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CDU/CSU勝出大選 Merz料任德國總理 AfD得票近五分一成第二大黨

【文章上載於德國時間下午6時4分,最後更新於下午8時】 德國周日舉行的聯邦大選已經結束,以下是電視「第一台」ARD在投票結束後約一個半小時公佈的票站調查結果;括號內為2021大選的得票率:

前首相甘民樂重返內閣出任外相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13日上午9時38分,最後更新於下午6時;再之後若有重要消息另開新blog文章】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週一上午開始改組內閣,他把上週公開抨擊倫敦警察廳政治不中立的內政大臣柏斐文(Suella Braverman,文首照片)炒掉。

辛偉誠委任2010-16年擔任首相的甘民樂(David Cameron)擔任外交大臣,而原外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接任內政大臣

財政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留任,辛偉誠未有換上一個支持減稅的人士出掌財政部來討好黨內右派。

其他主要閣員新任命包括:
環境大臣  柏建熙(Steve Barclay,原衛生大臣)
衛生大臣  Victoria Atkins (原財政部財務秘書)
保守黨黨主席  Richard Holden(原運輸部次官)
財政部首席秘書  Laura Trott(原退休金事務次官)


截至本文章最後更新時,記者看到前房屋事務國務大臣麥蔚宜(Esther McVey)進入首相府,意味她應該獲委任進入內閣,據報會負責「打擊醒覺主義」。

麥蔚宜是強硬脫歐派,委任她入閣,應該是要抵銷柏斐文被炒,令內閣仍有右派/強硬脫歐派支持的人士,安撫這些人。

環境大臣高翠玲(Thérèse Coffey)宣佈已離開內閣。在國務大臣(副大臣)或以下級別的官員,至少8人辭職或被撤換。

記者上午看到甘民樂(David Cameron)進入唐寧街10號,當時已傳出他會重返政府。

甘民樂將是1970-74的外相 Alec Douglas-Home 以來,英國首名卸任首相重當大臣。

甘民樂2016年為脫歐公投辭任首相後,同年9月也辭去下議院議員,辛偉誠需要建議皇室立即冊封他為上議院貴族,才能任命他為大臣。

英國對上一個以上議院議員身份出任外相的是1979-82的卡靈頓勳爵(Lord Carington),再上一個就是 Douglas-Home ,而由上議員出任重要大臣職位也不算十分罕見的事情。

不過,下任外相是上議員,意味下議院不能直接質詢甘民樂,外交部要另派較低級的官員答辯。

甘民樂雖然重量級,但他出任外相還有另外2個問題。

一、在保守黨內對中鷹派抬頭下,甘民樂擔任首相時以締造英中關係黃金時代而著名,他離開政壇也未見改變立場,委任他為外相將惹怒更多黨內人士。

二、甘民樂過去7年有不少生意活動,主要是當說客,這些工作會令甘民樂容易捲入利益衝突爭議。

柏斐文上週在未獲首相府同意下,公開文章,批評倫敦警察廳准許在上週六11月11日英國紀念陣亡士兵的日子進行反以示威

當時英國政壇已普遍相信,辛偉誠必須把不遵守內閣紀律的柏斐文炒掉。

週六,反以示威者主要被批評高喊反猶、仇恨主義、種族主義的口號,但未見嚴重肢體衝突,反而英國輿論普遍認為前來「踩場」的極右示威者才是挑起暴力衝突的主因。這令辛偉誠有信心,把柏斐文撤換不會重挫自己的民望。

不過,首相府人員放風說,辛偉誠把柏斐文剔除內閣之外,主因是對方的語辭過火,包括稱「露宿街頭是生活方式選擇」,淡化反以示威的爭議。

柏斐文去年也曾被上任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勒令離去內政大臣一職,但6天後隨着辛偉誠上台而恢復原職。

理論上,政壇揣測辛偉誠應該在9月初國會恢復工作時便改組內閣,迎戰下屆大選,但他只能在8月底宣佈原能源大臣夏博思(Grant Shapps)接替已經宣佈準備退出政壇的華禮仕(Ben Wallace),擔任國防大臣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斥川普活在「假訊息空間」 澤連斯基:我不會出賣國家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斥責烏克蘭要為戰爭負責,並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國內支持度只有4%, 澤連斯基星期三中午在國內召開記者會 ,嚴辭反擊川普的言論。

巴黎緊急峰會談烏戰 歐洲各國就派兵意見分歧

歐洲8國領袖星期一黃昏到了巴黎,出席法國召開的緊急非正式峰會,商討烏克蘭問題。 歐洲領袖只能勉強展示他們仍一致支持烏克蘭 ,且需要加強採購軍備,但就應否派兵到烏克蘭,協助維持和平,意見分歧。

新加坡2025財年盈餘料達68.1億 黃循財足夠彈藥派糖拉票

身兼財長的新加坡總理 黃循財星期二公佈大選前最後一份預算案 ,預測2025財政年度有68.1億坡元(394.5億港元)盈餘,相當於0.9% GDP,是連續第二個財政年度有盈餘,讓他有彈藥「派糖」,為執政人民行動黨(PAP)在大選前爭取國民支持。

俄美同意開始討論結束烏戰 澤連斯基:會談猶如向烏發通牒

美俄外長 星期二在沙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了約4個半小時的會談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兩國達成4點共識,當中就烏克蘭戰爭問題,美國稱,兩國同意各自組成高級官員的團隊,開始找出盡快結束「烏克蘭的衝突」(the conflict in Ukraine)的途徑,結束衝突需要持久、可持續並為各方所接受。

范斯:中俄非歐洲最大威脅 言論自由倒退更為危險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星期五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演說,他未有觸及俄烏戰爭、北約、歐洲國家軍費等國際安全議題,在整篇約19分鐘的演說中,全力狠批歐洲言論自由和民主價值觀倒退,指出歐洲安全的最大威脅並非俄羅斯、中國或其他外來勢力,而是內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