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英國保守黨籍前首相馬卓安爵士(Sir John Major;照片來自BBC)13日在德國就英國與歐盟關係發表演說,被視為他卸任後最重要的政治演說,他說,英國脫離歐盟的機會已達一半一半,希望歐盟及各成員國明白,英國人是實實在在不滿移民湧入,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要求歐盟限制成員國之間的人員自由流動,不是談判技倆,馬卓安亦不認為人員流動自由是絕對碰不得的議題。
早前傳言,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私下向卡梅倫警告,如果英國堅持要改變人員流動自由的原則,她寧願英國離開歐盟,而德國政府隨後對該報導的所謂否認,基本上是承認默克爾的確這樣想。那麼,馬卓安此言可被視作代卡梅倫反警告,如果不對人員流動自由設限,英國寧願離開歐盟。
未來2年就是個「膽小鬼」遊戲,可誰先讓步了。
馬卓安的演說全文可看這鏈結。他提及英國希望歐盟改變的,可分為2大部份、2大層面。「膚淺」的層面,就是人員流動自由。
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自50年代末成立以來,就有「4大流動自由」作為其精神支柱,就是人民、資金、貨物和服務的自由流動,目前實施得最徹底的,只有人民/人員(更準確一點的話,應是勞工,亦即經濟4大元素可自由流動)。
身為保守黨內親歐派元老,馬卓安說,歐盟多國普遍人口下降之際,英國人口過去10年增長了7%,指出「人口湧入之多,令英國醫療、福利、房屋和教育服務帶來壓力,並拖低英國窮人的薪金」,強調自己生於一個充滿移民的區域,跟移民相處得很好,但要承認「我們這個小島不能以目前及預計的速度吸納移民,在實際上和政治上都不能在不引起公眾不安下做到」。他還說,歐盟多國,例如希臘、法國、匈牙利、波蘭、瑞典、意大利等都出現國民不滿移民的聲音,並令種族主義或帶偏見的反移民政黨冒起。
卡梅倫的保守黨在明年大選臨近之際,正面對疑歐政黨UKIP追迫,因此卡梅倫要打(反)移民牌來力抗UKIP,而人員流動自由將是英歐(或德!)談判的主軸。
但馬卓安演說中提及較「深」層次的,是對歐盟前途的看法:歐盟應否不斷深化融合?
馬卓安說得十分明白:「我們不準備接受歐盟越來越緊密(ever closer)--這只有一個目的地,對英國來說,融合應有個界限。」他亦批評歐委會和歐洲議會在過去20多年都沒有嚴格遵守歐盟條約中的「輔助原則」(subsidiary),要求要把輔助原則列為有法律效力及更嚴格執行。
不明何謂「越來越緊密」和「輔助原則」?不打緊,我之前在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出任歐委會主席時寫po已解釋過,請各位自行重看。
正如馬卓安說:「英國不在歐羅區,而我不能想像我們會加入。因此,為了釋除疑慮,我們需要明確說清楚,非歐羅區國家會有何待遇。我們不能接受,歐羅區各國進一步融合,然後集團投票,把自己願意的政策融合強加在不願意的非歐羅區成員身上。」我在上面那篇po亦寫過,目前英歐爭拗、以至容克的爭拗,全部是2011年歐債危機期間的後遺症,核心問題是:
有了歐羅後,有了貨幣政策融合,是不可能沒有財政政策融合作配合,有了貨幣聯盟,是不可能沒有政治聯盟作後盾;那麼,如果沒打算再融合的成員國,如何自處?
馬卓安認為有一半機會英國脫歐,我更悲觀,覺得英國脫離歐盟,已成定局。
早前默克爾私下稱寧願英國離開的傳聞,重要性不在於德國現時是最大勢力的歐洲國家,或默克爾是歐洲最有權力的政客,而是連很希望英國留下、以助德國在經濟政策抗衡法國保護主義傾向的德國都失去耐性,連一向以作風謹慎、對外國政客從不會以個人喜惡來決定是否擺黑臉的默克爾都不介意放狠話時,我看不到其他成員國會願意跟英國談判。
早前傳言,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私下向卡梅倫警告,如果英國堅持要改變人員流動自由的原則,她寧願英國離開歐盟,而德國政府隨後對該報導的所謂否認,基本上是承認默克爾的確這樣想。那麼,馬卓安此言可被視作代卡梅倫反警告,如果不對人員流動自由設限,英國寧願離開歐盟。
未來2年就是個「膽小鬼」遊戲,可誰先讓步了。
馬卓安的演說全文可看這鏈結。他提及英國希望歐盟改變的,可分為2大部份、2大層面。「膚淺」的層面,就是人員流動自由。
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自50年代末成立以來,就有「4大流動自由」作為其精神支柱,就是人民、資金、貨物和服務的自由流動,目前實施得最徹底的,只有人民/人員(更準確一點的話,應是勞工,亦即經濟4大元素可自由流動)。
身為保守黨內親歐派元老,馬卓安說,歐盟多國普遍人口下降之際,英國人口過去10年增長了7%,指出「人口湧入之多,令英國醫療、福利、房屋和教育服務帶來壓力,並拖低英國窮人的薪金」,強調自己生於一個充滿移民的區域,跟移民相處得很好,但要承認「我們這個小島不能以目前及預計的速度吸納移民,在實際上和政治上都不能在不引起公眾不安下做到」。他還說,歐盟多國,例如希臘、法國、匈牙利、波蘭、瑞典、意大利等都出現國民不滿移民的聲音,並令種族主義或帶偏見的反移民政黨冒起。
卡梅倫的保守黨在明年大選臨近之際,正面對疑歐政黨UKIP追迫,因此卡梅倫要打(反)移民牌來力抗UKIP,而人員流動自由將是英歐(或德!)談判的主軸。
但馬卓安演說中提及較「深」層次的,是對歐盟前途的看法:歐盟應否不斷深化融合?
馬卓安說得十分明白:「我們不準備接受歐盟越來越緊密(ever closer)--這只有一個目的地,對英國來說,融合應有個界限。」他亦批評歐委會和歐洲議會在過去20多年都沒有嚴格遵守歐盟條約中的「輔助原則」(subsidiary),要求要把輔助原則列為有法律效力及更嚴格執行。
不明何謂「越來越緊密」和「輔助原則」?不打緊,我之前在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出任歐委會主席時寫po已解釋過,請各位自行重看。
正如馬卓安說:「英國不在歐羅區,而我不能想像我們會加入。因此,為了釋除疑慮,我們需要明確說清楚,非歐羅區國家會有何待遇。我們不能接受,歐羅區各國進一步融合,然後集團投票,把自己願意的政策融合強加在不願意的非歐羅區成員身上。」我在上面那篇po亦寫過,目前英歐爭拗、以至容克的爭拗,全部是2011年歐債危機期間的後遺症,核心問題是:
有了歐羅後,有了貨幣政策融合,是不可能沒有財政政策融合作配合,有了貨幣聯盟,是不可能沒有政治聯盟作後盾;那麼,如果沒打算再融合的成員國,如何自處?
馬卓安認為有一半機會英國脫歐,我更悲觀,覺得英國脫離歐盟,已成定局。
早前默克爾私下稱寧願英國離開的傳聞,重要性不在於德國現時是最大勢力的歐洲國家,或默克爾是歐洲最有權力的政客,而是連很希望英國留下、以助德國在經濟政策抗衡法國保護主義傾向的德國都失去耐性,連一向以作風謹慎、對外國政客從不會以個人喜惡來決定是否擺黑臉的默克爾都不介意放狠話時,我看不到其他成員國會願意跟英國談判。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