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比利時今年第3次政治危機

(比利時首相萊特姆/照片:比利時財經報章L'Echo)

無錯,比利時又有政治危機。有一直看本網誌的都應該知道,比利時因為荷語區和法語區兩大族群政黨不和而在過去一年半不斷地組不成政府(之前的相關post鏈結在本文末),但今次的危機跟族群關係無關,而是涉及干預司法問題。
事情頗為復雜。或者各位隱約記得,在金融海嘯中,其中一間「死亡」的大行是富通(Fortis),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三國政府聯手拯救富通,並將之「國有化」(即入股)。富通的荷蘭業務已賣斷給荷蘭政府或荷蘭的公司,今次出問題的是比利時業務。

任何一個正常的政府其實都不太想持有一間私營公司(除非那是共產黨),因此比利時政府希望盡快把富通的比利時業務脫手,以便「冇眼屎乾淨盲」,而買家是法國最大銀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us)。

但比利時政府以「低價」將富通業務賣給法巴--網主無暇查出售價,不知是否「低價」,但至少富通不少小股東認為是「低價」,而最大問題是如此一項重大決定,比利時政府和富通董事局是沒有召開股東大會投票表決。

這些小股東於是入稟要求法院裁定這項交易違法,理由正是未開股東大會,而上訴法庭已在本月初裁定小股東勝訴,富通須開一次股東大會,大會通過接受這項交易,交易才可進行。

終於來到今次政治危機的重點:裁決宣判後幾天,比利時傳出,政府在裁決公布2天前已得悉結,而首相萊特姆(Yves Leterme)竟然企圖要求法院押後公布決果。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更罕有地在18日致函眾議院議長,批評「有人」想向法官施壓,翌日更正式發表報告,表示沒有有力證據證明,但有很明顯的跡象顯示,政府曾企圖干預法院。

萊特姆否認曾干預司法,但承認自己的顧問在裁決宣判前,接觸過其中一名主審法官的丈夫。由於法院的指控非常嚴重,司法大臣Jo Vandeurzen在19日即時辭職,萊特姆在幾小時後也提出內閣總辭。

比利時國皇在過去幾天不斷跟所有執政聯盟內的政黨黨魁、兩院議長、各大臣等政界重量級人物會面,但到目前仍未找到解決方法,因此仍只能暫時延遲回覆萊特姆的內閣辭呈(更新:比利時皇室已於22日黃昏宣佈,國皇已批准萊特姆內閣辭職,但暫時出任看守內閣,處理政府日常運作,現年72歲、1979年至1992年期間除其中半年外一直擔任比利時首相的Wilfrid Martens將擔任「政局探索專員」(explorateur),協助國皇研究如何解決今次危機和可以組成什麼內閣)。

整體而言,國皇可以選擇的包括:1、即時提前大選;2、成立過渡政權、待明年6月舉行地方及歐洲議會選舉時一併舉行國會大選;3、繼續由目前的五黨聯盟執政,只換掉首相及司法大臣2人。

5個執政黨強烈反對選項1,因為如果現在立即大選,以過去一年半的表現(或曰:沒表現,因為單是爭拗放權給地方政府的問題已用了差不多所有時間),這5黨必死無疑。

理論上選項3是最佳的選擇,但問題是誰敢及可以接任首相一職。跟全球一樣,比利時未來一年經濟一定很差,而且還有富通、放權地方政府等爛攤子要解決,這個首相絕對難做;而且,萊特姆和Jo Vandeurzen都來自荷語區最大黨CD&V,該黨沒有明顯的接班人,而能力及聲望上可以接任的財相雷恩代爾(Didier Reynders)則是法語區人,可能惹來荷語區人的反彈。

如果是選項2,則可能要找回一些重量人物來暫時壓場,人選包括2位前首相狄漢尼(Jean-Luc Dehaene,他是CD&V黨員)和伏思達(Guy Verhofstadt),或是眾議院議長。

唯一肯定的是,萊特姆一定不可以留任。連同這次辭職,由去年年中大選至今,他已4度推辭國皇給予的任命(首2次是辭去組閣專員、後2次是辭任首相),在國民及其他議員眼中,一個在年半內4度辭職的人已毫無公信力,當地傳媒已批評他為比利時戰後最差劣的首相,而且自3月正式上任至今9個月,基本上一件實事也沒有做到--今年的預算案是上一手伏思達做看守首相時幫他處理,他自己的下放更多權力給地方政府政綱又搞不成。

之前文章:

PS:附加法國《世界報》一名經濟新聞編輯的網誌的鏈結。簡單而言,該編輯指出,各位請尊重一下上市公司內小股東的權益,而董事局作出決定也要考慮一下小股東的感受,而且依足公司管治章程做事,否則就像富通事件般出事。

++++
新浪留言
[1]
> 任何一個正常的政府其實都不太想持有一間私營公司(除非那是共產黨)
倒也未必,工黨幾十年前不一樣搞國有化﹖
作者 方潤 | 24th Dec 2008 11:14

[2] Re: 方潤
我的看法是:yes or no
無錯,英國工黨70年代確是樂此不疲地把企業國有化,但有意思的是,英國首相Gordon Brown宣布入股幾家大型銀行時,他特別強調行動只是暫時性,可見全球潮流已是「企業的歸企業,政府的歸政府」(甚至是「政府的也歸企業!)。
而且,今時唔同往日,現在入股私人企業,政府無論如何也不可以不理股東,除非你可以完全不理私有產權,否則股東可以入稟挑戰你的決定,十分麻煩,因此我寫「正常的政府其實都不太想持有一間私營公司」。
題外話:金融海嘯後,各國救市,政府高度干預市場,一些「自由市場主義死硬派份子」不斷「垂死爭扎」地為自由市場主義辯護,不少立論真的很可笑。其實只要用我上述Gordon Brown的言論,便已經證明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時,「資本主義壓倒共產主義」的「戰果」仍然有效,時光沒有可能重回70年代。
作者 simon/示芒 | 30th Dec 2008 02:15

[3]
党不党不就是个名字类型的区别。
就算中国不是共党执政,搞资本主义,我就不信会没人出来挑刺,不信没有国际势力反对。
反正就是场没完没了的政治游戏,东家唱完西家唱,一朝落下一朝起,大家何必唱着对台戏还作冠冕堂皇状?
(只是有感而发,无意针对博主)
作者 李 | 2nd Mar 2009 17:58

[4] Re: 李
只要不是癱瘓整個網站運作或灌水賣廣告,就算針對博主也無所謂
作者 simon/示芒 | 3rd Mar 2009 02:59 |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

德俄領袖近2年首通電話 普京:協議以「最新領土現實」為基礎

德國總理蕭凌志(Olaf Scholz) 近2年來首度跟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對話約一小時 ,要求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的侵略,從烏克蘭撤軍,必須展示出願意跟烏克蘭和談,以達至「公義和持續的和平」。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