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歐洲央行剛在10日(週四)公佈新一輪的六項措施,希望可鼓勵銀行貸款,並把目前在正數與負數之間徘徊的通脹率推高。
措施,太技術性,(暫時)不寫了。那一天,倒是有另一點頗令人注意:措施在下午1時45分公佈後,歐元隨時下滑超過1%,因為歐央行又減息,再加上向銀行貸款,會令市場上的歐元供應增加。然而,大概一個多小時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上面為路透社影片截圖)在記者會上一句「預期毋須再減息」,就令歐元立即抽升超過1%。這反映出央行行長的發言有很巨大的威力。
「溝通技巧」的重要
貨幣政策,除了實際上推出了什麼措施,很大程度還在於央行的「溝通技巧」,即是預告央行之後想做什麼。一方面,短期投機的投資者只佔少數,更多投資者是中長線投資,後者不只是要知道當下央行做了什麼,還要大概知道央行未來一段時間(例如一季、半年)想做什麼,才可投資。如果央行短期內不斷減息、加息、減息,翻來覆去,是很難投資這個國家的資產的。
另一方面,金錢制度,說穿了都只是一個「信」字,市場整體相信什麼,那就是事實,以致央行毋須真正推出措施,也可以令市場出現央行想出現的效果。例如,美國去年未加息時,由於大家都已在猜測美國快將加息,於是美國資產的走向已跟美國已加息的情況沒分別。因此,央行(尤其是行長)需要引導市場「相信」一些央行希望大家相信的事情,以便自己的措施可事半功倍。
三任行長的「溝通技巧」
正如之前回顧歐元滙價低過美元的歷史所說,歐元初年走軟,很大程度是因為首任行長杜森堡(Wim Duisenberg)經常亂說話,市場完全不知道歐洲央行想什麼,令到大家都對歐元失去信心。
第二任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廣獲稱讚在溝通技巧上做得十分好。他的前半任期是要處理通脹升溫的問題,他在記者會一句對通脹保持「警剔」(vigilant),大家就自動明白,歐央行正計劃在未來兩個會議內加息——要記住,究竟何時作出什麼貨幣政策決定,必須要在該次會議才能決定,否則便會被其他與會官員批評是越俎代庖。而且,在目前市場及經濟發展十分波動的世代,有時候央行行長自己真的也不知道下次會議做什麼決定。這就突顯出央行溝通技巧的難度——你要顯得知道自己下一步想做什麼,但你有可能會反口的(美國稱這為「搬龍門」),不能把自己綁得太死,兩者之間很難平衡。
相對於特里謝,德拉吉被公認為溝通技巧更加出神入化,因為他面對的是利率已是零水平,而且德國經常阻撓推出量寬(QE)之類的非傳統政策,因此他比美國的耶倫(Janet Yellen)更需要用「溝通技巧」來引導市場想法,因為有些時候,他真的未能推出任何措施,所以只能暫時先說出來,讓市場有個憧憬,換取時間再協調內部。
德拉吉的「失言」
德拉吉這次「失言」,便有點令人意外。理論上,歐洲央行任何放寬貨幣政策的舉動,私下都會有個目的,就是推低歐元,以提高歐元區的出口競爭力。
德拉吉當時其實是說,根據目前情況,他有信心新一輪措施已足夠解決目前的經濟問題,因此預期毋須再減息,並立即說了日後事情還可能會再變。德拉吉已暗示了,他沒有完全封掉再減息的後門,而他似乎是想展示出對新措施有信心,但奈何市場只聽到中間那句「不再減息」,便認定歐洲息口不會再下跌,甚至認為歐洲央行已再無措施可推出,令歐元倒升。
這令歐洲央行多名官員罕有地在翌日空群而出,或公開或不開名地為德拉吉辯護,強調措施正面,大家看那句「不再減息」是放錯重點。
不過,也有人陰謀論地認為,德拉吉不是「失言」,而是有心推高歐元。從政策上來看,這篇CNBC報導引述的分析員說,這可能顯示,德拉吉要更針對性地推動信貸放寬,不會再理會歐元滙率高低的問題。
更陰謀論的說法是:美國聯儲局將在本週開會,如果歐央行把歐元推得太低,耶倫在本週會議後的記者會便會放軟手腳,盡量淡化美國今年再加息的可能(或次數),她又把美元推低。而且,G20剛舉行完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承諾會防止惡性貨幣貶值,因此德拉吉可能要「釋出善意」,顯示自己的新措施不是貨幣戰。
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德拉吉的溝通技巧又真的出神入化!!
措施,太技術性,(暫時)不寫了。那一天,倒是有另一點頗令人注意:措施在下午1時45分公佈後,歐元隨時下滑超過1%,因為歐央行又減息,再加上向銀行貸款,會令市場上的歐元供應增加。然而,大概一個多小時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上面為路透社影片截圖)在記者會上一句「預期毋須再減息」,就令歐元立即抽升超過1%。這反映出央行行長的發言有很巨大的威力。
「溝通技巧」的重要
貨幣政策,除了實際上推出了什麼措施,很大程度還在於央行的「溝通技巧」,即是預告央行之後想做什麼。一方面,短期投機的投資者只佔少數,更多投資者是中長線投資,後者不只是要知道當下央行做了什麼,還要大概知道央行未來一段時間(例如一季、半年)想做什麼,才可投資。如果央行短期內不斷減息、加息、減息,翻來覆去,是很難投資這個國家的資產的。
另一方面,金錢制度,說穿了都只是一個「信」字,市場整體相信什麼,那就是事實,以致央行毋須真正推出措施,也可以令市場出現央行想出現的效果。例如,美國去年未加息時,由於大家都已在猜測美國快將加息,於是美國資產的走向已跟美國已加息的情況沒分別。因此,央行(尤其是行長)需要引導市場「相信」一些央行希望大家相信的事情,以便自己的措施可事半功倍。
三任行長的「溝通技巧」
正如之前回顧歐元滙價低過美元的歷史所說,歐元初年走軟,很大程度是因為首任行長杜森堡(Wim Duisenberg)經常亂說話,市場完全不知道歐洲央行想什麼,令到大家都對歐元失去信心。
第二任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廣獲稱讚在溝通技巧上做得十分好。他的前半任期是要處理通脹升溫的問題,他在記者會一句對通脹保持「警剔」(vigilant),大家就自動明白,歐央行正計劃在未來兩個會議內加息——要記住,究竟何時作出什麼貨幣政策決定,必須要在該次會議才能決定,否則便會被其他與會官員批評是越俎代庖。而且,在目前市場及經濟發展十分波動的世代,有時候央行行長自己真的也不知道下次會議做什麼決定。這就突顯出央行溝通技巧的難度——你要顯得知道自己下一步想做什麼,但你有可能會反口的(美國稱這為「搬龍門」),不能把自己綁得太死,兩者之間很難平衡。
相對於特里謝,德拉吉被公認為溝通技巧更加出神入化,因為他面對的是利率已是零水平,而且德國經常阻撓推出量寬(QE)之類的非傳統政策,因此他比美國的耶倫(Janet Yellen)更需要用「溝通技巧」來引導市場想法,因為有些時候,他真的未能推出任何措施,所以只能暫時先說出來,讓市場有個憧憬,換取時間再協調內部。
德拉吉的「失言」
德拉吉這次「失言」,便有點令人意外。理論上,歐洲央行任何放寬貨幣政策的舉動,私下都會有個目的,就是推低歐元,以提高歐元區的出口競爭力。
德拉吉當時其實是說,根據目前情況,他有信心新一輪措施已足夠解決目前的經濟問題,因此預期毋須再減息,並立即說了日後事情還可能會再變。德拉吉已暗示了,他沒有完全封掉再減息的後門,而他似乎是想展示出對新措施有信心,但奈何市場只聽到中間那句「不再減息」,便認定歐洲息口不會再下跌,甚至認為歐洲央行已再無措施可推出,令歐元倒升。
這令歐洲央行多名官員罕有地在翌日空群而出,或公開或不開名地為德拉吉辯護,強調措施正面,大家看那句「不再減息」是放錯重點。
不過,也有人陰謀論地認為,德拉吉不是「失言」,而是有心推高歐元。從政策上來看,這篇CNBC報導引述的分析員說,這可能顯示,德拉吉要更針對性地推動信貸放寬,不會再理會歐元滙率高低的問題。
更陰謀論的說法是:美國聯儲局將在本週開會,如果歐央行把歐元推得太低,耶倫在本週會議後的記者會便會放軟手腳,盡量淡化美國今年再加息的可能(或次數),她又把美元推低。而且,G20剛舉行完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承諾會防止惡性貨幣貶值,因此德拉吉可能要「釋出善意」,顯示自己的新措施不是貨幣戰。
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德拉吉的溝通技巧又真的出神入化!!
留言
發佈留言