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月, 2011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美議員斥香港變「迴避制裁樞紐」 稱李家超「一笑置之」言論削弱監管信心

美國眾議院 「中共委員會」主席John Moolenaar(左照片,共和黨)和委員會的主要民主黨成員 Raja Krishnamoorthi(右照片)聯合去信財長耶倫(Janet Yellen) ,表示委員會深感關注香港逐漸變成「洗黑錢、迴避制裁及其他非法金融活動的金融樞紐」,要求財政部解釋如何處理這些香港風險。 信函說,自2020年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由獲信任的國際金融中心,逐漸變成「中國、伊朗、俄羅斯和北韓專制軸心的關鍵角色(critical player)」,美國應該質疑,現時對香港的政策是否仍然恰當,特別是跟香港金融和銀行業的政策。 信件提及,香港特首李家超2022年10月曾公開說美國威脅制裁是「野蠻行為」、「沒有法律依據」、香港政府「對所謂制裁一笑置之」(laugh off the so-called sanctions),這類言行嚴重削弱對香港銀行監管及「認識你的客戶」(KYC)審查的信心,認為需要對香港的金融活動加強審視。 二人要求耶倫派出財政部官員向「中共委員會」匯報以下事項: 1、目前美國銀行業跟香港銀行的關係 2、美國政策如何因應香港地位改變而作出調整 3、財政正計劃如何應對這些風險,特別是如何打擊透過香港金融系統來洗黑錢和迴避制裁 美國組織「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 Foundation)今年7月發表報告 ,詳細談及香港如何成為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用來走私科技產品和資金的國際樞紐,稱香港已經「失控」(gone rogue)。信件對香港的指控大致跟這份報告相同。 CNN 引述企業資訊公司的CEO Isaac Stone Fish,他說,就算耶倫不理會這封信函,但獲川普提名為下任財長的 Scott Bessent 將是70年代以來對中國最鷹派的財長,這將對美國企業在香港的生意有重大影響。 Fish 說,香港有自治已經是個鬧劇,美國公司需要明白,他們在香港的運作將日益受審視。 香港特區政府多次強調香港的「一國兩制」不變,上周駁斥「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的報告時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此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連接內地與世界各地,將必繼續充分發揮其作為『超級連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香港亦會繼續發揮其優勢以鞏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等地位,以及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高質量

北非巨變下的美國緘默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最新向BBC回應有關埃及局勢的影片;題外話:我覺得希拉里近一年外貌「殘左好多」,愈來愈「阿婆feel」) 一不離二、二不離三,既然寫得 歐洲 和 中國 對北非巨變的緘默,順手完成這個「系列」,一寫美國的緘默--或者是「尷尬」,因為美國總統以降官員一直有作回應,但那些回應只是廢話,又或者是「正在密切關注局勢」(看過《華爾街日報》網誌一篇速寫,形容「密切關注局勢」這句外交辭令的意思是:外交部上下官員與各位記者一樣,都只是在電視直播,並與駐當地外交官打探最新情況,而駐當地外交官很明顯也「鎖了房門」,困在屋裏避風頭兼看當地電視直播!)。

北非巨變下的中國緘默

香港電台報導:內地將「埃及」列為敏感詞 無法於微博搜尋 中國不是崛起了嗎?不是很想全世界聽聽中國的聲音嗎?中國對埃及示威浪潮有什麼看法? 正如我之前寫過 ,突尼西亞總統倒台時已有這種現象,埃及自25日起出現示威浪潮後更是變本加厲。我28日臨下班前在公司接收新華社照片的系統上翻查,在25日一開始時還有幾張埃及示威照片,但在週五大型示威出現前的2天,新華社完全沒有相關照片,只有開羅塌樓的照片,或是什麼中國阿拉伯友好交流活動的照片,完全「吹脹」! 上面是我剛剛在新華網國際新聞首頁crop出來的圖片(請點擊圖片看原圖大小)--請注意,那張很大的埃及新聞照片,是屬第二張,即一點擊入去時是另一宗新聞的。這就是全球強國的國際觀! 這或者就是廣東話的俗語所言:崩口人忌崩口碗! 這又或者叫做:心虛!

無可取代的淫亂總理

香港人這幾天(或未來幾個月?)很難逃出「爭產新聞」,意大利甚至歐洲則很難不一談意大利「淫亂總理」。早前香港不少傳媒都有報導,司法部門披露新證據,詳細描述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雜交性派對遊戲」(名為bunga bunga,據聞已成為意大利人所皆知的名詞,詳細「玩法」則有興趣者自己網上搜尋......)的情況。此事成為意大利傳媒日日談論的話題,下面是意大利1月24日一個深宵清談節目片段,片段中是貝盧斯科尼致電節目,大肆批評節目中對他的抨擊:

BBC撤出巴爾幹半島

英國BBC在25日晚宣佈大裁員,主要是全球廣播服務(BBC World Service)受影響,有5種語言的海外傳媒服務將停止,包括3種巴爾幹半島語言--阿爾巴尼亞(Albanian)、塞爾維亞(Serbian)和馬其頓語(Macedonian)。上圖是BBC塞爾維亞語網站有關這段消息的報導。

開羅的天安門

祖國真威,euronews(及一眾西方傳媒)用上「這就是開羅的天安門時刻」來形容這段埃及示威片段。 話時話,其實我覺得中國官方傳媒(新華社等「直系」,其他報章不計)是刻意淡化北非近日變局的報導。不是沒有發稿,亦可能有分析稿吧,但在網站編排上,一定不會大字標題報導。這是我在突尼西亞總統流亡後一、兩天不斷看新華社網站有關相關消息報導時的印象,希望這只是我聯想太多而已。

生仔旺季

看了法國新聞報導一項人口研究:究竟一年中,法國最多嬰兒出生的月份是哪一個月呢? 答案是9月。 至於理由,就要追本溯源,去找找究竟大家一般會在哪一個時節做愛了。根據這個由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Ined)所做的研究,這涉及「新年效應」,法國婦女在除夕的懷孕數字較其他日子高出一倍。撰寫這個研究的人員推測,可能是夫婦在新年前後假期氣氛下,有較多時間相聚。

制度無完美

看到 琮君及方潤君在留言談及「簡單多數票制」不利極端主義/細黨 ,又令我想起 DrWong君去年提到英國目前的選舉制度有缺陷 。(題外話:網主回覆留言的模式就是如此無定向,有心機寫時便會回應,就算我未有即時回覆,也只是未想到有什麼好說而已,但一定有看到。而我在找回DrWong君的留言時,我又意外發現到,原來有Spam留言是扮做很多個月前留言,令我甚至新浪沒有察覺到。但可惜,閣下不幸碰到我這個無聊會翻查留言archive的博主!!!)

完了

愛爾蘭綠黨在23日下午宣佈退出政府,2名綠黨部長辭去部長職位,令原本應有15人的內閣現在只剩下7人,而考恩(Brian Cowen)政府亦肯定倒台,大選很有可能再提前至2月舉行。 但愛爾蘭仍有不明朗因素,今天亞洲市開市時歐元或借機回吐。愛爾蘭仍需要通過一條財政法案,否則會影響歐盟及國基會的援助貸款。綠黨及其他在野黨要求財政法案快速審議,本週五前通過,但考恩表示有難度。 不妨看看今天的歐元及愛爾蘭債券會否因這個消息而遭沽售。

愛爾蘭政壇混亂的一週

[圖片來自愛爾蘭電視台RTE網上影片] 愛爾蘭政壇結束了混亂的一週:總理考恩(Brian Cowen)在22日下午宣佈辭去執政共和黨(Fianna Fail)黨魁一職,共和黨將在26日選出新黨魁,但他會在3月11日大選前留任總理一職。 不過,這只是一章的終結,愛爾蘭政壇未來一週會迎來更混亂的一週。

更溫柔的極右、更主流的極右

[照片來自法國電視台France 2網站] 法國極右政黨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在16日選出新黨魁,42歲的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以大比數當選,接替其父、82歲的法國政壇老將勒龐(Jean-Marie Le Pen)。這代表法國極右勢力將派出瑪蓮出戰明年的總統大選,挑戰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 瑪蓮接掌國民陣線,別具意義。一方面,國民陣線自1972年創黨以來,一直是勒龐做黨魁,勒龐退休,代表法國人多年來在政治新聞看到的熟悉面孔將離開政壇。

北非巨變下的歐洲緘默

上述圖片是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在13日晚上(香港時間14日凌晨)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佈願意如期在2014年本任期屆滿後卸任,以平息持續了約3週的全國暴亂[片段來自 法新社youtube ]。但突尼西亞局勢在14日急轉直下,我正在打這篇post時也不斷變化,最新消息是:本.阿里已宣佈下台,逃亡出國,目前由總理加努奇(Mohamed Ghannouchi)暫代總統一職。

無人駕駛VS罷工工會

(圖片來自BBC) 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在13日發表演說時,特別強調,倫敦地鐵將有3條路線由無人駕駛列車服務。 這不是什麼新科技,很多地方其實都有, 巴黎連最多人乘搭的1號線地鐵線 也打算年底落實全面自動化。 但Johnson想說的其實是:地鐵可以自動化,地鐵司機可以是多餘的,可以全部炒掉,地鐵司機工會最好識趣,不要再搞罷工!

死因調查

[圖片來自俄新社] 涉及兩個地方的死人災難有時會很麻煩,因為要釐清責任誰屬,看看菲律賓人質事件便知道。歐洲近日有一個比菲人質事件更政治/外交敏感、更令相關兩地鬧不和的死因調查--去年4月的斯摩棱斯克(Smolensk)空難,導致當時波蘭總統卡欽斯基(Lech Kaczynski)等96人喪生的空難。

不好的開始

感謝各位的新年祝福。不過嘛,踏入新的一年,身體硬是不太好,就是有一點快要感冒大爆發的感覺,喉嚨一直有點痛,有點鼻水。或者是因為香港自聖誕後一直略為寒冷(儘管香港的「寒冷」,也只是每天攝氏10至16度左右)。總之新的一年就是開始不太好。 歐盟輪任主席國匈牙利新的一年也有個不太好的開始,1月開始其6個月主席國任期,但已經不斷有麻煩困擾著,不斷遭質疑有沒有擔任歐盟主席國的能力和道德感召。

英式幽默

或者,我是英國殖民地餘孽。同樣是英語系電影/電視/音樂,與美國相比,我還是喜歡英國的,愛他較含蓄,沒有美國那種給人粗枝大葉、「好揚」的感覺。尤其英國那種很愛玩語帶雙關的笑話,例如以下在FB看到朋友的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