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同意罷免尹錫悅

【文章上載於南韓時間4日上午11時39分;12時5分更新背景和代總統發言,並修正宣佈尹免職的時間】 南韓憲法法院星期五上午11時22分左右宣佈,8名法官全體同意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成立,需要罷免他。尹錫悅的總統任期由這一分鐘起即時結束,南韓預計會在6月初舉行總統大選。

保守版馬克龍

之前在臉書寫過,如果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自覺39歲就當上法國總統是十分年輕有為的話,他很快會有對手。奧地利本週日(15日)進行大選,現任外長、人民黨(OeVP)黨魁庫爾茨(Sebastian Kurz,上面照片來自他的臉書專頁)近乎篤定勝出並出任總理,明年下半年更會是歐盟輪任主席國的領袖。而他今年只有31歲,可以當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兒子。

庫爾茨2013年以27歲出任外長,已令外界吃驚,當地政界稱呼他為「神奇小子」(Wunderwuzzi)。他今年5月決定挑戰黨魁一職,而且相信自己可勝出大選後,決定向總理克恩(Christian Kern)提出,結束人民黨與社民黨(SPOe)的執政聯盟合作,提前大選。

很難避免把庫爾茨跟馬克龍作比較,因為二人都是十分年輕就當上部長、當上政府首長,而且他們都是十分依靠外在、形象、風格來吸引選民,令國民覺得他們會帶來全新氣象。

當然,兩者都有很大分別,其中之一是,庫爾茨是依賴一個老牌政黨來上位,跟馬克龍自立門戶不同。庫爾茨把人民黨稱為「新人民黨」,黨色由傳統的黑色改為水藍色,連在選舉中的團體稱號也不只是人民黨,而是稱為「庫爾茨名單—新人民黨」,可見他高度依賴自己的人氣,把選舉個人化、總統化。

要說分別的話,他們最大的不同當然是政見、意識形態——不只是分別,而是兩個極端。儘管馬克龍在經濟政策上是右傾,但在社會政策等其他議題算是左傾,而且高度親歐,極力主張加強歐洲融合,若以「本土VS全球」這個主軸來計,馬克龍是「外向、全球」派。

庫爾茨完全相反。除了他的年輕及「俊俏外貌小鮮肉」,他在國內上位的主因是他的反移民主張。早在2015年難民危機開始出現時,庫爾茨已表明反對大量接收難民,多次抨擊默克爾的難民政策。隨後他進一步加強反移民主張,提出要關閉伊斯蘭幼稚園,削減新移民福利等等,而在這次大選,他不斷提及反移民政綱和維護奧地利傳統風俗。從這個角度來看,他算是「內向、本土」派。

除了移民政策,庫爾茨很少提及其他政策主張,但一般相信,他在經濟、社會等其他政策,都是跟隨人民黨的傳統路線,包括支持低稅、反對同性戀婚姻等。

因此,一些人覺得「庫爾茨現象」很奇怪,因為馬克龍至少是提出了一套新的政策混合,但庫爾茨基本上只是重提人民黨的舊路線,卻被奉為新方向。

在歐盟政策方面,庫爾茨也沒有多談,但從難民政策上來看,可以預計他偏向疑歐,尤其是大家相信,他在大選後將會跟極右的自由黨(FPOe)合作執政。而且,在財經議題上,奧地利都是德國式的「審慎理財」路線,庫爾茨不大可能會十分支持馬克龍提出的加強經濟和預算政策協調的主張。

一旦庫爾茨上台並跟自由黨合組政府,對歐洲地緣政治格局會有潛在很大影響。預計中的庫爾茨內閣,其意識形態應會偏向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前共產國家陣營(但在民主、人權、政制方面,庫爾茨應不會那麼專制),在日後的歐盟內部辯論中,奧地利可能會由傳統的「西歐」(儘管在冷戰時期,奧地利是中立國,不完全屬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陣營)、「舊成員國」陣營,倒向「中東歐」、「新成員國」陣營。

事實上,自由黨是主張奧地利加入由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及匈牙利組織的Visegrad四國集團。中歐大學一名教授認為,這會削弱奧地利在歐盟的影響。但我認為,庫爾茨那種以可為主流所接受的用語來論述反移民主張,而且他應該不會削弱法院等國內其他機關的權力,有可能令他成為全歐洲的保守派領袖。

延伸閱讀/本文章部份資料來源:
路透對庫爾茨的人物介紹
法新社對庫爾茨的人物介紹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Patreon文章】原來曼谷有要求大廈防震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美制裁林定國、蕭澤頤、區志光、董經緯、王忠巡、趙詠蘭共6人 稱港執法部門有時叫美方直接接觸中國對口單位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4月1日凌晨2時24分;已更新了中國香港政府的回應聲明】 美國政府 3月31日宣佈「川普2.0」首次制裁香港高官的措施 ,涉及6名官員,包括據報快將退休的警務處長蕭澤頤。

瑪蓮勒龐挪用公款罪成 判囚2年即時DQ參選權5年 恐無緣角逐2027總統大選

【文章上載於法國時間31日中午12時48分;文章已更新,修改了瑪蓮勒龐需要辭去議員職務的錯誤內容】 法國巴黎一個法院星期一 上午裁定極右國民聯盟(RN)領袖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等25人挪用歐洲議會公帑的罪名成立 ,並裁定全部25名罪成的人士褫奪擔任公職權利,其中瑪蓮勒龐被重判DQ擔任公職資格達5年,這項判罰即時生效。

中國大使攜救災專家 拜訪內相關心曼谷塌樓

緬甸星期五(28日)強烈地震觸發曼谷翟度翟區(Chaktuchak)正在興建的國家核數署大樓塌樓意外,中國親切關心泰國情況,中國駐泰大使韓志強(截圖左)星期日上午親自到泰國政府大樓,並攜同中國應緊管理部一名地震及隧道倒塌拯救專家,拜訪內政大臣亞努丁(Anutin Charnvirakul,截圖右)。

皇家騎警調查「捉鄭敬基」言論 加拿大自由黨議員蔣振宇退選

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周一表示會調查大多倫多地區的萬錦—于人村(Markham-Unionville)自由黨議員蔣振宇(Paul Chiang)「捉鄭敬基去中國總領事館」的言論後, 蔣振宇同日深夜宣佈退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