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Patreon文章】英國財相備受壓力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中歐大國


[華沙國家運動場,今晚歐國盃及揭幕戰波蘭對希臘的地方;照片來自http://www.poland2012.net/]

歐洲國家盃今天便揭幕,除了球賽,大家或者可以注視一下其中一個主辦國--波蘭,因為不少西方傳媒都稱讚,波蘭近年的政治及經濟表現是中歐典範(再說一次:前共產陣營的非蘇聯地區,在冷戰期間稱為Eastern Europe,但鐵幕倒下後,這些國家在英文是稱為Central Europe,至少要去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才算是東歐,波羅的海三國更自視為北歐)。


若以經濟論,波蘭的確無懈可擊:波蘭是唯一一個2009年經濟沒有萎縮的歐盟國家,今年首季歐洲多國、包括捷克等這類不是使用歐羅的國家經濟都近乎零增長,甚至萎縮之際,波蘭該季GDP按季增長3.5%。德國《明鏡》一篇報導形容波蘭冒起為中歐發電廠。

波蘭極希望這次歐國盃、亦是該國共產政權倒台後最重要的國際活動,可帶來「巴塞隆拿效應」--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會被視為新興國家(當時西班牙脫離獨裁閉關統治才17年)舉辦國際體壇活動而取得長遠效益的極佳例子,奧運會對巴塞隆拿及西班牙的刺激作用不只是會期期間,在之後多年仍有效用,例如巴塞隆拿的遊客數目此後一直穩定增加。
波蘭希望獲得的「巴塞隆拿效應」來自兩方面。

1、波蘭花了950億波蘭元zloty(2170億港元/8345億新台幣/1769億元人民幣)在基建上,包括翻新機場,增建鐵路,最重要的是大舉興建新公路。理論上,基建差一直是外資對投資波蘭卻步的重要原因(其實,據我的觀察,基本上所有新興國家吸引外資的最大絆腳石是基建差,坐擁大筆資金去興建維修道路等基建的香港是很難理解的),這次有大量基建,對波蘭長遠經濟發展有很裨益。

正如我早前如說過,波蘭這些興建道路計劃的進度很差,例如最重要的、連接華沙至德國柏林的公路,最後一段在7日才完成。基本上,那些公路可以讓汽車走,不會翻車發生意外撞死來觀看比賽的外國遊客,又或是不會出現公路是「掘頭路」的情況,已算萬幸。

因此,波蘭寄望最大的是第二方面:形象工程。簡單點說,就是希望來觀看比賽的外國遊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希望他們回國後一傳十、十傳百,把「波蘭是個旅遊配套很好的國家」等這類讚美傳開去,吸引更多人來波蘭觀光投資。

大家會否發覺,我好像說漏了一個國家、這次比賽另一主辦國烏克蘭?是的,因為西方傳媒冷待烏克蘭。Markwatch及《金融時報》更都以「雙國記」來描述波蘭及烏克蘭經濟「榮辱互見」的情況(《金融時報》6月5日發表Euro 2012 to highlight Poland's success的文章,但該報所有文章都要登記,因此不給鏈結)。《金時》說,2007年烏波兩國奪得主辦權時,烏克蘭經濟年增長7%,表現勝過波蘭,但金融風暴後,經濟大挫,2009年GDP便大瀉15%。

當然,更重要的因素是波烏兩國對西方的態度。2007年之前,烏克蘭經歷了2004年年底的橙色革命,「親歐派」掌權,因此是西方的寵兒。同時間,波蘭仍由卡欽斯基兄弟為首的保守派掌權,不斷高舉民族主義,以及反同性戀等社會保守主義,儘管親美,但同時得罪了不少歐洲國家,尤其是鄰國德國。

現在情況相反。烏克蘭2010年起變回由親俄派掌權,與歐盟各國愈走愈遠,前總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獄中被虐待的傳聞更惹來歐洲多國官員要杯葛歐國盃在烏克蘭的賽事。波蘭2007年卻由自由派的圖斯克(Donald Tusk)擔任總理,並在2011年成為首個能連任的波蘭總理,與德國關係大大改善。

西方、尤其歐洲傳媒追捧波蘭,踩低烏克蘭,絕對有原因。

留言

  1. 示芒發文辛苦, 謝謝先!

    一個免註冊閱讀 ft 的小小經驗, 分享一下:http://www.ftchinese.com/
    繁體版: http://big5.ftchinese.com/

    缺點有兩個:
    1. 消息和評論, 比英文版的要滯後好幾天, 大概是需要翻譯校對的原因。
    2. 內容和英文版的並不完全一致。

    譯文品質大多很不錯。它的中文版有不少本地的專欄作者。徐達內寫的媒體札記內容充實,選材充分體現當今中國社會的Zeitgeist。 我人在歐洲, 要了解中國時事, 追他的專欄瀏覽基本就夠。他的最新發文: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44967

    要了解歐洲國家的事情呢,這個網站是上佳之選。

    祝示芒週末愉快。


    - nn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
      「一分錢一分貨」,付了錢的當然可看到最新的文章,這也沒辦法哦!

      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國第5大發明?麗水6學者曾申請專利「快速切割海底電纜」

美國雜誌 Newsweek 星期五發表報導 ,顯示浙江省麗水學院6名學者2020年1月曾在國內申請「快速切斷海底電纜」技術的專利。

彰顯擁格陵蘭主權 丹麥國王改紋章

丹麥王室今年元旦宣佈,去年1月才登基的 國王 Frederik 在去年12月20日已更改君主的個人紋章 ,代表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象徵放大了,明顯是在川普近日不斷說美國要購買格陵蘭下,強調格陵蘭屬於丹麥。 附圖左邊是舊紋章,在盾的4格中,代表格陵蘭的北極熊和代表法羅群島的羊一同「塞入」左下角,而在新紋章,北極熊和羊分別在左下和右上,各佔一格。 舊紋章左下角原本還有3個皇冠,這是代表中古時期的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丹麥王室一度同時統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丹麥王室說,這個象徵已不合時宜,所以在新紋章刪走。 丹麥電視台 TV2 引述歷史學家 ,他指出,更改紋章還有另外2個原因。 他說,Frederik 一向關心王室的北大西洋領土,這次更改反映他的個人想法。 他又說,丹麥王室習慣趁更迭君主修改紋章,把過時的象徵刪走。原本的紋章是去年遜位女王的 Margrethe二世1972年登基後不久開始使用,她把代表冰島的隼刪走,冰島1944年由丹麥獨立。 新紋章左上格保留了3隻藍獅和9個紅心,這是代表丹麥本土,已使用近千年。新紋章右下格是從舊紋章右上格搬下來,這個圖案代表南日德蘭(Southern Jutland)。 這個紋章是丹麥國王的個人紋章,同時也用來代表國家。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法國極右之父勒龐逝世享年96歲 女兒飛機上獲知死訊

法國極右之父、國民陣線(FN)創辦人 勒龐(Jean-Marie Le Pen)星期二中午逝世,享壽96歲 。

奧地利外長 Schallenberg 第二度出任過渡總理

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星期三宣佈, 外長 Alexander Schallenberg 第二度出任總理 ,新任命在星期五生效。

擔心外資不配合賑災 日大臣:7仔事關國家安全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星期三表示, 如果大型零售集團、日本7-11的母企 Seven & i 遭外資收購,可能影響國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