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雙輸的退休金改革:工會篇

歐洲過去數天有幾宗大新聞:歐盟成員國上週的峰會同意修改歐盟條約;法國和英國簽署50年軍事同盟協議;以及恐襲威脅升溫,多國領袖辦公室接獲/截獲可疑郵包,最新連德國總理辦公室也有可疑郵包。不過,暫時先完成之前留下尾巴的新聞:法國退休改革

之前寫了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要為推行退休改革付出沉重代價,包括2012年連任機會,而這次示威是向薩爾科齊過去超過3年統治下的種種統治手段的不滿的大爆發。有香港左翼組織成員寫下有關當地工會人士的訪問,可以參考。

但那篇訪問沒有提到的是,除了薩爾科齊,工會在這次示威罷工中同樣是輸家,而且隨時較薩爾科齊輸得更慘。


最明顯輸了的地方,就是退休可以照樣實施--大批人上街示威後,政府和立法機關可以不理,繼續推行政策,這在香港或者可以,但在法國卻從未試過出現這情況,可見工會在阻止退休改革上是無計可施,唯一寄望只有在2012年推社會黨人上台及控制國會,然後把這條法例取消。

對比1995年,當時工會成功把整個法國運作癱瘓超過1個月,以迫使政府屈服,但這次卻失敗。當中有一些技術因素:現時是過了金融海嘯後,很多人都擔心失去工作,因此不願長期罷工;另外,亦有人說,法國3年前通過了「最後服務法」,下令火車等公共服務就算有罷工,也必須提供最低限度服務,因此減低了工潮對國家運作的影響。

但網主認為這些只是枝節。當地大部份傳媒的看法是,轉捩點是部分示威或罷工出現暴力衝突,令法國人就算強烈反對退休金改革及改革推出的手法,就算支持以罷工手段懲罰政府,也對是否支持刻下的示威有猶疑。大家或者認為法國經常示威罷工,這是對的,但示威引發暴力,或焚燒汽車垃圾,在法國也是很罕見的。

這次示威有3點特別之處,都突顯出法國工會的弱點。

一、這次示威有大批中學生參與,連法國有革命傳統的國家,當地不少人也感詫異。說的不是香港今年熱話的「80後」,而是仍未中學畢業的「90後」,香港人對「80後」發聲也感奇怪,已是少見多怪!更不要說這次涉及的不是教育政策,而是50年後才與他們有關係的退休金改革。

一些中學生用垃圾桶堵塞學校門口,阻止學生及老師上課。而多了年青人示威,相信是這次示威觸發暴力的原因之一,因為不少衝突都是涉及年青人,這亦令工會難以控制示威者。

另一點是多了使用科技來發起行動。這點與香港近年情況相似,例如在FB發起X月X日在XX地點進行XX行動的群組,又或是用Twitter發佈即時示威情況,示威者即時改變策略等。

法國偏左的《世界報》報導此現象時,以偏向正面的語調報導,似乎相信這更有助示威。但網主認為,對沒有濃厚抗爭傳統的香港而言,通訊科技進步,或者增加示威的威力,但在法國,這意味傳統發動抗爭的工會失去了控制示威者的能力。例如《世界報》提及的例子中,包括中學生行動,以及堵塞油庫油站,這都顯示一少群人更易發動示威,令法國的示威行動更激進。

除了中學生和科技因素,更重要的似乎是法國社會整體大氣候的改變。有人把這次示威中的衝突,與過去幾年數次大城市市郊新移民青年騷亂聯上關係,認為全部都是一脈相承,都顯示法國市郊貧窮人口及新移民社群有失控趨勢,他們很容易便會與警方衝突,大肆破壞。

上述3點情況令工會面對困難境況。一方面,工會動員能力明顯被蠶食,他們跟政府的議價能力勢將減弱。另一個問題是,抗爭更易引起騷亂,傳媒與一般民眾的印象一定是把這筆帳算在工會頭上--情況有點像呂大樂今年初極具爭議的文章《衝擊立法會超出和平抗爭範圍》中所說的「現實世界很殘酷,只要新聞鏡頭所見的情況並非虛構,社會便會以此來將整個行動定性。如果大會不認同那百分之二的行為(網主註:意指衝擊立法會),那它便要防止這類事情的發生;假如大會不阻止所謂一時衝動的爆發,也就基本上認同了這種行動。」

而左派整體而言,沒有在這場退休改革示威者佔得什麼甜頭。社會黨有份參與示威,但其總書記奧貝莉(Martine Aubry),或另一可能代表社會黨出戰2012年總統大選的羅瓦爾(Segolene Royal)等社會黨要員未見得民望大升,做到一股「下屆總統捨我其誰」的氣氛。

這亦意味薩爾科齊在毫無對手威脅下仍能連任多幹5年的機會不低,在下屆政府推翻改革措施的前景不甚樂觀--這或者是工會在這役中最大的挫敗。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歐盟通過25%關稅反制美國 最快下周公佈第二波反擊方案 匈牙利投反對票:貿戰升級不是答案

歐盟執委會星期三宣佈, 成員國當天通過第一波反制美國的關稅,向一些美國貨品實施25%關稅 。

擔任全國或省政協 信和黃氏家族4人被新加坡列為PSP

新加坡內政部星期一宣佈, 把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及其3名兒女列為「政治重要人物」(PSP) ,需要加強接受監察有沒有協助外國干預新加坡內政。把4人列為PSP,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全國或省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