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標題中的問題,是英國工黨正式選出極左派系人士高彬(Jeremy Corbyn,上面照片來自BBC)後,我所想到的問題。
說來有趣,金融海嘯後,80年代崛起的新保守主義,理論上已徹底破產,大家都覺得,銀行體系爆破並拖累全球經濟各環節,新保守主義提倡的極寬鬆監管要負很大責任。另一方面,經濟差,應該多了人需要政府的協助。這些,都是十分有利左翼興起的環境。
的確,歐洲不少國家都有極左興起的趨勢,當中代表是「歐洲首個民選共產政權」的希臘激左聯(Syriza)和西班牙的Podemos。然而,當高彬確定成為下任英國工黨黨魁,而且是極高票--有近6成得票--當選後,大家都覺得,高彬是unelectable,英國工會份子及工黨死忠支持者或會很支持他,但全國整體選民不會希望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個政黨上台。
另一點很有趣的是,工黨揚棄中間路線的「貝理雅主義」(Blairism),找來的卻是一個「老左」--高彬66歲,1983年首度當選議員,與兩名前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和白高敦(Gordon Brown)是同一屆進入下議院,是同輩。其他國家,即使是激左聯40出頭的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他們提出、以解救後海嘯困境的左翼思想,都似是找回60、70年代的(西歐)共產主義那一套。
要說這套思想很「激進」嗎?其實沒大家想的那麼激進。高彬提出鐵路、發電廠等一些公用公司可國有化。海嘯期間,英國都試過把銀行國有化,供電公司國有化,也不見那麼激進。至於醫療系統全國營化,或者高收入人士徵高稅,又不是什麼激進的措施。最重要的是,高彬如何極左,他的政綱都不再是推行社會主義,最多只是市場經濟下增加政府的干預(適度有為?),把「貝理雅主義」加回大量干預元素。
高彬、或任何極左一翼面對的挑戰,撇除一些技術問題(例如,很多人問:高彬如何團結全黨?他自己多年來都經常不跟黨立場投票,他有何資格要求黨友跟隨他的立場投票?),主要有三。當中最大的挑戰是「形象問題」,那就是,極左、或純粹左翼(而非中間偏左或社民主義),都被視為60、70年代社會主義的翻版,而這一套的破產程度比新保守主義更甚,原因並非在80、90年代被新保守主義打得落花流水,而是蘇聯共產集團倒下,中國等其他共產國家又走資。若果不能拿出一套令人相信不是純粹「舊社會主義」翻版的思想,左翼難以在不採取90年代的中間路線、「第三條道路」下,獲得信任。
另一個與上述有點相關的問題是:究竟選民是否真的想左傾?金融海嘯,掃走的不只是高度自由市場的新保守主義,掃走的還有對建制、主流政壇的信任。高彬,以至激左聯、Podemos等冒起,靠的不只是左翼思想,反而更多是靠其「非主流」身份,而這種不信任主流政壇人物,又某程度跟網絡興起的背景有關。這情況,跟一些極右政黨的崛起相似。極左/左翼暫時只在網絡動員上適應了新時代,但正如上段所說,現在拿出來的好像完全是60、70年代的一套,並沒有就新時代作出調整。
最後一個挑戰是政策上的問題,那就是移民問題。工黨現在選了個極左黨魁,在貝理雅年代曾支持過工黨的英格蘭中產,似乎不會回心轉意支持現在的工黨,那麼,工黨重點搶回選票的目標應放在改投英國獨立黨(UKIP)的工人階層。不過,這批人士是十分反對移民湧入的一群,而身為極左,難以想像高彬會在移民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如何搶回轉投UKIP的原工黨支持者,將是高彬很大的挑戰。
高彬成為黨魁的震撼之處,最大原因不在於其極左立場,反而是其非主流身份。他當了議員32年,但從來未做過「前座議員」,從未加入政府,連影子內閣也未加入過,今次出戰黨魁選舉,只是希望極左翼有個代表,參與工黨未來路向的辯論,其派系沒有人出戰,那麼就由他出選吧--但話說,當年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當年都是在黨內右派沒有人出馬挑戰黨魁希思(Ted Heath),於是被迫做proxy去挑戰希思,結果勝出,並做了11年首相。
說來有趣,金融海嘯後,80年代崛起的新保守主義,理論上已徹底破產,大家都覺得,銀行體系爆破並拖累全球經濟各環節,新保守主義提倡的極寬鬆監管要負很大責任。另一方面,經濟差,應該多了人需要政府的協助。這些,都是十分有利左翼興起的環境。
的確,歐洲不少國家都有極左興起的趨勢,當中代表是「歐洲首個民選共產政權」的希臘激左聯(Syriza)和西班牙的Podemos。然而,當高彬確定成為下任英國工黨黨魁,而且是極高票--有近6成得票--當選後,大家都覺得,高彬是unelectable,英國工會份子及工黨死忠支持者或會很支持他,但全國整體選民不會希望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個政黨上台。
另一點很有趣的是,工黨揚棄中間路線的「貝理雅主義」(Blairism),找來的卻是一個「老左」--高彬66歲,1983年首度當選議員,與兩名前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和白高敦(Gordon Brown)是同一屆進入下議院,是同輩。其他國家,即使是激左聯40出頭的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他們提出、以解救後海嘯困境的左翼思想,都似是找回60、70年代的(西歐)共產主義那一套。
要說這套思想很「激進」嗎?其實沒大家想的那麼激進。高彬提出鐵路、發電廠等一些公用公司可國有化。海嘯期間,英國都試過把銀行國有化,供電公司國有化,也不見那麼激進。至於醫療系統全國營化,或者高收入人士徵高稅,又不是什麼激進的措施。最重要的是,高彬如何極左,他的政綱都不再是推行社會主義,最多只是市場經濟下增加政府的干預(適度有為?),把「貝理雅主義」加回大量干預元素。
高彬、或任何極左一翼面對的挑戰,撇除一些技術問題(例如,很多人問:高彬如何團結全黨?他自己多年來都經常不跟黨立場投票,他有何資格要求黨友跟隨他的立場投票?),主要有三。當中最大的挑戰是「形象問題」,那就是,極左、或純粹左翼(而非中間偏左或社民主義),都被視為60、70年代社會主義的翻版,而這一套的破產程度比新保守主義更甚,原因並非在80、90年代被新保守主義打得落花流水,而是蘇聯共產集團倒下,中國等其他共產國家又走資。若果不能拿出一套令人相信不是純粹「舊社會主義」翻版的思想,左翼難以在不採取90年代的中間路線、「第三條道路」下,獲得信任。
另一個與上述有點相關的問題是:究竟選民是否真的想左傾?金融海嘯,掃走的不只是高度自由市場的新保守主義,掃走的還有對建制、主流政壇的信任。高彬,以至激左聯、Podemos等冒起,靠的不只是左翼思想,反而更多是靠其「非主流」身份,而這種不信任主流政壇人物,又某程度跟網絡興起的背景有關。這情況,跟一些極右政黨的崛起相似。極左/左翼暫時只在網絡動員上適應了新時代,但正如上段所說,現在拿出來的好像完全是60、70年代的一套,並沒有就新時代作出調整。
最後一個挑戰是政策上的問題,那就是移民問題。工黨現在選了個極左黨魁,在貝理雅年代曾支持過工黨的英格蘭中產,似乎不會回心轉意支持現在的工黨,那麼,工黨重點搶回選票的目標應放在改投英國獨立黨(UKIP)的工人階層。不過,這批人士是十分反對移民湧入的一群,而身為極左,難以想像高彬會在移民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如何搶回轉投UKIP的原工黨支持者,將是高彬很大的挑戰。
高彬成為黨魁的震撼之處,最大原因不在於其極左立場,反而是其非主流身份。他當了議員32年,但從來未做過「前座議員」,從未加入政府,連影子內閣也未加入過,今次出戰黨魁選舉,只是希望極左翼有個代表,參與工黨未來路向的辯論,其派系沒有人出戰,那麼就由他出選吧--但話說,當年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當年都是在黨內右派沒有人出馬挑戰黨魁希思(Ted Heath),於是被迫做proxy去挑戰希思,結果勝出,並做了11年首相。
有時真係幾佩服啲極左仔,經過理論實踐並行既極左行為同思想事實證明係死路一條唔掂,但仍堅持據佢個套,以為他人低能唔做到但佢上場揸攤就實得,真係懷疑呢啲友仔個腦係咪與別不同。
回覆刪除雖然新保守主義破產,但無可否認好多選民轉投工黨只係投報復票以求一變
事關選民係唔順當時執政黨對既得利益集團個種縱容,無視腐蝕問題滋生仍不作相關改善或對症下藥,致使肥者更肥,而一眾中低下階層不能同享成果,反受高生活指數之苦,所以泡沫爆破後嬲起蒞踢走保守黨。
不過極左比起上來似重衰多二錢重,高彬如果係咁堅持佢個套而不作適應妥協,相信對唔少游離票選民吸引應有一定阻力。
唉!世上係咪真係無天才,點解攪來攪去唔係右就係左,點解唔能夠兩者中取其優點相輔相成,使大多數人民生活安定。
呢啲或者叫做有恒心??
刪除至於"新保守主義破產",想借此機會補充一下。要完全行返戴卓爾/列根個套,已經完全冇可能,英國保守黨都轉咗,係剩返美國啲茶黨(以及香港某啲芝加哥學派經濟學者)仲死撐
我覺得Corbyn很像巴西的前總統Lula,他在野時非常親基層,也是極左派。當年,巴西人很多都很害怕他會當選。但是,他上任後卻實施一些受到投資者歡迎的政策,繼續了上任總統一些親資本家的政策,帶來了巴西幾年前的經濟起飛。
回覆刪除我覺得Corbyn很像香港的超然特首CY,他未在位時非常親基層。當年,香港人不少都很希望他會當選。但是,他上任後卻實施一些只得梁粉歡迎的政策,繼續了首任特首一些親中共的政策,帶來了香港的衰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