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獨派」首當比利時閣揆 領導「亞利桑那5黨聯盟」

比利時周五達成組閣協議, 首度由「荷語族群民族主義」/「獨派」勢力擔任首相 ,新法蘭德聯盟(N-VA)的黨魁 Bart De Wever 出任首相,他將領導「亞利桑那五黨聯盟政府」,除了N-VA,新內閣還將包括荷語法蘭德區(Vlaanderen)2個政黨——左翼的前進黨(Vooruit)和右派的基民黨(cd&v),以及法語華隆區(Wallonie)的2個中間派政黨改革運動(MR)和盡責黨(Les Engagés)。

土耳其打擊異己行動擴大

一直被指專制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打擊異己的行動擴大,矛頭正式指向傳媒,政府在14日全國大舉掃蕩,搜捕了至少31人,包括記者、電視節目製作人、警察高層等,其中最受注目的是Today's Zaman總編輯Ekrem Dumanli被捕(上面照片來自該報),他們的罪名全都涉及「組織、領導或參與武裝恐怖主義組織」,亦即指控他們與被指企圖顛覆土耳其現政府、目前流亡海外的伊斯蘭傳道人居倫(Fethullah Gulen)一夥。



有關埃爾多案與居倫的恩怨,一年前已寫過,可參考。之後沒有寫到的是,埃爾多安的權力越來越鞏固,與我當日寫「堡壘由內部瓦解」,預測埃爾多安勢力開始削弱不同。雖然經歷了去年中因為伊斯坦堡規劃問題而觸發的大示威,一年前又爆出政府及埃爾多安家族貪污醜聞,甚至今年較早時有嚴重礦難,但全部都無損埃爾多安的聲望,執政黨頂住地方選舉,繼續勝出,然後他也在夏天勝出首次全民真選的總統大選。

抵擋住挑戰,埃爾多安開始反撲。他11年前上台時,他最大的敵人的是一直反對伊斯蘭政黨執政的軍方和法院系統,但他控制了檢察部門,並透過檢察、警察和公務院系統,以企圖政變為由,肅清反伊斯蘭的軍方勢力。現在,對埃爾多安而言,最大挑戰、亦即他會重拳打擊的,是傳媒、學者、律師和NGO。

目前土耳其政治氣氛緊張,要數回一年前的「12.17」貪污案。去年12月17日,有關政府及埃爾多安家族的貪污醜聞陸續曝光,埃爾多安認為是他的死敵居倫的派系搞鬼,因此他決定要打擊對方,而傳媒等打擊目標,甚至是警察、檢察部門面對埃爾多安整頓,都是二人鬥爭而遭殃的池魚。

事實上,早在幾天前,土耳其政界和評論員已在揣測,「12.17」將是埃爾多安出手的契機和借口。在12日,埃爾多安在一個公開場合已放狠話,聲稱去年的貪污案不是貪污案,而是把他趕下台的政變陰謀。

更離奇的是,一個假名戶口的Twitter在11日已放料,Today's Zaman等不同機構在12日會遭搜捕。最終當局當天沒有行動,在14日才行動,但這也解釋到,為何上面那張照片,Dumanli被捕時會有大批支持者在報社外聲援,因為當地在當天(或前一晚)已有不少人收到風,知道當局將採取行動。這也顯示出,警察/檢察部門有內鬼,土耳其權鬥十分激烈。

Today's Zaman已用7種語言發聲明批評政府的做法(我找不到中文,只找到英文),而歐盟也立即表示不滿土耳其的做法。另外,埃爾多安12日的演說,已影響當地金融市場。恐怕土耳其與歐盟的關係又會倒退一陣子,當地金融市場15日預料亦會波動。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王毅叫盧比奧「好自為之」 盧比奧:美國嚴重關切北京脅迫台灣

【更新了有關中國外交部英文版新聞稿的部份】 盧比奧(aka魯比奧)星期五首度以美國國務卿身份跟中國外長王毅通電話。

為格陵蘭激烈爭拗 丹麥美國領袖通電話「炒大鑊」

英國《金融時報》 星期五引述5名現任及前任歐洲官員報導 ,丹麥首相費德芯(Mette Frederiksen)上周跟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約45分鐘,形容這次對話「糟透了」(horrendous),氣氛極度惡劣,將令歐洲更相信川普可能採取危險舉動,奪取格陵蘭。

羅浮宮大翻新 東翼增設第二入口 《蒙娜麗莎》遷入獨立展館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星期二到了羅浮宮, 宣佈這個博物館大翻新的計劃 ,包括增設第二個主要入口,並把最多人觀看的《蒙娜麗莎》放入獨立展覽空間,跟其他展品區隔。

去年火車站簷篷倒塌怒火仍未息 塞爾維亞總理Novi Sad市長雙雙下台

【文章上載於塞爾維亞時間28日上午8時57分,更新於同日晚上10時】 塞爾維亞首都 貝爾格萊德星期一發生了24小時堵路大示威 ,抗議去年11月 Novi Sad (諾維薩德)火車站客運大樓簷篷倒塌意外涉及政府舞弊,要求有人要為此問責。

【Patreon文章】長期友好幾十年 哥倫比亞美國突然鬧翻

[全文可訂閱 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