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4月, 2012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伊鵬3」停留Kattegat海峽逾半天 疑遭丹麥海軍截停

星期二傳出,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可能蓄意破壞了2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後,這艘船隻周二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軍事專家懷疑「伊鵬3」遭丹麥海軍及海岸防衛隊勒令停駛,以便迫「伊鵬3」船上人員面對調查。

歐洲要脅杯葛歐洲國家盃

30日,歐洲政壇開始談及一項體育活動--6月8日至7月1日由波蘭及烏克蘭合辦的歐洲國家盃。烏克蘭法院去年以擔任總理時越權為由,判處前總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入獄7年,但此後不斷傳出季莫申科在獄中被虐打的傳聞。 29日,德國《明鏡》週刊爆料,表示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考慮不前往烏克蘭觀看比賽,來向烏克蘭施壓。既然「阿姐」都決定了,其他歐洲政界人士自然樂於跟風,站一站道德高地,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以及傳聞有意爭取在2014年接任歐委會主席的歐委會司法專員雷汀(Viviane Reding)都透過發言人放風,表示二人出席在烏克蘭舉行的比賽與否,跟季莫申科的待遇掛鈎。 題外話:華文傳媒很喜歡向季莫申科冠以「美女總理」。偶一為之,或是第一次介紹她給受眾認識,這個倒無妨,但每次提及她都用這個外號,有點煩。而且,若真的這麼sexist,季莫申科也52歲了,倒不如去盡一點,我給各位介紹一位年輕一點的,她的女兒Yevgenia Tymoshenko--這是她在30日開記者會講述母親情況的照片(來自路透社)。但可惜,她已下嫁給一位英國音樂人!

反歐再由「法荷聯盟」開始?

歐洲23日有兩大政治事件,而且都在影響全球市場--在法國,大家仍在討論22日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的餘波及含意;在荷蘭,由於政府跟支持政府執政、但沒有加入內閣的極右政黨自由黨就削減赤字問題上談不攏,首相呂特(Mark Rutte;上面左面的照片)在23日向荷女王提出內閣總辭,荷蘭很可能要提前大選。 兩件事都令投資者擔心,歐元債務危機又再惡化。但兩件事的巧合之處不止於經濟金融,還對歐盟政治發展有很深遠意味。 當然,更巧合不過的是,兩件事都涉及「荷蘭」--法國大選令市場擔心的,正是社會黨的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上面右面的照片;兩張照片都來自France 2)!

瑪蓮勒龐下一步:右派盟主

去年1月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照片來自法國電視台France 2網站)接任國民陣線黨魁時,用了 "更溫柔的極右、更主流的極右" 作為標題。「4.22」投票後,法國政壇觀察家都一致認定,「更主流的極右」確實是瑪蓮勒龐的目標,正一步一步地朝這個目標進發,短期目標就是「整散」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的人民運動聯盟(UMP),由國民陣線(或其他她做黨魁的右派組織)取而代之!

奧朗德要"公投" 薩爾科齊搶攻

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束超過2小時,5大候選已全部發言。得票率略有變得,但大致跟前一個post的相近,發言中文摘要也可看前一個post,其中3大候選薩爾科齊(Nicolas Sakozy)、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和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的法文發言全文可看以下3個YouTube(不用怕,很短的):

法大選後五大候選人發言

(奧朗德發言;照片來自BBC網上直播) HKT02:10:投票結束,票站調查顯示,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得票28.4%,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25.5%,與之前海外漏出的民調數字差不多。反而是第三至第五的初步得票數字估計有些不同,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得票20%,超越其父勒龐(Jean-Marie Le Pen)2002年歷史性「打入決賽」的紀錄16.86%,梅朗松(Jean-Luc Melenchon)較民調估弱,11.7%,貝魯(Francois Bayrou)同樣較估計弱,8.5%,未能達雙方數。 HKT03:53: 薩爾科齊也發言了,他主打兩大主題:「保護」法國人,即國家安全、入境移民及對抗全球化;以及「財政牌」,反對增加政府開支令政府債台高築。 HKT03:30: 奧朗德發言結束,除了重申其政綱,主要有2個訊息:把第二輪投票變成對薩爾科齊5年政績的公決(他說第一輪投票結果是對過去5年政府的懲罰,但奧朗德沒有點名提及薩爾科齊);團結左派,尤其是向梅朗松的左翼陣線及佐莉的綠黨支持者伸出橄欖枝 HKT03:15: 貝魯強調會看重價值觀,同樣提出對極右崛起的關心,強烈暗示支持奧朗德,但他重申要看奧朗德和薩爾科齊未來2週有關價值觀的回應才「履行我的責任」 HKT03:04: 瑪蓮勒龐表示已震動了法國政局,法國不再一樣,但她未有表示在第二輪投票支持誰,只說國民陣線是唯一「對左派的反對派」。 HKT02:35: 極左的梅朗松已承認落敗,呼籲支持者在第二輪投票「左派大團結」,第二輪投票全力「對付極右」。儘管未有提及名字,但明顯支持奧朗德。

法國大選截至5時投票率逾70%

更新:截至下午5時(香港時間22日深夜11時,投票7小時),投票率已達70.59%,低於2007年的73.87%,但1981年計起另外4次,在此時的投票率全部都不超過70%) 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會在香港時間23日凌晨2時結束,截至當地時間中午(即香港時間22日傍晚6時,投票進行了4小時)的投票率為28%以上(上圖來自France 2),較上屆為低,但上屆投票率及整體選舉氣氛被公認為歷屆最高及最熾烈。而由1981年計起的6屆總統選舉,目前的投票率已是第2高。 即管在一會兒投票結束,有了初步票站調查及初步點票結果後,才再寫法國大選情況。

面試式「辯論」

大選投票前進行辯論,在現代,或者已是一個必然,尤其是總統制。不過,法國總統大選有10名候選人,可以如何辯論呢?折衷方法是好像法國第二台(France 2)在11日及12日晚的節目《言與行》(Des Paroles, Des Actes)般,好像面試般,逐個候選人面對4名記者連續約20多分鐘的提問。 上面是社會黨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的一節。若果有時間的話,可以 節目原裝版本 ,但長達2小時以上,而且節目是在晚上8時50分開始,亦即接近11時才完結。正如5年前法國總統大選辯論後,英國《金融時報》的形容:就算以法國人的標準來說,都十分折磨(對觀眾而言!)。

10張競選海報

法國總統大選其實已進入倒數階段,第一輪投票在4月22日便舉行,儘管由現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與社會黨的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進入兩週後的第二輪對決投票,已無懸念。 要寫這次選舉,有很多可以寫的,但工作關係,暫時未能寫太多。不妨先從競選海報着手--這次選舉其實有10名候選人,而且以法國的標準來說,算少了,上一屆有12個,2002年的一屆更有16個,但這麼多候選人,法國的當選總統也沒有認受性問題,不會有梁振英擔心「太多候選人會分薄票源、繼而拖低得票率削弱認受性」的問題發生。 由上排至下排、由左至右,翻譯一下逐個逐個候選人的競選口號。如看不清楚,請按圖放大。

控訴政府的自殺

Greece: austerity suicides climbing | euronews, world news 希臘在5日發生一宗高調的自殺事件,一名七十多歲的長者當日早上上班繁忙時間,在雅典市中心國會前面的憲法廣場吞槍,理由是不滿政府緊縮開支的政策害苦人民,而他自己也身患重病,不想再要子女家人花錢替他醫病。事件引發反政府示威及騷亂。上面Euronews有影片,講述希臘、以至意大利近月以至近年因經濟問題導致自殺宗數急升。 希臘經濟有多惡劣?不妨舉一些數字(儘管把每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困境化成數字,會令人對問題麻目):希臘2007年便開始出現全年經濟衰退,至今已連續衰退5年,經濟規模合共萎縮17%左右,失業率在去年第4季已升至21%,薪金平均由2009年至今減少了三分一,未來3年估計再減少15%。 英國《衛報》一篇網誌寫道,2月雅典有人在地鐵跳軌自殺,令地鐵服務受阻,該文章筆者乘搭的士時,的士司機說那個自殺者真傻:「這樣自殺有什麼意義呢?他應該拿著炸彈衝入國會引爆自殺,帶多4、5個賤人跟他上路!」 面對困境時,我也不敢說我會不會做傻事。但在希臘目前的情況,除了自殺、大罵緊縮財政後,還可以做什麼呢?希臘臨時內閣已決定5月6日大選,到時候,選民應該投票給反對緊縮財政措施的政黨嗎?若真的是「反緊縮派」掌控國會,甚至全國暴亂,歐洲各國立即切斷援助,希臘情況只會更差。到最後,希臘人還是死死氣投回那些支持緊縮政策的政黨。

西班牙股市重挫3%見3年新低

復活節假期,歐洲股市10日復市,但氣氛仍然惡劣,西班牙股市IBEX 35指數大跌3%(226點)報7433.6,是2009年3月以來新低,其餘法國CAC 40指數跌3.1%,意大利更急瀉5%,德國和英國都跌超過2%。 去年年底,歐債危機的焦點在意大利,但該國換走了常常開派對的總理後,似乎穩定下來。令網主有點跌眼鏡的是,金融海嘯以來我一直都十分欣賞的西班牙,終於成為風暴中心。近日市場對西班牙的憂慮,令該國10年政府債券孳息又再度迫近厘,與德國的息差亦超越4厘,到433個基點。

意大利「第二共和」瀕臨瓦解

意大利經歷蒙蒂(Mario Monti)上台以來最重要的政治發展,主要反對黨「北方聯盟」(Lega Nord)自1991年創黨以來便擔任黨魁的博西(Umberto Bossi)在5日宣佈辭去黨魁一職,主要因為他捲入不當挪用公款醜聞。 從上面這張博西從政毫不介意隨便在鏡頭前大舉中指的照片(照片來自Corriere Della Sera;另外,循例政治正確的一句:各位18歲以下的小朋友,舉中指是沒有禮貌的,千萬不要學照片中這位伯伯哦!),可以看到,他是如何的口不擇言,據報公開發言時很愛夾雜髒話。 但這名口不擇言、縱橫政壇30年的元老沒落,亦可能標誌住意大利「第二共和」結束,政局進入二戰後第三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