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委內瑞拉公投 「逾95%」支持擁 Essequibo 主權

委內瑞拉星期日舉行公投, 毫無懸念地大比數通過認為鄰國圭亞那的地區 Essequibo 屬於委內瑞拉 ,令人擔心兩國關係更為緊張。

千元世代

(mileurista已成為一個現象,西班牙更有人為此著書/圖:作者Espido Freire網站

究竟一個大學畢業、甚至擁有碩士學位的年青人,薪金應該有多少?在西班牙,大概是1000歐羅(11828港元,46750新台幣,10814人民幣)或以下,這批22-40歲、高學歷但低薪金的人,在西班牙被稱為「千元者」(mileurista,來自mil/一千、euro/歐羅和ista/XX者後綴詞)。

網主2000年去過西班牙一次,當時市面還在用比塞塔而非歐羅。那時的西班牙物價明顯較香港低,但經過近8年的通脹(而香港又近乎零通脹甚至通縮)後,西班牙物價其實已跟香港差不多了。

mileurista一詞源自一名當時27歲的巴塞羅那女子Carolina Alguacil在2005年向《國家報》(el Pais)投稿《Soy mileurista》一文。她在這篇原是為自己及身旁好友訴訴苦的文章這樣寫道:
”一個mileurista就是那些懂外語、有學士後教育背景、碩士和文憑課程證書的年輕畢業生,而又每月賺少於1000歐羅。他們花了逾三分一薪金在租住房屋上,因為他們喜愛在城市居住和生活。他們無儲蓄、無房子、無車、無孩子,生活只為渡日...活著好像沒有明天。有時感到開心,但已經累了...”
(El mileurista es aquel joven licenciado, con idiomas, posgrados, másters y cursillos (...) que no gana más de 1.000 euros. Gasta más de un tercio de su sueldo en alquiler, porque le gusta la ciudad. No ahorra, no tiene casa, no tiene coche, no tiene hijos, vive al día... A veces es divertido, pero ya cansa (...))

Carolina投稿時可能沒想到,原來上述生活是數以百萬計西班牙人的寫照,而且這現象至今仍存在,成為西班牙大選的議題之一!

根據《國家報》今年2月的一篇報導,單在首都馬德里,除稅前月薪低於1080歐羅(12774港元,50490新台幣,11679人民幣)、亦即最低工資兩倍的人的比例達48%,即150萬馬德里人月薪低1000歐羅。

以此推算,全西班牙有近2000萬人月薪低於1000歐羅,若撇除年老和低學歷的人士,說有逾1000萬名mileurista也不算過份的估計。而且,工會估計,這數字呈有增無減的趨勢。

這種低薪在西班牙十分普遍,不單止網主所修讀的「乞米」科目歐洲研究或語言學遭殃,連醫生、工程師、建築師、律師、心理學家等十分專業的行業也出現這種情況。以路透社2月27日一篇特稿中的Ester Munoz為例,這名29歲、在馬德里一間老人院工作的物理治療師便是月薪1000歐羅。

諷刺的是,Ester已算是幸運的mileurista,因為她至少做回本科。mileurista更主要而獨特的職場問題,是很難找到一份能學以致用、而又屬長期的工作,例如一名生物科學碩士可能須在call centre做一年接線生。

另外,在香港,總有人說年青人第一份工作薪金可低一點,因為遲一點便可有更高職位和薪金,但在西班牙,不少mileurista是十多年都保持在月薪1000歐羅的水平。

西班牙mileurista另一重大問題是住屋。跟香港不同,對西班牙上一代而言,在30歲前已能買樓或最少自己搬出來一個人/或與伴侶居住是常態,但mileurista不單買樓的能力也沒有,連租屋自住也有困難。例如Ester在馬德里suburban租住一個有政府津貼的單位,租金達570歐羅(6742港元,26648新台幣,6164人民幣)。

根據路透社,西班牙人實質工資在過去10年沒有增長過,「新鮮」畢業生工資自2000年起較出現下降,但樓價在過去10年則上升了2倍,一個馬德里1000平方呎單位作價40萬歐羅(473萬港元,1870萬新台幣,433萬人民幣)左右。

有學者認為,這情況形同財富由年輕一代轉移至年長一代,因為公司盈利增加是建基於實質工資停頓。

事實上,這種mileurista情況在香港以至全球都有出現,是普世現象。法國社會學家Louis Chauvel曾寫道,在20世紀窮人包括無學歷的工人、農民和老人,21世紀的窮人則是年青人。

----------
新浪留言
[1]
最近看了一部三十年代老電影《十字街頭》,男主角是和周旋拍《馬路天使》的趙丹。說四個失業大學生的故事。哥們有才華有學位,卻苦無工作,其中一個最後自殺了,其他的選擇勇敢面對,諸如此類。
當然那時戰亂時期(抗日嘛),可以指望戰爭結束,百廢復興。現在歐洲太平盛世,不可同日而語⋯⋯
請問此書有中/英文版嗎?
作者 Mrs.瑞士糖 | 29th Feb 2008 15:19
[2]
個情況好熟口熟面……
好似意大利啵!
是否歐洲國家都系因為用歐元之后都出現這樣的情況??!!
作者 公主娘 | 29th Feb 2008 17:32
[3] Re: Mrs.瑞士糖
好似未聽聞過......
作者 simon/示芒 | 2nd Mar 2008 02:40

[4] Re: 公主娘
我諗南歐問題嚴重一點,因為他們生活成本之前(及現在都)較法國、德國低
作者 simon/示芒 | 2nd Mar 2008 02:41
[5]
月前葡文雜誌 Visão, 地位類似 Times 的, 也有探討這問題. 在葡萄牙這個大學生比例比其他歐盟國較低的地方, 這些大學生仍找不到工作, 要不然就是不斷的 contact work. 他們月入不到一千歐, 又沒有 social security...
call centre 接線生... 叫「call centre 天使」^_^!
作者 J師奶 | 8th Apr 2008 22:37

[6] Re: J師奶
call centre「天使」?個名咁cute?!
作者 simon/示芒 | 10th Apr 2008 04:24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金正恩為母愛偉大灑淚 呼籲婦女提高生育

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 昨天(3日)出席全國母親大會,期間聽取官員報告時落淚【文首影片截圖】,對於母愛的偉大大受感動 ,他還表示女性應提高生育率,協助壯大國家。

參選介紹滿口謊言 美眾議員遭罷免 歷來第6人

美國眾議院 星期五通過把共和黨紐約州3區(長島北岸等地區) 眾議員 George Santos 【文首照片】罷免 ,是美國立國247年以來,第6名遭眾議院驅逐出國會的議員。

BNO人士住哪兒?移英港人失業率僅12%!

一個關注及協助移英港人生活、工作和上學的英國非政府組織「歡迎香港人委員會」(Welcoming Committee for Hong Kongers)上星期發表BNO移英人士居住狀況的調查,外界關注點在報告指出,這批人士的就業率只有52%,不少香港傳媒從而引伸出「一半人冇工開」、甚至「一半人失業」,但其實報告清楚寫明,這些人士的失業率只有12%,雖然這仍明顯較全國失業數字4.3%高2倍左右。

斥廣告商「恐嚇」X 馬斯克:X你啦!

社交平台 X 被指摘在以哈戰爭後充斥反猶言論,連X的老闆馬斯克(Elon Musk)也曾發出認同反猶言論的貼文,惹來廣告商抽廣告。 馬斯克星期三向這些廣告商說:「X你啦!」

沃爾瑪中國入貨比例5年降¼ 印度供應飆逾10倍

路透 引述業界調查數據報道 ,沃爾瑪把供應鏈多元化,增加從印度入貨,減少依賴中國,「Made in China」再不如十多年前般所說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