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法為馬克龍發言解畫:只是不滿美議長會蔡


【文章上載於法國時下午4時55分,更新於下午6時10分】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表示歐洲不能就台灣問題追隨美國的步伐,也不應動輒就中國的過激反應起舞,言論引起不少歐洲國家抨擊。法國政府週三解畫撲火。

這次吹風由法國「外交消息人士」向記者披露,消息人士指出,馬克龍會見習近平時,有向習表示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政府消息又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也說過台灣一帶不能爆發戰爭,馬克龍在這一點跟拜登意見一致,馬克龍只是不滿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近日在南加州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認為這是「挑釁」,是利用台灣來向中國施壓,歐洲不應因為美國政界這種舉動而捲入由此而發生的爭端。

法國消息人士強調,這不代表歐洲將對台灣問題撒手不管,又堅持法國是美國的「可靠、堅定、忠誠」(fiable, solide, engagé)盟友,法美兩國合作良好。

英國《經濟學人》駐巴黎主任Sophie Pedder指出,消息人士稱,法國就台灣問題的立場沒有改變,馬克龍沒有說過法國不關注台灣的安全,並提及法國軍艦曾在台灣海峽駛過,顯示法國致力維持印太地區自由開放。

法國媒體Challenges週二報導,法軍巡防艦「牧月號」(Prairial)週末期間曾橫過台灣海峽,當時中國解放軍正在台灣一帶進行軍演。報導稱,法國外交界和軍方人士認為,這證明馬克龍沒有因為訪中而改變了台灣政策的原則。

消息稱,週日由Les Echos和Politico歐洲版刊登的專訪,馬克龍發言的主旨是呼籲建立歐洲主權,因此即使是美國的盟友,也要做一個能自己做決定的盟友,不能當美國的「跟隨者」(suiviste)。

其他國家對馬克龍的專訪出現強烈反彈,主要源於Politico的英語版訪問報導。消息人士說,外界反應過敏,Politico的報導是「煽情」。

消息人士稱,馬克龍不會為訪問道歉,會承擔訪問中發言的全部責任。

文章內容來源:法新社法語報導1法新社法語報導2路透英文報導

推薦Patreon文章<孖寶兄弟票房超越Elsa   電玩IP漸趨重要>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

德俄領袖近2年首通電話 普京:協議以「最新領土現實」為基礎

德國總理蕭凌志(Olaf Scholz) 近2年來首度跟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對話約一小時 ,要求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的侵略,從烏克蘭撤軍,必須展示出願意跟烏克蘭和談,以達至「公義和持續的和平」。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