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火山 Lewotobi Laki-Laki 近日爆發、噴出大量火山灰影響, 星期三很多來往印尼峇里島登巴薩機場的航班取消,大量旅客滯留在峇里 。
之前說過想寫寫芬蘭遊記,今天起就連續3天出文章雜談芬蘭。
第一天是最正式的遊記,但也必須強調,這只包括首都赫爾辛基,而且我只在那兒正式遊覽了兩天,其他日子都是工作,整天困在會議場所內,不見天日,因此佷難完全介紹當地所有地方。
說起芬蘭,一般會想起聖誕老人和極光,但這個國家也有細緻文化的一面,去感受一下芬蘭的獨特文化,就算看不到極光也不會敗興而回。
芬蘭文化的精緻,源自她曾經受到兩個文化很不同的帝國統治過,在12世紀開始被瑞典統治,到19世紀初變成由俄羅斯控制,直至1917年俄羅斯爆發「十月革命」,沙皇政權倒台,芬蘭人趁機獨立,令芬蘭同時糅合了芬蘭本土、瑞典和俄羅斯的文化,形成一道異於其他北歐國家的景觀。
樹立於海港邊小山丘上的烏斯別斯基東正大教堂(Uspenski Orthodox Cathedral,下面照片上)便是一例,1868年建成,典型東歐俄羅斯—拜占庭建築風格,是西歐陣營最大的東正教教堂。由那兒走大概10分鐘,到達市中心廣場參議院廣場(Senate Square),可以看到屬路德會這個目前最多芬蘭人信奉宗教的赫爾辛基大教堂(Tuomiokirkko,下面照片下),外觀是新古典建築風格,與烏斯別斯基大教堂截然不同:
在大教堂附近的碼頭,乘船約15分鐘往外島芬蘭堡(Suomenlinna),可更深深感受這種「芬瑞俄合一」的風格。芬蘭堡由6個島嶼組成,下面是官方網站的照片,是冬天時鳥瞰相片,拍攝者為Skyline Foto:
芬蘭堡是18世紀由瑞典人建成的海上要塞,用來防禦俄羅斯,在俄羅斯奪取芬蘭後,繼續是重要軍事地帶,其軍事角色在二戰後才逐漸減退,變成現在的旅遊區。歷史上,除了軍人,不少富商及貴族也曾居住這裏,盛極一時,因此既有瑞俄芬三國特色的防衛設施,也遺下貴族及富有人家的庭園和大宅,並設有不少博物館。
不過,網主須事先聲明,芬蘭堡不是凡爾賽宮,而且我覺得那裏的建築修復工作仍在初步階段,不算有很多資源,因此那裏的建築不算很漂亮,那裏的賣點始終是防衛戰略地位及設施,如果想找一個戶外地點去親身感受芬蘭歷史,並當作半天郊遊,芬蘭堡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市內逛逛,會發現充滿著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新古典及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建築,不像其他歐洲名城般有中古時期建築,這是因為赫爾辛基是個十分「年輕」的城市。在瑞典統治期間,芬蘭的政經重心是西南部與瑞典隔海相望的圖爾庫市(Turku),即使瑞典之後為防禦俄羅斯而加強發展芬蘭灣一帶,冒起的也是芬蘭堡,芬蘭堡是較赫爾辛基人口還要多的城市(在那時,芬蘭堡及赫爾辛基是當作兩個城市)。赫爾辛基要在俄羅斯統治時,才迅速發展成芬蘭的中心,不少漂亮的建築也是當時建成的。
也是因為這種糅合3種不同文化的特點,芬蘭的設計品頗獨具一格,當中最著名的時裝品牌應是Marimekko,最著名的卡通代言人應該是姆明(Moomin)。在芬蘭的手信店,尤其是機場的,姆明完全是佔領了所有店舖:
芬蘭未必如一些「大」國,例如法國、意大利,在全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令任何人一看就知道來自哪兒,但她曾受俄國統治的歷史,也令她很容易跟其他北歐國家區別出來。至少,我之前去過瑞典和挪威,來往這兩個國家時不感到遊客手信的分別(除了國旗),但芬蘭的很明顯感受到是有所分別,而且在芬蘭的設計品店/手信店逛,十分享受:
芬蘭的木製產品,是我頗喜歡的,十分有特色,畢竟芬蘭是森林大國:
毗鄰俄羅斯的關係,當地的手信店既有不少做俄國遊客生意,寫上俄文,同時也售賣一些俄式手信,例如俄羅斯娃娃:
最後,下面介紹一些我頗喜歡的赫爾辛基景點。起點應是港口,這裏有往芬蘭堡的船隻的碼頭,望向南邊的芬蘭灣:
向著芬蘭灣,背著的是總統府——掛著國旗時,代表總統正在裏面辦公,否則代表休息,或是正在外訪:
港口附近最好逛的,當然是舊市場,背著總統府的話,舊市場在港口的左邊:
跟很多地方的舊市場一樣,這裏已變成售賣小吃及手信的景點,例如有不少售賣海鮮、包括可以即場吃的商店:
由港口向北走大概5分鐘,就到了之前提過的參議院廣場,是赫爾辛基的市中心。我去年剛巧碰著聖誕市集已經開幕:
由參議院廣場向走到火車站之間的幾條街,是其中一個主要飲食及購物區:
當中包括我之前談及的「法俄式咖啡室」Fazer:
由火車站再向西走大概15至20分鐘,就會來到一間頗特別的教堂——康比靜默禮拜堂(Kampin kappeli):
這座教堂在2012年才落成,無論外型及外觀都一眼就看出跟一般教堂十分不同。康比教堂另一特別之處是,它座落在商場隔鄰,地點本身又是一些交通樞紐附近,平常很多人來往,而教堂本身隔音很好,走進去,就會突然從喧鬧、忙碌變成一片寂靜。
由康比教堂往西走大概5至10分鐘,可去到酒店Solo Sokos Hotel Torni。提及這間酒店,主要因為酒店頂樓的酒吧Ateljee Bar,這間酒吧不大,卻是全市最高點,文首那張鳥瞰觀就是從這間酒店拍下的了。下面是酒吧內部:
說是最高點,但Ateljee Bar只是14樓。在香港,這應是被週遭重重包圍了的高度。芬蘭人口只有大概550萬人,即使扣去北部長年寒冷、難以居住的地方,人口依然很少,以地方與人口的比例來說,芬蘭是個比中國更「地大物博」地廣人稀的國家。就算在赫爾辛基這種大城市,也不見得人口稠密,要地有地,若要再興建住宅,可以乾脆繼續向外發展,因此不會有人興建很高的建築,亦很少人會把舊樓拆掉重建(除非真的殘舊得不能再居住)。
正如我一開始所說,我在赫爾辛基只正式遊覽了兩天,肯定還有很多景點我沒有去,而且我去的時候已是深秋初冬,未有體會到春夏更適合遊芬蘭的季節,因此附上赫爾辛基旅遊局的網站鏈結,大家可自行探索。
[雜談芬蘭三之一]
第一天是最正式的遊記,但也必須強調,這只包括首都赫爾辛基,而且我只在那兒正式遊覽了兩天,其他日子都是工作,整天困在會議場所內,不見天日,因此佷難完全介紹當地所有地方。
說起芬蘭,一般會想起聖誕老人和極光,但這個國家也有細緻文化的一面,去感受一下芬蘭的獨特文化,就算看不到極光也不會敗興而回。
芬蘭文化的精緻,源自她曾經受到兩個文化很不同的帝國統治過,在12世紀開始被瑞典統治,到19世紀初變成由俄羅斯控制,直至1917年俄羅斯爆發「十月革命」,沙皇政權倒台,芬蘭人趁機獨立,令芬蘭同時糅合了芬蘭本土、瑞典和俄羅斯的文化,形成一道異於其他北歐國家的景觀。
樹立於海港邊小山丘上的烏斯別斯基東正大教堂(Uspenski Orthodox Cathedral,下面照片上)便是一例,1868年建成,典型東歐俄羅斯—拜占庭建築風格,是西歐陣營最大的東正教教堂。由那兒走大概10分鐘,到達市中心廣場參議院廣場(Senate Square),可以看到屬路德會這個目前最多芬蘭人信奉宗教的赫爾辛基大教堂(Tuomiokirkko,下面照片下),外觀是新古典建築風格,與烏斯別斯基大教堂截然不同:
在大教堂附近的碼頭,乘船約15分鐘往外島芬蘭堡(Suomenlinna),可更深深感受這種「芬瑞俄合一」的風格。芬蘭堡由6個島嶼組成,下面是官方網站的照片,是冬天時鳥瞰相片,拍攝者為Skyline Foto:
芬蘭堡是18世紀由瑞典人建成的海上要塞,用來防禦俄羅斯,在俄羅斯奪取芬蘭後,繼續是重要軍事地帶,其軍事角色在二戰後才逐漸減退,變成現在的旅遊區。歷史上,除了軍人,不少富商及貴族也曾居住這裏,盛極一時,因此既有瑞俄芬三國特色的防衛設施,也遺下貴族及富有人家的庭園和大宅,並設有不少博物館。
不過,網主須事先聲明,芬蘭堡不是凡爾賽宮,而且我覺得那裏的建築修復工作仍在初步階段,不算有很多資源,因此那裏的建築不算很漂亮,那裏的賣點始終是防衛戰略地位及設施,如果想找一個戶外地點去親身感受芬蘭歷史,並當作半天郊遊,芬蘭堡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市內逛逛,會發現充滿著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新古典及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建築,不像其他歐洲名城般有中古時期建築,這是因為赫爾辛基是個十分「年輕」的城市。在瑞典統治期間,芬蘭的政經重心是西南部與瑞典隔海相望的圖爾庫市(Turku),即使瑞典之後為防禦俄羅斯而加強發展芬蘭灣一帶,冒起的也是芬蘭堡,芬蘭堡是較赫爾辛基人口還要多的城市(在那時,芬蘭堡及赫爾辛基是當作兩個城市)。赫爾辛基要在俄羅斯統治時,才迅速發展成芬蘭的中心,不少漂亮的建築也是當時建成的。
也是因為這種糅合3種不同文化的特點,芬蘭的設計品頗獨具一格,當中最著名的時裝品牌應是Marimekko,最著名的卡通代言人應該是姆明(Moomin)。在芬蘭的手信店,尤其是機場的,姆明完全是佔領了所有店舖:
芬蘭未必如一些「大」國,例如法國、意大利,在全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令任何人一看就知道來自哪兒,但她曾受俄國統治的歷史,也令她很容易跟其他北歐國家區別出來。至少,我之前去過瑞典和挪威,來往這兩個國家時不感到遊客手信的分別(除了國旗),但芬蘭的很明顯感受到是有所分別,而且在芬蘭的設計品店/手信店逛,十分享受:
芬蘭的木製產品,是我頗喜歡的,十分有特色,畢竟芬蘭是森林大國:
毗鄰俄羅斯的關係,當地的手信店既有不少做俄國遊客生意,寫上俄文,同時也售賣一些俄式手信,例如俄羅斯娃娃:
最後,下面介紹一些我頗喜歡的赫爾辛基景點。起點應是港口,這裏有往芬蘭堡的船隻的碼頭,望向南邊的芬蘭灣:
向著芬蘭灣,背著的是總統府——掛著國旗時,代表總統正在裏面辦公,否則代表休息,或是正在外訪:
港口附近最好逛的,當然是舊市場,背著總統府的話,舊市場在港口的左邊:
跟很多地方的舊市場一樣,這裏已變成售賣小吃及手信的景點,例如有不少售賣海鮮、包括可以即場吃的商店:
由港口向北走大概5分鐘,就到了之前提過的參議院廣場,是赫爾辛基的市中心。我去年剛巧碰著聖誕市集已經開幕:
由參議院廣場向走到火車站之間的幾條街,是其中一個主要飲食及購物區:
當中包括我之前談及的「法俄式咖啡室」Fazer:
由火車站再向西走大概15至20分鐘,就會來到一間頗特別的教堂——康比靜默禮拜堂(Kampin kappeli):
這座教堂在2012年才落成,無論外型及外觀都一眼就看出跟一般教堂十分不同。康比教堂另一特別之處是,它座落在商場隔鄰,地點本身又是一些交通樞紐附近,平常很多人來往,而教堂本身隔音很好,走進去,就會突然從喧鬧、忙碌變成一片寂靜。
由康比教堂往西走大概5至10分鐘,可去到酒店Solo Sokos Hotel Torni。提及這間酒店,主要因為酒店頂樓的酒吧Ateljee Bar,這間酒吧不大,卻是全市最高點,文首那張鳥瞰觀就是從這間酒店拍下的了。下面是酒吧內部:
說是最高點,但Ateljee Bar只是14樓。在香港,這應是被週遭重重包圍了的高度。芬蘭人口只有大概550萬人,即使扣去北部長年寒冷、難以居住的地方,人口依然很少,以地方與人口的比例來說,芬蘭是個
正如我一開始所說,我在赫爾辛基只正式遊覽了兩天,肯定還有很多景點我沒有去,而且我去的時候已是深秋初冬,未有體會到春夏更適合遊芬蘭的季節,因此附上赫爾辛基旅遊局的網站鏈結,大家可自行探索。
[雜談芬蘭三之一]
Kampin kappeli 看上去很有意思。北欧的设计注重简洁,我特别喜欢北欧的极简主义时装,家居用品也喜欢。厨房里有一只芬兰牌子的不锈钢锅。家具服装什么的瑞典的居多。
回覆刪除文中的 “地大物博” 是不是换成 “地广人稀” 更准确些?
好像用地廣人稀好一點
刪除一臉姆明 lol
回覆刪除個gag好爛........
刪除芬蘭的瓷器、玻璃也很出名,iittala 跟 Arabia 是業界表表者。
回覆刪除赫爾辛基的聖誕裝飾年年都是一樣的。呆在這裡兩年多,將渡過第三個聖誕節,發覺裝飾每年如是,非常環保!
我有一口 iittala 的钢精锅,平时用来煮面条或者鸡蛋或者水浴香肠。个人感觉最考验锅厂智慧的是炒锅,现在用的炒锅都是 Demeyere 家的,很满意。据说 D 家的 John Pawson 系列直指 iittala 的 tools 系列,有机会我要试试 iittala 的炒锅。有趣的是,无论是芬兰还是 Pawson 所在英国,都不是以美食著称。我很好奇为何在类似炒锅的锅具界,没怎么听过法国以及地中海国家的名物?(法国的铸铁锅很有名,我收了好几口)
刪除欧洲各地圣诞市场的装饰好像回收利用率都很高的。我们这里的圣诞节摊位也基本上是每年都用一样的装饰品。有些摊主会尝试一些新的设计和道具,这些都由每个摊位的店家自己决定的。我们这里有挪威来的烤鱼摊,倒是每年都是一样的布置,员工也都是同一批人,我都认识他们了。 (前方多图预警,往下 scroll 有烤鱼照片) http://horizongermany.blogspot.com/2017/01/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