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歐羅巴與以色列的恩怨情仇(二之一)

不妨將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的文章《To Israel with hate-and guilt》抄一次,這篇文章要探討的是:為什麼歐洲各國在中東問題上,較為親阿拉伯、不支持以色列呢?

文章以以色列近日轟炸黎巴嫩事件為例,指出很多歐洲國家都批評以色列的行動,不像美國般只呼籲以色列克制,並強調真主黨才是問題的罪魁禍首。文章並舉出Pew民調機構2006年年初的調查,在以巴衝突中,美國近半受訪者支持以色列,只有一成多一點支持巴方;但在歐洲,情況截然不同:
    支持以色列    支持巴方
德國     近四成        近兩成
英國     兩成半        近三成
西班牙    一成         多於三成
法國     近四成        近四成

就算在2006年年初,武裝組織哈馬斯贏得巴勒斯坦大選後,歐盟初時雖如美國要求哈馬斯放棄消滅以國的主張,才再向巴勒斯坦發放援助,但歐盟最終還是決定發放援助,對哈馬斯立場不算強硬。

究竟以上現象有什麼原因可解釋呢?

第一個想到的原因相信是歐洲潛藏的反猶太主義--德國納粹黨屠殺以致毀滅整個猶太民族雖然極端,但背後憎恨猶太人的思想絕對不是一時一地出現的問題,甚至德國的反猶主義其實在歐洲來說不算最嚴重,中歐、東歐甚至俄羅斯更為嚴重。

不過,《經》文章同時指出,反猶更嚴重的中歐其實都較支持以色列,而且反猶太和反以色列兩者有分別,因而斷定反猶太主義不算是歐洲反以的主因。(但網主認為這因素不能忽略,特別是解釋以色列十分不滿歐洲各國政府和媒體抨擊他們時,除了可能忠言真的逆耳外,以色列認定歐洲反猶也是因素,以色列官員甚至叫歐洲不要「教訓」以色列,直斥北約因科索沃問題而轟炸塞爾維亞所導致的平民傷民比黎巴嫩多出十倍以上)

(待續)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

澤連斯基:至少155中國人替俄作戰 烏軍:有中國人支付2.7萬港元爭取當兵

【文章已更正;此前版本說中國士兵收取30萬盧布報酬的內容是錯誤,應為支付30萬盧布】 烏克蘭就中國籍士兵替俄軍打仗一事發放更多資訊,總統澤連斯基星期三稱至少有155名中國公民在烏克蘭領土協助俄軍攻打烏克蘭。

暫停實施對美報復關稅90天 馮德萊恩:給談判一個機會

歐盟成員國周三才通過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措施,準備下周二實施首批報復關稅,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周四中午突然發表簡短聲明 ,宣佈全部反制美國關稅暫緩實施90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