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英國7月4日國會大選,執政保守黨選情惡劣,支持度低迷,很多人討論「1993加拿大大選」會否重演?
如果必須二選一的話,我會猜「不會」。
加拿大和英國都是實行 first-past-the-post 制度,每個選區選出一名議員,得票最多者便告當選,沒有比例代表制成份,這個制度的特點是大黨有優勢,他們獲得的議席較其得票比例高。這不只是對第一大黨(即執政黨)有利,第二大黨其實都有好處,例如英國的全國得票計第三大黨(現時的自民黨,80年代的社民黨)即使得票有時跟第二大黨相差不多,但議席數目卻少到像一個微型政黨,想像不到原來他們全國得票這麼高。
這也解釋了為何加拿大保守黨的「亡黨」這麼震撼,因為這是全球所有實施FPTP的西敏寺議會制國家中,唯一一次同類案例。
加拿大保守黨當年的情況跟英國保守黨有很大分別——加拿大當時地方主義興起,魁北克省冒起魁獨魁人政團(BQ),加西4省(卑詩、亞省、沙省和曼省)出現改革黨(well,又叫做「改革黨」),不滿魁省擁有太多權力,質疑保守黨政策不夠右派。票倉安省及大西洋省份則是正常政黨鐘擺,支持保守黨的選區變成改為支持自由黨。
這出現很難出現的現象:一個大黨在全部地區都變成最多只能是第二的政黨,保守黨便變成上面提及FPTP的「全國第三大黨」,全國得票數字其實尚可,但就是找不到一個地區當冠軍,於是議席數目崩潰。如果不是魁省和加西各自有一個強勢政黨成功跟保守黨搶票,總有一個地區是選民寧死不投自由黨的,例如加西,保守黨仍可依賴這個地區的議席作為緩衝,有機會重整旗鼓。
這種情況未見在英國出現。保守黨在蘇格蘭近乎全滅的情況早在1997大選已出現,而且蘇格蘭議席數目不多,上述魁省的現象不會出現;夾擊保守黨的改革黨和自民黨未能在一個地區佔優,這跟加拿大改革黨也不同。
如果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仍可做到當年加拿大總理 Kim Campbell 替自己政黨「亡黨」的地步,他將可在英國歷史佔一重要席位。
要討論「亡黨」的話,一海之隔的法國「馬克龍陣營」似乎較英國保守黨更大機會在國會選舉中遭殲滅。
英國7月4日國會大選,執政保守黨選情惡劣,支持度低迷,很多人討論「1993加拿大大選」會否重演?
如果必須二選一的話,我會猜「不會」。
加拿大和英國都是實行 first-past-the-post 制度,每個選區選出一名議員,得票最多者便告當選,沒有比例代表制成份,這個制度的特點是大黨有優勢,他們獲得的議席較其得票比例高。這不只是對第一大黨(即執政黨)有利,第二大黨其實都有好處,例如英國的全國得票計第三大黨(現時的自民黨,80年代的社民黨)即使得票有時跟第二大黨相差不多,但議席數目卻少到像一個微型政黨,想像不到原來他們全國得票這麼高。
這也解釋了為何加拿大保守黨的「亡黨」這麼震撼,因為這是全球所有實施FPTP的西敏寺議會制國家中,唯一一次同類案例。
加拿大保守黨當年的情況跟英國保守黨有很大分別——加拿大當時地方主義興起,魁北克省冒起魁獨魁人政團(BQ),加西4省(卑詩、亞省、沙省和曼省)出現改革黨(well,又叫做「改革黨」),不滿魁省擁有太多權力,質疑保守黨政策不夠右派。票倉安省及大西洋省份則是正常政黨鐘擺,支持保守黨的選區變成改為支持自由黨。
這出現很難出現的現象:一個大黨在全部地區都變成最多只能是第二的政黨,保守黨便變成上面提及FPTP的「全國第三大黨」,全國得票數字其實尚可,但就是找不到一個地區當冠軍,於是議席數目崩潰。如果不是魁省和加西各自有一個強勢政黨成功跟保守黨搶票,總有一個地區是選民寧死不投自由黨的,例如加西,保守黨仍可依賴這個地區的議席作為緩衝,有機會重整旗鼓。
這種情況未見在英國出現。保守黨在蘇格蘭近乎全滅的情況早在1997大選已出現,而且蘇格蘭議席數目不多,上述魁省的現象不會出現;夾擊保守黨的改革黨和自民黨未能在一個地區佔優,這跟加拿大改革黨也不同。
如果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仍可做到當年加拿大總理 Kim Campbell 替自己政黨「亡黨」的地步,他將可在英國歷史佔一重要席位。
要討論「亡黨」的話,一海之隔的法國「馬克龍陣營」似乎較英國保守黨更大機會在國會選舉中遭殲滅。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