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希臘17日大選,但近日已開始忙於處理大選前瞻的稿件,而且本週不斷有有關歐洲危機的消息(儘管其實都不重要),因此很久沒更新網誌及推特了,回覆也慢了,見諒!
之前在一篇post中有人留言提到:「法國和德國的民族身份有什麼特別, 為什麼可以融入歐洲而不失自我, 英國的就不能, 莫非是因為法德以前都曾經想一統歐洲大陸......?」現另文回應。(各位亦可看看右上角有關小弟回覆留言習慣的「免責聲明」!)
要另文回應兼這麼遲才回覆,原因之一是我要從之前的新浪網誌搬遷一篇文章才可回應--剛剛搬遷了一篇在2006年5月寫的一篇文章<世界盃與德國民族身份>,內裏提及我讀大學時讀過、學者Martin Marcussen和Klaus Roscher所寫的文章《「歐洲的社會構造」:法國、德國和英國民族國身份的循環》(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urope”: Life-Cycles of Nation-State Identities in France, Germany and Great Britain,收錄在Bo Strath編輯的書藉《歐洲與他者及歐洲作為者》(Europe and the Other and Europe as the Other))。我提到英國的民族身份包含國會及君主這兩大最重要元素,以及因為這兩大元素都不能與歐盟(或「歐羅巴合眾國」)同時存在,以致英國參與歐洲一體化時感到不自在,這說法都是來自這篇文章。
至於「法國和德國的民族身份有什麼特別, 為什麼可以融入歐洲而不失自我」。法國方面,抱歉,我讀書的年代久遠,忘了。至於德國,則在有寫在上述那個post
事實上,若比較法國和德國(西德),德國人的親歐態度較法國尤甚,因為在有利民族形象這方面,融入歐洲是完全符合德國人的利益,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德國人達成最重要的目的:洗脫德國是納粹政權後裔的形象。倒是法國人/政府在參與歐洲一體化時,有時候也有一點障礙,尤其是外交和國防方面。
不過,事情是會演變的。近日看過一篇評論文章,質疑德國人是否「不再愛歐洲」了,因為與之前可配合德國外交戰略利益及民族身份不同,歐洲一體化在目前的歐洲經濟危機中,正衝擊德國國民身份中其中一支支柱:低通脹及審慎理財政策。
不要以為財金政策思維與民族身份無關,在戰後德國人的心目中,納粹能夠崛起,是因為30年代超級通脹肆虐,因此西德/德國在採納歐元前,一直奉行央行獨立、央行只需要處理通脹、強馬克及審慎理財的路線。
現在卻要德國人放棄這條路線:一方面,要動用公帑拯救財困的鄰居,更重要的是,歐元區各國經濟一定要更一體化,偏偏法國的財金政策是完成相反的路線:央行不獨立、央行要兼顧經濟增長且可容忍通脹偏高、弱法郎以刺激出口及赤字財政。對德國人來說,這不只是哪個政策較好的問題,而是德國會極右復興的問題。有些人說,德國的緊縮政策已令歐洲多國極右及極左興起,但對德國人來說,他們潛意識會認為,如果要他們放棄現政策,就輪到德國極右興起--各位認為歐洲眾小國極右崛起較恐怖,還是德國納粹重現恐怖?!
因此,這令德國在現階段歐洲一體化中顯得十分抗拒。但我不覺得這是德國開始放棄一體化的開始。而總理默克爾正在做的是不斷說「德國好、歐洲好;歐洲好、德國較好」的說話,希望令德國人潛移默化,就算他日真的要大舉動用公帑處理危機,也可盡量減低阻力。
http://www.zeit.de/politik/deutschland/2012-06/eurokrise-merkel-g-20-regierungserklaerung
回覆刪除最後一段說:
布魯塞爾正流傳許多想法:一個具有獨立監管機構的銀行聯盟;一個在國家財政預算上遵守共同規則的財政聯盟;甚至歐盟內部民主程序的重新構建也有討論。默克爾對歐洲的 message 是: 我已準備好 (在歐洲融合上) 走得更遠, 我也可以 (向歐洲) 上交 (部分) 國家主權。 但是, 前提是別的國家也在一個可靠的系統中共同努力, 而不是為各自的短期國家利益討價還價, 虛與委蛇。
如果譯得不對, 請這邊通德文的同學指正。 謝謝先。
@示芒師傅: 你在右邊有南德日報的鏈接, 甚至還有 Frankfurt Rundschau. 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加上 Zeit 呢? Zeit 在德國銷量不錯, 地位不低,應該比 Frankfurt Rundschau 更大牌一點。。。。。就之中的內容和評論來講, 一來十分 intelligent, 二來比 Spiegel 更平和大氣, 是我最喜歡的德國報紙。
-nn
關於法國和德國融入歐盟的問題,我以前上歐盟課學到的是:
回覆刪除二次大戰德國戰敗,被分區佔領,基本上已經失去主權...所以對於要上交主權給歐洲共同體的問題,德國反正也沒什麼主權好失去,當然樂於增加歐盟的權力...如果把歐盟當成一家公司,德國從當初插乾股到現在變成大股東,獲益良多,自然樂於支持歐洲融合...
至於法國,一向視自己為歐盟的董事長。法國希望擴大歐盟的權力,增加自己這個董事長的地位。但法國身為董事長不希望自己受制於歐盟這家公司,所以歐洲政治共同體才沒有在法國通過,也才會有戴高樂的空椅危機。
我上歐盟課也快是10年前的事了...這10年情況應該也有很多變化,如果有過時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歐洲瀕臨核裂變:http://www.zeit.de/politik/ausland/2012-06/eurokrise-politische-union
回覆刪除手邊一個會議就要開始,沒有時間擇要翻譯。可以試試 google translate。。。。。
這個禮拜天全歐洲看向希臘。
祝網主和各位週末愉快,無論歐洲出多大的事。
- 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