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俄美同意開始討論結束烏戰 澤連斯基:會談猶如向烏發通牒

美俄外長 星期二在沙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了約4個半小時的會談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兩國達成4點共識,當中就烏克蘭戰爭問題,美國稱,兩國同意各自組成高級官員的團隊,開始找出盡快結束「烏克蘭的衝突」(the conflict in Ukraine)的途徑,結束衝突需要持久、可持續並為各方所接受。

馬耳他記者博客遭暗殺

地中海島國馬耳他53歲記者博客Daphne Caruana Galizia(上面照片來自Times of Malta)在16日下午駕車時,遭嚴重爆炸襲擊當場身亡。事件震動馬耳他全國,總理Joseph Muscat、反對派領袖Adrian Delia、總統、該國大主教都致哀及抨擊凶徒,連帶歐洲政壇不少政要都發聲明哀悼及譴責,包括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蒂馬文斯(Frans Timmermans)。

對國際而言,Caruana最著名的是去年有份參與「巴拿馬文件」的調查報導,當其他國家是由一間傳媒去處理相關調查之際,馬耳他部份的報導,是由Caruana一人獨自處理查閱文件、撰稿、公開、後續報導等所有工作。

她的「巴拿馬文件」報導揭發一些高官有未公開的離岸財產,包括總理Joseph Muscat的妻子,此事直接導致Muscat今年較早時提前大選,以重新獲選民授權執政,而他成功連任。

Caruana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一些報章撰寫專欄,以言辭辛辣而迅速廣受注視,她30年的記者/專欄作家生涯都揭力抨擊國內權貴舞弊,而且也進行不少調查報導,揭發過不少貪污、利益輸送等事件,例如她曾揭發,馬耳他籍的歐盟衛生專員達里(John Dalli)曾向一間中介提出,以跟煙草商會面來換取報酬,導致達里2012年辭職。

她在2008年起設立自己的個人網誌Running Commentary,繼續進行這些揭弊報導,這個網誌的一天瀏覽量可達40萬——馬耳他人口只有約40多萬,40萬瀏覽量等同全國所有人都閱讀過她的網誌一次,而且是該國兩大報章合計的讀者數目,可見她的影響力。politico.eu曾選她為影響歐洲的28個人物之一

Caruana案的調查會十分棘手,因為在政治上十分敏感。她在國內可說是樹敵無數,捲入過數宗誹謗官司,馬耳他很多重要人物都被她批評過,總理及反對派領袖都被她抨擊過,一些企業、黑幫等都是她的調查報導對像,而警察首長、軍方總司令及案發時的當值法官都曾被她揭發過有不當行為,因此反對派領袖以至她的遺屬都要求,上述3人不能處理這宗案件的調查,需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而總理也已向美國FBI提出請求,派專家協助馬耳他調查此案。

延伸閱讀:
Who was Daphne Caruana Galizia?
Malta blogger Daphne Caruana Galizia dies in car bomb attack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川普開價5000億鎂稀土換軍援 稱「烏克蘭或有一日是俄羅斯的」

美國霍士電視台星期一播出川普的專訪, 當中談及烏克蘭時,他表示要求烏克蘭承諾給予5000億美元稀土,換取美國繼續提供軍事援助 。

李韻晴被爆CV誇大工作經驗 銀行工作期間疑濫報開支

自去年宣讀秋季預算後一直面對政治壓力的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爆出醜聞, BBC星期四報導 ,她的CV誇大了她加入政壇前的工作經驗,而且在銀行工作時被調查濫用實報實銷開支。

慕尼黑汽車撞集會人群致28傷 24歲阿富汗政庇申請者當場被捕

【文章上載於德國時間13日下午1時44分,更新於下午5時58分】 德國慕尼黑 星期四上午發生汽車撞向人群事件 ,至少28人受傷,當中包括小朋友,駕車撞人的24歲阿富汗政庇申請者當場被捕,當局相信他沒有其他幫兇,市內沒有即時再發生類似事件的威脅。

川普未能上任24小時結束俄烏戰火 WSJ:美官員稱因中國撐俄所致

《華爾街日報》報導 ,中國過去數周向川普團隊提出協助結束俄烏戰爭的方案,報導引述不具名美國官員說,川普未能一如大選期間所說,上台24小時內結束戰火,是因為中國阻撓,中國持續支援俄羅斯,令俄羅斯有能力繼續打下去,拒絕停火。

川普:普京同意「立即」開始和談 美防長:烏重回2014邊界「不切實際」

克里姆林宮星期三表示,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跟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約90分鐘,表示願意跟川普合作,又說準備好跟烏克蘭談判 ,同意需要透過和平談判來達至長遠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