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石破民望創新低 承認商品券事件違公眾觀感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一上午在參議院接受質詢時, 就自己向同黨議員派發10萬日圓(約5200港元)商品券一事道歉 ,深切感受到這個做法背離大眾感覺,但堅持這並不觸犯《公職選舉法》和《政治資金規正法》。

歐盟14國撑巴勒斯坦「升格」

聯合國大會在29日通過決議,讓巴勒斯坦由聯合國觀察員「實體」(entity)升級為聯合國觀察員「國」(state)。議決獲138國支持,41國棄權,僅9國反對,其中只有美國、加拿大及捷克屬較有份量,其餘只有以色列、巴拿馬及4個近乎為美國附庸的太平洋島國。

以色列這次除了在全球上外交大敗外,若只計歐洲的投票取向,亦屬大敗。若純計票數,這條議案只須過半數支持便通過,因此議案通過,毫無懸念;而包括中國等的「亞非拉」一向支持巴勒斯坦,單計非洲的國家數量,已足以「水淹」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這亦是北京愛用的技倆,每逢重大議題便逐個逐個搬出支持自己的非洲國家,以示有「大量」國家支持自己)。因此,最主要的分野在歐洲。結果,歐洲/歐盟中只有捷克反對議案,連以色列最堅定歐洲盟友德國也在最後一刻改變立場,令以色列大為吃驚及憤怒。
先列出歐盟各國投票取向:
贊成:奧地利、比利時、塞浦路斯、丹麥、芬蘭、法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馬耳他、葡萄牙、西班牙、瑞典
反對:捷克
棄權:德國、英國、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荷蘭

另外,非歐盟的挪威及瑞士都投了贊成票;近一、兩年尋求當伊斯蘭世界/中東地區老大的土耳其亦投贊成票。

有關歐洲各國政府及民眾為何在以阿問題上,由早年親以色列變為近年反以色列,我在2006年已寫過,大家可重看(上篇下篇)。在此只有幾點補充。

1、正如2006年文章所說,歐洲各國跟以色列的支持/同情程度,是跟相關國家在二次大戰時屠殺猶太人的責任程度成正比,因此以色列在歐洲最堅定的盟友,並非親美的英國,而是對猶太人內疚的德國。BBC去到28日的報導中,仍把德國列入很大機會投反對票的國家清單中,以色列外交部一直估算德國會跟美國一樣,投反對票。因此,德國即使不投贊成票,宣布棄權,已是對以色列的重大挫敗。

冰封三呎,非一日之寒,自從強硬的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4年前當上以色列總理,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對他無意停止西岸擴張殖民區日益不滿,覺得對方不守諾,無意改善以巴關係及處理巴人立國問題。

2、從上述投票取向可見,棄權多為來自親美國家,尤其前共產政權國家。基本上,除了德國的特殊因素,這跟伊拉克戰爭時歐洲各國立場十分接近(另一較大分別可能是西班牙)。據報,親美東歐國家其實都傾向同情巴勒斯坦,原本礙於美國的壓力,可能投反對票,但因為有德國投棄權做掩護,所以轉投棄權票。

3、最後,英國的立場十分瞹眛。親美的英國幾天前還施壓要求巴勒斯坦放棄推動這議案,但28日便改口稱考慮投棄權票,較德國更早這樣表態(以色列官員更估計,英國轉變立場,可能是德國最後一刻決定不投反對票的原因,因為不想在歐盟顯得孤立);英國原本還表示可以考慮投贊成票,但向巴方列出對方不可能答應的要求,例如無條件重返以巴談判桌。結果英國投棄權票,似乎各方都沒有得失。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電鋸行動第一步」 施紀賢宣佈廢除「NHS英格蘭」 將裁員逾9000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宣佈,廢除公共醫療管理機構「NHS英格蘭」(NHS England),將相關職能併入衛生部。衛生大臣施卓添(Wes Streeting)隨後在國會表示,會用2年時間廢除NHS英格蘭,指出NHS英格蘭目前有1.53萬名員工,衛生部有3300名員工,廢除NHS英格蘭後,這兩者合共員工數目減少一半,亦即減少約9300個職位。

格陵蘭在野陣營大勝 獨立呼聲將更高漲

在川普不斷稱對格陵蘭有意思下,當地星期二舉行大選,在野陣營大勝,中間偏右民主黨(Demokraatit)成為議會最大黨,33歲黨魁Jens-Frederik Nielsen(文首照片)有望成為新總理。格陵蘭換政府後,當地獨立呼聲將更高漲,丹麥需要思考如何滿足格陵蘭人的要求,而川普可能借格陵蘭想脫丹一事,聲稱該島想加入美國。

卡尼為大選熱身:撤除消費者碳稅、取消CGT加稅

加拿大央行前行長卡尼(Mark Carney)周日當選執政自由黨黨魁,即將成為下任加拿大總理,他 當天在黨大會發表勝選宣言 ,隨即為大選熱身,正式宣佈他上台後,立即廢除消費者碳稅,減輕家庭、農民和中小企的負擔,並會叫停大增資本增值稅(CGT)的措施,指出加拿大需要鼓勵建屋商興建更多住宅。

G7外長聲明 2019反修例後首度未提香港 刪走「維持一中政策」字眼

G7外長星期五在加拿大魁省 Charlevoix 舉行外長會議,並已發表會後聲明。有關中國的部份,這份聲明沒有提及香港問題,是2019年反修例示威後首次。

莫斯科遭91無人機襲擊 烏戰3年來最大規模 3人死亡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11日上午11時57分,更新於晚上8時48分】 莫斯科地區星期一晚至星期二凌晨 遭受烏戰爆發3年多以來最大規模的烏克蘭無人機襲擊 ,俄國防部稱單在首都圈便擊落91架來襲的無人機,當局稱至少造成3人死亡、14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