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薩安州首府Magdeburg聖誕市集 汽車衝向人群11人亡60-80傷

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名存實亡的「都柏林規定」

歐洲難民/敘利亞難民問題越搞越大問題,涉及的議題十分多,不同國家/地區的看法有很大差異,要寫,要花很多時間。這一篇,先從「最歐盟」的角度看目前的難民問題--所謂「共同歐洲庇護系統」(CEAS)中的「都柏林規定」(Dublin Regulation)。究竟最徹底的解決方法是否處理敘利亞內戰,可以爭議,但不少人都認同,「都柏林規定」是令問題惡化的根源,而且在目前難民潮衝擊下,已經近乎沒有執行到,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年的歐洲政庇(政治庇護的簡稱,這個簡稱方法,也是我當年聽荷蘭粵語電台廣播聽回來的)爭拗,一定會大舉修訂、甚至以新法例取代「都柏林規定」。



歐盟的網站自稱有共同庇護系統,這涉及5大範疇:1、處理政庇的共同程序;2、政庇申請人等候結果時所獲的最低待遇;3、如何給予政庇的共同標準;4、「都柏林規定」;5、簡稱EURODAC的單一政庇申請人資料庫,包括申請人指紋等資料。

所謂「都柏林規定」,就是規定哪一個國家處理政庇申請。「都柏林規定」源自1990年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簽署的《都柏林公約》,該公約1997年生效,之後不斷修改,變成現在的「都柏林規定」。一般的說法是,這個規定要求,政庇申請人首個踏入的歐洲國家有義務處理相關申請。實際上,相關規定是十分複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法例原文,當中第3章的第7-15條、合共兩頁紙,就列明了「都柏林規定」。例如,最優先要處理申請的國家,是該申請者有親戚已合法居住的國家,之後才是首個踏足的國家。

要注意,我至今都只寫「歐洲國家」、「國家」,沒有寫到「歐盟成員國」,因為「都柏林規定」適用於31個國家--28個歐盟成員國中,丹麥申請了豁免,但同時,4個有加入「神根公約」的非歐盟國家瑞士、挪威、冰島和列支敦士登是有參與這規定的。

這個規定,令難民問題在歐洲造成多一層的扭曲。首先,「物理上」而言,一個政庇申請者--一般是非法偷渡--第一個踏足的歐洲國家,一定是參與簽約國中最外圍、與非簽約國有邊界的國家(乘飛機的,例如北韓足球員跟國家隊合法去了某個歐洲國家後,不願離開,要求政庇,這類還是極少數),因此,這類國家會處理最多的政庇申請。碰巧的是,這類國家一般是較窮、接收大批難民湧入能力最低的一群,例如意大利和希臘,於是造成幾個窮國去處理全歐洲的難民問題。

另一方面,一些很吸引難民的國家,即使不是位處「歐洲邊疆」,但也會不成比例地處理很多歐洲的政庇申請。如何突破物理上的限制呢?就是走法律罅(法律漏洞)。首個踏足國處理政庇申請,意味即使申請人經過A國(例如匈牙利)去到B國(例如德國),他仍會被B國遣返回A國,由A國去處理申請。

這解釋了,為何很多偷渡者近日在匈牙利一定要登上直往德國或奧地利的火車,連先往其他匈牙利城市後再轉車往德國或奧地利,都不願意這樣做,因為至直通德國「抵壘」,法律上他可以聲稱自己沒踏足過匈牙利的證據,他只是「經過」。另外,這個「首次踏足」的規定是有時限的,如果離「首次踏足」A國一段時間後,才再在B國向B國政府申請政庇,B國不可以把他遣返回A國,這又解釋了不少偷渡政庇申請人會在極惡劣的環境下匿藏一段時間(大概1年),然後才申請政庇,加劇了他們的苦況。更甚者,一些國家不想處理那麼多難民申請,於是刻意讓邊境人員放行,在法律上就可以扮作沒有他們曾「首次踏足」自己國家的證據。凡此種種,都令德國、瑞典、荷蘭等這類很吸引難民的國家,收了很多政庇申請者。

這又返回文首的「CEAS」--雖然根據歐盟的聲稱,歐洲好像有一套「單一難民政策」,但嚴格來說,這不是「處理難民問題」的共同政策,而是「處理哪國處理難民問題的問題」的規定,是一個互相推卸責任的政策,也是一個防止申請人同時在多國提出申請的政策(政庇申請人為了增加獲批的機會,於是向多國申請,或者尋找一個機會最高的國家來申請,這規定就是要不准他們這樣做)。嚴格而言,難民政策仍是國家政府的權力範圍,歐盟最多只是harmonise各國政策而已。

「都柏林規定」其實已不在執行。儘管德國向匈牙利保證,仍在執行該規定,但德國上月底表示,如果是來自敘利亞,便會處理政庇申請,不再探究應由哪個歐洲國家處理申請,某程度上已宣告「都柏林規定」已崩潰。芬蘭都有同樣做法,沒有把經希臘來的偷渡者遣返,因為知道希臘都沒有能力處理。同樣,匈牙利不理這批人前往奧地利和德國,同樣是在不執行有關規定。而從德國一宣佈放寬對敘利亞難民申請後,大批人湧向匈牙利,就知道,歐洲各國的難民政策已非自己一國的政策,會互相影響。

要用什麼來取代「都柏林規定」?似乎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歐盟執委會早前提出的強制配額制度,由歐盟定下全歐接受的配額,然後每個國家必須接受。不過,對一些國家的政府來說,這制度似乎較「都柏林規定」更差。要正式結束早已不在執行的「都柏林規定」,也不知要多少時間。

(文首照片來自德國《明鏡》,大批難民抵達德國慕尼黑的火車站)

延伸閱讀:
凌劍豪:歐盟攤派難民政策 成員國拒硬啃任務
德國明鏡:An Unending Refugee Tragedy: Europe's Path to Deadly Partition(詳述歐洲各國過去兩年如何一直對難民問題置之不理)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安德魯王子曾是「統戰有用的白痴」 缺席 Sandringham 聖誕崇拜免尷尬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16日中午12時49分,更新於同日下午5時22分】 英國上周爆出,安德魯王子原來曾讓一名替中國統戰部工作的商人「H6」接近自己,讓對方進入到白金漢宮等重要地點。 皇室消息人士透過一些星期一刊登的報章放風,要求安德魯自己主動缺席多個皇室聖誕活動 ;同日稍後,多間英國傳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安德魯至少不會出席聖誕崇拜。

方慧蘭不滿被調職 財政聲明前數小時劈炮 斥暫停GST屬「政治噱頭」

加拿大政府臨要公佈秋季財政聲明前數小時, 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星期一上午突然劈炮 ,不滿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上周五要求她調職。

李貞駒不滿被標籤中共統戰工具 法官駁回上訴維持MI5警告

英國情報機關MI5近3年前向國會議員發出警告,指出英籍港人律師李貞駒(Christine Ching Kui Lee,文首照片左前)是中國特務,李貞駒入稟上訴,抗議MI5的標籤, 調查權力審裁處(IPT)的法官星期二判李貞駒敗訴 ,認為 MI5 的警告合理。

【俄烏戰爭】歐盟首制裁中國涉2間港企 中國斥抹黑推責

歐盟27國 星期一通過俄羅斯第15輪制裁 ,當中有1人和6間公司來自中國,是歐盟首度就俄烏戰爭全面制裁中國公民或組織。

俄化武軍司令Kirillov莫斯科被炸死 烏克蘭放風認責

俄軍化武、生物武器和輻射武器部隊司令 Igor Kirillov 星期二早上在莫斯科遭炸彈襲擊殺死 ,烏克蘭罕有地迅速放風,承認是他們所為。 爆炸發生在莫斯科東南部一幢住宅大廈,當他及其助手離開這幢大廈時遇到爆炸,二人雙雙死亡。 炸彈是遙距引爆,藏在滑板車,放了300克TNT炸藥,爆炸同時破壞了附近的汽車,大廈1至4樓的玻璃都被震碎。 烏克蘭情報機關SBU有官員放風說,這是SBU的特別行動,指出 Kirillov 曾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犯了戰爭罪行,烏克蘭有權殺死化,報復他犯下的戰爭罪行。 今年夏季以來,俄軍多了在烏克蘭出動化武,被指使用已被國際條約禁用的三氯硝基甲烷(chloropicrin),英國10月曾因此制裁 Kirillov。 俄羅斯一直否認這個指控。 Kirillov 終年54歲,在軍校讀書時已專攻化武,2017年擔任現職。 俄烏全面開戰以來,俄羅斯不時指控美國協助烏克蘭研發化武,這些記者會通常由 Kirillov 主持。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