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面臨執政超過12年來最嚴峻的下台威脅,「聯盟黨」(die Union)內兩黨——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CDU)及其姊妹黨基社盟(CSU)——因為移民問題的分歧,出現42年來最激烈的爭拗,德國政壇甚至開始觀望,兩黨會否分家,不再共組單一國會黨團,結束自1949年以來一直的合作。
爭拗導火線是CSU黨魁、聯邦政府「內政、建設及社區部長」(Der Bundesminister des Innern, für Bau und Heimat)施海法(Horst Seehofer;照片右,照片來自法新社)想推出全新移民政策的藍圖,但被默克爾卡住。這份藍圖中,措施包括下令邊境人員,如果入境人士尋求申請政治庇護,而該人士已在其他歐盟國家申請過政庇,或是之前已被德國否決了政庇申請,可拒絕這類人士入境。不過,默克爾反對,認為這違反歐盟有關人員在成員國之間自由流動的原則,令這份原本應在12日公佈的文件到現在仍未能正式發表。
二人在13日晚又再開會,但仍未有共識。CDU及CSU兩黨的議員在14日早上為此分別召開黨內會議,震驚德國政壇,因為CDU及CSU在聯邦議會中屬單一議會黨團,儘管在架構上是2個不同的黨,但兩黨國會議員在國會商討日常議會運作時,一向是一同開會,對上一次要分開開會已要數到1999年,因此這次分開2個黨團來開會,顯示兩黨分歧十分嚴重。由於兩黨忙於處理內部爭拗,連國會當天運作也受影響,部份會議要取消。
兩黨各自開會後,決定繼續企硬,各自力挺自己的領袖。CDU國會議員表示,支持默克爾的立場,應該待歐盟峰會6月底舉行,以及默克爾在未來兩週不斷跟歐盟國家商討,看看能否在泛歐層面制訂出處理移民湧入的問題,真的沒有成果,才再推出施海法的措施。這個立場是連在移民政策上一直抨擊默克爾的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也支持。已「升上神枱」、目前擔任聯邦議會議長的CDU元老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都在CDU內部會議發言,為默克爾護航,向黨友強調CDU一向是親歐,不能支持一些可能削弱歐盟團結的政策。
CSU同樣全力支持施海法,該黨重量級人馬,包括CSU在國會的領袖杜布林(Alexander Dobrindt)以及拜仁州(Bayern / Bavaria)州長索德(Markus Söder)都公開向傳媒說,全黨百分百支持施海法,藍圖不能再作修改。他們還警告,施海法可能在18日一個預定會出席的公開場合中,自行發佈這份文件。
在德國的政治制度,內閣部長的權力很大,如果政策完全屬該部門的職權範圍,部長的確可以隨時作出任何決定,而毋須經內閣通過,甚至總理反對也阻止不到,而這份移民新政策的文件便屬這類決定,施海法只需在部門內下達正式命令,邊境人員就要開始執行這項具爭議的措施。
因此,CSU變相向默克爾發出通牒,必須在18日或之前讓步。如果施海法當天真的自行發佈新政策,默克爾只有2個選擇:1、什麼都不做,任由施海法執行這項政策,但變相承認各部長可以隨意推行自己喜歡的措施,等同架空自己,變成毫無權力的總理;2、炒掉施海法,但CSU就會退出內閣,連帶CDU/CSU黨團也分裂成2個黨團,而只有CDU及社民黨(SPD)的話,在國會不過半數,意味要麼默克爾只能領導少數派政府勉強執政至2021年下次大選前,否則默克爾第4內閣倒台,提前大選。
因此,德國政壇都在說,CDU/CSU聯盟面對很大的分裂風險。
施海法——或CSU整體——就移民問題越來越強硬,在於他們今年10月就要面對拜仁州議會選舉,移民問題令極右的另一選項黨(AfD)獲得不少支持,搶走保守派票源,CSU有機會不能在州議會中單獨獲過半數議席,不能再獨自組成政府。(註:已修改,原本寫逾半世紀都是單獨執政,但網友指正在2008年已試過)
近期德國又爆出2宗涉及移民政策的醜聞。聯邦移民及難民署(BAMF)在不萊梅的辦公室被揭發,有職員曾涉嫌收賄而批出政庇申請,而且在另外一些個案中,該辦公室明顯是知道申請者有極端主義組織連繫下,仍接納對方以難民身份居住德國。
另外,一名14歲少女在5月下旬被殺,屍體在6月初被發現,當局很快就發現是一名伊拉克庫爾德族的政庇申請青年所為,很快就由伊拉克引渡回國。這名青年早在2016年就被確定申請難民身份失敗,但上訴程序拖了2年,期間仍居留德國,直到姦殺了那名14歲少女後不久,才匆匆與家人逃回伊拉克。
2宗事件都加深了德國人對現有難民政策的不滿,CSU有很大壓力要在移民政策上採取更強硬的姿態,否則很難阻止在10月州選中挫敗(或慘勝,畢竟CSU應該仍能保住第一大黨的地位)。
近日奧地利總理庫茨(Sebastian Kurz)提出,奧地利、德國和意大利應建立加強打擊非法移民的聯盟(很奇怪地,他稱這個聯盟為「軸心」),默克爾抱猶豫態度,施海法立即公開支持,也是向默克爾施壓、向拜仁保守派選民表態的方法之一。
在整個CDU/CSU內部對移民問題的立場中,默克爾已越來越被孤立,CDU中也有不少人是支持CSU的立場。未必是那麼嚴厲,但至少認為要收緊移民政策,覺得默克爾即使已修改了她2015年時的立場,但仍然未足夠。不過,CSU在這次爭拗中似乎「玩大咗」,以CDU/CSU分家及公開挑戰總理權威來向默克爾施壓,這令很多CDU人都不能接受,覺得一定要公開聲援自己的領袖,反令處於下風的默克爾突然獲人撐腰,可反挑戰施海法屈服。
CDU及CSU在70年代也試過嚴重爭拗,當時CDU的領袖正是默克爾的師傅科爾(Helmut Kohl)。當時CDU/CSU是反對黨,CSU嫌科爾立場太中間,甚至有點像自由派,因此CSU領袖施特勞斯(Franz Josef Strauss)一直跟科爾不咬弦,到1976年大選,CDU/CSU未能奪回執政權後,施特勞斯決定正式反面,另組CSU國會黨團,並揚言在拜仁以外的其他州也成立支部,不再只局限在拜仁州參選。不過,科爾威脅CDU日後也會在拜仁州參選各級議會後,CSU立即退讓,很快就重組單一黨團,而作為交換,科爾同意在下一次聯邦大選(1980年)中,把CDU/CSU的總理候選人讓給斯特勞斯,是史上僅有2次由CSU領袖擔任總理候選人的其中一次(另一次是2002年,當時默克爾讓給CSU的施托伊伯Edmund Stoiber)。
以史為鑑的話,今次默克爾與施海法硬碰硬,有德國傳媒形容是CSU要從默克爾手上,搶回對保守派的定義,主導保守派應該有什麼政策主張和意識形態。
而又以史為鑑的話,如果默克爾可以確保CDU的黨友全力支持自己的話,CSU一定要讓步,否則CDU真的踩入拜仁參選的話,CSU面對的打擊較目前票源流失至AfD更大。
估計未來幾天兩黨還會密集談判,究竟CDU/CSU會否分家,或者是默克爾及施海法該要讓步,還要看未來數天的發展。
延伸閱讀:
DW相關報導:Bavarian conservative CSU defies Angela Merkel on migration policy
2016年本博文章:只有他能阻止默克爾連任
爭拗導火線是CSU黨魁、聯邦政府「內政、建設及社區部長」(Der Bundesminister des Innern, für Bau und Heimat)施海法(Horst Seehofer;照片右,照片來自法新社)想推出全新移民政策的藍圖,但被默克爾卡住。這份藍圖中,措施包括下令邊境人員,如果入境人士尋求申請政治庇護,而該人士已在其他歐盟國家申請過政庇,或是之前已被德國否決了政庇申請,可拒絕這類人士入境。不過,默克爾反對,認為這違反歐盟有關人員在成員國之間自由流動的原則,令這份原本應在12日公佈的文件到現在仍未能正式發表。
二人在13日晚又再開會,但仍未有共識。CDU及CSU兩黨的議員在14日早上為此分別召開黨內會議,震驚德國政壇,因為CDU及CSU在聯邦議會中屬單一議會黨團,儘管在架構上是2個不同的黨,但兩黨國會議員在國會商討日常議會運作時,一向是一同開會,對上一次要分開開會已要數到1999年,因此這次分開2個黨團來開會,顯示兩黨分歧十分嚴重。由於兩黨忙於處理內部爭拗,連國會當天運作也受影響,部份會議要取消。
兩黨各自開會後,決定繼續企硬,各自力挺自己的領袖。CDU國會議員表示,支持默克爾的立場,應該待歐盟峰會6月底舉行,以及默克爾在未來兩週不斷跟歐盟國家商討,看看能否在泛歐層面制訂出處理移民湧入的問題,真的沒有成果,才再推出施海法的措施。這個立場是連在移民政策上一直抨擊默克爾的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也支持。已「升上神枱」、目前擔任聯邦議會議長的CDU元老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都在CDU內部會議發言,為默克爾護航,向黨友強調CDU一向是親歐,不能支持一些可能削弱歐盟團結的政策。
CSU同樣全力支持施海法,該黨重量級人馬,包括CSU在國會的領袖杜布林(Alexander Dobrindt)以及拜仁州(Bayern / Bavaria)州長索德(Markus Söder)都公開向傳媒說,全黨百分百支持施海法,藍圖不能再作修改。他們還警告,施海法可能在18日一個預定會出席的公開場合中,自行發佈這份文件。
在德國的政治制度,內閣部長的權力很大,如果政策完全屬該部門的職權範圍,部長的確可以隨時作出任何決定,而毋須經內閣通過,甚至總理反對也阻止不到,而這份移民新政策的文件便屬這類決定,施海法只需在部門內下達正式命令,邊境人員就要開始執行這項具爭議的措施。
因此,CSU變相向默克爾發出通牒,必須在18日或之前讓步。如果施海法當天真的自行發佈新政策,默克爾只有2個選擇:1、什麼都不做,任由施海法執行這項政策,但變相承認各部長可以隨意推行自己喜歡的措施,等同架空自己,變成毫無權力的總理;2、炒掉施海法,但CSU就會退出內閣,連帶CDU/CSU黨團也分裂成2個黨團,而只有CDU及社民黨(SPD)的話,在國會不過半數,意味要麼默克爾只能領導少數派政府勉強執政至2021年下次大選前,否則默克爾第4內閣倒台,提前大選。
因此,德國政壇都在說,CDU/CSU聯盟面對很大的分裂風險。
施海法——或CSU整體——就移民問題越來越強硬,在於他們今年10月就要面對拜仁州議會選舉,移民問題令極右的另一選項黨(AfD)獲得不少支持,搶走保守派票源,CSU有機會不能在州議會中單獨獲過半數議席,不能再獨自組成政府。(註:已修改,原本寫逾半世紀都是單獨執政,但網友指正在2008年已試過)
近期德國又爆出2宗涉及移民政策的醜聞。聯邦移民及難民署(BAMF)在不萊梅的辦公室被揭發,有職員曾涉嫌收賄而批出政庇申請,而且在另外一些個案中,該辦公室明顯是知道申請者有極端主義組織連繫下,仍接納對方以難民身份居住德國。
另外,一名14歲少女在5月下旬被殺,屍體在6月初被發現,當局很快就發現是一名伊拉克庫爾德族的政庇申請青年所為,很快就由伊拉克引渡回國。這名青年早在2016年就被確定申請難民身份失敗,但上訴程序拖了2年,期間仍居留德國,直到姦殺了那名14歲少女後不久,才匆匆與家人逃回伊拉克。
2宗事件都加深了德國人對現有難民政策的不滿,CSU有很大壓力要在移民政策上採取更強硬的姿態,否則很難阻止在10月州選中挫敗(或慘勝,畢竟CSU應該仍能保住第一大黨的地位)。
近日奧地利總理庫茨(Sebastian Kurz)提出,奧地利、德國和意大利應建立加強打擊非法移民的聯盟(很奇怪地,他稱這個聯盟為「軸心」),默克爾抱猶豫態度,施海法立即公開支持,也是向默克爾施壓、向拜仁保守派選民表態的方法之一。
在整個CDU/CSU內部對移民問題的立場中,默克爾已越來越被孤立,CDU中也有不少人是支持CSU的立場。未必是那麼嚴厲,但至少認為要收緊移民政策,覺得默克爾即使已修改了她2015年時的立場,但仍然未足夠。不過,CSU在這次爭拗中似乎「玩大咗」,以CDU/CSU分家及公開挑戰總理權威來向默克爾施壓,這令很多CDU人都不能接受,覺得一定要公開聲援自己的領袖,反令處於下風的默克爾突然獲人撐腰,可反挑戰施海法屈服。
CDU及CSU在70年代也試過嚴重爭拗,當時CDU的領袖正是默克爾的師傅科爾(Helmut Kohl)。當時CDU/CSU是反對黨,CSU嫌科爾立場太中間,甚至有點像自由派,因此CSU領袖施特勞斯(Franz Josef Strauss)一直跟科爾不咬弦,到1976年大選,CDU/CSU未能奪回執政權後,施特勞斯決定正式反面,另組CSU國會黨團,並揚言在拜仁以外的其他州也成立支部,不再只局限在拜仁州參選。不過,科爾威脅CDU日後也會在拜仁州參選各級議會後,CSU立即退讓,很快就重組單一黨團,而作為交換,科爾同意在下一次聯邦大選(1980年)中,把CDU/CSU的總理候選人讓給斯特勞斯,是史上僅有2次由CSU領袖擔任總理候選人的其中一次(另一次是2002年,當時默克爾讓給CSU的施托伊伯Edmund Stoiber)。
以史為鑑的話,今次默克爾與施海法硬碰硬,有德國傳媒形容是CSU要從默克爾手上,搶回對保守派的定義,主導保守派應該有什麼政策主張和意識形態。
而又以史為鑑的話,如果默克爾可以確保CDU的黨友全力支持自己的話,CSU一定要讓步,否則CDU真的踩入拜仁參選的話,CSU面對的打擊較目前票源流失至AfD更大。
估計未來幾天兩黨還會密集談判,究竟CDU/CSU會否分家,或者是默克爾及施海法該要讓步,還要看未來數天的發展。
延伸閱讀:
DW相關報導:Bavarian conservative CSU defies Angela Merkel on migration policy
2016年本博文章:只有他能阻止默克爾連任
CSU係2008年冇過半,要同FDP聯合內閣執政
回覆刪除謝謝指正
刪除咁CSU宜家咁驚就真係好on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