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首相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中照片)面對更大的下台壓力,她周三被揭發跟柬埔寨前首相洪森(Hun Sen)通電話時稱,目前處理泰柬邊境爭議的泰軍第二軍區總指揮 Boonsin Padklang(右照片)是「現屆政府的反對者」。近日已跟貝東丹及對方所屬的為泰黨不和的內政大臣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左照片)周三晚順勢宣佈,帶領他領導的泰自豪黨(Bhumjaithai)退出內閣
瑞士在5日的公投中,大比數否決「基本收入」方案,反對國民不用工作也可從政府收到金錢。儘管大家早知這議案會被否決,但國際傳媒都大篇幅報導。
大家的感覺是,連這種「激進福利」方案也能登上公投中,瑞士真的很「進步派」哦!不過,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公投所顯示的另一面其實是,瑞士人在經濟議題上是極端保守。
大家或者覺得,給你錢也不要,瑞士人真的「理性」。不過,RTS便列舉了多項改善勞工權利的公投,同樣遭大比數否決,或是爭取多年才成功,可見與其說是「理性」,倒不如說瑞士「保守」。或者,用RTS的說法,那是「工作在瑞士社會擁有神性地位」。
近年瑞士已有不少這類公投遭否決,例如2014年同樣曾引起國際關注的月薪4000瑞郎最低工資,或是2012年的有薪假期由4週增至6週的公投。
歷史上,更多這類公投遭否決。瑞士自1924年多次就削減工時公投,全部遭否決;由1978年至今已7度否決降低退休年齡;最誇張的是女性懷孕產假,自1945年憲法寫入懷孕婦女應獲權益後,瑞士人至少4度否決產假(瑞士婦女當時要以病假來頂替),要去到2004年才通過給予產假,前後用了60年時間。倒是2010年很成功通過削減失業救濟金。
另一個可顯示瑞士保守一面的是移民問題,跟上述的經濟/福利議題一樣,瑞士人多次在公投中都顯示他們在這議題是保守的,甚至可以說內向、封閉,包括通過要求撤回歐盟公民可自由進出瑞士的安排,更引起國際關注的是禁止興建傳統圓頂式的清真寺。事實上,今次反對「基本收入」的理據中,便包括了阻止移民,擔心這措施會吸引外國人湧入來白拿福利。
瑞士政治給人的感覺是沉悶,而「沉悶」、「穩定」同樣意味,瑞士人極度不喜歡隨意對他們的制度及生活作出變動。這點其實是吊詭的,因為儘管我上面不斷說瑞士人保守、封閉,好像說他們十分排外,但移民佔瑞士居住人口的比例是十分高的,有很多國際組織及企業在瑞士營運,在某些方面,瑞士是十分國際及外向的。
若明白瑞士的保守性,那就會明白,為何提出「基本收入」的組織仍認為這次公投已算成功,因為他們至少能令保守的瑞士人聽聽這主張背後的理念,推動了相關討論。
[文首照片來自Swissinfo,是支持「基本收入」人士的造勢遊行]
大家的感覺是,連這種「激進福利」方案也能登上公投中,瑞士真的很「進步派」哦!不過,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公投所顯示的另一面其實是,瑞士人在經濟議題上是極端保守。
大家或者覺得,給你錢也不要,瑞士人真的「理性」。不過,RTS便列舉了多項改善勞工權利的公投,同樣遭大比數否決,或是爭取多年才成功,可見與其說是「理性」,倒不如說瑞士「保守」。或者,用RTS的說法,那是「工作在瑞士社會擁有神性地位」。
近年瑞士已有不少這類公投遭否決,例如2014年同樣曾引起國際關注的月薪4000瑞郎最低工資,或是2012年的有薪假期由4週增至6週的公投。
歷史上,更多這類公投遭否決。瑞士自1924年多次就削減工時公投,全部遭否決;由1978年至今已7度否決降低退休年齡;最誇張的是女性懷孕產假,自1945年憲法寫入懷孕婦女應獲權益後,瑞士人至少4度否決產假(瑞士婦女當時要以病假來頂替),要去到2004年才通過給予產假,前後用了60年時間。倒是2010年很成功通過削減失業救濟金。
另一個可顯示瑞士保守一面的是移民問題,跟上述的經濟/福利議題一樣,瑞士人多次在公投中都顯示他們在這議題是保守的,甚至可以說內向、封閉,包括通過要求撤回歐盟公民可自由進出瑞士的安排,更引起國際關注的是禁止興建傳統圓頂式的清真寺。事實上,今次反對「基本收入」的理據中,便包括了阻止移民,擔心這措施會吸引外國人湧入來白拿福利。
瑞士政治給人的感覺是沉悶,而「沉悶」、「穩定」同樣意味,瑞士人極度不喜歡隨意對他們的制度及生活作出變動。這點其實是吊詭的,因為儘管我上面不斷說瑞士人保守、封閉,好像說他們十分排外,但移民佔瑞士居住人口的比例是十分高的,有很多國際組織及企業在瑞士營運,在某些方面,瑞士是十分國際及外向的。
若明白瑞士的保守性,那就會明白,為何提出「基本收入」的組織仍認為這次公投已算成功,因為他們至少能令保守的瑞士人聽聽這主張背後的理念,推動了相關討論。
[文首照片來自Swissinfo,是支持「基本收入」人士的造勢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