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黎智英子日內瓦籲釋父親 中國:黎已釘在背叛祖國和人民的恥辱柱

路透報導 :英國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開會期間,週三在這個場合舉行香港傳媒自由活動,呼籲國際關香港傳媒自由問題,尤其聚焦被拘禁3年的黎智英。

北非巨變下的美國緘默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最新向BBC回應有關埃及局勢的影片;題外話:我覺得希拉里近一年外貌「殘左好多」,愈來愈「阿婆feel」)

一不離二、二不離三,既然寫得歐洲中國對北非巨變的緘默,順手完成這個「系列」,一寫美國的緘默--或者是「尷尬」,因為美國總統以降官員一直有作回應,但那些回應只是廢話,又或者是「正在密切關注局勢」(看過《華爾街日報》網誌一篇速寫,形容「密切關注局勢」這句外交辭令的意思是:外交部上下官員與各位記者一樣,都只是在電視直播,並與駐當地外交官打探最新情況,而駐當地外交官很明顯也「鎖了房門」,困在屋裏避風頭兼看當地電視直播!)。

甚麼美國不能拋棄盟友、擔心出現政治真空便會令伊斯蘭極端主義上台、為了自身戰略利益而不惜支持一個違反人權的親美獨裁政權,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對當地人民訴求視若無睹,而且亦擔心「押錯注」,一旦人民真的推翻了現政府,新政府或者因不滿美國支持原有政權而關係緊張,等等等等,大家隨便在任何傳媒的分析報導都可看到(或是不看都應該可以自行推敲出來)。

我完全認同上述說法,相信是美國奧巴馬政府目前最頭痛的主因,但不妨也一寫我的其他觀察和估計。

首先,美國進退失據,或者亦與奧巴馬政府的全球戰略部置有關。希拉里應對給我的感覺是,連希拉里自己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這或與奧巴馬明顯將整個外交重心放在亞洲有關,尤其東亞,亦即他和希拉里上任初期經常掛在嘴邊的「重返亞洲」,由希拉里上任首個外訪的目的地是亞洲、美韓黃海軍演、美日軍事聯盟部置、對台售武、表明南海/南沙群島問題也涉及美國利益、以至奧巴馬第一次的國宴禮遇是給了印度總理等言行,就知道美國全面加強亞洲戰略部置。而在反恐戰上,奧巴馬認為重中之重是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在伊拉克上則只求盡快撤軍。由此可見,中東罕有地不在美國關注範圍之內。

另一個就涉及架構問題。奧巴馬和希拉里實行「外交外判制」,將以巴及阿富汗這2個重要問題另委2名「特使」專門處理,而這2名特使個人份量等同國務卿級(例如早前過身的阿富汗問題特使霍爾布魯克),有人甚至形容二人為「次國務卿」。

這原本不是有問題。事實上,國務卿從來不可能真的處理所有地區的關係,例如上一手賴斯(Condoleeza Rice)年代是把中國關係下放給副國務卿佐利克(甚至是財長保爾森)。這兩種分工的分別在於,賴斯與佐利克亦屬同一系統,一方面佐利克有大量國務院的資源隨時用來應對中國關係突發問題,而賴斯隨時從佐利克手上pick up也會較容易,而根據我個人純粹過去2年不斷看外交新聞的觀察,即使中東問題特使米切爾(George Mitchell)需要向希拉里匯報,但實際上以他的份量根本不會事事向她報告,而且米切爾只是重中在以巴和談,他只要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簽署一份和約便功德完滿,不會考慮美國的整體中東戰略。結果美國現在的中東政府好像一個花瓶崩了一塊,缺少了一些東西,亦不能連貫。

上述問題,又要再連同美國外交及中東情況都有轉變,令美國更難即時應對。如果是冷戰年代,目前的處理方法十分容易:全力支持鎮壓。早算是90年代,為了石油利益,美國的選擇也十分明顯。但問題是,自從小布殊上台後,他(以及賴斯)是毫不含糊地主張中東各國要民主化。奧巴馬更是外交上有時帶一點理想化,例如認為要開始著手處理裁核,要一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支持獨裁政權,「站在雞蛋的對立面而支持石牆」,絕不可能做到。而美國的中東政策其他方面(或是中東各國自己?)未有作出調整以配合,於是出現美國這個困局。

如果目前上街的是塔利班,要求的是建立一個極端伊斯蘭主義政權,美國都仍容易作出抉擇,但問題是這班示威者似乎是響往西式民主體制--那些示威者是靠Facebook、Twitter等這些「美帝工具」發動示威,很難想像他們會如伊朗1979年革命般,支持建立一個伊斯蘭政權,要婦女重回人人都要強制戴面紗的日子。

再簡單一點地說,就是那些阿拉伯獨裁政權之前提出「要麼支持獨裁,要麼出現恐怖主義政權」的說法不再成立,令美國過去10年所有思維都是圍繞反恐問題的外交過時。當然,另一個問題是:大家能否確保「不是獨裁,便是恐襲」的前提是否真的完全崩潰呢?這又涉及押注的問題。畢竟,這些國家最有能力爭取到選票上台的,仍是伊斯蘭主義政黨。

所以,北非巨變除了反映美國的雙重標準和偽善,亦反映出其中東政策落後了時勢,相信美國國務院內部需要全面重新思考其中東政策。
+++++
新浪留言

[1]
不明白! 示威的民眾都是年輕人, 不是應該崇尚西式自由嗎? 怎麼會重回建立伊斯蘭政權的舊路?

作者 AUS | 31st Jan 2011 16:49

[2] Re: AUS
AUS :
不明白! 示威的民眾都是年輕人, 不是應該崇尚西式自由嗎? 怎麼會重回建立伊斯蘭政權的舊路?

我覺得問題是成立民主國家之後大家都可以投票,不只有那些年輕人。另一方面,宗教組織既然已經是組織,組織動員能力可能比較好?總之全民投票,可能沒有人能知道結果這樣...

作者 琮 | 3rd Feb 2011 12:31

[3]
TO一樓及二樓:

我的看法大概跟琮君類似,即是發動示威的人是不大支持伊斯蘭政治主義的年輕人,但有了民主選舉後,誰能在新遊戲規則下勝出,還是未知之數,而目前按牌面計,穆斯林兄弟會是最有組織、最有機會勝出的組織。

作者 simon/示芒 | 8th Feb 2011 01:28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至少29黨友倒戈贊成 南韓國會准告在野黨領袖

南韓國會在反對黨共同民主黨的掌控下,週四意外地以一票之微通過,准許起訴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 ,起碼29名共同民主黨議員倒戈投贊成票。事件重挫民主黨,李在明以外的所有黨領導層晚上集體辭職。

中國暫停融資 訊號系統出問題 「帶路」歐洲旗艦項目遇挫

匈牙利傳媒 Telex 報導 ,一帶一路在歐洲的旗艦項目匈塞鐵路的匈牙利路段工程陷入嚴重困境,匈中兩國終於要面對中國承辦商沒有能力裝置歐洲規格訊號系統的問題,而中國暫停了工程的信貸額度,派到匈牙利的中國工程人員也停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10月到中國出席一帶一路論壇時,可能要親自跟中國領袖商討如何收拾殘局。

烏導彈轟炸俄黑海艦隊總部

烏克蘭又再襲擊克里米亞俄軍設施, 位於半島 Sevastopol 市的俄軍黑海艦隊總部建築遭導彈擊中 ,建築嚴重損毀,一名俄軍人員失蹤,烏克蘭承認責任。

15歲兒子毆打囚犯 卡德羅夫倍感自豪

車臣領袖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週一在自己的Telegram帳戶上載影片,證實他的15歲兒子 Adam 曾拳打腳踢一名因焚燒《古蘭經》而正被拘禁的囚犯 ,大讚兒子做了對的事情,他為愛兒感到自豪,又說那名囚犯是人渣、叛徒,人渣就是要打。

9天內第2次 德取締極右組織Artgemeinschaft

德國週三早上宣佈取締極右組織 Artgemeinschaft ,指控這個組織向兒童灌輸納粹思想,當局凌晨開始在全國12個州進行搜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