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越南遭徵46%「對等關稅」 Adidas Puma 齊挫逾11% 渣打滙控跑輸英國大市

川普美國時間星期三4月2日下午宣佈「對等關稅」細節,全球股市翌日急挫,不妨以4月3日歐洲股市表現來看看,關稅對歐洲有什麼影響。

莫里哀與沙士比亞大戰

法國國民議會在23日通過,允許公立大學可推出更多「以外語教授」的課程。議案仍待參院審議等立法過程,但一般估計,國民議會已是最難過的一關,這條名為「菲奧拉索法案」的高等教育整體改革法案(菲奧拉索是以高等教育部長Genevieve Fioraso命名)已形同通過了。

「以外語教授」,其實即是用英語上課。總不會有法國大學推出以國語或日語教授的課堂吧??法國一向自覺文化獨特,對「英語入侵」尤其敏感。可想而知,整個高教改革中,最惹來爭議的是「英語課程」,這被形容為「莫里哀與沙士比亞大戰」。


在法律上,法國目前對高等學院的授課語言有嚴格規限。1994年,法國推出「圖邦法案」(以另一名部長命名的法案,這次是文化部長Jacques Toubon),規定在多個場合必須只能用法語,例如廣告(情形跟魁北克省對招牌要求必須只有法語、包括唐人街店舖都不能有中文一樣)。而根據法案,在法國,學校授課、考試及論文必須為法語。

當然,圖邦法案有豁免情況,包括教育機構的語言使用。菲奧拉索法案就是把豁免擴大至2種情況:1、跟外國大學合作的課程下的課堂;2、在歐盟框架下的課程的課堂(歐盟有一些計劃鼓勵歐盟成員國學生到其他成員國的大學交流,例如Erasmus)。

很容易估到,法國政府推出這項條文,目的是吸引海外交流生,讓大學變得更國際化,云云。這令我想起,N年前(仍是劉遵義年代)的中文大學也曾出現學校要求各學院推出更多英語課程的爭拗,不少人不滿「英語=國際化」的思維。

菲奧拉索幾天前反擊,表示不少精英高等學院其實都已有不少課程以英語教授,為何大家--包括那些在這類高等學院畢業的人士--視若目睹?為什麼容忍公立大學可多推出英語課程便受抨擊?她批評反對擴大容許英語課程法例的人是虛偽。

要略為介紹一下法國的高等教育:除了大學,法國還有一些俗稱「高等學院」(grande ecole)的學府,一般只讀約兩年,大部份是十分專門的學院,例如只有政治、工程或個別理科,而不會是大學般大部份是綜合型,學生人數一般也只有約幾百左右。在法國,高等學院才是精英學府,反而大部份公立大學(除了「巴黎第X大學」等個別幾間著名的大學)反而是次選。因此便有了菲奧拉索上述指反對法案的人是「只准自己及兒女可讀英語課程、其他窮人便不能有這樣權利」的精英。

事實上,普遍反對這做法的是右派,左派(除了共產黨)則普遍支持,包括極左報章《解放報》,近日便有了上面那張全英語的頭版撐法案。(這很有趣,因為在上述的中大英文教學爭議,印象中倒是左翼的反對增加英語課程,支持的是偏向右派自由市場主義。

技術上,政府這次放寬大學的教學語言,亦可說是回應大學的要求。基本上,大學在圖邦法案定立時便已表明反對。近年,以工程、理科、經濟及商科面對最大壓力,因為英語差不多已成為科研的國際語言,不少研究教授都是只懂英語,因此這類學科便大呻很難在國際聘請人才,亦很難招攬國際研究員/學生。

不少高等學院其實都在打擦邊球,推出了不少英語教授的課程。因此,這次修法,某程度只是把已成現實的情況合法化。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Patreon文章】原來曼谷有要求大廈防震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也門轟炸計劃chat group誤add雜誌老總 范斯:討厭又要拯救歐洲

美國《大西洋》雜誌 總編輯 Jeffrey Goldberg 星期一爆料 ,表示不知道為什麼被加入一個美國高官討論轟炸也門叛軍 Houthi 的 Signal chat group,讓他在轟炸前2小時便知道有這個行動。

美制裁林定國、蕭澤頤、區志光、董經緯、王忠巡、趙詠蘭共6人 稱港執法部門有時叫美方直接接觸中國對口單位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4月1日凌晨2時24分;已更新了中國香港政府的回應聲明】 美國政府 3月31日宣佈「川普2.0」首次制裁香港高官的措施 ,涉及6名官員,包括據報快將退休的警務處長蕭澤頤。

英皇治癌現副作用 取消周五伯明翰行程

白金漢宮 星期四晚宣佈 ,英皇查理斯三世因為癌症治療出現臨時副作用,當天較早時曾短暫入院治療,雖然已經返回克拉倫斯宮(Clarence House)處理公務,但需要取消星期五出訪伯明翰的行程。

瑪蓮勒龐挪用公款罪成 判囚2年即時DQ參選權5年 恐無緣角逐2027總統大選

【文章上載於法國時間31日中午12時48分;文章已更新,修改了瑪蓮勒龐需要辭去議員職務的錯誤內容】 法國巴黎一個法院星期一 上午裁定極右國民聯盟(RN)領袖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等25人挪用歐洲議會公帑的罪名成立 ,並裁定全部25名罪成的人士褫奪擔任公職權利,其中瑪蓮勒龐被重判DQ擔任公職資格達5年,這項判罰即時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