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西葡供電回復正常 疑Extremadura太陽能發電突斷電肇禍

【文章上載於西班牙時間29日上午11時16分,更新於晚上8時18分】 西班牙周一大停電差不多半天後,星期二中午前全國供電已大致全部回復,日常生活大致回復正常,但鐵路交通仍大受影響,部份鐵路服務仍停頓。至於大停電的原因,初步估計涉及西南部自治區 Extremadura 的太陽能發電突然停止接駁全國電網。

布堅尼爭拗不斷的8月

在整個8月,法國最重要的政治議題是應否禁止公開穿布堅尼(Burkini)。所謂布堅尼,就是一種包著全身,只露出面部、手掌和腳的女性泳裝,由澳洲黎巴嫩裔的Aheda Zanetti研製。

上面的圖片來自Ouest-France報章(可點擊放大),圓圈的是截至8月24日已發出禁穿布堅尼命令的城鎮,一個圓圈可能包括數個城鎮;而3個穿布堅尼女子的圖像,代表這3個城市已曾因禁令而作出罰款。

在日後可能就這爭議再寫文章前(如果我有時間和恒心),先把這一個多月發生了什麼,作出簡單描述。


時序

7月14日:南部尼斯市的國慶活動遭人以貨車撞向人群襲擊,造成84人死亡。

7月26日:北部諾曼第一名神父在教堂遭兩名極端伊斯蘭份子用刀割喉而死。

8月4日:馬賽市附近一個水上樂園被揭發將在9月其中一天租給一個團體舉辦「布堅尼日」,參與的女士全都會穿布堅尼,引起部份人士抨擊。最終在龐大輿論壓力下,水上樂園數天後宣佈取消該預訂。

8月11日:康城(Cannes,坎城/戛纳)市長(共和黨籍)披露,他已在7月28日發佈行政命令,禁止在沙灘穿著布堅尼,直接今年8月31日為止,違者罰款38歐元。

8月13日:Villeneuve-Loubet市長(共和黨籍)同樣披露,已在8月5日發佈布堅尼禁令。

8月14日:科西嘉島發生反穆斯林示威。在前一天,在該島的Sisco鎮,一班青年向一些穿著布堅尼的女性拍照,引起對方不滿,陪同的男性跟青年衝撞,青年回村向父母求救,父母帶同幾十名村民回沙灘跟那些穆斯林理論,結果大打出手,有5人受傷。

8月15日:Sisco鎮長(社會黨籍)發出布堅尼禁令。

8月16日:再多3個市發布堅尼禁令。

8月17日: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首度就布堅尼禁令表態,稱「理解」及「支持」發禁令的市長,表示布堅尼「與法國及共和國價值觀不符」,但反對全國立法禁止。

8月19日:尼斯禁止布堅尼。

8月23日:Aheda Zanetti稱,法國的爭議出現後,她接到的布堅尼訂單及查詢大升。

8月24日:尼斯市執法人員在沙灘公開要求婦女脫下布堅尼的照片在網絡廣傳。

8月25日:教育部長貝嘉心(Najat Vallaud-Belkacem)公開反對布堅尼禁令;不久,瓦爾斯公開反駁貝嘉心的說法,堅持布堅尼禁令有理;數小時後,曾任女權部長的社會事務及衛生部長杜玲(Marisol Touraine)表態反對禁令。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作出模稜兩可的表態,稱必須遵守規則,在布堅尼一事上,不能作政治挑釁,也不能作標籤化。晚上,共和黨的前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表示,如果明年上台,會推動全國立法禁止布堅尼,表示如果任由布堅尼出現,將威脅法國人的身份。

8月26日:最高行政法院下令,Villeneuve-Loubet需要暫停執行布堅尼禁令。法院需要數月審理並正式決定禁令是否違法。在該裁決,挑戰禁令的人士只針對Villeneuve-Loubet市,因此理論上其他城鎮的禁令不受影響,但如果有人入稟挑戰,理論上各地方法院都依據最高行政法院的裁決,下令禁令暫緩執行。不過,Villeneuve-Loubet等多個城鎮已稱,不會理會最高行政法院的命令。共和黨稱,將在9月國會復會時,推動在國家層面立法禁令布堅尼。但有力爭奪共和黨明年總統大選提名資格的前總理朱佩(Alain Juppe)表態稱,反對就布堅尼全國立法禁止。

「國安」為名的禁令
上面的時序,是以7月14日的「法國慶恐襲」開始。禁穿布堅尼,其實幾年前已有法國城鎮執行,但那些是很小的城鎮,因此不為人注意。今年夏天多市爭相推出,並引起注意,主要是因為法國過去一年多不斷遭伊斯蘭極端主義份子襲擊。

其中,尼斯的襲擊在目前爭拗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正如文首圖片顯示,推出禁令的主要是地中海城市,因為北部或是對著大西洋的西部,那些海灘大多不適宜游泳,很少人會去那些地方曬太陽,禁令真正會有影響的是地中海沙灘。同時,法國畢竟是個面積不小的國家,之前的襲擊集中在巴黎,南部人感受相對較小,但尼斯是在南部,當地遭襲擊令南部人有很大衝擊。

南部城鎮的市長大多以當地人對跟伊斯蘭有關連的象徵感恐懼為由來禁止布堅尼。康城官員便強調,目前法國正跟政治伊斯蘭主義作戰,因此須禁止跟這主義相關的象徵出現,包括布堅尼,否則可能會引起非穆斯林與穆斯林的衝突。

可見,這一輪的布堅尼禁令主要源自「公眾安全」的理由,而最高行政法院否決Villeneuve-Loubet禁令,同樣是以看不見布堅尼會令該市出現秩序失控為由而要求暫緩執行。這跟之前的頭巾禁令不同,之前是強調「世俗原則」,認為政府場所不能展示宗教象徵。這點必須注意。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工人黨棄攻馬林百列 副總理顏金勇調區戰榜鵝 王瑞杰退休不角逐連任

新加坡5月3日國會大選的候選人提名 已在星期三上午結束 ,工人黨(WP)意外地沒有在上屆成績不俗的5人集選區「馬林百列—布萊德嶺」(Marine Parade-Braddell Heights)派人參選,執政人民行動黨(PAP)已有5人自動當選,這是李光耀逝世後PAP首次有選區毋須面對反對派挑戰。

爭取歐盟聯手對付川普 中國最快下周撤銷5名MEP制裁

英國 《金融時報》星期三報導 ,中國考慮撤銷5名現任及前任歐洲議會議員(MEP)的制裁,改善中歐關係,爭取歐洲跟中國聯手對付川普的關稅戰。

方濟各葬禮周六上午10時舉行 川普夫婦將出席

意大利多間傳媒星期二上午報導,梵蒂岡已決定在周六26日上午10時為已故教宗方濟各舉行葬禮,舉行地點為聖伯多祿大教堂,儀式將由樞機團團長、意大利的樞機主教 Giovanni Battista Re 主持。

【Patreon文章】歐美橋樑地位 突顯Meloni身價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南韓打擊中國貨「洗產地」 上季「扮韓貨」出口美國達285億圜

南韓關稅廳加強打擊外國借當地「洗產地」, 星期一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年首季發現有295億韓圜(1.6億港元)外國貨品扮南韓貨再出口至其他地方 ,遠較去年全年348億韓圜多,絕大部份「假韓貨」其實是中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