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反歐再由「法荷聯盟」開始?


歐洲23日有兩大政治事件,而且都在影響全球市場--在法國,大家仍在討論22日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的餘波及含意;在荷蘭,由於政府跟支持政府執政、但沒有加入內閣的極右政黨自由黨就削減赤字問題上談不攏,首相呂特(Mark Rutte;上面左面的照片)在23日向荷女王提出內閣總辭,荷蘭很可能要提前大選。

兩件事都令投資者擔心,歐元債務危機又再惡化。但兩件事的巧合之處不止於經濟金融,還對歐盟政治發展有很深遠意味。

當然,更巧合不過的是,兩件事都涉及「荷蘭」--法國大選令市場擔心的,正是社會黨的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上面右面的照片;兩張照片都來自France 2)!

兩件事都令市場擔心,是因為兩件都可能令歐元區處理債務危機的努力前功盡廢,所有措施要推倒重來--奧德朗表明反對去年12月訂下的「財政契約」只重緊縮財政,不理刺激經濟及競爭力,要求重新討論;跟德國一樣、經常批評希臘等削支不力荷蘭,自己都削支不成功,意味首重緊縮財政的路線破產,「財政契約」是失敗。

法荷政局發展,同樣出現極右政黨左右大局的局面--法國總統大選結果,很視乎支持極右的約18%選民取態;荷蘭內閣倒台,則是因為極右政黨不滿再削支。

法荷極右冒起,同樣是對菁英--不只是法荷,還包括全歐洲及歐盟圈子--發出警號:菁英們為歐洲經濟問題定下的藥方,一般民眾已受夠了。

這可能亦代表著,即使因為「不是條約」而在大部份國家都會繞過公投而只需要國會確認的「財政契約」,都因民眾反對的壓力而被否決。

一紙由歐洲政治菁英商議好的法律文件,幾天內遭到法國和荷蘭的民眾狠狠反對而壽終正寢......這一切,似曾相熟嗎?

無錯,2005年,《歐盟憲法》,同樣是在幾天內先後遭法國和荷蘭的公投否決了。

這次,沒有了公投,但民眾同樣狠狠地向財政契約摑了一記耳光,同樣是由法國和荷蘭這兩個「親歐」歐洲煤鋼共同體創立國毀掉。

在這個年代,沒有人民背書的政治規定,都將要面對終告失敗、不能執行的咀咒。

歷史真懂的開玩笑!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澤連斯基邀習訪烏 稱 Bakhmut 不能失守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接受了美聯社專訪 ,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訪,又表示東部城鎮 Bakhmut 不能失守。

向德妥協豁免e-fuel 歐2035禁售新內燃引擎汽車

歐盟27國週二正式通過, 2035年起不能再出售新的內燃引擎汽車 ,新出售汽車不能使用汽油等化石能源,以減低溫室氣體排放。

全德運輸工人罷工 法蘭克福航班全取消

德國全國運輸工人週一罷工24小時 ,要求加薪超過一成,全國航班、火車、巴士和碼頭服務癱瘓,除了柏林勃蘭登堡機場以外的全部國際機場都受影響,法蘭克福機場整日全部短途航班取消,長途航班列為延遲一天,另一重要機場慕尼黑情況類似。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土耳其國會通過 30 NATO成員全確認芬蘭加入

土耳其國會週四深夜通過,確認芬蘭加入北約(NATO) ,成為最後一個完成確認程序的NATO成員國,令芬蘭可以加入NATO,成為第31個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