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先體育政策、後申辦亞運

很多事情,回看之前自己所寫的,過了近一年也仍然正確。例如去年寫東亞運時的文字,到今天有關申辦2023年亞運問題仍然正確:
"......正常的大型運動會主辦權申辦不是突然一、兩個人興之所至便提出......,而是先凝聚市內共識,做足宣傳鼓勵市民支持申辦,然後再交由議會討論一下預算等問題,最後才正式提出申辦。
......
"所以,若要問為什麼香港人對這個將成為大家「集體回憶」(霍震霆致開幕辭的說法)的盛事冷漠?只能問問:當初提出申辦時其實政府有沒有認真地問過大家是否想舉辦這個盛事?甚至是更低要求的:究竟政府有沒有想過如何利用這次東亞運來提升體育水準?"


「臨時臨急」,依然適用於今次申辦亞運。看看英文維基及中文維基,新加坡早在2008年便在國內提出申辦亞運的可能,而且在2009年及2010年分別舉辦了亞洲青年運動會及青年奧運會;台灣是講明「循序漸進爭辦賽會」,由較小型的運動會做起,並以2019年辦亞運為目標。

香港就始終是不知為什麼,永遠都是突然爆一個申辦亞運會出來--舉辦(甚至申辦前)我們做了什麼、作了什麼準備,以顯示我們有能力舉辦大型運動會,不清楚;舉辦後,我們要做到什麼目標,還要邁向什麼目標,亦不知道。

Common sense的做法一定是「先交體育政策,後提申亞方案」--事前,究竟我們如何協助代表香港出賽的運動員、如何興建體育館等等;事後,那些場館如何用,甚至之後還有什麼目標(例如以舉辦奧運為最終目標--why not?可以以辦奧運為目標,然後所有場館興建或舉辦運動賽事都以累積經驗為辦奧運作準備)等等。有了這些目標後,才提出申亞。

申亞的開支是分開純粹為亞運而用的開支,以及香港政府聲稱無論如何都要興建的體育設施的開支。既然這樣,請先批那些「無論是否申亞成功其實都要花」的體育政策開支,舉辦亞運與否,還是再等一會吧。

++++++++++
新浪留言

[1]
支持版主「當年今日」式的文章,好讓大家看看政府何以可無能至此,永遠重覆著同樣的錯誤。
[引用] | 作者 john | 11th Dec 2010 12:57

有Q用咩?! 咪又係"鑑粗"黎!!!
[引用版主回覆] | 作者 simon/示芒 | 22nd Dec 2010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暫停實施對美報復關稅90天 馮德萊恩:給談判一個機會

歐盟成員國周三才通過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措施,準備下周二實施首批報復關稅,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周四中午突然發表簡短聲明 ,宣佈全部反制美國關稅暫緩實施90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歐盟通過25%關稅反制美國 最快下周公佈第二波反擊方案 匈牙利投反對票:貿戰升級不是答案

歐盟執委會星期三宣佈, 成員國當天通過第一波反制美國的關稅,向一些美國貨品實施25%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