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Patreon文章】貿戰趨勢還看蘋果(二之一):取代中國工廠的是印度,不是越南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土耳其的「色佛爾症候群」

DW有一篇頗有趣的文章——土耳其「7.15」未遂政變後,政府、不少傳媒以至不少國民,都立即稱有西方外國勢力做幕後黑手。除了暗指旅居美國多年的伊斯蘭教士居倫(Fethullah Gulen)外,這也涉及土耳其人近百年存在「色佛爾症候群」。

所謂「色佛爾症候群」,簡單來說,就是土耳其人常常覺得,全世界都想把土耳其瓜分,國家四週全是對自己領土虎視眈眈的「敵人」。

有這種想法,全因第一世界大戰後,1920年簽訂的《色佛爾條約》(Treaty of Sevres)。這條約是處置戰敗國之一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的領土,瓜分方法如文首圖片(來自維基百科,請點擊放大)。

大家看到,原本,鄂圖曼只餘下「安納托里亞」(Anatolia)核心部份,絕大部份歐洲餘下領土甚至小亞細亞部份西部割讓給希臘,東北部給亞美尼亞,東南部成立一個最終可自決是否獨立的庫爾德族自治區,甚至理論上是鄂圖曼餘下領土,不少部份都變成戰勝國的「勢力範圍」。

《色佛爾條約》從沒落實過。條約公佈後,鄂圖曼軍隊餘部,包括日後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奮起反攻戰勝國,迫使戰勝國在1923年另簽《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定出現今的土耳其國界。

儘管保住土耳其本土,但「色佛爾」的陰影一直存在於土耳其人心中,透過歷史教育世世代代傳下去,於是土耳其人一直覺得,外國有人想把土耳其肢解。

這個,可以再數回一戰前大概100年甚至更長時間。鄂圖曼在黑海失去克里米亞以至東部、北部及西部的全部領土,在歐陸巴爾幹半島先後被迫承認當地民族獨立,北非領土被英法搶去,中東阿拉伯領土則在當地人及英法兩國合作近乎不受鄂圖曼控制。

在未遂政變以至之前數年,這「外國勢力」是西方,尤其是美國。不過,從上述歷史可見,這「外國勢力」有時是俄羅斯/蘇聯,例如冷戰時期,土耳其加入北約對抗蘇聯,情況跟鄂圖曼年代扮演阻止俄國出地中海的堡壘角色一樣。甚至,中東各國有時都被土耳其視為想削弱自己。

除了未遂政變,近年不少土耳其的外交糾紛都可用「色佛爾症候群」來解釋。

土耳其去年在敘土邊境擊落俄國戰機,因為土耳其會覺得,俄國介入敘利亞內戰,是想控制該國,南北夾攻土耳其,而外國控制敘利亞,跟上世紀初至二戰前法國控制敘利亞一樣——土耳其是嘗試過「收復」敘利亞的。

再遠一點,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以至近年西方空襲DAESH,土耳其儘管有提供協助,但骨子裏會覺得這是西方想削弱自己的陰謀,尤其是戰爭的後果是令土耳其毗鄰出現一個混亂不堪的地區。

另有2項爭拗可直接跟「色佛爾症候群」連上關係。最重要的是庫爾德問題,外國任可支持庫族的舉動都會被視為想瓜分自己的「帝國主義」。尤其是,美國近年為打擊DAESH,與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的庫族合作,這加深了土耳其對美國的猜疑,這種猜疑因居倫住在美國而更為浮面。

另一個是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問題。一戰期間,大批在鄂圖曼帝國的亞美尼亞族被迫遷徙,期間大批亞族人死亡。究竟這是否「種族滅絕」,引起土耳其與不少國家爭拗。正如文首圖片所見,土耳其原本有領土要割讓給亞美尼亞的,對土耳其來說,若把當年的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意味土耳其可能以把那塊領土割讓給亞美尼亞,因此「種族滅絕」爭議會被土耳其人視為抹黑土耳其、最終目的是奪取土耳其領土的陰謀。

延伸閱讀:
DW:The story behind post-coup siege mentality in Turkey
2003年一篇分析文章:The Sevres Syndrome: Turkish Foreign Policy and its Historical Legacies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中鐵十局子公司一股東被捕 涉違法中資企業「扮泰企」

泰國就早前地震中倒塌大樓事件採取拘捕行動, 星期六拘捕了主要建築商之一、中鐵十局泰國子公司的一名股東 Zhang Chuanling (文首照片截圖戴口罩者),控告他涉嫌利用泰國人「人頭」持有該公司的股份,違反了《1999年外國商業法》。

南韓打擊中國貨「洗產地」 上季「扮韓貨」出口美國達285億圜

南韓關稅廳加強打擊外國借當地「洗產地」, 星期一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年首季發現有295億韓圜(1.6億港元)外國貨品扮南韓貨再出口至其他地方 ,遠較去年全年348億韓圜多,絕大部份「假韓貨」其實是中國貨。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