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數以萬計土耳其人23日走上街頭,悼念19日被槍殺身亡的著名亞美尼亞裔編輯丁克(Hrant Dink),靜靜地、徐徐地跟著丁克的棺木。
丁克之死涉及土耳其官方是否承認鄂圖曼帝國一戰期間曾種族屠殺亞美尼亞人的問題,網主此前在《屠殺的定義》已寫過;至於亞美尼亞這個民族和高加索地區國家,大麥餅的《亞美尼亞人的問候語》有頗感性的描寫(要看詳細資料式介紹則可到維基百科或中國外交部網站)。
正當這麼多土耳其人感到震驚,哀悼丁克時,正當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周末稱讚丁克為「這片土地的真正兒子」時,有人開始問:究竟這些感到難過的土耳其人和埃爾多安,是否有份殺死丁克?
《屠殺的定義》曾寫過土耳其有一條罪名,名為「侮辱土耳其國格」(英文為insulting "Turkishness"),丁克正是首名被裁定侮辱土耳其國格罪名成立的人,跟一度被控同一罪名的應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Orhan Pamuk)一樣,丁克反對一錘定音地否定鄂圖曼帝國沒有屠殺過亞美尼亞人的論述。他之前為自己的言論而入獄,現在更賠上自己的生命。
而在丁克之死的背後大氣候,是土耳其近年愈來愈流行的民族主義。當然,「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土耳其一直在如何對待國內少數民族上出現問題,主流土耳其人對庫爾克、亞美尼亞等少數民族的偏見和歧視,較其他國家的歧視少數民族問題嚴重,而亞美尼亞人由於「種族屠殺問題」,以及19世紀末便遺留下來的「亞美尼亞問題」(即當時歐洲列強和談劃地圖時,不知如何處置亞美尼亞人,因而令這個民族流離失所),土亞關係十分惡劣,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甚至至今仍未建立外交關係,有人希望今次事件能成為兩國開始修好談判的契機。
不過,土耳其民族主義近年特別盛行,主因是歐盟就土耳其加入的談判出現阻滯,土耳其認為是歐盟以他們的伊斯蘭身份而歧視他們,因此愈來愈希望「走自己的路」,因而土耳其逐漸以一種上溯鄂圖曼、身兼突厥和伊斯蘭特質的「土耳其身份」為榮,遭殃的就是國內少數民族更受歧視,而本身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在8000萬人口只佔6萬人的亞美尼亞首當其衝。
在土耳其刑法中列為第301條的「侮辱國格」罪成為焦點,除涉及言論自由問題外,客觀上有助長土耳其歧視少數民族的後果。這法例令國家更存在一種氣氛,就是揭出土耳其醜事的行為是錯的--當然,畢竟土耳其政府也是民選的,你也可說是土耳其人民集體都要為事件負責。或以帕慕克的話來說:「我們殺死了一個我們反對其意見的人;我們所有人都要為他的死負責,但最主要的,都是那些仍在維護301條款和堅持這條法例要保留的人,以及那些發動攻勢,將丁克說成是土耳其公敵、將他列為目標的人有罪。」
修改甚至撤銷301條的壓力愈來愈大,但土耳其今年將接連進行總統選舉和國會大選,究竟民意走勢如何,各黨有何盤算,仍然十分難料;上述問題,加上土耳其世俗派和執政伊斯蘭勢力本已漸趨激烈的鬥爭,土耳其的政治肯定十分混亂和變化難測。
整件事件最諷刺的,是丁克堅持視土耳其為自己的祖國。亞美尼亞在蘇聯解體時早已獨立,以他的學識大可以回國,甚至到歐美其他先進國家事業也可有一番作為;在法國通過禁止否認亞美尼亞人屠殺後,他曾計劃赴法游說推翻這條法例,因為他相信言論自由。他11年前創立土耳其語和亞美尼亞語雙語報紙Agos時,目標是要重新振興土國亞美尼亞社群、並打破主流對亞美尼亞人的偏見,並協助解決「亞美尼亞問題」,重修土亞兩族關係。他被判入獄時,從不打算流亡海外,他不為入獄後悔,但為自己被視為「土耳其、自己國家的敵人」感到心痛。
丁克曾說過一句極惹爭議的說話:「我不是土耳其(裔)人,我是土耳其的亞美尼亞(裔)人。(I'm not a Turk, but an Armenian of Turkey)」這番話也曾被批評侮辱土耳其。
土耳其有人爭論:丁克究竟是土耳其的愛國者還是叛徒?出手殺死丁克的那名青年是愛國者還是叛徒?究竟是「所謂」亞美尼亞屠殺事件、還是「所謂」丁克謀殺案件呢?究竟要如何愛一個國家?究竟如何分辨愛國、愛民、叛徒、歧視、意識形態壓迫......
丁克之死涉及土耳其官方是否承認鄂圖曼帝國一戰期間曾種族屠殺亞美尼亞人的問題,網主此前在《屠殺的定義》已寫過;至於亞美尼亞這個民族和高加索地區國家,大麥餅的《亞美尼亞人的問候語》有頗感性的描寫(要看詳細資料式介紹則可到維基百科或中國外交部網站)。
正當這麼多土耳其人感到震驚,哀悼丁克時,正當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周末稱讚丁克為「這片土地的真正兒子」時,有人開始問:究竟這些感到難過的土耳其人和埃爾多安,是否有份殺死丁克?
《屠殺的定義》曾寫過土耳其有一條罪名,名為「侮辱土耳其國格」(英文為insulting "Turkishness"),丁克正是首名被裁定侮辱土耳其國格罪名成立的人,跟一度被控同一罪名的應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Orhan Pamuk)一樣,丁克反對一錘定音地否定鄂圖曼帝國沒有屠殺過亞美尼亞人的論述。他之前為自己的言論而入獄,現在更賠上自己的生命。
而在丁克之死的背後大氣候,是土耳其近年愈來愈流行的民族主義。當然,「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土耳其一直在如何對待國內少數民族上出現問題,主流土耳其人對庫爾克、亞美尼亞等少數民族的偏見和歧視,較其他國家的歧視少數民族問題嚴重,而亞美尼亞人由於「種族屠殺問題」,以及19世紀末便遺留下來的「亞美尼亞問題」(即當時歐洲列強和談劃地圖時,不知如何處置亞美尼亞人,因而令這個民族流離失所),土亞關係十分惡劣,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甚至至今仍未建立外交關係,有人希望今次事件能成為兩國開始修好談判的契機。
不過,土耳其民族主義近年特別盛行,主因是歐盟就土耳其加入的談判出現阻滯,土耳其認為是歐盟以他們的伊斯蘭身份而歧視他們,因此愈來愈希望「走自己的路」,因而土耳其逐漸以一種上溯鄂圖曼、身兼突厥和伊斯蘭特質的「土耳其身份」為榮,遭殃的就是國內少數民族更受歧視,而本身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在8000萬人口只佔6萬人的亞美尼亞首當其衝。
在土耳其刑法中列為第301條的「侮辱國格」罪成為焦點,除涉及言論自由問題外,客觀上有助長土耳其歧視少數民族的後果。這法例令國家更存在一種氣氛,就是揭出土耳其醜事的行為是錯的--當然,畢竟土耳其政府也是民選的,你也可說是土耳其人民集體都要為事件負責。或以帕慕克的話來說:「我們殺死了一個我們反對其意見的人;我們所有人都要為他的死負責,但最主要的,都是那些仍在維護301條款和堅持這條法例要保留的人,以及那些發動攻勢,將丁克說成是土耳其公敵、將他列為目標的人有罪。」
修改甚至撤銷301條的壓力愈來愈大,但土耳其今年將接連進行總統選舉和國會大選,究竟民意走勢如何,各黨有何盤算,仍然十分難料;上述問題,加上土耳其世俗派和執政伊斯蘭勢力本已漸趨激烈的鬥爭,土耳其的政治肯定十分混亂和變化難測。
整件事件最諷刺的,是丁克堅持視土耳其為自己的祖國。亞美尼亞在蘇聯解體時早已獨立,以他的學識大可以回國,甚至到歐美其他先進國家事業也可有一番作為;在法國通過禁止否認亞美尼亞人屠殺後,他曾計劃赴法游說推翻這條法例,因為他相信言論自由。他11年前創立土耳其語和亞美尼亞語雙語報紙Agos時,目標是要重新振興土國亞美尼亞社群、並打破主流對亞美尼亞人的偏見,並協助解決「亞美尼亞問題」,重修土亞兩族關係。他被判入獄時,從不打算流亡海外,他不為入獄後悔,但為自己被視為「土耳其、自己國家的敵人」感到心痛。
丁克曾說過一句極惹爭議的說話:「我不是土耳其(裔)人,我是土耳其的亞美尼亞(裔)人。(I'm not a Turk, but an Armenian of Turkey)」這番話也曾被批評侮辱土耳其。
土耳其有人爭論:丁克究竟是土耳其的愛國者還是叛徒?出手殺死丁克的那名青年是愛國者還是叛徒?究竟是「所謂」亞美尼亞屠殺事件、還是「所謂」丁克謀殺案件呢?究竟要如何愛一個國家?究竟如何分辨愛國、愛民、叛徒、歧視、意識形態壓迫......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