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傳出,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可能蓄意破壞了2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後,這艘船隻周二晚上約9時起一直停留在 Kattegat 海峽,沒有移動,軍事專家懷疑「伊鵬3」遭丹麥海軍及海岸防衛隊勒令停駛,以便迫「伊鵬3」船上人員面對調查。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隨着匈牙利國會通過接納瑞典加入北約(NATO),瑞典最快可在本週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瑞典超過200年歷史的中立政策也正式結束。
瑞典對上一次開戰是1814年的拿破崙戰爭時期,此後再無捲入戰爭,瑞典的中立政策很大程度上跟東邊防衛有關,亦即如何防範俄羅斯/蘇聯入侵。
開始目前中立政策的是卡爾十四世.約翰國王(Karl XIV Johan)。瑞典精英當初在法國找來拿破崙麾下將軍 Jean-Baptiste Jules Bernadotte ,把他捧成瑞典國王卡爾十四世.約翰,原本寄望他的軍事經驗可協助瑞典從俄羅斯手上收復芬蘭,但他判斷瑞典沒有可能打贏俄羅斯,而且他認為西邊邊界較東邊更重要,把重點放在從丹麥奪取現為挪威的土地,所以需要確保東邊不會有戰爭威脅,於是宣佈無意參與戰爭,包括沒有計劃奪回芬蘭。
此後,歐洲不時有戰爭,瑞典最終沒有參與,主要是權宜考慮,以及國內對參加哪一方意見嚴重分歧,但又令瑞典的中立政策在20世紀初逐漸成為核心外交政策。
不過,瑞典的中立是十分務實,不時出現不中立的行為,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段有向納粹德國出售鐵礦,跟當德國的盟友差不多,當戰爭形勢轉變,德國越來越可能戰敗,瑞典也改變立場,私下協助挪威和丹麥訓練軍隊,反攻德國。
二戰後,瑞典的中立政策由被動變成主動,漸漸變成國際主義、和平主義和理想主義,披上道德的外衣,積極呼籲停戰及批評人權侵犯,試過斥責美軍在越戰的行為,批評過蘇聯派軍鎮壓東歐國家的反政府示威,並指摘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
所以一些人說,加入北約是對瑞典「身份」的一大衝擊。在過去半個世紀,瑞典孕育出和平使者的形象,於是瑞典(政府或人)經常獲邀斡旋戰爭,並是少數跟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有良好關係的西方國家。另外,瑞典長期主張放棄核武,但加入北約基本上是支持/接受核武。
衛報一篇分析文章,引述一名專家說,加入北約是瑞典完成了「漫長告別中立」的過程。雖然瑞典申請加入北約,以及國內民意突然逆轉,支持成為北約國家,是源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戰略形勢急遽轉變,不過,瑞典在冷戰結束後已開始告別中立政策。
瑞典1995年加入歐盟。歐盟主要是經濟聯盟,瑞典加入是為了配合國內經濟改革,但90年初成立的歐盟跟其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還是有分別,歐盟多了外交和軍事的元素,而瑞典不像愛爾蘭、奧地利般,抗拒參與歐盟當中的軍事合作,所以瑞典其實90年代起已逐步參與歐洲軍事和安全合作。
瑞典最遲在2008年起便對俄羅斯有戒心,俄羅斯在那一年入侵格魯吉亞,瑞典擔心波羅的海三國也會遭俄國攻擊。2014年克里米亞吞併,進一步令瑞典調整防衛政策,2015年起和芬蘭不斷深化軍事合作,成立聯合海軍任務部隊、聯合作戰控制室等,加強兩軍的互相運作性,瑞芬兩國2018年跟美國簽署協議,展開三國聯合軍演。
在此前200多年,中立政策是瑞典安全的最佳保險,但烏克蘭戰爭令瑞典的計算180度轉變,美國保護傘才是瑞典最好的保障。
隨着匈牙利國會通過接納瑞典加入北約(NATO),瑞典最快可在本週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瑞典超過200年歷史的中立政策也正式結束。
瑞典對上一次開戰是1814年的拿破崙戰爭時期,此後再無捲入戰爭,瑞典的中立政策很大程度上跟東邊防衛有關,亦即如何防範俄羅斯/蘇聯入侵。
開始目前中立政策的是卡爾十四世.約翰國王(Karl XIV Johan)。瑞典精英當初在法國找來拿破崙麾下將軍 Jean-Baptiste Jules Bernadotte ,把他捧成瑞典國王卡爾十四世.約翰,原本寄望他的軍事經驗可協助瑞典從俄羅斯手上收復芬蘭,但他判斷瑞典沒有可能打贏俄羅斯,而且他認為西邊邊界較東邊更重要,把重點放在從丹麥奪取現為挪威的土地,所以需要確保東邊不會有戰爭威脅,於是宣佈無意參與戰爭,包括沒有計劃奪回芬蘭。
此後,歐洲不時有戰爭,瑞典最終沒有參與,主要是權宜考慮,以及國內對參加哪一方意見嚴重分歧,但又令瑞典的中立政策在20世紀初逐漸成為核心外交政策。
不過,瑞典的中立是十分務實,不時出現不中立的行為,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段有向納粹德國出售鐵礦,跟當德國的盟友差不多,當戰爭形勢轉變,德國越來越可能戰敗,瑞典也改變立場,私下協助挪威和丹麥訓練軍隊,反攻德國。
二戰後,瑞典的中立政策由被動變成主動,漸漸變成國際主義、和平主義和理想主義,披上道德的外衣,積極呼籲停戰及批評人權侵犯,試過斥責美軍在越戰的行為,批評過蘇聯派軍鎮壓東歐國家的反政府示威,並指摘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
所以一些人說,加入北約是對瑞典「身份」的一大衝擊。在過去半個世紀,瑞典孕育出和平使者的形象,於是瑞典(政府或人)經常獲邀斡旋戰爭,並是少數跟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有良好關係的西方國家。另外,瑞典長期主張放棄核武,但加入北約基本上是支持/接受核武。
衛報一篇分析文章,引述一名專家說,加入北約是瑞典完成了「漫長告別中立」的過程。雖然瑞典申請加入北約,以及國內民意突然逆轉,支持成為北約國家,是源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戰略形勢急遽轉變,不過,瑞典在冷戰結束後已開始告別中立政策。
瑞典1995年加入歐盟。歐盟主要是經濟聯盟,瑞典加入是為了配合國內經濟改革,但90年初成立的歐盟跟其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還是有分別,歐盟多了外交和軍事的元素,而瑞典不像愛爾蘭、奧地利般,抗拒參與歐盟當中的軍事合作,所以瑞典其實90年代起已逐步參與歐洲軍事和安全合作。
瑞典最遲在2008年起便對俄羅斯有戒心,俄羅斯在那一年入侵格魯吉亞,瑞典擔心波羅的海三國也會遭俄國攻擊。2014年克里米亞吞併,進一步令瑞典調整防衛政策,2015年起和芬蘭不斷深化軍事合作,成立聯合海軍任務部隊、聯合作戰控制室等,加強兩軍的互相運作性,瑞芬兩國2018年跟美國簽署協議,展開三國聯合軍演。
在此前200多年,中立政策是瑞典安全的最佳保險,但烏克蘭戰爭令瑞典的計算180度轉變,美國保護傘才是瑞典最好的保障。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