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手提行李、相鄰劃行全收費 西班牙罰Ryanair等5廉航近1.8億歐元

西班牙消費者權益部星期五宣佈, 處罰Ryanair等5間廉航近1.8億歐元 ,指控他們壓榨乘客權益。

法國總統官方肖像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上任一個多月,終於公佈了他的官方肖像。正如他的競選海報,這類官方照片暗藏很多「密碼」。

總統官方肖像是法國的傳統,由第三共和年代、1871年的Adolphe Thiers開始,會在一上任時公佈,一直使用至該總統離任為止,這個肖像會在全國的官方建築物掛起,尤其是在各市的市政廳,在法國會經常看到。

這張照片中,大家第一眼就應看到的「密碼」,應是歐盟旗。在之前7個第五共和總統中,只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的肖像有歐盟旗。對於極度親歐盟的馬克龍來說,這明顯是要展示自己支持歐盟,認為加強歐盟是法國的未來。

在左下角,書桌上有公雞小塑像,這是法國民族的象徵,這個雕塑跟法國國旗一樣,用來顯示自己愛國。

左下角再往下一點,會看到兩部智能手機,其中一部是美國蘋果的iPhone,這是要顯示自己是「科技年代」的總統。

另一個反映自己是個「現代」總統的,是照片的整體佈局。照片在室內拍攝,有辦公用書桌,但開了一扇窗,看到戶外的花園。此前7個總統中,有4個是在總統府的圖書室拍攝,較馬克龍這張照片是嚴肅很多,而馬克龍選擇的拍攝地點算是打破傳統。

書桌上放了3本書,最顯眼的一本是在左邊,打開了的,那是第五共和開國總統戴高樂的二戰回憶錄,馬克龍希望放出訊號,顯示自己會效法戴高樂,捍衛國家。

右邊放著另外2本書。一本是19世紀法國作家司湯達(Stendhal)的著名小說《紅與黑》,另一本是曾奪諾貝爾文學獎的紀德(André Gide)在19世紀末發表的詩作《地糧》(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文學造詣很高(不要忘記他如何令妻子迷上自己)的馬克龍說過,欣賞這兩位作家,但這兩本書的內容都可堪玩味。《紅與黑》的男主角是在鄉村長大,智慧過人,對攀上高位極具野心,亦戀上了年紀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妻」,這跟馬克龍很相似;而《地糧》是高呼青年應拋棄家庭、規則以至安逸生活的枷鎖,勇於冒險,這同樣跟39歲就當總統的馬克龍的形象很吻合。

右邊還放了一個鐘,外界解讀為,顯示自己可控制時間表,工作日程由他掌控——馬克龍的確說過會掌握自己的日程,不受他人影響,因此這個解讀並非無中生有。

最後,就是書桌上沒有放置其他文件,十分乾淨,這是要顯示他作為總統,是要處理國家戰略、政府視野等這些大方向的工作,應付繁忙工作也能運籌帷幄,不是埋首日常工作。

寫了這麼多,是否覺得拍攝這類照片是充滿計算?都不一定,例如上任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的肖像照片被公認為是最失敗。大家都會感覺到,他在花園拍攝,想給人一種輕鬆、親民的感覺,但效果卻好像是「路人甲」經過,而且好像「key上去」的改圖:

下面是由近至遠餘下6個第五共和總統的肖像。這是薩科齊:

這是希拉克(Jacques Chirac),是第一個在花園拍攝的總統:

這是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

這是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以法國國旗做背景:

這是龐比度(Georges Pompidou):

這是戴高樂:

文章部份資料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要付款的鏈結):Body language: the meanings behind Macron’s official photograph
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subtle messages in Emmanuel Macron’s official portrait
法文版維基百科的介紹

留言

  1. 桌上没放文件就代表大视野大方向了吗?有时西媒也真会牵强附会。马小生亮相擅长道具,果然舞台经验丰富。

    最喜欢希拉克的照片。开风气之先,且神态从容自信,看去大气睿智。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施紀賢「拒絕譴責」香港47人案判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二在里約熱內盧出席G20峰會期間舉行記者會,被問及同日較早時香港法院就「47人案」作出裁決,對當中45人判囚4年2月至10年,他會否譴責這個裁決。 《金融時報》報導時,標題稱他「拒絕譴責」 。

波羅的海兩海底電纜損毀 疑遭中國貨船「伊鵬3」切斷

星期一先後傳出有兩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被切斷,綜合 芬蘭《晚報》(Iltalehti) 和 瑞典電視台 SVT 星期二報導,丹麥海岸防衛隊發現,在估計電纜切斷的時間,剛好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在兩條電纜遭破壞的位置附近都曾駛過,執法人員正調查今次是否中國貨船的破壞行為。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