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繼續公開罵戰,美國時間星期三上午在其社交媒體發文怒斥澤連斯基,批評對方拒絕舉行大選,是個獨裁者,警告對方快點行動,否則烏克蘭亡國(not going to have a Country left)。
早前看了從網上看了一套法國電視劇《魂歸故里》(Les revenants/英譯The Returned),之後找劇集的相關資料時,發現英國電視近年多了播配上字幕的外語劇,最新BBC在8月中宣佈,今年稍後在BBC二台頻道播放3月在德國掀起熱潮的德國電視電影《我們的父輩》(Unsere Muetter, unsere Vaeter/英譯變成「戰爭的一代」Generation War),這是該重要頻道12年來首次首播外語劇集。
英國的電視台不多播放外語劇集,因為收視偏差,可能是英國觀眾看電視時不喜歡聽外語,配音的話又很突兀。但BBC四台在2011年播放丹麥偵探劇《謀殺》第一季(Forbrydelsen,意指「罪案」/英譯The Killing)而大受歡迎後,BBC四台陸續播放外語劇,尤其是北歐的,包括丹麥以該國誕生首位女首相的政治角力劇《權力堡壘》(Borgen;故事純屬虛構,播放後不久丹麥真的出了女首相,實屬巧合),以及瑞典/丹麥合拍劇《邊橋迷案》(The Bridge;以發生在連接丹瑞兩國的跨海大橋、引發兩國警察合作查案為主線)。
題外話:《謀殺》在丹麥極受歡迎,在約560萬的丹麥人口中,第一季收看人數約150萬以上,大結局更衝上至超過200萬!
除了北歐,近幾個月輪到歐陸兩大國法國和德國的劇集進軍英國電視。相對BBC四台只是數碼頻道,BBC二台的觀眾人數高得多,情況猶如香港TVB的翡翠台和J2,反映英國電視更重視外語劇。
《我們的父輩》是戰爭片,包括3集各90分鐘的劇集/電影,以5名約20歲的年輕人在1941年聚會開始,之後五人便各散東西,各自捲入二次大戰及納粹政權暴行的遭遇,故事橫跨5年。
由ZDF播放的《我們的父輩》極受歡迎,收視人數約700萬,第3集大結局更達763萬,該時段電視觀眾佔有率達24%。更多的反響在於德國社會熱烈討論二戰及納粹年代時,德國平民的角色:究竟一般德國國民要為納粹暴行負上什麼責任?德國傳媒形容,這是德國社會最後機會,可向仍在生的祖父母輩,親口詢問究竟德國當時如何走上納粹之路。詳情可參看當時的《經濟學人》報導。
說回我看了的《魂歸故里》。這是8集各約52分鐘的劇集,故事講述一個法國小鎮,陸續發現一些逝世的人突然復活,不知自己死了,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的回到小鎮。儘管是「喪屍」劇,但劇情只有懸疑,不是驚嚇,主要描述這些喪屍生前與親友關係的細緻感情,以及復活後重新發現親友一些他們生前不知道的秘密,或是用另一個角度重新透視大家的感情。
可能看到BBC成功,所以私人電視Channel 4不甘後人,拿了《魂歸故里》的播放權,是該台20年來再度播放外語劇,而且收視人數超過100萬,成績不俗。劇集2012年在法國收費電視台Canal+首播,收視人數亦達140萬,是該台歷來第二高收視的原播劇。
最後一提:《魂歸故里》雖然只有8集,但拍攝時間用了3、4年,主要是要等待適合的天氣。而預算達1100萬歐元--即是1.1億港元/4.4億新台幣/8900萬人民幣。香港的電視/電影製作人應該羡慕!
以下是《魂歸故里》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