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網站星期日下午報導 ,只餘下2個月任期的美國總統拜登首度批准,烏克蘭軍隊可動用美國供應的長程導彈 ATACMS(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攻擊俄領土,目前主要用來防衛烏克蘭佔領了的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對付俄朝聯兵。
俄羅斯政府在26日宣佈,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照片左)撤換遠東的濱海邊疆區(Primorsky Krai)政府代理首長,由薩哈林州(Sakhalin Oblast,即庫頁島)州長科熱米亞科(Oleg Kozhemyako,照片右,照片來自克里姆林宮)暫代。出身自濱海區的科熱米亞科已表明會參與該區首長選舉的「第3輪投票」,顯見俄羅斯政府這次是要出動一名重量級政客,來保住這個在遠東極具戰略價值的地區的執政權,確保政府的遠東政策順利執行。
先說背景。普京在2004年取消了地方首長直選,這些首長由他直接委任,但到2012年恢復選舉產生,因為在前一年曾出現大規模反普京示威浪潮,普京於是讓步。多個一級行政區在9月初進行首長選舉,之後又陸續舉行次輪對決投票。
其中在首府是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即海參崴)的濱海邊疆區,16日舉行第二輪投票,代表執政黨統俄黨出選的濱海邊疆代理行政長官塔拉先科(Andrei Tarasenko)以大概0.5%的得票率差距擊敗俄共候選人伊先科(Andrei Ischenko),但受爭議的是,當點票完成了99%時,伊先科仍領先約1.8萬票,但之後點算餘下2萬張選票時,卻竟然出現這些選票全是投給塔拉先科的奇跡情況,令伊先科及外界強烈質疑塔拉先科舞弊。由於點票結果太「戲劇性」,逼得一向親政府的中央選舉委員會也要宣佈這次投票無效,最遲12月中重新舉行對決投票。
由於塔拉先科的聲望已因這次選舉大受打擊,因此他也辭去濱海邊疆代理行政長官的職務;而換上科熱米亞科出任此職,相信是要讓他有「在任」優勢去角逐「第3輪投票」。
科熱米亞科56歲,本身是出生於濱海邊疆,連同這次出任濱海邊疆區代首長,他總共出任過4個一級行政區的首長,是俄羅斯歷來最多,另外3個是阿穆爾州(Amur Oblast)、科里亞克自治區(Koryak Autonomous Okrug,現已合併到堪察加州)和薩哈林州。其中薩哈林州的政績最顯著,當時的州首相因為貪污而被捕,科熱米亞科是臨危受命往該州出任代首長,整頓該州的貪污以至政府效率低問題,最終成功挽回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信心,而他的行政效率也廣受認同。
保住濱海邊疆區地方政府執政權,對普京政權十分重要。在俄羅斯遠東的9個一級行政區中,濱海邊疆是人口最多的一個(大概200萬),並擁有區內最大俄羅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俄羅斯用以介入東北亞外交的重要地區,遠東海軍主要駐紮在這裏。
另一個更加重要的是普京政權要「止血」。在9月這一輪地方首長選舉中,統俄黨已在另一個遠東地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Khabarovsk Krai,即中國古稱的伯力),以大概3比7的得票比率大敗給民族主義政黨自由民主黨;又在中部弗拉基米爾州(Vladimir)同樣輸給自由民主黨。普京政權不想再失去另一個地方政府。而位處西伯利亞南部的卡哈斯共和國(Republic of Khakassia),10月初舉行第二輪投票,統俄黨的候選人臨時退出選舉,令投票變成2個反對黨候選人之爭,據報都是統俄黨恐怕這名候選人不能勝出,因此乾脆退選,減低對普京政權的打擊。
以俄羅斯的環境來說,普京在9月這一輪地選中算是失利,一般解釋是,俄民眾對普京的施政不滿,尤其是提高退休年齡的措施,於是在地選中「出氣」,票投非統俄黨的候選人。
除了全國性現象外,普京的「遠東難題」也再次突顯出來。彭博專欄作家Leonid Bershidsky便發表文章「普京正在失去遠東」,指出普京不能以統治其他地區的手段來處理遠東;RT也發佈了一篇評論文章,談及遠東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俄遠東位處俄羅斯的邊緣地帶,接近中日韓多過接近莫斯科(例如乘飛機住莫斯科也要8小時;符拉迪沃斯托克與莫斯科相距超過6400公里,距離北京卻少於1400公里),這裏的人民一直未能覺得自己是俄羅斯的一部份,加上這裏人口遷出嚴重,經濟發展一般,而鄰近經濟繁榮或是近年增長迅速的中日韓,更令他們覺得自己經濟差,這些因素令俄遠東人比其他俄地區的人民更覺遭中央政府遺棄,一旦施政出問題時更勇於表達不滿。
延伸閱讀:
RT:LibDems crush ruling party rivals in Russian Far East & central regions’ governor elections
俄衛社:普京任命薩哈林州州長科熱米亞科擔任濱海邊疆區代理行政長官
俄衛社:俄議會反對派候選人在兩大地區選舉中獲勝
NHK:極東の知事選で混乱 プーチン大統領に近い知事を代行に
波蘭智庫:Kremlin’s Fight for Regions: New Governor Elected
先說背景。普京在2004年取消了地方首長直選,這些首長由他直接委任,但到2012年恢復選舉產生,因為在前一年曾出現大規模反普京示威浪潮,普京於是讓步。多個一級行政區在9月初進行首長選舉,之後又陸續舉行次輪對決投票。
其中在首府是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即海參崴)的濱海邊疆區,16日舉行第二輪投票,代表執政黨統俄黨出選的濱海邊疆代理行政長官塔拉先科(Andrei Tarasenko)以大概0.5%的得票率差距擊敗俄共候選人伊先科(Andrei Ischenko),但受爭議的是,當點票完成了99%時,伊先科仍領先約1.8萬票,但之後點算餘下2萬張選票時,卻竟然出現這些選票全是投給塔拉先科的奇跡情況,令伊先科及外界強烈質疑塔拉先科舞弊。由於點票結果太「戲劇性」,逼得一向親政府的中央選舉委員會也要宣佈這次投票無效,最遲12月中重新舉行對決投票。
由於塔拉先科的聲望已因這次選舉大受打擊,因此他也辭去濱海邊疆代理行政長官的職務;而換上科熱米亞科出任此職,相信是要讓他有「在任」優勢去角逐「第3輪投票」。
科熱米亞科56歲,本身是出生於濱海邊疆,連同這次出任濱海邊疆區代首長,他總共出任過4個一級行政區的首長,是俄羅斯歷來最多,另外3個是阿穆爾州(Amur Oblast)、科里亞克自治區(Koryak Autonomous Okrug,現已合併到堪察加州)和薩哈林州。其中薩哈林州的政績最顯著,當時的州首相因為貪污而被捕,科熱米亞科是臨危受命往該州出任代首長,整頓該州的貪污以至政府效率低問題,最終成功挽回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信心,而他的行政效率也廣受認同。
保住濱海邊疆區地方政府執政權,對普京政權十分重要。在俄羅斯遠東的9個一級行政區中,濱海邊疆是人口最多的一個(大概200萬),並擁有區內最大俄羅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俄羅斯用以介入東北亞外交的重要地區,遠東海軍主要駐紮在這裏。
另一個更加重要的是普京政權要「止血」。在9月這一輪地方首長選舉中,統俄黨已在另一個遠東地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Khabarovsk Krai,即中國古稱的伯力),以大概3比7的得票比率大敗給民族主義政黨自由民主黨;又在中部弗拉基米爾州(Vladimir)同樣輸給自由民主黨。普京政權不想再失去另一個地方政府。而位處西伯利亞南部的卡哈斯共和國(Republic of Khakassia),10月初舉行第二輪投票,統俄黨的候選人臨時退出選舉,令投票變成2個反對黨候選人之爭,據報都是統俄黨恐怕這名候選人不能勝出,因此乾脆退選,減低對普京政權的打擊。
以俄羅斯的環境來說,普京在9月這一輪地選中算是失利,一般解釋是,俄民眾對普京的施政不滿,尤其是提高退休年齡的措施,於是在地選中「出氣」,票投非統俄黨的候選人。
除了全國性現象外,普京的「遠東難題」也再次突顯出來。彭博專欄作家Leonid Bershidsky便發表文章「普京正在失去遠東」,指出普京不能以統治其他地區的手段來處理遠東;RT也發佈了一篇評論文章,談及遠東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俄遠東位處俄羅斯的邊緣地帶,接近中日韓多過接近莫斯科(例如乘飛機住莫斯科也要8小時;符拉迪沃斯托克與莫斯科相距超過6400公里,距離北京卻少於1400公里),這裏的人民一直未能覺得自己是俄羅斯的一部份,加上這裏人口遷出嚴重,經濟發展一般,而鄰近經濟繁榮或是近年增長迅速的中日韓,更令他們覺得自己經濟差,這些因素令俄遠東人比其他俄地區的人民更覺遭中央政府遺棄,一旦施政出問題時更勇於表達不滿。
延伸閱讀:
RT:LibDems crush ruling party rivals in Russian Far East & central regions’ governor elections
俄衛社:普京任命薩哈林州州長科熱米亞科擔任濱海邊疆區代理行政長官
俄衛社:俄議會反對派候選人在兩大地區選舉中獲勝
NHK:極東の知事選で混乱 プーチン大統領に近い知事を代行に
波蘭智庫:Kremlin’s Fight for Regions: New Governor Elected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