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上載於法國時間4日晚上8時35分,更新於晚上8時47分】 法國國民議會星期三下午4時半過後開始辯論巴尼耶(Michel Barnier)內閣不信任動議,同日晚上8時左右投票,結果以高達331票贊成通過動議,巴尼耶內閣即時垮台,這是法國第五共和歷來第二次通過到不信任動議,對上一次是1962年,巴尼耶擔任總理僅90天,是第五共和在任最短的閣揆。
續上:
除了反猶主義外,《經濟學人》的文章也提出選民壓力:美國存在勢力龐大的猶太人游說組織AIPAC已人所共知,有調查指這組織對美國政府和國會的影響力數一數二,而該組織涉及干預美國中東政策的「陰謀」更時有所聞;歐洲不但不存在這類猶太人游說組織,更有人口龐大的穆斯林。《經》文認為穆斯在歐洲的影響遠不及猶太人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因而否定這理論。
不過,網主則認為,穆斯林因素在法國外交的影響力不能低估,因為法國擁有全歐洲最大比例的穆斯林人口(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波斯尼亞除外),差不多有一成。我不是在說「穆斯林有這訴求-->穆斯林團結起來在選舉中向政客施壓-->法國當選政客討好他們而有親阿拉伯政策」,而是實際上,當國內有這麼龐大的穆斯林社群時,法國政府便一定要考慮這些人的感受,不單在外交上,在國內政策上也要盡量避免穆斯林感到遭迫害的感受,否則便再爆發2005年年底的穆斯林青年騷亂。
而且,法國跟一些前法國阿拉伯殖民地有特殊感情--特別是施丹(Zinedin Zidane)的家鄉阿爾及利亞,法國較親阿拉伯也不難理解。
《經》文還提及一個因素--一個該文筆者認為最有說服力的因素,就是歐洲左派和右派各自對以色列的看法出現乾坤大挪移。
文章指出,傳統上--最少在1950或1960年代以前,歐洲左右翼對以色列的看法可簡化為「左派-親以VS右派-反以」。文章指在二戰後,歐洲右派為納粹屠殺猶太人感到內疚,開始贖罪,於是轉為支持以色列。網主對此說法有保留,我不太確定現在的歐洲極右和新納粹份子是否真的不反猶,但若以國家論,當年愈要為猶太大屠殺負責的國家,現在愈支持以色列,最明顯是德國。「贖罪論」也頗有說服力。
文章對歐洲左派的看法,網主較為認同。左派傳統上是「反戰,支持弱者」,而以色列在立國前和立國後不久,確實是一個弱者--一個亡國、在全球流浪了二千年的民族,陣腳還未站穩便要面對所有鄰國都口口聲聲說要毀其立身之地的以色列。另外,文章特別提及,以色列在立國之初一直由左翼的工黨執政,這亦是歐洲左派當時支持以色列的原因(也是歐洲左派較熱衷跟北京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
不過,1967年的六日戰爭成為轉捩點,以色列不單大勝所有阿拉伯國家,國土更大幅增加,意味他們「佔領」了一些聯合國決議中不應屬於以色列的土地。以色列由弱者轉為強者,與此同時,以色列的右派也整合成功,成立利庫德集團(Likud),並在1970年代開始不斷執政(*註),以色列已不再是社會主義模範,歐洲左派對以色列也開始失去幻想(disillusioned)。
《經》文最後一句寫道:最少在這方面,大西洋兩岸的差距正在拉闊。是的,畢竟歐洲各國較為「偏左」(英國是異數),短期內也不見會有急劇轉變,即是歐洲跟美國在全球外交熱點之最中東這地方在中期而言,將不斷有爭拗,這也為為何歐美在全球事務合作不能達成共識提供一個解釋。
*註:六日戰爭令以色列人開始迷信戰爭代表成功,也可能是右翼開始不斷勝選的原因,而今次攻擊黎巴嫩未能摧毀真主黨則可能是以色列對阿政策另一轉捩點--這已是歐洲動態範圍以外的後話。
除了反猶主義外,《經濟學人》的文章也提出選民壓力:美國存在勢力龐大的猶太人游說組織AIPAC已人所共知,有調查指這組織對美國政府和國會的影響力數一數二,而該組織涉及干預美國中東政策的「陰謀」更時有所聞;歐洲不但不存在這類猶太人游說組織,更有人口龐大的穆斯林。《經》文認為穆斯在歐洲的影響遠不及猶太人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因而否定這理論。
不過,網主則認為,穆斯林因素在法國外交的影響力不能低估,因為法國擁有全歐洲最大比例的穆斯林人口(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波斯尼亞除外),差不多有一成。我不是在說「穆斯林有這訴求-->穆斯林團結起來在選舉中向政客施壓-->法國當選政客討好他們而有親阿拉伯政策」,而是實際上,當國內有這麼龐大的穆斯林社群時,法國政府便一定要考慮這些人的感受,不單在外交上,在國內政策上也要盡量避免穆斯林感到遭迫害的感受,否則便再爆發2005年年底的穆斯林青年騷亂。
而且,法國跟一些前法國阿拉伯殖民地有特殊感情--特別是施丹(Zinedin Zidane)的家鄉阿爾及利亞,法國較親阿拉伯也不難理解。
《經》文還提及一個因素--一個該文筆者認為最有說服力的因素,就是歐洲左派和右派各自對以色列的看法出現乾坤大挪移。
文章指出,傳統上--最少在1950或1960年代以前,歐洲左右翼對以色列的看法可簡化為「左派-親以VS右派-反以」。文章指在二戰後,歐洲右派為納粹屠殺猶太人感到內疚,開始贖罪,於是轉為支持以色列。網主對此說法有保留,我不太確定現在的歐洲極右和新納粹份子是否真的不反猶,但若以國家論,當年愈要為猶太大屠殺負責的國家,現在愈支持以色列,最明顯是德國。「贖罪論」也頗有說服力。
文章對歐洲左派的看法,網主較為認同。左派傳統上是「反戰,支持弱者」,而以色列在立國前和立國後不久,確實是一個弱者--一個亡國、在全球流浪了二千年的民族,陣腳還未站穩便要面對所有鄰國都口口聲聲說要毀其立身之地的以色列。另外,文章特別提及,以色列在立國之初一直由左翼的工黨執政,這亦是歐洲左派當時支持以色列的原因(也是歐洲左派較熱衷跟北京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
不過,1967年的六日戰爭成為轉捩點,以色列不單大勝所有阿拉伯國家,國土更大幅增加,意味他們「佔領」了一些聯合國決議中不應屬於以色列的土地。以色列由弱者轉為強者,與此同時,以色列的右派也整合成功,成立利庫德集團(Likud),並在1970年代開始不斷執政(*註),以色列已不再是社會主義模範,歐洲左派對以色列也開始失去幻想(disillusioned)。
《經》文最後一句寫道:最少在這方面,大西洋兩岸的差距正在拉闊。是的,畢竟歐洲各國較為「偏左」(英國是異數),短期內也不見會有急劇轉變,即是歐洲跟美國在全球外交熱點之最中東這地方在中期而言,將不斷有爭拗,這也為為何歐美在全球事務合作不能達成共識提供一個解釋。
*註:六日戰爭令以色列人開始迷信戰爭代表成功,也可能是右翼開始不斷勝選的原因,而今次攻擊黎巴嫩未能摧毀真主黨則可能是以色列對阿政策另一轉捩點--這已是歐洲動態範圍以外的後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