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極左勢力問鼎執政寶座

希臘國會因為經過3輪投票都未能推選出新總統而要提前1月25日大選(有關背景可看此po),可說為歐洲政壇2015年提早揭幕,2015年歐洲其中一個重大議題是:極左/反削支勢力會否歷史性首度執政?

極左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自5月歐洲議會選舉得票居首、成為28個成員國中唯一一個排首位的極左政黨後,其支持度在此後幾近全部民調都明顯領先總理薩馬拉斯(Antonis Samaras)領導的中間偏右「新民主黨」(ND),令年僅40歲的「激黨」黨魁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左面相片)有望拜相,打破希臘民主化30多年、以至歐洲政壇多年來由中右或中左主流政黨流輪執政的局面。

令歐洲政壇關注的是,地中海另一國家西班牙同樣有機會由極左政黨成為第一大黨,「我們能夠黨」(Podemos)自5月歐洲議會選舉初試啼聲便一舉獲得逾100萬票後,在最近的民調一度支持度居首,儘管在之後一次的民調中已回落至第2位,但顯示出該黨已是重要勢力,會在最遲今年12月舉行的大選中獲得一定數目的席位--而該黨黨魁伊紀夏(Pablo Iglesias,右面照片,兩張照片均來自他們的fb;and just in case:他的「字典式」普通話譯名為「伊格萊西亞斯」)更只有36歲。

「激黨」和「我黨」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兩黨是全歐洲中目前最有機會執政的極左/疑歐政黨,而且不只是參加執政聯盟,而是有機會進駐總理府。兩黨固然有相似之處,概括而言都可分類為「極左」,在歐洲議會選舉中曾互相拉票打氣,而伊紀夏的確曾是西班牙共產黨黨員。

不過,兩黨更相似、或者是在目前歐洲政壇背景下更重要的相似點,是兩者都是強硬反削支派,甚至不惜破產違約、退出歐元區也要放棄外部要求執行的削支政策--至少目前的政治演說仍是如此。齊普拉斯在總統推選失敗後揚言,削支政策已成為歷史。如果齊普拉斯真的上台,全歐洲勢將再有一番討論,究竟目前的削支政策路線是否應該改變。

金融市場和歐盟圈(尤其德國和北歐國家)把齊普拉斯和伊紀夏看成生人勿近的怪獸,不過,其實二人/兩黨近兩、三個月已經開始微調路線,一些較激進的主張或政治口號已沒有再說,為一旦執政作準備,畢竟他們都知道,當自己有機會成為執政黨時,選民投票時會有另一番考慮。

「激黨」和「我黨」都被視為「新派」政黨,同樣因與主流老派政黨不同,以及有個魅力型黨魁而大受年輕人歡迎,但兩黨在發展上仍有點不同。相對下,「激黨」在組織上較像一個傳統政黨,是由一些極左政黨組成,這些政黨早在21世紀初便發起一個溝通平台,之後在選舉中協調政綱、以合組一張名單出選,可以說已有10多年歷史,不算新了,甚至齊普拉斯都不是首任黨魁,因此組織、架構及政綱都相對穩定,其政策路線(及「形象」)較清晰鮮明。而「我黨」只是今年初才成立,衍生自社運,與其說極左政綱,該黨更多是靠伊紀夏在電視論政的魅力,以及對兩個主流政黨的不滿(詳情看之前的po)。在組織上,「激黨」更準備好上台。

從政黨源起的角度而言,「我黨」在希臘反而更像暫時未受國際關注、但在今次大選十分關鍵的「河流黨」(To Potami)。該黨由著名電視節目主持Stavros Theodorakis(下面照片,來自「河流黨」fb),同樣是今年年初才成立下,在今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便獲得議席,較「激黨」甚至「我黨」帶有更強烈的反主流政黨色彩。該黨創黨目標是打破主流政黨,批評兩大主流政黨都只是推出僅有從政經驗的人參與或擔任公職,政界只有在政壇的經驗,因此提倡「全民政治」,認為各行各業的人都應參政。


下面是剛過去週末進行的民調(來自tvxs.gr,請點擊放大),顯示「河流黨」已排第3位,勢將擊敗另一執政黨、主流中左的「泛希社運」(PASOK)。下圖上面是各黨支持度,當中包括未決定投票意向的人,下面就是剔除未決定意向的得票率,以及推算出來的議席數目(希臘大選有3%得票率的當選門檻)


由此可見,「激黨」即使勝出,似乎應該不能單獨獲得過半議席,屆時要尋找執政夥伴。「河流黨」的政治取向仍十分曖昧,目前的稱呼是糅合左翼社會主義和中右的自由主義,但在歐洲議會是與中左「社會及民主進步聯盟」(S&D)同一黨團,自稱親歐(盟),而且從「吸票」的角度來看,該黨似乎令泛希社運進一步萎縮。「數字上」,「激黨」可以與共產黨合組執政聯盟,但共產黨這類只適合在獨裁國家執政的政黨,會令「激黨」執政措施變得更激進和疑歐,因此「激黨」有可能要尋求「河流黨」加盟才可上台。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香港滿街普通話 西方金融家感疏離

《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