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4月23日便進行,但形勢仍在不斷轉變,目不暇給。但根據歷史,其實法國總統大選的形勢一向變幻莫測,大家只是被上兩屆的超穩定選情「寵慣」了。
本屆5大候選人
上面照片(來自路透社)的5人,是最有勝算的5位,由左至右分別為:
1、極左的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本身來自「不屈法國」運動,同時代表共產黨等極左政黨);
2、中左的亞蒙(Benoit Hamon,本身來自社會黨,同時代表生態黨、左翼激進黨等中左政黨);
3、中間派的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來自「前進!」運動);
4、中右的菲永(Francois Fillon,本身來自共和黨,同時代表基民黨等中右政黨);
5、極右的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來自國民陣線)
至於過去幾個月的形勢:
1、中右及中左各自的初選都已是爆冷,由黑馬勝出;
2、原本以為篤定是下任總統的菲永近日醜聞纏選,隨時要臨陣棄選,誰是本屆共和黨/中右陣營主要候選人,仍是未知之數;
3、菲永似乎墮馬,馬克龍漁人得利,目前是下任總統大熱門;
4、同時,大家一致看淡的執政社會黨,亞蒙獲得該黨提名後,他的支持度已穩定上升至大概18%,排第四,超越了梅朗雄,連1月初大家以為前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會成為社會黨候選人的約13%也高,顯示本身偏左翼的亞蒙已從梅朗雄吸掉部份票源,加上社會黨的競選機器,仍不能低估亞蒙的勝算;
5、唯一不變的是,瑪蓮勒龐在民調支持度一直穩守第一、二,出線在望,但躋身對決次輪投票後又應該肯定落選。
超穩定的2007及2012選戰
2007年及2012年的大選,在投票大概一年前,已大概知道中左及中右各自派出誰參選,而且也大概知道哪一個勝算較大。
在2007年,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大部份時間的支持度都領前,而即使中間派及瑪蓮勒龐的爸爸老勒龐支持度一度上升,形成「四角混戰」,但後兩者的支持度仍明顯落後兩大陣營的候選人。
到2012年,更是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由頭帶到尾」,支持度一直領先薩爾科齊。
不過,這兩屆是異例。
形勢多變的2002及1995選戰
2002年的大選便爆出個堪比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及英國脫歐的全球大冷門,老勒龐意外淘汰掉社會黨的若斯潘(Lionel Jospin),躋身第二輪投票,儘管在次輪對決中大敗落選。
再上一屆的1995年大選,同樣出現意外戰果。在第一輪投票,若斯潘爆冷得票率排第一,而代表右派進入第二輪投票的,是希拉克(Jacque Chirac),而非選前一直被看好的時任總理巴拉杜(Edouard Balladur)。當時,巴拉杜支持度一直領先,直至大概投票前約兩個月才被希拉克超前。
若把時間換算做今年,大概就是大家現在才開始發現巴拉杜未必能當下任總統。這令不少右派政治人物押錯注,包括薩爾科齊,他原本是希拉克的親信,但在1995年大選時支持巴拉杜,令他在希拉克第一個7年任期內被投閒置散,到2002年才重獲希拉克重用。
即使是1981年及1988年,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也不是很早就有明顯優勢,儘管他大概投票前4、5個月都已經開始領先,不會如現在般到目前仍未能確定哪個候選人領跑。
去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路透當時一篇報導引述一名民調專家指出,法國人從來最討厭「人家」(例如傳媒)告訴他們誰會當選,誰是「必勝」,認為這是不民主,這令法國選舉特別難預測結果。
(二之一)
本屆5大候選人
上面照片(來自路透社)的5人,是最有勝算的5位,由左至右分別為:
1、極左的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本身來自「不屈法國」運動,同時代表共產黨等極左政黨);
2、中左的亞蒙(Benoit Hamon,本身來自社會黨,同時代表生態黨、左翼激進黨等中左政黨);
3、中間派的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來自「前進!」運動);
4、中右的菲永(Francois Fillon,本身來自共和黨,同時代表基民黨等中右政黨);
5、極右的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來自國民陣線)
至於過去幾個月的形勢:
1、中右及中左各自的初選都已是爆冷,由黑馬勝出;
2、原本以為篤定是下任總統的菲永近日醜聞纏選,隨時要臨陣棄選,誰是本屆共和黨/中右陣營主要候選人,仍是未知之數;
3、菲永似乎墮馬,馬克龍漁人得利,目前是下任總統大熱門;
4、同時,大家一致看淡的執政社會黨,亞蒙獲得該黨提名後,他的支持度已穩定上升至大概18%,排第四,超越了梅朗雄,連1月初大家以為前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會成為社會黨候選人的約13%也高,顯示本身偏左翼的亞蒙已從梅朗雄吸掉部份票源,加上社會黨的競選機器,仍不能低估亞蒙的勝算;
5、唯一不變的是,瑪蓮勒龐在民調支持度一直穩守第一、二,出線在望,但躋身對決次輪投票後又應該肯定落選。
超穩定的2007及2012選戰
2007年及2012年的大選,在投票大概一年前,已大概知道中左及中右各自派出誰參選,而且也大概知道哪一個勝算較大。
在2007年,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大部份時間的支持度都領前,而即使中間派及瑪蓮勒龐的爸爸老勒龐支持度一度上升,形成「四角混戰」,但後兩者的支持度仍明顯落後兩大陣營的候選人。
到2012年,更是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由頭帶到尾」,支持度一直領先薩爾科齊。
不過,這兩屆是異例。
形勢多變的2002及1995選戰
2002年的大選便爆出個堪比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及英國脫歐的全球大冷門,老勒龐意外淘汰掉社會黨的若斯潘(Lionel Jospin),躋身第二輪投票,儘管在次輪對決中大敗落選。
再上一屆的1995年大選,同樣出現意外戰果。在第一輪投票,若斯潘爆冷得票率排第一,而代表右派進入第二輪投票的,是希拉克(Jacque Chirac),而非選前一直被看好的時任總理巴拉杜(Edouard Balladur)。當時,巴拉杜支持度一直領先,直至大概投票前約兩個月才被希拉克超前。
若把時間換算做今年,大概就是大家現在才開始發現巴拉杜未必能當下任總統。這令不少右派政治人物押錯注,包括薩爾科齊,他原本是希拉克的親信,但在1995年大選時支持巴拉杜,令他在希拉克第一個7年任期內被投閒置散,到2002年才重獲希拉克重用。
即使是1981年及1988年,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也不是很早就有明顯優勢,儘管他大概投票前4、5個月都已經開始領先,不會如現在般到目前仍未能確定哪個候選人領跑。
去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路透當時一篇報導引述一名民調專家指出,法國人從來最討厭「人家」(例如傳媒)告訴他們誰會當選,誰是「必勝」,認為這是不民主,這令法國選舉特別難預測結果。
(二之一)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