避免把庫爾茨跟馬克龍作比較,因為二人都是十分年輕就當上部長、當上政府首長,而且他們都是十分依靠外在、形象、風格來吸引選民,令國民覺得他們會帶來全新氣象。

當然,兩者都有很大分別,其中之一是,庫爾茨是依賴一個老牌政黨來上位,跟馬克龍自立門戶不同。庫爾茨把人民黨稱為「新人民黨」,黨色由傳統的黑色改為水藍色,連在選舉中的團體稱號也不只是人民黨,而是稱為「庫爾茨名單—新人民黨」,可見他高度依賴自己的人氣,把選舉個人化、總統化。

要說分別的話,他們最大的不同當然是政見、意識形態——不只是分別,而是兩個極端。儘管馬克龍在經濟政策上是右傾,但在社會政策等其他議題算是左傾,而且高度親歐,極力主張加強歐洲融合,若以「本土VS全球」這個主軸來計,馬克龍是「外向、全球」派。

庫爾茨完全相反。除了他的年輕及「俊俏外貌小鮮肉」,他在國內上位的主因是他的反移民主張。早在2015年難民危機開始出現時,庫爾茨已表明反對大量接收難民,多次抨擊默克爾的難民政策。隨後他進一步加強反移民主張,提出要關閉伊斯蘭幼稚園,削減新移民福利等等,而在這次大選,他不斷提及反移民政綱和維護奧地利傳統風俗。從這個角度來看,他算是「內向、本土」派。

除了移民政策,庫爾茨很少提及其他政策主張,但一般相信,他在經濟、社會等其他政策,都是跟隨人民黨的傳統路線,包括支持低稅、反對同性戀婚姻等。

因此,一些人覺得「庫爾茨現象」很奇怪,因為馬克龍至少是提出了一套新的政策混合,但庫爾茨基本上只是重提人民黨的舊路線,卻被奉為新方向。

在歐盟政策方面,庫爾茨也沒有多談,但從難民政策上來看,可以預計他偏向疑歐,尤其是大家相信,他在大選後將會跟極右的自由黨(FPOe)合作執政。而且,在財經議題上,奧地利都是德國式的「審慎理財」路線,庫爾茨不大可能會十分支持馬克龍提出的加強經濟和預算政策協調的主張。

一旦庫爾茨上台並跟自由黨合組政府,對歐洲地緣政治格局會有潛在很大影響。預計中的庫爾茨內閣,其意識形態應會偏向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前共產國家陣營(但在民主、人權、政制方面,庫爾茨應不會那麼專制),在日後的歐盟內部辯論中,奧地利可能會由傳統的「西歐」(儘管在冷戰時期,奧地利是中立國,不完全屬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陣營)、「舊成員國」陣營,倒向「中東歐」、「新成員國」陣營。

事實上,自由黨是主張奧地利加入由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及匈牙利組織的Visegrad四國集團。中歐大學一名教授認為,這會削弱奧地利在歐盟的影響。但我認為,庫爾茨那種以可為主流所接受的用語來論述反移民主張,而且他應該不會削弱法院等國內其他機關的權力,有可能令他成為全歐洲的保守派領袖。

延伸閱讀/本文章部份資料來源:
路透對庫爾茨的人物介紹
法新社對庫爾茨的人物介紹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