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美國時間星期三4月2日下午宣佈「對等關稅」細節,全球股市翌日急挫,不妨以4月3日歐洲股市表現來看看,關稅對歐洲有什麼影響。
醜話先說:出發前做過資料搜集,無論是香港或是外國,不少遊記都指,以旅遊而言,聖地牙哥是一個悶透的城市。親身來過,可以說:果然名不虛傳。
悶,主要因為這個城市十分「平凡」,街景遠不如布宜諾斯艾利斯有氣派,亦不似不少南美城市有很多塗上七彩顏色或有殖民地時代的建築。另外,聖地牙哥沒有很明顯、很著名的地標,如里約熱內盧剛被雷擊劈斷手指的耶穌像。因此,如果純粹走在街頭,或隨便去一些博物館,會覺得聖地牙哥市內是十分悶的。
不過,如果掌握遊聖地牙哥的兩個密碼,就會發現聖地牙哥也有它的樂趣。其中一個便是詩歌。
大家應該都認識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o),但事實是,智利還有另一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是蜜絲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她是歷來首位奪得此殊榮的拉丁美洲人,亦是至今唯一一名拉美女性獲得此獎項。以一個人口約1700萬的國家來說,有2名詩人先後奪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見這個國家的詩歌文化之深厚。
去到聖地牙哥,可到聶魯達的3間故居參觀,3間都已成為博物館。首先,聶魯達是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的家居設計獨特,而且有不少收藏品,即使不懂他的詩歌,當是去「睇樓」以及看看收藏品,都已值得。
3間故居中,最值得去的是「黑島」故居(Isla Negra)。雖然稱為「島」,但這間屋是位於離聖地牙哥約一個半小時巴士路程的一個太平洋小鎮,不是在一個島上。聶魯達大部份時間都在這兒居住,甚至是他死前最後身處的地方,而且是他和妻子合葬墓地的地方。他在詩歌鉅著《一般之歌》(Canto General)中曾寫道:
友伴,請把我葬在黑島,
對着我認識的海,對着每一處粗糙的石地,
以及海浪,我失去的雙眼
將不再看到。
黑島故居亦是3間故居中最大的一間,因此收藏品亦最多,包括船頭女人像、內有船隻的玻璃樽、面具、望遠鏡甚至貝殼。大門口前放了一個火車頭--聶魯達的父親在火車公司工作,因此他對火車有偏愛。另外,聶魯達很喜歡海,這間故居也設計得好像船一樣。在那兒,看著太平洋,幻想一下聶魯達當年就是看著太平下寫詩,十分寫意。
上一篇post寫過,聖地牙哥每天溫差達20度,但黑島的夏天不會有這麼大的溫差。智利沿岸有洪堡洋流(Humboldt Current),是由南極一路沿南美洲西岸向北移動的寒冷洋流,因此這兒的海水十分冷,連帶海風也十分冰冷,因此沿岸即使在夏天也十分涼快。
聶魯達在聖地牙哥市內亦有一間居所,這間故居亦有較多關於他與第三任妻子關係的展示。這間屋名為La Chascona,西班牙文是「亂髮」的意思,意指其妻子的頭髮。
第三間聶魯達故居在城鎮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在聖地牙哥以北約一個半小時車程。這間屋層高,是聶魯達與一位雕塑家友人一同購入,雕塑家及其丈夫住一、二樓,三至頂樓由聶魯達擁有,因此聶魯達的家的門口是在二樓的。
之前說過蜜絲特拉爾,有趣的是,聶魯達在年少時期曾在中部城鎮特木科(Temuco)跟蜜絲特拉爾相遇,聶魯達仍是嶄露頭角、在文學刊物投稿的小伙子,蜜絲特拉爾則在當地教書。我沒有去特木科,但似乎特木科也是很新近才發展出聶魯達旅遊點,主要跟火車有關(聶魯達當年住在那兒,主要因為父親被火車公司調至該市工作),而有關蜜絲特拉爾的更是沒有(至少我在智利時,看不到特木科市旅遊宣傳以此為賣點),要認識這位女詩人,要到她的故鄉Vicuna走一趟,參觀以她一生為主題的博物館。
說遊聖地牙哥(以至智利城鎮)需要對智利詩歌略知一二,除了因為有聶魯達故居可參觀,還因為智利不少咖啡室、酒吧和餐廳的牆都寫上智利詩人的詩句作裝飾,若果略懂一二,對投入氣氛有幫助。
除了詩歌,聖地牙哥不少咖啡室和酒吧還滲著另一個主題,必須略知這方面的歷史才可投入,這個稍後才寫。
悶,主要因為這個城市十分「平凡」,街景遠不如布宜諾斯艾利斯有氣派,亦不似不少南美城市有很多塗上七彩顏色或有殖民地時代的建築。另外,聖地牙哥沒有很明顯、很著名的地標,如里約熱內盧剛被雷擊劈斷手指的耶穌像。因此,如果純粹走在街頭,或隨便去一些博物館,會覺得聖地牙哥市內是十分悶的。
不過,如果掌握遊聖地牙哥的兩個密碼,就會發現聖地牙哥也有它的樂趣。其中一個便是詩歌。
大家應該都認識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o),但事實是,智利還有另一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是蜜絲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她是歷來首位奪得此殊榮的拉丁美洲人,亦是至今唯一一名拉美女性獲得此獎項。以一個人口約1700萬的國家來說,有2名詩人先後奪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見這個國家的詩歌文化之深厚。
去到聖地牙哥,可到聶魯達的3間故居參觀,3間都已成為博物館。首先,聶魯達是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的家居設計獨特,而且有不少收藏品,即使不懂他的詩歌,當是去「睇樓」以及看看收藏品,都已值得。
3間故居中,最值得去的是「黑島」故居(Isla Negra)。雖然稱為「島」,但這間屋是位於離聖地牙哥約一個半小時巴士路程的一個太平洋小鎮,不是在一個島上。聶魯達大部份時間都在這兒居住,甚至是他死前最後身處的地方,而且是他和妻子合葬墓地的地方。他在詩歌鉅著《一般之歌》(Canto General)中曾寫道:
友伴,請把我葬在黑島,
對着我認識的海,對着每一處粗糙的石地,
以及海浪,我失去的雙眼
將不再看到。
黑島故居亦是3間故居中最大的一間,因此收藏品亦最多,包括船頭女人像、內有船隻的玻璃樽、面具、望遠鏡甚至貝殼。大門口前放了一個火車頭--聶魯達的父親在火車公司工作,因此他對火車有偏愛。另外,聶魯達很喜歡海,這間故居也設計得好像船一樣。在那兒,看著太平洋,幻想一下聶魯達當年就是看著太平下寫詩,十分寫意。
上一篇post寫過,聖地牙哥每天溫差達20度,但黑島的夏天不會有這麼大的溫差。智利沿岸有洪堡洋流(Humboldt Current),是由南極一路沿南美洲西岸向北移動的寒冷洋流,因此這兒的海水十分冷,連帶海風也十分冰冷,因此沿岸即使在夏天也十分涼快。
聶魯達在聖地牙哥市內亦有一間居所,這間故居亦有較多關於他與第三任妻子關係的展示。這間屋名為La Chascona,西班牙文是「亂髮」的意思,意指其妻子的頭髮。
第三間聶魯達故居在城鎮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在聖地牙哥以北約一個半小時車程。這間屋層高,是聶魯達與一位雕塑家友人一同購入,雕塑家及其丈夫住一、二樓,三至頂樓由聶魯達擁有,因此聶魯達的家的門口是在二樓的。
之前說過蜜絲特拉爾,有趣的是,聶魯達在年少時期曾在中部城鎮特木科(Temuco)跟蜜絲特拉爾相遇,聶魯達仍是嶄露頭角、在文學刊物投稿的小伙子,蜜絲特拉爾則在當地教書。我沒有去特木科,但似乎特木科也是很新近才發展出聶魯達旅遊點,主要跟火車有關(聶魯達當年住在那兒,主要因為父親被火車公司調至該市工作),而有關蜜絲特拉爾的更是沒有(至少我在智利時,看不到特木科市旅遊宣傳以此為賣點),要認識這位女詩人,要到她的故鄉Vicuna走一趟,參觀以她一生為主題的博物館。
說遊聖地牙哥(以至智利城鎮)需要對智利詩歌略知一二,除了因為有聶魯達故居可參觀,還因為智利不少咖啡室、酒吧和餐廳的牆都寫上智利詩人的詩句作裝飾,若果略懂一二,對投入氣氛有幫助。
除了詩歌,聖地牙哥不少咖啡室和酒吧還滲著另一個主題,必須略知這方面的歷史才可投入,這個稍後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