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公投不足1個百分點之差支持入歐 摩爾多瓦斥俄干預選舉

摩爾多瓦星期日就是否推動國家爭取加入歐盟進行公投,結果僅以不足1個百分點、1.4萬票之差通過 。支持公投的總統 Maia Sandu(文首照片)不點名批評俄羅斯,稱有「外國勢力」用錢和宣傳干擾公投結果。

語氣堅定地不作任何承諾

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截圖為她在保守黨大會發言的情況)在2日就脫歐問題作出2項重要宣佈:1、最遲明年3月底啟動「第50條」,正式開始脫歐談判,意味英國在2019年春季脫歐;2、推出《大廢除法》(Great Repeal Bill),在2017至2018年立法,廢除1972年的《歐洲共同體法》,不再讓歐盟法例自動適用於英國。

上述宣佈看似十分明確,但其實對脫歐2個核心問題仍未作出解答,包括:1、究竟文翠珊/英國政府心目中的脫歐後英歐關係是怎樣?2、甚至是,究竟英國最終會否脫歐?


安撫脫歐派
先理解文翠珊最新發言的背景。她7月中上台後,就脫歐問題的立場一直只是她那句金句——「脫歐就是脫歐」(Brexit means Brexit),但這是毫無內涵的,而且保守黨內脫歐派擔心她只說不做,因此她需要作出更實質的承諾,來讓脫歐派安心,證明自己無意「走後門」地讓英國留在歐盟。

因此,她提出了一個很早的啟動50條時間。法國和德國分別在明年春季和秋季舉行大選,隨時換領導人(尤其是法國),因此一直有人認為英國應在德國確定下屆國會會期的總理後才啟動50條。相對下,明年首季算是很早的時間,而脫歐派一直認為啟動50條是宜早不宜遲,因為一旦啟動,就減低了回頭的空間。

硬脫歐VS軟脫歐
然而,有了脫歐談判時間表,但大家依然不知道文翠珊想要「硬脫歐」還是「軟脫歐」。所謂「硬脫歐」(hard brexit),就是不惜連歐洲單一市場也離開,以保住英國擁有對出入境的控制權;「軟脫歐」(soft brexit)就是只離開歐盟,但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儘管文翠珊強調出入境及貿易不是只能二擇其一,但究竟傾向要哪一項,始終是個選擇。

文翠珊不肯說出想要一個怎樣的英歐關係,因為有太多未知數令她不能太早作出決定。脫歐談判之前沒人試過,加上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不准公務員私下準備一旦公投通過脫歐的應急方案,因此談判如何進行、英國想如何脫歐,英國政府的確心裏沒有譜。有德國官員私下向路透社埋怨,難以理解,一些人在拉票幾個月不斷主張脫歐,但他們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另一方面,公投中始終有48%選民支持留歐,而且文翠珊要同時平衡不同訴求——最主要是留在歐洲單一市場的好處及國民不滿太多人口湧入的憤怒。所以,她每一項宣佈都盡量要令國內各方都不會太反感,也因此只能「成熟一項,公佈一項」,見步行步。

仍是姿態多於實質
於是,詭異地,儘管文翠珊的演說十分強勢、堅定,描繪出脫歐後的英國十分美好,且事在必行,但嚴格來說,她在文首所說的核心問題完全沒作明確承諾,甚至是可以隨時反口而你又不能指摘她背信棄義的。

以《大廢除法》為例,這是另一個安撫脫歐派的工具,她在演說中強調這法案可讓英國「重新獨立」、「重拾主權」,英國法例「不再在布魯塞爾制定」,「盧森堡的歐洲法院法官不能再決定英國法案」。然而,這條法例是在英國正式離開歐盟時才生效,因此這條法例是廢的,或是純粹例行公事——當一個國家離開歐盟,歐盟法例自然不能再自動適用於這個國家,這個常識毋須一條《大廢除法》來告訴大家。

而且,英國以至歐洲政壇心知肚明的是,脫歐談判啟動了,但終局不一定是英國脫歐,談判結果可以是商討出一個新的協議來讓英國留在歐盟。究竟文翠珊會否在「尊重2016公投結果民意」的情況下來否定2016公投的結果,這個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留言

  1. > 當一個國家離開歐盟,歐盟法例自然不能再自動適用於這個國家

    不完全是這樣。因為英式西敏制是「國會大晒」。理論上沒有任何人(包括英王)在國會之上,這樣的體制其實跟歐共體/歐盟是有衝突的。所以他們當日加入歐共體的解決方法就是《歐洲共同體法案》,由英國國會聲明採納歐共體的所有法律。於是在英國實行的歐共體法律,雖然是來自歐共體,但權力來源仍是英國國會(透過這部法案)。即是把歐共體法律當成英國本土法律辦。

    因此,就算英國明天就退出歐盟,法理上那些「經英國國會採納為英國法律」的歐共體法律,並不因而自動失效。所以才要廢除歐共體法案和訂明這些法律廢除後,相關範疇的法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回覆刪除
  2. 方潤兄正解。外交事務取決於政府,但係是否修改/廢除確立歐盟法例凌駕性地位的European Communities Act 1972,卻必須通過國會。

    回覆刪除
  3. yes and no

    法律上,英國當然要進行正式的立法程序,把因為歐盟立法而英國作出的法例廢除。文翠珊/英國政府確實有需要解釋如何處理這浩瀚的工程。

    但政治上,英國離開歐盟後不再實施歐盟法例,這是大家都知道會發生的事。文翠珊此時高調公佈,又起了個很fancy的名字,是有顯示脫歐堅心的意味,但背後的實質含意共實很小。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50年前近距離擊斃往西德男子 東德國安首判謀殺罪成立

德國柏林法院 星期一裁定一名現年80歲的東德秘密警察(Stasi)謀殺正前往西柏林的人士罪名成立,判囚10年 ,是東德共產政權倒台35年以來,首次有東德國安因執行任務而被裁定謀殺罪名成立。

應屆經濟學獎得主Acemoglu不改看法:中國專制政權難讓經濟持續創新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來自土耳其的Daron Acemoglu,以及來自英國的IMF前首經濟學者 Simon Johnson 和 James A. Robinson,他們的結論大致是:民主、法治、具包容性等的制度有助經濟長遠增長,專制不利創新。

杜魯多批評印度跨境謀殺不能接受 印度:純為掩飾漠視中國干預醜聞

加拿大跟印度就去年加拿大錫克領袖 Hardeep Singh Nijjar 被殺案的外交爭拗升級,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星期一斥責 ,印度以為可以在加拿大領土採取暴力行動,犯下了根本錯誤。

施紀賢承諾爭取釋放黎智英 黎崇恩:冀英有實際行動

盛傳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快將展開履新後首次訪中行程之際, 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右截圖)星期三表示 ,敦促香港政府釋放英國公民黎智英是工黨政府的優先工作之一。

南韓證實朝兵抵俄 「北韓1.2萬兵援俄抗烏、11月1日前可作戰」

烏克蘭本週初放風稱,北韓似乎會派兵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 南韓情報機關星期五就此披露更多資訊 ,表示北韓決定向俄派出1.2萬人協助作戰,首批1500人已經抵俄。烏克蘭軍方說,北韓士兵本月底前可開始在烏克蘭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